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什麼時候+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幾號
2020立冬是農曆哪一天 今年農曆幾號立冬2020
2020立冬是農曆哪一天 今年農曆幾號立冬2020
2020年立冬農曆時間是農曆九月廿二,新曆是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
立冬介紹
立冬時,太陽黃經為225°。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現在,人們常以凜冽北風,寒冷的霜雪,作為冬天的象徵。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氣候學上,不固定以“立冬”這天作為各地冬季的開始,而是以氣溫來劃分季節,即候(5天)平均氣溫低於10℃為冬季,這樣就比較節合當時的物候景觀。立冬時節的我省盆地,仍處於“三秋”繁忙時期,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5℃。綿雨業已結束。氣候條件適宜於油菜移栽。生長期較短而春性較強的小麥也要抓播種,因為立冬後期多有強冷空氣侵襲,氣溫常有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後氣溫低,出苗緩慢,分孽不足,就會影響產量。紅苕在日平均氣溫低於15℃時,生長已漸趨停止,應該及時收穫。盆地西北部個別年份立冬曾出現過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凍害。高原地區這時已是乾季,溼度迅減,風速漸增,對森林火險必須高度警惕。
立冬三侯
水始凍:水已經能結成冰。
地始凍:土地也開始凍結。
雉入大水為蜃:雉即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是什麼季節的節氣:冬季
最開始的時候“立冬”並非就是冬天開始的意思。尋根究底。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相同,是建立、開始的意思。然而“冬”字有很多意義,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其意是說秋季作物都已收曬完畢,收藏人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由此可知,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到來。全面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含義。
立冬的習俗有哪些
1、迎冬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後世大體相同。《呂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又“大帽子本巖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2、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3、吃餃子
餃子的原名據稱叫“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裡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今年夏至第一個庚日是哪天 2020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是幾號
今年夏至第一個庚日是哪天 2020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是幾號
2020年夏至後第一個庚日:2020年6月26日(庚子日);
按曆書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這裡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中帶有“庚”字頭的那一天。
俗話說“熱在三伏”,按照我國曆法,今天開始進入夏季常年相對最熱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2020年三伏天便是40天。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
2020年入伏從哪一天開始
2020年入伏時間:2020年07月16日,星期四;
2020年出伏時間:2020年08月24日,星期一。
2020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體如下:
初伏:2020年7月16日(農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農曆六月入五)
中伏:2020年7月26日(農曆六月入六)——2020年8月14日(農曆六月廿五)
末伏:2020年8月15日(農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農曆七月入六)
三伏天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之間,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入伏到來怎麼吃
中醫認為夏季暑溼,適宜清補。尤其是三伏天期間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溼氣侵入人體,而外溼入內,使水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暑溼症狀更是對脾非常不利。
那麼三伏天該吃些什麼好呢?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麥製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另外,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在夏季人們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儘量不吃辛辣溫燥食物。還要避免生食冷飲過度導致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頭伏食品推薦:餃子、餛飩、火腿、雞肉、羊肉等。
我國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而南方則有:“頭伏餛飩二伏茶”、“頭伏火腿二伏雞”、“頭伏吃雞二伏鴨”的說法。除此之外,在我國的有些城市有頭伏吃羊肉喝羊湯的習俗,在我國彭城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在我國徐州頭伏還過“伏羊節”。
總之,頭伏是夏天的開始,進入夏天后人的體能消耗較多,吃以上這些熱量較高的食物,易於人體發汗,可以將冬天人體積攢的溼毒排出,同時這些偏鹹的食物還可以為身體補充電解質。
2021七夕情人節是哪一天 幾號情人節七夕2021
2021七夕情人節是哪一天
2021七夕節是8月14日星期六,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是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作為主體的節日。
七夕有叫做什麼節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乞巧節:七月七是七姐的誕辰,拜七姐祈福、乞巧是“七姐誕”的重要習俗之一。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婦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因“乞巧”是七姐誕的一項重要風俗,故又稱“乞巧節”。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牛郎織女作為一對“鵲橋相會”的戀人,千百年來,在他們身上演繹的愛情故事,深深打動了一代代人們的心靈;因此,七夕節也是千千萬萬女兒、姑娘寄託愛情夢想、渴望與情人相聚的節日,因此,也叫“女兒節”、“姑娘節”。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慶祝主體是華人,七夕有個別稱叫做“牛公牛婆日”。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道德臘:道教《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七月七日,名道德臘,此日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
