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魯迅的故鄉教案

魯迅的故鄉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小說運用重複、對比來刻畫人物、展現主題的寫法。

  2、掌握從細節、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徵。

  3、理解魯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決心變革舊世界、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教學重點:

  1、分析人物形象,並探討人物發展變化的深層次原因。

  2、理解小說的思想內涵,思考社會人生。

  教學難點:

  對小說主題思想和篇末議論語句的理解。

  《故鄉》寫作背景:

  小說寫於1921年1月。當時辛亥革命雖然過去十餘年了,但軍閥各霸一方。在帝國主義操縱下,混戰不已。各地軍閥自設關卡,自立稅局,自訂稅額,對老百姓橫徵暴斂,層層盤剝,生活在這種社會現實中的廣大勞動人民,身受雙重壓迫,在飢寒交迫中痛苦掙扎,農民生活日益貧困,農村經濟衰敗。

  《故鄉》描繪了近代中國農村破產的圖景,寫出了中國農民在“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層層逼迫下的深重災難。

魯迅故鄉的分層與層意

  《故鄉》依據時間的順序,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安排,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描寫了故鄉的蕭條景象和我見到故鄉的複雜心情,並交代了我回故鄉的目的;

  第二部分:從第二日清晨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回故鄉的見聞與感受;

  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結束。寫我懷著深深的失望與痛苦的心情離開故鄉,但我並不因此消沉、悲觀,而是寄希望於未來和下一代。

魯迅故鄉多音字形近字

  多音字:

  1、薄:日薄西山、薄被、薄荷;

  2、畜:畜牧、畜生;

  3、殼:貝殼、地殼;

  4、嚇:嚇唬、恐嚇;

  5、折:折斷、折騰、折本;

  6、稱:對稱、稱呼。

  形近字:

  1、蕭和簫:蕭索、竹簫;

  2、湧、勇和踴:洶湧、陶勇、踴躍;

  3、嗑和瞌:嘮嗑、瞌睡;

  4、曬和哂:晾曬、哂笑;

  5、碌、祿和淥:忙碌、高官厚祿、淥水。


魯迅故鄉故事梗概

  《故鄉》故事簡介:小說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為線索,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安排,依據我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從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同時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造成純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與人之 ...

魯迅故鄉結尾有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1、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2、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   3、我好象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4、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前進。   5、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   7、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 ...

大海啊故鄉教案設計

  1、教學內容:歌曲演唱《大海啊,故鄉》。欣賞 交響詩《沃爾塔瓦河》、合唱《大海啊故鄉》   2、教學目標:能用不同的音色、唱法表達對歌曲《大海啊,故鄉》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對祖國、對家鄉以及生活的熱愛,能背唱全曲。透過欣賞比較中外不同風格情緒的海的作品,感受樂曲的情緒異同及音響感受的異同。   3、教學重點 ...

魯迅故鄉故鄉為題的好處

  不僅交待了事件發生和發展的具體地點,而且為人物活動提供了特定的場所和環境。對於一般人來說,故鄉總是美好的,值得懷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鄉”卻是如此衰敗、蕭條,讓“我”感到悲涼、生疏,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都隔著“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記憶中的故鄉及人物與眼前的故鄉及人物發生了巨大變化,啟發讀者 ...

魯迅故鄉簡介

  《故鄉》發表於一九二一年五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一號的,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封建社會從精神上對農民的摧殘,從閏土孩子的純真,有生氣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鈍,表現了中國普通民 ...

魯迅故鄉中的名言

  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是的,那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華。 ...

魯迅故鄉這本書的簡介

  《故鄉》是由魯迅創作的文學作品,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一年五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一號的,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和突出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作者對“故鄉”的感情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