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愛不是追逐與佔有

作文範文:愛不是追逐與佔有

初秋,父親帶回一隻候鳥。

應該是一隻候鳥,嘴長有身子的三分之一,羽毛呈褐紅色,發亮,猶如上過髮蠟;眼睛渾圓小到只看見有一點白亮的閃光,透過一絲惶恐;有力的爪子不安地晃著,甩下幾滴血,洇到水泥地面上散開來,滲成一點紅,像一朵花。

“給翅膀上點藥,還飛得起來。”母親有些可憐它,卻被我一下打住,“我要養它。”

素來愛鳥,從麻雀到杜鵑,黃鸝到鸚鵡,均養過卻又都失去過。如今見它,不免心生欣喜,不願放去。母親瞭解我,只無聲地給它上了藥,放到我準備的候鳥的“家裡”—一隻牢籠,當時養兔用的,我鋪了些草,自以為完美,卻在安置它時,被啄了一口,只記得銀籠的光一閃,收手時只留下紫青的疤了,滲著血。

它的傷漸漸好了,籠裡常傳來廝打聲,平息後掛滿一籠的羽毛。看它,只畏縮在籠子一角,眼神楚楚可憐。

“媽,放它出來吧。”“會飛的。”“剪掉翅膀。”我幾乎忘了當時的想法,這般殘忍脫口而出。我奮力地按住它,像正鎖住病人的咽喉,待媽媽拿著剪掉的兩根硬羽在我眼前晃時,我早已無力了,虛汗滲進衣服裡,被風吹得發涼。我親眼看著它在地上盤旋,奔跑,奮力扇動翅膀卻無濟於事,直到累得虛脫,脖子耷拉下來要靠嘴去支撐身體時,它終於停下來,不再掙扎了,又蜷縮到院子一角,瑟瑟發抖。

滑過一絲驚慌,我箭一般跑過去,一遍遍梳理它弄亂的羽毛,我感受到它胸腔裡一聲一聲的急喘,像發作的哮喘病人。這算愛它嗎?我苦笑。

我照例每天餵它魚,餵它鮮肉,幻想有一天我們一起在院子奔跑,它的叫聲不再那樣悽慘。可是,它卻日漸消瘦了,骨頭嶙峋到突起了皮肉。再後來,它竟連魚也吃不下了,只縮在一隅急促的喘息,喘息。我站在角落裡,撫著手上一塊塊紫青的疤,卻無計可施。

真的怕了。彷彿早預示了結束,那天我謹慎地蹲在他身邊,看著它仰頭長嘯,淒厲地望著藍天,喘氣,一聲,一聲。我卻只能看著。直到它側歪了脖子,終於吐盡了生命的氣息,便再也看不見藍天了,埋頭黃土。

結束了,院子回覆平靜。那日在院子裡聽歌,《想象之中》唱到“領悟了愛不是追逐與佔有。”心顫了一下,任風吹過臉頰,卻只留我一片悵然。

是啊,愛不是追逐與佔有。

我不會再養鳥了,我想。

愛不是追逐與佔有篇1


初秋,父親帶回一隻候鳥。

應該是一隻候鳥,嘴長有身子的三分之一,羽毛呈褐紅色,發亮,猶如上過髮蠟;眼睛渾圓小到只看見有一點白亮的閃光,透過一絲惶恐;有力的爪子不安地晃著,甩下幾滴血,洇到水泥地面上散開來,滲成一點紅,像一朵花。

“給翅膀上點藥,還飛得起來。”母親有些可憐它,卻被我一下打住,“我要養它。”

素來愛鳥,從麻雀到杜鵑,黃鸝到鸚鵡,均養過卻又都失去過。如今見它,不免心生欣喜,不願放去。母親瞭解我,只無聲地給它上了藥,放到我準備的候鳥的“家裡”—一隻牢籠,當時養兔用的,我鋪了些草,自以為完美,卻在安置它時,被啄了一口,只記得銀籠的光一閃,收手時只留下紫青的疤了,滲著血。

它的傷漸漸好了,籠裡常傳來廝打聲,平息後掛滿一籠的羽毛。看它,只畏縮在籠子一角,眼神楚楚可憐。

“媽,放它出來吧。”“會飛的。”“剪掉翅膀。”我幾乎忘了當時的想法,這般殘忍脫口而出。我奮力地按住它,像正鎖住病人的咽喉,待媽媽拿著剪掉的兩根硬羽在我眼前晃時,我早已無力了,虛汗滲進衣服裡,被風吹得發涼。我親眼看著它在地上盤旋,奔跑,奮力扇動翅膀卻無濟於事,直到累得虛脫,脖子耷拉下來要靠嘴去支撐身體時,它終於停下來,不再掙扎了,又蜷縮到院子一角,瑟瑟發抖。

