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20年立夏是幾點幾分

2020年5月5日幾點立夏 今年立夏是幾點幾分2020

  2020年5月5日幾點立夏 今年立夏是幾點幾分2020

  2020年5月5日08:51:16立夏。農曆時間二〇二〇年四月十三,星期二。

  2020年立夏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開始時刻:2020年5月5日08:51:16,星期二

  結束時刻:2020年5月20日21:49,星期三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介紹

  顧名思義,立夏是指夏季開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時間實際上並不一致。按氣候學上以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為夏季的標準,立夏前後,四川盆地南部剛跨進夏季;盆地其餘的地區氣溫為20℃左右,還處於“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時節;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則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熱,立夏時氣溫已達24℃以上,可謂夏日炎炎了。《易緯》有立夏“電見”之說。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於4月上、中旬,“電見”無須等到立夏。立夏以後,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積栽插的需水關鍵期,大雨來臨的早遲和雨量的多少,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此時如不下較大的雨,那些無水灌溉的農田就無法梨耙栽秧。據氣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大雨開始期,盆地東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東南部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開始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頭。這段時間,正當盆地收穫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別要注意多變天氣的影響。晴天要及時搶收,雨天應抓緊栽插,連陰雨天氣須提防小春收穫物生芽、黴爛,還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溫對早稻的危害。

  立夏三侯

  螻蟈鳴:可聽到蜊蜊在田間的嗚叫聲。

  蚯蚓出:看到蚯蚓掘土。

  王瓜生: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立夏有哪些習俗呢

  1、立夏吃蛋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徵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立夏日一般在農曆的四月,“四月雞蛋賤如菜”,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後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滷、桂皮、薑末,從此,茶葉蛋不再是立夏的節候食品,而成為我國傳統小吃之一。

  2、煮鼎邊做夏

  立夏季節,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它成為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成為福州地方的一種特殊標誌。離鄉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異國他鄉,一聽“鼎邊糊“三字,就好像見到家鄉的“倩影”,成為戀祖愛鄉的風味小吃。

  立夏煮鼎邊“做夏”,盛行於明末清初。立夏已進入農忙旺季。這一天煮鼎邊,不光是一家人吃飽吃好然後下田勞動,還要互贈左鄰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邊一樣,“一紋(涮)就熟”,藉以聯絡感情。體現福州人“金厝邊銀鄉里”的傳統美德。但其實,它也有一個這樣的典故...

  從鼎邊糊傳說來看,“做夏”吃鼎邊,意義更深一層。

  明朝嘉靖年間,福州沿海城鄉常遭倭寇騷擾。戚繼光帶兵入閩剿倭,處處受到當地人民擁戴與歡迎。老百姓經常送糧送食犒勞戚家軍。有一天,戚家軍到了福州南郊,一路上打了好幾個勝仗,決定在此地休息半天。南郊的老百姓早就將家裡好吃的東西集中在一起,以便慰勞三軍。料想不到,從長樂方向又闖出一股倭寇向福州南郊撲來。戚家軍緊急集合準備迎戰。鄉親們正在燒菜煮飯辦酒席,準備慶功,但已無法開席了。不知是誰出了個主意,將大米磨成漿,肉絲、蜆子、金針、木耳、蟶乾、乾貝等等一股腦兒混煮成高階清湯,涮米漿於鍋邊,不消一刻鐘,一鍋又一鍋的鼎邊糊出來了。眾將士吃飽後奮勇上陣,不消兩個鐘頭,把倭寇全部消滅在海邊。“做夏”吃鼎邊糊,緬懷民族英雄,也有著愛國主義的內涵。

  3、秤人

  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

  立夏之日的“稱人”習俗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託其後媽、已回孃家的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彙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

  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吃完立夏飯後,在橫樑上掛一杆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謂“消肉”。

  傳說當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習俗在古時的一些地區很是興盛卻是無疑。從散存的民俗資料看,立夏“秤人”的操作有兩類。一類是在戶外進行,懸秤於大樹,大多是給老人小孩稱量,以驗一年肥瘠;另一類則是在戶內進行,懸秤於屋樑,由婦女們互相稱量,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倒似閨中游戲——蔡雲《吳覦》詩有證:“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4、鬥蛋

  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繫於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立夏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小孩子相互比試,稱為鬥蛋。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繫於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2020年立夏是幾點幾分

  2020年立夏是8點51分。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2020年秋分準確時間幾點幾分 今天秋分具體是什麼時間

