驚蟄的由來與風俗+驚蟄是怎麼來的
驚蟄的由來與風俗 驚蟄是怎麼來的
驚蟄的由來與風俗 驚蟄是怎麼來的
由來:
驚蟄在歷史上曾被稱為“啟蟄”。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名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進入唐代以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但由於也有用不慣的原因,大衍曆再次使用了“驚蟄”一詞,並沿用至今。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廿四節氣原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時北半球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上古人們判斷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由於廿四節氣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因此這曆法也稱作“星辰歷”。
據文獻記載,我國中原地區在商時已出現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名稱,周時期出現了八個節氣名稱。中原地區在3000多年前,始用土圭法(圭表)測影,在河南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圭表測影確立的“冬至”是24節氣當中最早被周公測定出來的一個,把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土圭測影”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
五寸(相當於北迴歸線上立杆無影);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把二十四節氣定於曆法。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劃分的方法,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
風俗:
1、祭白虎化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2、打小人驅黴運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
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3、祭雷神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雷神作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來震動人間,所以過去有驚蟄日祭祀雷神的習俗。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執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4、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在傳統文化中,一般節日忌諱吃梨。不過驚蟄吃梨,寓意著和害蟲分離,遠離疾病。俗話說:“冷驚蟄,暖春分”,仲春二月亦處於乍寒乍暖之際,氣溫多變,氣候較為乾燥,容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吃梨能助益脾氣,令五臟平和,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5、戴龍尾帽
在有些地方農村,驚蟄這天,用線串起彩色布條和秸稈連線成條形狀,戴在小孩的帽子上,以示龍體在此祛邪避災。
6、咒雀
在農村裡驚蟄這天清晨,鄉村孩子要拿上臉盆在田埂上敲打,唱咒雀詞,目的是讓鳥雀在莊稼成熟的季節,不要啄食穀物,表示農民愛惜穀物的表現。
驚蟄的由來與風俗 二十四節氣驚蟄的來歷
驚蟄的由來與風俗 二十四節氣驚蟄的來歷
驚蟄由來:
從大量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原來立春之後這個節氣的命名並不是“驚蟄”,而是“啟蟄”。啟蟄之後才是雨水。從改“啟”為“驚”的歷史緣由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將“啟蟄”的形名更改為“驚蟄”,而且變更了啟蟄與雨水的序列位置,這都是漢代所為。
漢武帝的祖父漢文帝(名劉恆,前179年一前157年)時期,為了避劉恆之“恆”字名諱,將老子五千言中“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的“恆”字,強行篡改為“常”字。這在五千言的通行本《道德經》裡面一直延用至今,從未有人為它正名。無獨有偶,漢武帝的父親名劉啟(前156年一前141年),漢武帝為了避開他父親的名諱,就將二十四節氣中“啟蟄”之“啟”篡改成了“驚”字,從此“啟蟄”就變成了“驚蟄”。逐漸丟失了節氣名稱的原義。
後代學者在研究節氣的時候,因為不知原委,也就想當然、牽強附會地美化這個“驚”字與春雷之間的關係,人為性地讓節序名稱和順序去符合自然規律,既迷惑了自己,也成功地迷惑了後代。但是,從自然界的氣運變化上,從五運六氣的變化層級而言,啟蟄絕對不能運用到雨水之後,因為龍行才能雨施。
在古六歷當中。“驚蟄”節氣的名稱皆為“啟蟄”。當代姜濤《“歷居陽而治陰”—略論二十四氣人歷及其在清代以來的變革》一文中,總結了二十四節氣中前六氣在歷代曆法中的變動。
從資料中可以看到。西漢太初元年,改啟貫為驚蟄;東漢元和二年,更改了節氣的次序。將雨水移到驚蟄之前,清明移到穀雨前面。隋開皇十七年,將驚蟄恢復為啟蟄。唐武德二年,恢復啟蟄在前、雨水在後的次序。唐開元十七年,又改雨水在立春後,並且將啟蟄改為驚蟄。沿用到現在。
由此可見,將啟蟄改為驚蟄,是漢武帝時期避諱的產物;而後世屢次將驚蟄的次序顛倒至雨水的後面,則是丟失慧識文化所賦予的節氣本義,將“驚”字與自然現象進行附會的結果。若依據物應性來定位,啟蟄就當在雨水之前。因此,對於“啟”和“驚”,我們應當正確地把握,驚蟄絕對不能運用到正月。只能是二月啟蟄然後聽驚雷。