滑過一絲驚慌,我箭一般跑過去,一遍遍梳理它弄亂的羽毛,我感受到它胸腔裡一聲一聲的急喘,像發作的哮喘病人。這算愛它嗎?我苦笑。

我照例每天餵它魚,餵它鮮肉,幻想有一天我們一起在院子奔跑,它的叫聲不再那樣悽慘。可是,它卻日漸消瘦了,骨頭嶙峋到突起了皮肉。再後來,它竟連魚也吃不下了,只縮在一隅急促的喘息,喘息。我站在角落裡,撫著手上一塊塊紫青的疤,卻無計可施。

真的怕了。彷彿早預示了結束,那天我謹慎地蹲在他身邊,看著它仰頭長嘯,淒厲地望著藍天,喘氣,一聲,一聲。我卻只能看著。直到它側歪了脖子,終於吐盡了生命的氣息,便再也看不見藍天了,埋頭黃土。

結束了,院子回覆平靜。那日在院子裡聽歌,《想象之中》唱到“領悟了愛不是追逐與佔有。”心顫了一下,任風吹過臉頰,卻只留我一片悵然。

是啊,愛不是追逐與佔有。

我不會再養鳥了,我想。

愛不是佔有篇2


校園的紫荊開花了,三四叢簇擁在一起,通體還呈白色,零星的淡粉被人隨意的塗抹上去,若有若無。冬日的它顯得十分沉默,可春天一到,它便像位活潑的小姑娘,帶上鮮豔的紅花,那花樸實,熱烈,擁有著火一般的顏色。

這兩株植物都很美,可惜不是我的最愛。

我最愛的,是棵名不見經轉的小樹。它不開花,卻擁有著比花兒更俏的葉。葉子的顏色也不單一,有淺淺的草綠,盎然的翠綠,如墨一般的深綠。在陽光的照射下,葉片發出琉璃質的光澤。有是上課上到視覺疲勞,不由心生雜念,一見到此樹,便如吃了靈丹妙藥一樣,精神頓時就好了起來。我越發喜歡上了此樹,愛它的靈毓之氣,愛它的生機勃勃。

我確實很愛這棵樹。我不止一次想要折下一枝帶到身邊,但我猶豫了幾天,但我真的很喜歡它,看著此樹又歡喜,又發愁。

我還是把它的枝條剪了下來。就一枝,真的,就一小枝。

小刀一點一點將它的青絲剪短,握著刀柄的手忍不住顫抖起來,最終只留下個微不可查的傷痕。我終於如願以償,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我又欣喜又興奮,但一瞬之間,剪落的枝葉卻芳華盡失,不再擁有原本旺盛的生命力。我看見葉片淡了,心中莫名抽動了一下,像是被針紮了似得。我有點後悔。

桌面自然不好放東西,我便將它安置在我的書包裡,油亮的葉子從拉鍊縫中露出,身邊的同學走時匆忙,過道又窄,撞上了我的書包,我暗想不好,這不,葉子都掉了幾片。我皺著眉頭,心事重重的想:“若不是我當初執意要這麼做,它會不會安安靜靜的待在樹上,不用遭受這種痛苦?”心中又抽痛了起來,悔意又加重了幾分。

第二天一早,當我發現它時,它早已斷了氣,香消玉殞,葉片耷拉下來,乾巴巴的,地上還有一片焉了的葉子。我徹徹底底的後悔了,眼前的枯黃景無聲控訴著我的過錯,是我的私心害了它,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

事到如今,我才發現,愛不是佔有,真正的愛,是讓它自由成長,這個過程,想必也是十分美好的。這才是它最好的歸宿。

雨中的它在風中搖曳著,模糊了我的雙眼。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愛不是交換篇3


從小到大,我聽過不少故事,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還是“臥冰求鯉”這個故事了。

“臥冰求鯉”講的是:一個叫王祥的孩子,在他還很小的時候,他的媽媽就去世了,他爸爸又給他找了一個新媽媽,他的新媽媽一點兒也不喜歡他,也不怎麼照顧他,但王祥卻非常聽新媽媽的話。在一個寒冷的冬日裡,他的新媽媽突然生了病,病中的新媽媽很想喝一口魚湯,王祥想都沒想就跑去了河邊,但到了那兒他才發現水面已經結了厚厚的冰,他用身體貼在冰面上融化冰塊,人都快凍僵了,總算抓到了一條鯉魚,為他的新媽媽煮了魚湯。

起初聽到這個故事時,我還很小,怎麼也想不明白王祥的後媽對他那麼不好,王祥為什麼卻對後媽那樣孝順?

