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魯迅寫的文章故鄉

關於魯迅寫的故鄉的優美句子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作者:魯迅)

  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魯迅)

  是的,那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華。(作者:魯迅)

魯迅的文章故鄉中有哪些人物

  1、閏土:是一個勤勞善良,質樸老實,痛苦麻木,但不覺悟的農民形象;作者對其態度: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塑造其目的:揭示帝國主義、封建社會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害;

  2、楊二嫂:是一個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作者對其態度:既可恨、可鄙又可憐;塑造其目的:在三座大山壓榨下鄉鎮小市民也逃不了日益貧困的厄運;

  3、我:是一個對現實不滿正在追求進步的知識分子形象;作者對其態度:寄希望於未來,卻又對前途感到渺茫;塑造其目的:串聯全文,故鄉及故鄉人的變化都是透過我的觀察與感受表現出來的。

魯迅寫的故鄉中的家景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文中“我”的家庭背景,小說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絕不要等同於作者。“我”飄泊在外,對故鄉一直懷著美好的回憶,看到故鄉衰敗、冷漠的現實,深感悲哀、失望,但內心深處,還有著對故鄉美好未來的憧憬。“我”對閏土懷有深厚的感情,表現了“我”對勞苦人民的同情與愛,對等級觀念的否定。“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懷希望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小說中魯迅主要表現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作品透過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目睹的故鄉對比,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壓榨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另一方面,集中體現了魯迅先生對“人性”探索的意義。作品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精神上受到極大束縛,古訓築成的高牆,使人與人隔膜起來。突出反映了魯迅對“國民性”的拯救。


魯迅文章故鄉

  《故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1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為線索,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安排,依據“我”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從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同時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 ...

魯迅過多少文章

  魯迅先生一生寫作600萬字,其中著作500萬字,輯校和書信100萬字。   魯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   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 ...

還有什麼人過紀念魯迅文章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病逝於上海的訊息傳到日本,郭沫若先生悲痛萬分,當晚就寫了《民族的傑作——悼念魯迅先生》一文,稱魯迅是“中華民族近代的一個傑作”。並撰寫輓聯一副,聯中注有“魯迅先生千古,郭沫若哀輓”字樣。輓聯是這樣: 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 欽誦二心,憾於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

魯迅文章為什麼的這麼好

  魯迅的文章寫的好的原因:   1、對舊社會生活的切身體會和感悟,以及對人生的深刻思考。文章,抒情抑或明志,魯迅先生用自己的筆觸寫出了他的彷徨、他的吶喊和他對希望的執著追求;   2、魯迅先生犀利的文風、博學的知識,尤其是他對人性的剖析和揭露;   3、文章中犀利地批判封建禮教,鼓勵婚姻自由,鼓勵女性獨立, ...

別人魯迅文章

  1、曹聚仁:《魯迅評傳》;   2、周海嬰:《魯迅與我七十年》;   3、王富仁:《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4、孫鬱:《魯迅與周作人》、《魯迅與胡適》;   5、彭小燕:《存在主義視野下的魯迅》;   6、周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7、郁達夫:《懷魯迅》。 ...

魯迅過什麼文章

  三部小說集:兩部現實題材作品集《吶喊》《彷徨》,一部歷史題材作品集《故事新編》。   1、《吶喊》 共14篇包括:《狂人日記》《孔乙己》《藥》《明天》《一件小事》《頭髮的故事》《風波》《故鄉》《阿Q正傳》《端午節》《白光》《兔和貓》《鴨的喜劇》《社戲》。   2、《彷徨》共11篇包括:《祝福》《在酒樓上》 ...

有誰給魯迅文章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陳丹青《笑談大先生》、郁達夫《回憶魯迅》、《魯迅與許廣平》 倪墨炎、《魯迅與朱安》 葉卉、《周海嬰訪臺歸來話家常》於立霄、《有的人》臧克家 、《謹記周樹人君》 藤野嚴九郎、《早》吳伯簫、《惜別》太宰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