驚蟄風俗:
1、驚蟄要吃梨
因為驚蟄後天氣明顯變暖,人們容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這時吃梨,對身體很有滋養作用。
2、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風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
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
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3、驚蟄要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4、“打小人”驅趕黴
驚蟄民間習俗“打小人”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
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清明的由來與風俗 清明有哪些習俗
清明的由來與風俗 清明有哪些習俗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故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風俗
清明節正是春光明媚、空氣潔淨的季節,人們有祭祖掃墓和踏青插柳的習俗。
中國人有敬老的傳統美德,對去世的先人更是緬懷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去祭掃祖先的墳墓。人們為墳墓除去雜草,新增新土,在墳前點上香,擺上食物和紙錢,表示對祖先的思念和敬意。現在,人們響應政府號召,殯葬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廢止土葬、實行火葬後,田野裡的墳墓越來越少了。
不過,每到這一天,人們還是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懷念自己的祖先,或者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人們紛紛前往陵園,獻上鮮花和花圈,寄託對先人的哀思。
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到處一片新綠,正是戶外遊玩的好時候。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欣賞春光,呼吸新鮮空氣,觀賞藍天、綠樹、青草和鮮花。古人把到郊外散步的習俗叫做“踏青”,所以清明節也被稱為“踏青節”。人們還要折根柳枝戴在頭上,驅除鬼怪和災難,祈求平安幸福,叫做“插柳”。古時還有踏青挑養的習俗,這種習俗直到現在還可看到。每到清明前後,就有姑娘、婦女踏青,摘一些鮮嫩的野菜,回來包餃子、做圓子,清香可口,別有風味。有些婦女還喜歡把白色的小莽菜花插在髮髻上。
清明時節,人們還有放風箏、拔河、盪鞦韆的習俗。此時正是農耕春播的大好季節,農諺裡有不少是說清明和農事的,比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古代清明節還有插柳植樹的活動,古詩裡就有“滿街楊柳綠似煙,劃出清明三月天”的句子。
雨水的由來和習俗 雨水節氣的由來與風俗
導語:雨水輕輕柔柔,匯成細細暖流,淅淅瀝瀝飄落,清清爽爽潤物,滋養大地無聲。那麼,雨水的由來和習俗是什麼?雨水節氣的由來與風俗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雨水的由來和習俗
雨水的由來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 ...
有關臘八節的由來與風俗 關於臘八節的來歷習俗是什麼
導語:在每年的臘月裡,有一個重大的節日,就是大家常常掛在嘴邊的臘八節。臘八節是在古代就有了,那麼,大家知道關於臘八節的來歷習俗有哪些?有關臘八節的由來與風俗是什麼?想了解清楚的朋友們一定要收好以下這份指南了,爭當做個無所不知的文化人。
關於臘八節的來歷習俗
臘八節的來歷
臘八節,俗稱“臘八”, ...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驚蟄到來人們會做些什麼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具體特點:
1、氣溫回升快
...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驚蟄民俗活動
驚蟄節氣的特點
1、氣溫回升快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
2、病蟲多發
“春雷響,萬物長”。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時候,還要 ...
芒種節氣的風俗 芒種節氣的由來與習俗
芒種節氣的風俗 芒種節氣的由來與習俗
1、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2、打泥巴仗
...
國慶節的由來和風俗 國慶節的由來與什麼有關
國慶節的由來和風俗 國慶節的由來與什麼有關
國慶節的由來
中國在經歷了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等喪權辱國的事件後,喚醒了一部分的人,他們思考為何中華民族會從泱泱大國轉變為了受盡欺凌的國家,他們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盡著努力,有失敗有挫折有著無法想像的磨難,這期間經歷的艱辛是我們這一代人所不能體會到的,八國聯軍 ...
臘八節的由來和風俗 臘八節是怎麼來的
臘八節的由來和風俗 臘八節是怎麼來的
相傳釋迦牟尼出家修行六年毫無收穫,靜思太過,餓暈在菩提樹下。一個牧羊女路過看到,便以乳糜給他吃。釋迦牟尼吃完乳糜後氣力恢復,繼續在菩提樹下打坐,七天後,終於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紀念釋迦牟尼成佛,表達像佛祖那樣艱苦修行的決心,各地佛寺在臘月初八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