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
1、光緒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時任陝甘總督的升允上書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報告說已經與德商泰來洋行在1906年9月11日簽訂了修建黃河鐵橋的合同。
2、作為東西交通要衝,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途的蘭州,自明洪武五年起,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都曾因軍事需要在蘭州黃河段修建過浮橋,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毀了。
3、直到洪武十八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才在現在中山橋的位置上興建了著名的鎮遠浮橋,整座浮橋“隨波升降,帖若坦途”。
4、此後500多年間,用以構築浮橋的船數和用以固定的鐵柱與木柱數雖有變化,但鎮遠浮橋卻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橋”。
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鐵橋建成之前,這裡設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名叫鎮遠橋,今尚存建橋所用鐵柱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噸,上有洪武九年字樣。清光緒三十三年,改浮橋為鐵橋,是黃河上游第一座鐵橋。橋有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弧形鋼架拱梁,是後來進行加固工程時增建的,全部工程共耗白銀30餘萬兩。登橋遠望,不遠處的黃河如帶,蜿蜒盤曲,為蘭州這一工業城市增色不少。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歷史時期黃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過演變,有的變遷還很大。如內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為兩支,北支為主流,走陰山腳下稱為烏加河,南支即今黃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游淤塞斷流約15公里,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後套灌區的退水渠。龍門至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
歷史上黃河下游河道變遷的範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氾濫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歷城縣境內歷史上決口計17次含凌汛決口5次,屬於民堰決口者3次,災情不大,旋即堵復,有的雖屬臨黃大堤決口,但屬於一般情況,堵復容易災情不重。這樣的情況約計有11次。
1、情況嚴重成災較大的是1889年正月20日王家梨行決口。口門寬達1052米,身為7、5米,造成下游11個縣,歷城、章丘、齊東、鄒平、長 ...
1、戰國初期以前河道,為古黃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貢大河”,呈逆流之勢而在今天津市東南入於海;
2、戰國中期至西漢末河道,也就是《水經·河水注》的“大河故瀆”,是大禹治水以後黃河的第一次改道;
3、東漢至宋初河道,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發生第二次大徙,位置較西漢大河偏東,從長壽津自西漢大河故 ...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瑪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市、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 ...
原因有:
1、歷史上皇帝亂砍伐樹木建造陵寢;
2、北方戰亂頻繁,生態破壞嚴重;
3、黃河氾濫很早就有,東漢有“王景治黃”,但都不治本;
4、1938年,國民政府為阻止日本造成的“花園口決堤”。
5、當今最主要的是上游環境惡化,植被少,水土流失嚴重,沙石被衝入黃河,隨著下游流域坡度減緩, ...
《黃河大合唱》歷演不衰的三個原因。其歌頌偉大的抗日戰爭,表達中華民族反抗侵略的不屈精神,並最終以勝利告終,充分表現了民族的自信心;其本身的曲調,歌詞寫得非常中國化,繼承了民族的精華,也借鑑了西方藝術進行加工,是造詣高深而又雅俗共賞的劃時代精品;作品不斷改進,加工,跟隨時代的進步。 在《黃河大合唱》雄渾的歌 ...
黃河最早出現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更新世,在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黃河發展歷史: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據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一條 ...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