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2x立秋吃什麼飯+立秋這天必備飯菜推薦

2021立秋吃什麼飯 立秋這天必備飯菜推薦

  2021立秋吃什麼飯 立秋這天必備飯菜推薦

  山東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南京“啃秋”

  本週日就將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夏至後第三個節點。在老南京立秋節氣上,有著“啃秋”的習俗,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說法,比如“秋後十八盆”,表示立秋後還有長時間的炎熱;另外,關於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說法。

  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北京“貼秋膘”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京城一些老字號肉食櫃檯前,選購肉食製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溼粘不適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麼呢?最解饞的是燉肉!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其他食物:

  1、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個傳說。傳說明朝大將徐達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後,大將常遇春手下有個兵,偷了農民的一個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嚴格,要把偷瓜的那個兵處以死刑。這時,農民出來了,說元大都有習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聽到這話,就赦免了那個兵。沒料到,一說立秋拾瓜者無罪,其他士兵都開始搶瓜。為了犒勞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貼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於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2、豬頭肉

  豬頭肉的美味,於民間早就聲譽鵲起,據說淮揚菜系中的“扒燒整豬頭”火工最講究、歷史最悠久,是道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3、醬肘子

  醬肘子是中國傳統的食物之一,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另外,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歷史名菜,因其軟、料、肥而不膩,且營養豐富備受人們青睞。曾被評為“山東名小吃”。

  4、烤鴨

  北京鴨屬水禽,肉質細膩,口感良好,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不飽合脂肪酸,在人體內不積蓄,人體吸收後能軟化心腦血管。該鴨的表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是美容佳品。因此,北京烤鴨是老少皆宜的保健美食!

  5、燒羊肉

  “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餚。“燒羊肉”的製作,還適用於整隻羊的其它部位,即:頭、脖子、蹄子、肚、肥腸、肝、肺、心、連貼等。但頭、蹄、“蠍子”不需要炸,如同時上席即為“燒全羊”。

  4種人不適合貼秋膘:

  1、腸胃疾病

  夏天溫度高、溼度大,易引起腸胃不適,因此有“暑溼困脾”之說。一入秋就大量進補肉食會加重腸胃負擔,再加上油膩食物本就不好消化,易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腹瀉、胃脹等症狀。

  另外,秋天也是消化道疾病的高發期,頻繁吃肥甘厚味之物會讓脆弱的腸胃“雪上加霜”。這時最該做的是給腸胃一個調整適應期,儘量少吃高油高脂食物。

  2、心腦血管疾病

  對於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短時間集中吃高油高脂、肥甘厚味的食物更危險,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人飲食還應堅持以清淡為主,儘量別吃辛辣、高鹽食物,避免三餐過飽,及時補充水分。

  3、痛風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血尿酸增高,造成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及皮下組織而導致的疾病。“貼秋膘”時難免會攝入不少動物內臟、海鮮等含嘌呤較多的食物,加之活動少、肥胖等因素,就容易引發痛風。秋季痛風發病率本就很高,痛風患者更不能盲目“貼秋膘”。

  4、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病因不明,但高脂飲食和大量酒精攝入是公認最主要誘因之一。這會導致胰腺分泌過度旺盛,還可以引起十二指腸乳頭水腫與膽胰壺腹括約肌痙攣等,繼而出現胰液排洩障礙。

  胰腺及其周圍組織被胰液自身消化,引起嚴重的化學性炎症,主要表現為急性劇烈腹痛、發熱、噁心嘔吐等。

202x立秋吃什麼飯 立秋這天必備飯菜推薦

  2022立秋吃什麼飯 立秋這天必備飯菜推薦

  山東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南京“啃秋”

  本週日就將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夏至後第三個節點。在老南京立秋節氣上,有著“啃秋”的習俗,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說法,比如“秋後十八盆”,表示立秋後還有長時間的炎熱;另外,關於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說法。

