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驚蟄風俗活動有哪些+驚蟄當天要需要做的幾件事

驚蟄風俗活動有哪些 驚蟄當天要需要做的幾件事

  驚蟄風俗活動有哪些 驚蟄當天要需要做的幾件事

  1、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風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

  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

  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2、“打小人”驅趕黴

  驚蟄民間習俗“打小人”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

  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驚蟄要抒發內心不忿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於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洩內心的不滿。

  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而被“打”的物件,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

  3、驚蟄要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4、吃梨

  是因為驚蟄這個節氣萬物復甦!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

  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驚蟄吃梨源於何時,無跡可尋,但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

  傳說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著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贏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

  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

  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霜降節氣的風俗活動有哪些 霜降民間可以做什麼活動

  導語:霜降是秋季的最後的節氣,所以是秋季的一個結尾,所以這天人們可能會舉行一些活動,以送秋天。每一個特殊的日子裡,各地習俗活動都是有所不同的,霜降也是。那麼,你們那會進行掃墓活動呢?到底霜降民間可以做什麼活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霜降節氣的風俗活動有哪些吧。

  霜降節氣的風俗活動有哪些

  飲酒賞菊

  在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為此時菊花盛開,正值賞菊的好時節。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徵。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中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僅可以禦寒保暖,還能補筋骨。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吃鴨子

  在閩南、臺灣地區,霜降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北方常說的“貼秋膘”。閩南有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充分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都會賣得非常火爆。

  吃牛肉

  廣西玉林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裡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闢兇迎祥。

  登高遠眺

  秋季山林、高山空氣新鮮,大氣中的浮塵和汙染物較少。霜降時節登高遠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還可舒緩心情。

  掃墓祭祖

  《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有什麼講究禁忌?

  霜降禁忌

  1、忌秋燥

  霜降時節是秋燥最為嚴重的時節,人體也容易受此影響。常常發生的表現就是:唇乾、口乾、便秘等症狀。因此,霜降過後,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多吃蔬菜水果、蜂蜜、秋梨、銀耳等食物。

  2、忌秋凍

  霜降是一年中溫差最大的時節,秋季與冬季的過度,所以氣溫變化明顯。因此,霜降過後,要做好禦寒的準備,日常生活中,可以採用食補加鍛鍊的方式,也要注意添置衣物。

  3、忌無霜

  俗話說“霜降無霜,來年吃糠”。在我國古代,國家還屬於農耕社會,所以非常重視氣候和天氣。根據古人的經驗,如果霜降這天如果沒有下霜的話,糧食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

  4、忌秋鬱

  杜甫曾說:“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深秋時節,秋風蕭瑟,萬物開始凋零,人也很容易產生傷感的情緒,誘發抑鬱症。因此,霜降過後,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並且多與人溝通。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 大暑當天我國民間各種風俗活動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 大暑當天我國民間各種風俗活動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活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船內載各種祭品。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著“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終被運送至碼頭,進行一系列祈福儀式。隨後,這艘“大暑船”被漁船拉出漁港,然後在大海上點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們五穀豐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還有大暑節氣吃薑汁調蛋的風俗,薑汁能去除體內溼氣,薑汁調蛋“補人”,也有老年人喜歡吃雞粥,謂能補陽。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鬥蟋蟀

  大暑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中國有些地區的人們茶餘飯後有以鬥蟋蟀為樂的風俗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在大暑節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在大暑節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品。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吃鳳梨

  大暑節臺灣周圍的海域大多佈滿暖水魚群,東北海域有魷魚,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則有黃鰭鯛等。臺灣民諺:大暑吃鳳梨,說的是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節”,由於農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嚐,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麵條

  大暑到,臨沂城鄉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湯)或者吃麵條的傳統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嫁出去的閨女和結了婚的兒子都要回父母家,殺上一隻羊,做上一鍋涼麵條,全家人一起喜氣洋洋喝羊湯,吃麵條,熱熱鬧鬧過大暑。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喝暑羊