現在我漸漸懂事了,也漸漸懂得了這個故事背後的深意。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平時說孝敬父母時總是想著是因為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所以我們才要孝敬父母,而王祥對他後媽那麼孝順並不是因為後媽對他的付出讓他感動,而是源於他內心的善良。我想,如果一個人能善待一個不怎麼喜歡他的人,那他就一定會更善待一個喜歡他的人。

同樣的,我們愛我們的祖國不能總想著祖國為我們做了什麼,而要多問問自己,我能為我的祖國做些什麼?

“臥冰求鯉”這個故事讓我明白“與人友善、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熱愛祖國……"這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統統不是以交換為前提,而是以人善良的本性為前提。

我想,只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都真誠、善良、美好,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美好!我們的祖國就會越來越美好!這個世界就會越來越美好!

愛不是單向旅程篇4


當身高如春筍般躥騰,聲音有了變化,舉手投足亦能見著大人的模樣,我們以為我們長大了。對長輩的管束甚至於關心,總有著難以名狀的反感。我們以為我們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被幼童般的對待,我們不願意接受,而長輩們無法說些什麼。一句“孩子已經長大了”,便將我們小時候與他們的親密時光抹去當時的溫馨。兩輩人的漸行漸遠,成了難以逾越的鴻溝……

當日我也是幼稚得這般可笑,直到有一年的暑假,拖著行李箱來到外婆家。開始明白,愛始終不會成為我們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能夠獨當一面的額外負擔。

猶記得,盛夏驕陽,我有幸躲於外婆的陰涼庭院中。我住著,卻拒絕著外婆的一切美意。她想給我盛飯,我說我自己來。她給我切水果,我說這哪行。還有半夜的扇涼,我自然也不肯。外婆有時候乾巴巴地笑笑,轉過身,岣嶁的身影顯得寂寞。

抵抗不了夏日的過分熱情,而中暑,而眼冒金星。躺在床上時,外婆問我還好嗎。還好。還說好,中暑的一時半會兒可難受了。她摸了摸我滾燙的雙頰,龜裂的手。卻讓我以為時光倒帶,回到當初我還能撒嬌粘人的時候。像塊牛皮糖似的粘人。外婆要做每個月農曆初一的拜拜,需要買東西時我總要跟著。來到市場興高采烈,拉著外婆到處問。回去時卻睡著了,揹著我的外婆,一手又提著東西,深一腳淺一腳,踏著泥土。……

我睡去了。

待我睜眼,是霧氣繚繞於屋頂。側頭,外婆剛好端來陳舊的碗。碗中裙紗般的白霧掩著棕黃的湯色。

喝吧。我順從地接過。外婆拿著把摺扇輕輕地扇著,扇去我的涼意,卻加重我內心的愧疚。我一口口喝下去,喝了個乾淨。而後我看著外婆,傻笑。她不覺得為我煎藥有什麼苦累,卻是一種滿足,尤其是看我喝完了它。

“阿?擼?┒疾豢嘹饋?rdquo;

當然了,外婆肯定放了幾塊冰糖。我小時候的習慣。

當看到外婆的笑容,我以為鴻溝至少變成了小溪流,只待我踏過。我的成長,伴隨著她的白髮的長成。

急於去證明我的長大,推脫一份沒有不必要的幫助,不如在夕陽之時,坐在她的身邊,接過她也許放少了糖依舊很苦的一碗草藥。接受她給你的禮物,即使不再是最好的。接受愛也是愛的一種方式,因為——

愛從來不是單向旅程。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愛不是交換篇5


從小到大,我聽過不少故事,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還是“臥冰求鯉”這個故事了。

“臥冰求鯉”講的是:一個叫王祥的孩子,在他還很小的時候,他的媽媽就去世了,他爸爸又給他找了一個新媽媽,他的新媽媽一點兒也不喜歡他,也不怎麼照顧他,但王祥卻非常聽新媽媽的話。在一個寒冷的冬日裡,他的新媽媽突然生了病,病中的新媽媽很想喝一口魚湯,王祥想都沒想就跑去了河邊,但到了那兒他才發現水面已經結了厚厚的冰,他用身體貼在冰面上融化冰塊,人都快凍僵了,總算抓到了一條鯉魚,為他的新媽媽煮了魚湯。

起初聽到這個故事時,我還很小,怎麼也想不明白王祥的後媽對他那麼不好,王祥為什麼卻對後媽那樣孝順?