  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北京“貼秋膘”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京城一些老字號肉食櫃檯前,選購肉食製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溼粘不適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麼呢?最解饞的是燉肉!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其他食物:

  1、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個傳說。傳說明朝大將徐達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後,大將常遇春手下有個兵,偷了農民的一個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嚴格,要把偷瓜的那個兵處以死刑。這時,農民出來了,說元大都有習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聽到這話,就赦免了那個兵。沒料到,一說立秋拾瓜者無罪,其他士兵都開始搶瓜。為了犒勞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貼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於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2、豬頭肉

  豬頭肉的美味,於民間早就聲譽鵲起,據說淮揚菜系中的“扒燒整豬頭”火工最講究、歷史最悠久,是道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3、醬肘子

  醬肘子是中國傳統的食物之一,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另外,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歷史名菜,因其軟、料、肥而不膩,且營養豐富備受人們青睞。曾被評為“山東名小吃”。

  4、烤鴨

  北京鴨屬水禽,肉質細膩,口感良好,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不飽合脂肪酸,在人體內不積蓄,人體吸收後能軟化心腦血管。該鴨的表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是美容佳品。因此,北京烤鴨是老少皆宜的保健美食!

  5、燒羊肉

  “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餚。“燒羊肉”的製作,還適用於整隻羊的其它部位,即:頭、脖子、蹄子、肚、肥腸、肝、肺、心、連貼等。但頭、蹄、“蠍子”不需要炸,如同時上席即為“燒全羊”。

  4種人不適合貼秋膘:

  1、腸胃疾病

  夏天溫度高、溼度大,易引起腸胃不適,因此有“暑溼困脾”之說。一入秋就大量進補肉食會加重腸胃負擔,再加上油膩食物本就不好消化,易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腹瀉、胃脹等症狀。

  另外,秋天也是消化道疾病的高發期,頻繁吃肥甘厚味之物會讓脆弱的腸胃“雪上加霜”。這時最該做的是給腸胃一個調整適應期,儘量少吃高油高脂食物。

  2、心腦血管疾病

  對於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短時間集中吃高油高脂、肥甘厚味的食物更危險,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人飲食還應堅持以清淡為主,儘量別吃辛辣、高鹽食物,避免三餐過飽,及時補充水分。

  3、痛風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血尿酸增高,造成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及皮下組織而導致的疾病。“貼秋膘”時難免會攝入不少動物內臟、海鮮等含嘌呤較多的食物,加之活動少、肥胖等因素,就容易引發痛風。秋季痛風發病率本就很高,痛風患者更不能盲目“貼秋膘”。

  4、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病因不明,但高脂飲食和大量酒精攝入是公認最主要誘因之一。這會導致胰腺分泌過度旺盛,還可以引起十二指腸乳頭水腫與膽胰壺腹括約肌痙攣等,繼而出現胰液排洩障礙。

  胰腺及其周圍組織被胰液自身消化,引起嚴重的化學性炎症,主要表現為急性劇烈腹痛、發熱、噁心嘔吐等。

8月7號迎立秋,立秋後該如何養生呢?

  “立秋”作為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氣,這天,民間有“貼秋膘”“咬秋”等習俗。2021年立秋節氣是哪一天?立秋之後該如何養生?

  2021年立秋節氣的日期時間

  2021立秋是2021年8月7日,農曆六月(小)廿九,星期六。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此時節“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立了秋,把扇兒丟”,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也稱“七月節”。立秋後該如何養生?