  山東不少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趕花街節

  居住在雲南省新平、峨山、雙相一帶的彝族,一年要過兩次“趕花街”的節日。第一次在農曆六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第二次在七月十四、十五日。

  屆時,彝族男女青年身著盛裝,來到三縣交界的大西山上,跳舞唱歌,買賣土特產,通宵達旦。姑娘小夥在這高寒山上,透過趕花街,不僅度過歡樂的節日,而且還有交流物資、祈求莊稼豐收的種種意義。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採蓮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舊俗為荷花的生日。古時畫家、詩人等文人雅士會聚一處,賞荷、飲酒、吟詩。飲酒的酒器也非常有講究,當屬採下鮮嫩的荷葉當酒杯最風雅。據記載,三國時就有碧筒飲的習俗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燒伏香

  伏香,大暑節氣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穀豐登;還有一種說法接近於中醫的灸,在伏天裡用藥香薰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療多種頑固的疾病。

  大暑的風俗文化有哪些——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伏姜中的薑辣素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喝過伏姜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裡呆久後,喝杯伏姜能及時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端午節習俗活動哪些 端午節當天各種風俗活動大全

  端午節習俗活動有哪些 端午節當天各種風俗活動大全   端午節具體習俗活動主要有: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聚午宴、洗草藥水、放紙鳶、盪鞦韆、貼“午時符”、系百索子、打午時水、浸龍舟水、放紙龍、龍船飯、睇龍船、點艾條、薰蒼朮、贈香扇、曬百日姜、掛黃葛藤、畫額、佩香囊、佩長命縷、拴五色線、食粽、採藥製茶、立蛋、佩 ...

秋分習俗活動哪些 秋分當天全國各地習俗盤點

  秋分習俗活動有哪些 秋分當天全國各地習俗盤點   秋分習俗活動有哪些: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天,不過由於這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 ...

關於驚蟄的諺語哪些 驚蟄節氣的農諺與天氣諺語

  關於驚蟄的諺語有哪些 驚蟄節氣的農諺與天氣諺語   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春雷一響,驚動萬物。   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   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麥成堆。   驚蟄地氣通。   驚蟄斷凌絲。   地化通,見大 ...

春分風俗活動哪些 8大春分的趣味民俗活動

  春分風俗活動有哪些 8大春分的趣味民俗活動   1、豎蛋   每年春分這一天,各地民間流行的“豎蛋遊戲”,這個中國習俗也早已傳到國外,成為“世界遊戲”。4000年前,中華民族先民就開始以此慶賀春天的來臨,“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流傳至今。   2、吃春菜   昔日四邑(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 ...

春分風俗活動哪些 8大春分的趣味民俗活動

  春分風俗活動有哪些 8大春分的趣味民俗活動   1、豎蛋   每年春分這一天,各地民間流行的“豎蛋遊戲”,這個中國習俗也早已傳到國外,成為“世界遊戲”。4000年前,中華民族先民就開始以此慶賀春天的來臨,“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流傳至今。   2、吃春菜   昔日四邑(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 ...

關於小雪的風俗活動哪些 冷藏蔬菜吃餈粑

  到了農曆的十月,離過年還有一段時間,萬物潛藏,大地顯得一片荒蕪,但是人們也不閒著,通常會給農作物做過冬的準備,因為大家都是根據氣候的變化,而不斷改變耕作的方式,本篇就來給小夥伴們說說,小雪節氣有哪些特點。   小雪的風俗活動   醃製食品:由於此時氣候乾燥,適合風乾一些肉類食品,人們會把新鮮的豬肉特殊處理 ...

下元節什麼講究 下元節主要的風俗活動哪些

  導語:下元節是個祭祖的日子,這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敬重,歸於一種精神上的寄予。那麼下元節有什麼講究?下元節主要的風俗活動有哪些?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下元節有什麼講究? 1、下元節去寺廟有一定的禮儀   下元節也是道教的修齋日之一,如果打算去寺廟祭拜,一定要遵守一定的禮儀、禁忌。例如說在穿著上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