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藥的主旨大意
魯迅藥的主旨大意
1、從作品本身來看。作品的明線也是主線,突出地描寫了群眾的愚昧和麻木;
2、作品的暗線突出地描寫了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憂國忘家,卻被族人告發;在獄中仍然宣傳革命,卻招來一陣毒打;在刑場被殺,只招來一幫“看客”;鮮血還被別人當“藥”吃。他的母親上墳,還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為之犧牲的革命大業;
3、魯迅先生自己的說法,既符合作品本身的實際,又符合當時他的思想,是對《藥》的主題的精當的概括。
魯迅藥這篇小說的主旨
主旨:
作品的明線描寫了群眾的愚昧和麻木。
主人公華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饅頭能治癆病,居然讓孩子把革命者的鮮血當“藥”吃,而且對革命者這樣冷漠無情,對劊子手康大叔反倒畢恭畢敬。茶館裡的一些人對革命者宣傳革命,“感到氣憤”並對革命者挨牢頭的打,幸災樂禍且對革命者嘆息牢頭不覺悟,紛紛胡說“瘋了”。革命者被殺害,人們“潮水一般”地去看熱鬧,這些都充分說明群眾毫無覺悟,麻木不仁。
作品的暗線突出地描寫了革命者的悲哀。
革命者憂國忘家,卻被族人告發;在獄中仍然宣傳
魯迅藥表達了什麼含義
1、藥在小說裡指的是人血饅頭,是老實愚昧的貧民華老栓為其兒子華小栓治病的藥,是他用他們一家節衣縮食積攢下來的辛苦錢從刑場上與劊子手康大叔那換來的。小說從華老栓半夜起身,為兒子買藥入筆,具體形象地描述了華老栓去刑場買藥、華小栓服藥、眾茶客議論藥;
2、《藥》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為愚昧的群眾奮鬥而犧牲了,愚昧的群眾並不知道這犧牲為的是誰,卻還要因了愚昧的見解,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
3、以藥為題,暗示人們去思考救國救民的良方。
魯迅藥原文
1、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著。華老栓忽然坐起身,擦著火柴,點上遍身油膩的燈盞,茶館的兩間屋子裡,便彌滿了青白的光。
2、“小栓的爹,你就去麼?”是一個老女人的聲音。裡邊的小屋子裡,也發出一陣咳嗽。
3、“唔。”老栓一面聽,一面應,一面扣 ...
魯迅藥中華老栓的人物性格點評
華老栓一個沒有覺悟的勞動群眾,經濟困難(如,“滿幅補釘的夾被”),地位低下(如,“兩個眼眶,都圍著一圈黑線”還要對客人“笑嘻嘻的”)。
性格特徵:愚昧、落後。他愛子心切,深信人血饅頭能夠治兒子的病,他能為買到這種藥深感“爽快”。感到“幸福”,他只關心兒子,對革命不關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兒子吃的人血饅頭正 ...
魯迅藥中藥的深刻含義
1、簡單的說;幫助革命成功的方法,或者改善民族品質、思想的方法。
2、精警簡潔 寓意深刻,從《藥》的主題說開去。
3、憂國憂民 發人深省,從《藥》的結構說開去。
4、雙線交叉 明暗搭配,從《藥》的結構說開去。
5、耐人尋味 意義重大,從《藥》的象徵說開去。 ...
魯迅風箏主旨
《風箏》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5年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風箏聯想到故鄉早春二月時節的放風箏開始描寫,流露出淡淡的鄉愁。然後自然地從風箏想到兒時往事:作為兄長的他對所謂沒出息的酷愛風箏的弟弟的懲罰。成年後的作者為自己幼時的無知,對弟弟兒童天性的扼殺行為充滿了內疚和自責。更令作者痛苦 ...
魯迅祝福段落大意
魯迅《祝福》的段落大意:
1至2段: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這是小說的序幕;
3至33段:祥林嫂突然死去,這是小說的結局;
34至53段:祥林嫂初到魯鎮,這是小說的開端;
54至65段:祥林嫂被賣改嫁,這是小說的發展;
66至110段:祥林嫂再到魯鎮,這是小說的高潮;
111段:祝福景 ...
魯迅藥中的人物分析
1、華老栓。他是一個既勤勞善良又愚昧麻木的勞動人民,他生活十分艱辛,又和一切勞動者一樣,具有勤勞,善良,儉樸的品格;
2、康大叔。他兇暴、殘忍、貪婪。但他只是封建統治階級統治和鎮壓群眾的工具,卻並不是罪魁禍首;
3、渾渾噩噩的茶客。對封建統治者,他們恐懼,討好,低聲下氣,對的革命者,他們不理解,不 ...
魯迅藥的故事情節梗概
故事情節梗概:主人公華老栓用自己的血汗錢,買蘸著革命者鮮血的饅頭給兒子治病,而終於沒有治好的悲劇。
控訴了封建制度的罪惡,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鎮壓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動本質,充分暴露統治者鎮壓革命的猙獰嘴臉,讚揚了夏瑜英勇無畏的精神,同時也寫了群眾的愚昧落後、精神麻木狀態的表現。提示了革命者必須要喚起群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