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是什麼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驚蟄到來人們會做些什麼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具體特點:

  1、氣溫回升快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

  2、病蟲多發

  “春雷響,萬物長”,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時候,還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為溫暖的氣候條件,容易引起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

  3、雷響不斷

  驚蟄前後,大地回春,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民間諺語云:雷打驚蟄前,二月雨淋淋;雷打驚蟄後,旱天到春後。也就是說如果第一次春雷在驚蟄之日,則會認為當年風調雨順。如果初雷在驚蟄之前鳴響,則預示著當年的雨水較多,可能會發生“春季連陰雨”的情況。

  驚蟄到來人們會做些什麼?

  “打小人”驅趕黴運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千金月令》上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石灰原本具有殺蟲的功效,在驚蟄這天,灑在門檻外,認為蟲蟻一年內都不敢上門,這和聞雷抖衣一樣,都是在百蟲出蟄時給它一個下馬威,希望害蟲不要來騷擾自己。

  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注:“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執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驚蟄吃梨源於何時,無跡可尋,但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傳說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著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贏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關於驚蟄吃梨還有其他幾種說法:

  1、是因為驚蟄這個節氣萬物復甦!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2、古代時生物類別比較多,有些傳染病也沒有100%的特效藥,而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甦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並預防。

  3、蘇北及山西一帶有流傳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抖蝨子

  有些地方的人在驚蟄時聽到第一聲春雷,趕快使勁抖衣服,認為這樣不但可以抖掉身上的蝨子跳蚤,而且一年都將免受這些寄生蟲的騷擾。晚明劉侗在《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裡說:“初聞雷則抖衣,日蚤蝨不生。”

  吃炒豆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整死害蟲。在陝西,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啪之聲,象徵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在山西的雁北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

  吃炒蟲

  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徵意義。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驚蟄民俗活動

  驚蟄節氣的特點

  1、氣溫回升快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

  2、病蟲多發

  “春雷響,萬物長”。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時候,還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為溫暖的氣候條件,容易引起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

  3、雷響不斷

  驚蟄前後,大地回春,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民間諺語云:“雷打驚蟄前,二月雨淋淋;雷打驚蟄後,旱天到春後”。也就是說如果第一次春雷在驚蟄之日,則會認為當年風調雨順。如果初雷在驚蟄之前鳴響,則預示著當年的雨水較多,可能會發生“春季連陰雨”的情況。

  4、害蟲出沒

  《千金月令》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也就是說驚蟄雷響會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這個節氣是蚊蟲等開始活躍的時期,經歷過一個冬季,驚蟄這天,大家可以用艾草等將死角等處熏熏,清除汙邪之氣。

  驚蟄節氣的民間習俗

  1.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2.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因為驚蟄這個節氣萬物復甦,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3.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4.“打小人”驅趕黴運

  每年驚蟄那天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寓意著把今年身邊的小人都打走,這樣自己就不會因為小人作祟而倒黴了。

  二十四節氣驚蟄相關的故事

  在我國的南方的地區,特別是廣東一帶,祭白虎是一種比較有特色的一項重要的活動,在古時候生產力落後,人們對老虎是比較害怕和敬畏的。老虎兇殘,因此當地的人們認為可以辟邪,因而古書說:“畫虎於門,鬼不敢人。”同時老虎是食肉動物,經常會殘害家禽家畜和人。廣東人認為,蟄伏的動物被春雷驚醒後 開始覓食,這時候白虎也會從山中出來覓食,為了保一年平安,就要在驚蟄這天祭白虎。白虎一般用黃紙做成,身上帶有黑紋,口有撩牙。做好的白虎放在壇前, 拜祭時,把塗有豬血的肥豬肉抹在老虎的嘴巴上,寓意“吃足油水,就不會張口傷人了”。這一習俗現在還很盛,很多廟宇都安置了祭白虎的下壇,每到驚蟄這一天的時候,特別 是中老年人就會手拿祭品,排隊祭白虎。有些人還拿鴨蛋喂虎,同時口裡唸叨“好人近身,小人遠離”的口訣。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1、驚蟄的特點:氣溫回升快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

  2、病蟲多發。“春雷響,萬物長”。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時候,還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為溫暖的氣候條件,容易引起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

  3、雷響不斷。驚蟄前後,大地回春,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民間諺語云:“雷打驚蟄前,二月雨淋淋;雷打驚蟄後,旱天到春後”。也就是說如果第一次春雷在驚蟄之日,則會認為當年風調雨順。如果初雷在驚蟄之前鳴響,則預示著當年的雨水較多,可能會發生“春季連陰雨”的情況。

  4、風俗: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因為驚蟄這個節氣萬物復甦,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驚蟄節氣特點風俗是什麼

  1、氣溫回升快。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   2、病蟲多發。   “春雷響,萬物長”。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時候,還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 ...

驚蟄節氣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驚蟄節氣特點風俗介紹

  中國節氣中,會有很多有趣的活動,瞭解一個節氣是驚蟄節氣的含義是什麼意思?尤其是在2022年的時候,人們必須要了解驚蟄節氣的特點,以及相關的風俗,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是因為節氣也生活是緊緊相連的。   驚蟄節氣的含義   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農耕生產與大自 ...

驚蟄節氣特點風俗 驚蟄當天要做什麼吃什麼

  導語:驚蟄節氣將至,相信很多人都不太瞭解這個節氣,甚至可能連它怎麼讀都不懂。驚蟄的蟄讀音是“zhé”,即蟄伏的意思。那麼,一般驚蟄當天要做什麼吃什麼?該節氣有什麼特點?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特點:   氣溫回升快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 ...

驚蟄節氣特點風俗 驚蟄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驚蟄節氣就是其中比較特別的一個節氣,也是很受歡迎的一個節氣,這個時候的氣候變化是比較明顯的,並且還會有很多的風俗習慣,不同地區都會有不同的習俗,一般都會打小人、吃梨等。   驚蟄節氣的特點   1、氣象變化特點:一般每年在3月5日或6日,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 ...

小滿節氣特點風俗 吃苦菜動三車

  二十四節氣時中國古代農民的智慧和總結的經驗,一年有四季,每個季節都會有六種節氣,並且人們會按照節氣來進行農耕,合適的時間播種,收成也是相當可觀的。小滿是夏季農作物成熟的好時節。   小滿節氣意味著進入大量降雨的時候,同時也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此時,農事活動的重 ...

小滿節氣的寓意傳統 小滿節氣特點風俗

  小滿節氣的寓意和傳統 小滿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小滿節氣的寓意為夏熟作物籽粒開始灌漿飽滿未成熟。而小滿節氣的傳統習俗有祭車神、祈蠶、看麥梢黃、吃苦菜、和搶水等活動。這些傳統習俗無不寄託著農民們對今收穫滿滿的渴望,還有祝願水源湧旺之意。   小滿節氣的含義究竟是什麼   古籍解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穀雨節氣特點風俗 穀雨當天人們會幹什麼

  穀雨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穀雨當天人們會幹什麼   特點:   1、降水明顯增加   穀雨的天氣最主要的特點多雨,有利於穀物生長。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又有“春雨貴如油”的美譽。古人說“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穀雨時節的降水對農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