現在我漸漸懂事了,也漸漸懂得了這個故事背後的深意。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平時說孝敬父母時總是想著是因為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所以我們才要孝敬父母,而王祥對他後媽那麼孝順並不是因為後媽對他的付出讓他感動,而是源於他內心的善良。我想,如果一個人能善待一個不怎麼喜歡他的人,那他就一定會更善待一個喜歡他的人。

同樣的,我們愛我們的祖國不能總想著祖國為我們做了什麼,而要多問問自己,我能為我的祖國做些什麼?

“臥冰求鯉”這個故事讓我明白“與人友善、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熱愛祖國……"這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統統不是以交換為前提,而是以人善良的本性為前提。

我想,只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都真誠、善良、美好,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美好!我們的祖國就會越來越美好!這個世界就會越來越美好!

愛不是無原則篇6


愛,不是無原則。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個故事:從前,有一位農夫,在路邊看到一條快要凍死的蛇。農夫為了救這條蛇,竟然把這條蛇放到自己溫暖的懷裡。當蛇被救醒之後卻把農夫咬死了。

有人說,這體現了農夫的善良和博愛。有人說,這樣做是無知者無畏,是愚蠢。我同意後一種觀點。因為在我看來,愛是有條件的。那麼就讓我們舉幾個例子,充分地證明一下吧!

如果有一個人不小心撞到了你,不僅不道歉還和你發生了衝突。他不停地打你,你卻一直忍著。因為你的心中有這樣一種精神支柱:我要愛人,不能放棄愛,不要放棄美德,哪怕周圍的人都要蜇我。直到最後一拳,他把你揍死了。

我要問的是,如果揍你的那個人是個冷血、凶殘、無惡不作,比希特勒還要希特勒的人,你會怎麼做呢?你難道還要用愛去感化他嗎?明知道不可以,為什麼還要去感化呢?明明知道不值得,為什麼還要那麼執著,甚至以生命為代價換取呢?在今天,以最小的成本去賺取最大的利潤幾乎是通行世界的法則。從高效率做事情的角度來看,這樣做簡直就是違背了潮流。

去感化一個不懂什麼叫愛的人,是不值得的。況且,你愛他,他不愛你,難道只有他需要愛而你不需要嗎?所以,別把自己想得太高貴,愛要有原則。

那麼什麼是愛,什麼又是有原則的愛呢?

其實,愛是相互的。就好比牛頓第三定律一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互相關愛,互相幫助,互相問候下,你才能體會到愛的融融暖意。愛是需要傳遞的,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傳遞愛,你別指望一條蛇或者一隻蠍子會傳遞你的愛。

馬加爵,藥家鑫的例子,每個人都知道。難道我們應該去愛那樣一個不懂得愛別人,甚至連畜生都不如的東西嗎?難道還要愛他們,讓他們好好地活下去嗎?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我認為你和他們是一型別的人。

所以,愛是有原則的!

愛不是理所當然篇7


周國平先生如是言:“愛的價值在於它自身,而不在於它的結果。”父母的愛也是如此,他們對子女的愛不求回報,只願子女能健康成長。但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無私的愛而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近日有一位大學生在網上發帖說高中的補課費父母給得很大方,但上大學後生活費每月只給2000元,想多得到生活費。他的這一做法將父母的愛視做是理所當然的,但父母不是提錢的機器。小羊尚且知道跪乳,烏鴉尚且知道反哺,大學生有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應該靠自己去獲得,而不是伸手向父母要。在西方的家庭中,孩子成年了就像掙斷線的風箏,獨自向遠方飛去,跌跌撞撞地在挫折中成長。父母的愛不是理所當然的,父母供你考上了大學,在大學裡又給了基本生活費,我們要珍惜這份好,要將其作為向上的動力,不斷督促自己前進成長。