  2020年秋分準確時間幾點幾分 今天秋分具體是什麼時間

  2020秋分具體時間:2020年09月22日(星期二 )21:30:32,農曆2020年八月(大)初六。

  秋分是表徵季節變化的節氣。秋分這天,太陽位於黃經180度,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這時,四川盆地候溫普遍降至22℃以下,進入了涼爽的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溼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降雨,氣溫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已經可見到漫天絮飛舞、大地素裹銀裝的壯麗雪景。

  秋分以後,四川省雨量明顯減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現;不過,降雨日數卻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陰雨連綿,夜雨率也較高。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巴山夜雨漲秋池”的名句,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氣候特色。我省盆地和涼山州秋多綿雨,溼害嚴重,對秋收、秋耕和秋種影響頗大。要搶晴收曬,理墒防漬,抓好“三秋”生產的質量和進度。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秋季陰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較好的氣象條件,不失時機地大搞植樹造林,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關於秋分民俗: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秋分祭月習俗由來已久,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說的古代帝王禮制中的春秋二祭。祭月有節,也就是現在的中秋節。而在最早,先人們祭月,選的則是二十四節氣中秋分這一日。此時暖溼空氣消退,天空明淨,星朗月明,確實是賞月的最佳時期。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先民認為,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故祭以二分,為得陰陽之義。”鄭玄也說,“君子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故本二分也。”因此,春分和秋分就分別成了祭祀太陽和月亮的日子。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Yo”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祭日,稱“朝日”,供月,稱‘歲月”。‘歲月禮”就成為供月之禮的特有稱呼。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1531年秋分,晚9點至11點,月明風清,祭祀香菸點燃,明嘉靖皇帝親自在月壇舉行祭祀禮,沿襲兩千多年的秋分夕月儀式有了專門的場所。

  雖然《周禮》中就已經確定了“兩分祀日月”之制,但日月之祀在歷代的時間並不絕對固定(波動主要發生在比較短的王朝),不過,總的來看,春秋二分仍然是天子祭日月最基本的日期選擇。

  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雖在農曆八月,每年日子卻不固定,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秋分當天,天上掛的,並不一定都是滿月。而月亮不滿,賞月就不能盡興,“祭月”之儀,也就無從談起,祭月無月大煞風景。

  所以,後來,先人們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中秋這一日。


2020立冬是到來 立冬時間2020準確時間

  2020立冬是幾點幾分到來 立冬時間2020年準確時間   2020立冬時間點:7:13:46(2020年11月7日)。   “古人認為,秋冬之氣交於‘立冬’。‘立冬’過後,‘西風漸作北風呼’,冬季來臨。我國民間素有‘立冬補冬’的習俗,據傳以餃子進補,冬天才不會怕冷。”歷史學者表示。   “立冬”過後,日 ...

2020日立秋 2020立秋什麼時間

  2020年幾月幾日立秋2020立秋什麼時間幾點幾分   2020年立秋時間:2020年8月7日星期五,09:06:03。   立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秋,揪也,物於此而揪 ...

2020大雪節氣是哪一天 2020大雪節氣是

  2020年大雪節氣是哪一天 2020年大雪節氣是幾點幾分   2020年大雪節氣是2020年12月7日,星期一,23點59分,農曆十月廿三。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3個節氣。大雪,鬥指癸,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12月6—8日。大雪和小雪、雨水、穀雨、小滿等 ...

202012月7號大雪 今年大雪節氣是2020

  2020年12月7號幾點大雪 今年大雪節氣是幾點幾分2020   2020年12月7號23點59是大雪節氣,農曆時間是十月廿三,星期一。   大雪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傳統上為冬季第三個節氣。即視太陽在黃道上自黃經255°至270°的一段時間(約14.8天),每年12月7日(或8日)開始至12月21日(或 ...

20208日7號立秋 2020立秋節氣具體時間

  2020年8日7號立秋幾點幾分 2020立秋節氣具體時間   2020年立秋開始時間:2020年8月07日 星期五 9:06:03   2020年立秋結束時間: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23:44   “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所謂“熱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 ...

2020霜降 2020霜降早還是晚

  2020年霜降幾點幾分 2020年霜降早還是晚   2020年霜降時間: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06:59:25,農曆九月初七。霜降節氣時間在早上,所以今年霜降節氣是早霜降。   霜降節氣簡介   霜降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的23-24號左右。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每年陽曆10月2 ...

今年立秋是2020 2020立秋是上午還是下午

  今年立秋是幾點幾分2020 2020年立秋是上午還是下午   2020立秋是上午,具體時間是2020年8月7日,星期五,9時06分03秒。   秋季是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管子》曰:“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進入秋季後,由夏季的多雨溼熱過渡向秋季少雨乾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