  保證充足的睡眠

  立秋之後的夜晚,外出的時候能夠明顯地感覺到涼風習習,跟前段時間悶熱異常的暑期相比,這樣的天氣讓人心情舒暢,身體處於適宜的溫度。夜晚睡覺也變得安逸了許多,經歷過了暑期的煎熬,立秋之後更要注意睡眠,熬夜、晚覺是不能睡的,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變涼,要做到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外出活動也隨著氣溫的下降,開始明顯增多,白天勞累了一天,如果晚上得不到充足高質量的睡眠,第二天無論如何也是打不起精神的。

  溫馨提示:睡眠注意時間為度,過度的睡眠也會讓人感到睏乏、渾身無力。

  補肺防燥

  立秋以後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所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多吃養陰潤肺防燥的食物,如蓮子、百合、銀耳、南瓜、枇杷等;如有脾胃功能虛弱、容易消化不良的朋友,可以多吃茯苓、芡實、山藥、小米、白扁豆等。

  飲食清淡

  秋季適合多吃些清淡可口的飯菜,可讓人心情愉悅,忘卻疲勞,因為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酸性物質,使人更加睏倦。特別不要吃辛辣食品,以防止上火,另外,吃得過飽也會造成胃部負擔,導致睏乏。

  少吃辛辣食物

  很多人平日裡喜歡吃辛辣的食物,不過人們在立秋後養生要記得少吃這類食物,因為立秋過後天氣會變得十分乾燥,此時吃辣的話,會損傷肺臟的。再說了,此時腸胃也比較弱,吃太多辣的食物,對腸胃會產生刺激,容易出現不適。

  預防感冒

  立秋後,早晚溫差過大,易引發感冒,起居飲食需加以注意,尤其應注意防止夜間著涼。可以趁早晨清涼時勤開窗戶,流通空氣。著裝要冷暖適宜,春捂秋凍。可以適量喝一些薑茶,能溫補身體。夏天吹空調和寒涼食物較多,人體的寒氣偏盛,薑茶能散寒溫通,振奮機能。

  少辛多酸

  秋季養生要遵從“潤燥、補肺、養陰、多酸”的原則。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所以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蓮子百合湯、雪梨銀耳湯等以滋陰潤燥、健脾祛溼,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礎。


8月7日14時54分“立秋”,立秋吃什麼好?

  夏日悄悄過去,猝不及防,秋天已到。8月7日立秋吃什麼呢?來看看全國各地的立秋風俗大比拼吧!   立秋吃什麼傳統食物?   桃子   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 ...

本週六迎立秋立秋的習俗你都知道嗎

  本週六(8月7日),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立秋,表示秋天來臨,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時間已經開始遠離夏日,慢慢向秋天開始過度了,我們也要做好迎接下一個季節的準備了。那麼,立秋的習俗有哪些呢?   迎秋   在古代,立秋被稱為立秋節,是很重要的節日。早在周代,每逢立秋日,天子都要親率三 ...

秋分是立秋立秋跟秋分有什麼區別

  秋分是立秋嗎 立秋跟秋分有什麼區別   一、秋分是立秋嗎   秋分不是立秋。   秋分:秋分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雲:“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 ...

2020幾點立秋 今年立秋屬於早還是晚

  2020幾點立秋今年立秋屬於早還是晚   2020立秋時間:8月7日09:06:03,星期五,農曆六月十八,是早立秋。   諺語中的“早”和“晚”指的是陰曆的日期而不是到達黃經角度的準確時間。比如六月初一就是早,七月初一就是晚。“冷”和“熱”也是指不同年份的相同陰曆日期之間的比較。   如果六月初一就立秋 ...

2020年幾月幾日立秋 2020立秋什麼時間幾點幾分

  2020年幾月幾日立秋2020立秋什麼時間幾點幾分   2020年立秋時間:2020年8月7日星期五,09:06:03。   立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秋,揪也,物於此而揪 ...

24節氣立秋介紹 立秋是什麼意思含義

  24節氣立秋介紹 立秋是什麼意思含義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秋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立秋的由 ...

2020年哪天立秋 2020立秋時間具體幾點

  2020年哪天立秋 2020立秋時間具體幾點   2020年08月07日(農曆六月十八)星期五,09:06:03。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   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   二候:白露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