生活中,總有些人打著獨立的旗號,企圖擺脫父母的掌控,不想受到約束,但在金錢上卻選擇性地忘了獨立,不客氣地向父母伸手。這是可笑的,既然想獨立,那麼就拿出實際行動來,而不是對父母呼之慾來,揮之即去。總有一天,父母的愛會消耗殆盡。有一則新聞報道,一位老人立下遺囑,只留一元給對自己漠不關心的親生女兒,而其它家產都贈給盡心照顧自己的保姆。愛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是需要雙方付出去共同維護。血緣只是愛的開始,而感恩回報會使這段愛長久。人心都是肉長的,得不到迴應,心慢慢會寒。因此,在父母愛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應學會去回報他們,讓他們感到溫暖。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一靜一動,呵護我們的成長。而我們作為小棉襖,應在他們累的時候,體貼他們,替他們分擔一些力所能及時事。父母一天天地老去,而我們卻在一天天長大。他們滿頭的銀髮,飽經風霜的面孔,日漸彎曲的背換來了我們挺立的身軀,褪去青澀的面孔。我們的成長之路是由父母的血汗鋪就,是他們無私的愛築成的。

感恩父母,趁他們還在身邊,多多陪伴他們。在他們年老時,用我們的肩替他們撐起一片天,感恩父母,理所應當。

溺愛不是真正的愛篇8


晚飯後,我去公園裡散步。餘暉灑滿大地,天地完美地銜接在一起,通紅一片。遊客們都不由得停住了腳步,眯著眼,欣賞著這畫一般的景色。

突然,一陣哭聲打破了此時的寧靜。原來是一個由媽媽抱著的六七歲的小男孩的哭聲,只見四周圍著一群人。在旁邊開道的是爺爺,拿玩具逗著的是爸爸,在旁邊盡力哄著的是奶奶,真可謂是眾星捧月。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地去討好小男孩,可他仍舊大哭不止,胖胖的小臉兒憋得通紅,手腳亂蹬,一下一下地打在媽媽身上,聽那聲音好像還不輕。可他媽媽卻毫不在意,反而更加親切地給小男孩講故事,逗他開心。小男孩完全沒聽,只是張著嘴,嚎啕大哭,一大粒一大粒的眼淚掉下來,如斷了線的珍珠似的。看這架式,我就像穿越到了皇宮,親眼見到了皇帝。別說,小男孩還真有點小皇帝的範兒。

這時,走到了一個椅子旁,“忠臣”爺爺用討好的語氣問:“乖孫子哎,坐會兒?”“小皇帝”看都不看,反而哭得更凶了。“忠臣”嚇了一大跳,急忙說:“好好好,咱不坐,不坐!”“貼身奴隸”奶奶又小心地問:“心肝兒喲,蕩會兒鞦韆吧?”“小皇帝”瞪了一眼,扭過頭去。奶奶接到“聖旨”,便乖乖地不言語了。一會兒,又到了一個滑梯旁,媽媽輕輕地問:“寶貝兒,滑滑梯好不好?”這可中了“小皇帝”的心,揮著小手大嚷:“滑滑梯!寶寶要滑滑梯!”“哎—”大夥應著,心裡都樂開了花。

爸爸小心翼翼地抱著“小皇帝”上了滑梯,“小皇帝”可樂壞了,得意洋洋地揮舞著。這個舉動可嚇壞了底下那些“忠心耿耿的保鏢”,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小皇帝”,張開手,隨時準備接著,生怕摔著了。千鈞一髮的時刻到了!三!二!一!滑!“嘭—”壞嘍,人多手雜,這一個不小心,還真摔著了。不得了,不得了,皇宮裡發生這樣的事還了得?“小皇帝”又哭得梨花帶雨,又回到了剛開始的一幕。

天,沉了下來。像一盞油盡了的燈。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父愛、母愛?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抱效祖國的棟樑之材嗎?恐怕連自力更生都不能夠吧?孩子從小就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那麼我想將來的“啃老族”也將越來越多。在我心中,父母的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世上任何的愛都無法替代的。如一首淡淡的歌,樸實無華,卻會盡自己的全力,去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是,溺愛能嗎?溺愛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沒有獨立思想和意識,處處依賴他人的人。這樣的人何以在社會上立足?

溺愛不是真正的愛!