七夕節民間活動
折桃枝
折桃枝是七夕節的風俗之一,桃枝,能祛除邪惡之氣,解蟲毒,止腹痛。用以洗髮,可除汙穢油膩。
揉木槿
在七夕這天,大多婦女會在水中將木槿葉揉碎,濾取槿葉汁用以洗髮,俗名為檻樹條。據說,用槿樹條洗髮可令頭髮長期保持光潔,而絕沒有一點害處,除垢功能比肥皂等清潔用品還要好得多。
洗梳具
諺語道:“六月六,開書篆;六月六,檢箱服。”江蘇的嘉定,浙江的湖州,江西的德興等地,這一天婦女大多有洗頭髮、洗梳具的活動。
染指甲
七夕時,婦女搗取風仙花汁,染無名指的指甲尖,把它稱為紅指甲。相傳如果將紅指甲保留到第二年元旦,老人看到,能治眼睛昏花。
賀牛生日
七月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為了表示祝賀,就稱這一天為牛生日。七月七日牧童採野花,插於牛角之上,稱為賀牛生日以藉此表示對牛郎的同情。
拼七巧板
七巧板又名智慧板,用一塊正方形薄板截成七塊,大小不等,可以任意拼合出各種人物、字型等形狀,用以開啟小孩子的智憊。
穿針乞巧
在七夕風俗中,針是一種特殊的節日道具,乃古代女孩子必須會用的,做“女紅”即針線活兒的必備。七月七當晚,如果能順利穿針引線就是“得巧”了,“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
種生求子
就是用一個紙板或者木板弄上一寸厚的土,七月初一這一天就要栽上綠豆、小豆。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稱為“五生盆”或“生花盆”。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幾號 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哪一天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幾號 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哪一天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在陽曆9月22日,即秋分這天。我國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節日活動原則:
首先,要堅持因地制宜辦節日。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農時農事,組織開展好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農民豐收節是什麼時候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農民豐收節是什麼時候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是9月22日。農民豐收節就在每年的秋分,秋分在公曆9月23日——24日之間。
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有利於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是有利於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有利於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什麼時候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幾號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什麼時候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幾號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是2020年9月22號,星期二,農曆八月初六。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具體工作由農業農村部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什麼節日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億 ...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幾號
1、中國農民豐收節是9月22日,中國將迎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2、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具體工作由農業農村部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3] 。這個節日的設立,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透過,由國務院批覆同意的。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 ...
秋分是我國農民豐收節還是農民播種節 為什麼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秋分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秋分是24節氣中的第16個,秋分是秋季的節氣,那麼,秋分是我國農民豐收節還是農民播種節?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秋分是我國農民豐收節還是農民播種節
農民豐收節。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2018年6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 ...
202x中國農民豐收節幾月幾號
秋天來了,豐收的季節也到了。大家是否還記得中國農民豐收節這個特別的節日呢?瞭解的小夥伴應該知道,自2018年起,我國就將每年的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了,那麼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具體是在幾月幾號呢?下面就和小編來看看吧。
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幾月幾號
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是9月23日, ...
202x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什麼時候 202x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幾號
導讀:豐收的意義是什麼,是農民們可以收穫和喜悅了,是我們可以有充足的糧食和食物了。今年豐收節已經到來,你可知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什麼時候呢?想知道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幾號,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
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什麼時候
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時間:2022年9月23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