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小鎮的菜系以閩菜為基礎,雜以粵、川、湘等地風味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且鹿港小鎮裡菠蘿油條蝦這道菜,是桌面出現率最高的一道菜,而且是幾乎每桌必點的菜。
鹿港小鎮餐廳,是臺灣人開的臺灣菜館,海派裝修,時尚大方,不僅環境優雅,座位舒服,而且菜品也很不錯,這裡的刨冰大大有名,幾乎到這裡就餐的人都要在飯後點上一個,翻開名目繁多的冰沙選單,有紅豆牛奶冰、布丁冰、戀愛冰沙、什錦綜合冰、仙草冰等等。
鹿港小鎮的菜系以閩菜為基礎,雜以粵、川、湘等地風味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且鹿港小鎮裡菠蘿油條蝦這道菜,是桌面出現率最高的一道菜,而且是幾乎每桌必點的菜。
鹿港小鎮餐廳,是臺灣人開的臺灣菜館,海派裝修,時尚大方,不僅環境優雅,座位舒服,而且菜品也很不錯,這裡的刨冰大大有名,幾乎到這裡就餐的人都要在飯後點上一個,翻開名目繁多的冰沙選單,有紅豆牛奶冰、布丁冰、戀愛冰沙、什錦綜合冰、仙草冰等等。
1、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孃
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
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想當年我離家時她一十八
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髮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孃
臺北不是我想象的黃金天堂
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
廟裡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
歲月掩不住爹孃純樸的笑容
夢中的姑娘依然長髮盈空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再度我唱起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風雨聲
歸不到的家園 鹿港的小鎮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繁華的都市 過渡的小鎮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
砌上了水泥牆
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
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門上的一塊斑駁的木板
刻著這麼幾句話
子子孫孫永寶用
世世代代傳香火
啊 鹿港的小鎮。
2、《鹿港小鎮》是羅大佑1982年首張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這首歌也是羅大佑第一支政治歌曲。詞曲皆由羅大佑本人包辦,但是他本人卻未曾到過歌曲中唱到的鹿港小鎮。據羅大佑本人描述,歌曲的靈感源於一個洗車的小夥,在兩人的交談中羅大佑瞭解到小夥子來自鹿港小鎮,當時的臺灣經濟正處於崛起和發展中,百廢待興,但與此同時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迫使一部分勞動力從貧窮落後的小地方集中到發展迅速的城市中,祈求能找到好的機會,但現實卻總讓人傷。歌詞樸實真實幹淨,娓娓道來像洗車小夥一樣的年輕人尋夢和夢碎的心境,搖滾的曲風又生生批判和揭露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長之痛,淳樸的民風和鋼筋混凝土的撞擊,其中我最喜歡的歌詞是“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 砌上了水泥牆;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歌詞: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孃
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
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
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髮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孃
臺北不是我想象的黃金天堂
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
廟裡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
歲月掩不住爹孃淳樸的笑容
夢中的姑娘依然長髮盈空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再度我唱起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風雨聲
歸不到的家園 鹿港的小鎮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
臺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繁榮的都市 過渡的小鎮
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 砌上了水泥牆
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
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門上的一塊斑駁的木板 刻著這麼幾句話
子子孫孫永保佑 世世代代傳香火
啊,鹿港的小鎮
啊,鹿港的小鎮
啊,鹿港的小鎮
啊,鹿港的小鎮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