溺愛不是真正的愛篇9


生活是溫暖的,它處處充滿著愛,但什麼是愛?許多人無法給出答案,他們並不是不懂愛,只是不知道怎麼去愛,父母對孩子的溺愛,那絕對不是真正的愛。

佛列格從小父母經常不在身邊,父母對佛列格很愧疚,便對他有求必應。隨著時間的推移,缺少父母關愛的佛列格越來越驕縱,放肆。直至一次佛列格犯下大錯,送去監獄,佛列格的父母才明白,溺愛不是真正的愛,是他們自己親手毀了佛列格。

其實從小生活在父母溺愛中的孩子,是不幸的,是悲哀的,現在的父母為了掙錢,忽視了孩子,而處於對孩子的補償心理,便對孩子一呼百應,這種孩子是生活在極度不幸下的,他們的生活會籠罩著陰鬱。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父母又對他的要求,能做的都做了,不管在不在理,這樣會養成一種極端的性格。

孩子們渴望被父母關愛,當他們生活在,只有那所謂的愛—溺愛時,他們像黑暗中的人緊緊抓著那一縷陽光不放,生怕被黑暗湮沒。當父母不對他們有求必應了,他們已經養成習慣了,彷彿只有這個可以證明父母愛他們了。在之後他們會認為自己被拋棄了。他們只能在黑暗中沉淪,他們已經絕望了,甘於被毀滅在這塵世中……

王某,他生活在單親家庭中,他的母親覺得虧欠他,在物質上,對王某有求必應。一次王某在網咖上網,沒錢了,向母親要錢,母親已經沒有錢了,沒要到錢的王某在一怒之下捅傷母親,並拿著從母親身上拿到的一百塊錢去上網……

網上,這樣類似的案件比比皆是,一件件都觸目驚心,我們不禁感嘆:溺愛真的是愛嗎?不是,這並不是愛,這是害,是一種罪惡的開端,溺是“愛”,也是害。

溺愛不是真正的愛,他是一種害,他是殺人於無行的惡。愛是從小事上去關心孩子,去愛孩子,去真正地為孩子著想,而不是一時的滿足孩子的要求。

愛是關懷與照顧篇10


愛是什麼?這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而對我而言,在那個下午,那位老人,為我詮釋了愛的定義。

美國的街頭,下午是那麼冷清。沒有來來往往的路人,偶爾幾個騎車男孩的身影掠過。我和朋友在大街上走著,風吹著,有點涼。

看著這空蕩蕩的城市,忽然覺得有些冷漠。這時,一位老人的身影進入了我的視線。他個子不高,身體看起來十分瘦弱。上身穿著一件泛黃的白色薄長袖,踩著一雙樣式很老的鞋子。他走路很慢,步履蹣跚。我不以為然:只不過是個老人。

他進入了一家便利店,不一會兒,拿著一袋麵包屑出來了。我很好奇,因為美國很少有人吃那兒細碎的麵包屑。他把那幾張零錢疊好,放進口袋裡,拉上拉鎖,放心地拍了拍兜兒。我想他家一定不富裕吧。

我和朋友沒什麼事兒幹,便決定跟著他看看他去幹嘛。他左拐右拐,到了一個街角,我們躲在幾個大箱子後面看著他。這個地方全是廢棄的東西。估計被人遺棄了。

他到這裡幹什麼?我有些疑惑。

這時,老人發出了一種獨特的聲音,一聲,兩聲,好像在呼喚什麼。他的聲音又親切又溫柔,想對孩子一樣。忽然一聲“喵嗚”打破了老人單調的呼喚聲,只見一隻花白小貓露出了頭,它渾身髒兮兮的,卻很可愛。估計是流浪貓吧!我心想。

忽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流浪貓從各個地方竄出,向老人跑去。它們把老人圍在中間,親暱地想他撒嬌。老人慢慢蹲下身子,用粗糙的手撫摸著它們的頭,像一個老爺爺對自己孩子那樣親切。他用雙手抱起一隻貓的幼崽,把它舉到空中,一邊哄它,一邊在空中晃啊晃。他把小貓那小巧的鼻子貼近他的鼻尖,貓輕輕瞄了一聲。那一刻,他擁有了最美的笑容。

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人與貓的情感竟能達到如此地步。然而,更令我驚訝的是那位老人,是他給予了貓關懷與愛。對於那些沒有家的流浪貓,他不是漠不關心,而是去照顧他們。

老人又拿出那麵包屑,往手心裡倒一點,餵給小貓們,它們一個個幸福地享受著這些食物。老人微笑地看著它們,笑得很燦爛,臉上的皺紋裡滿是關愛。

那一刻,一種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我想:那就是愛吧。最最簡單,最最真實的愛。之前總以為,愛要麼是轟轟烈烈。要麼就是感天動地,但其實真正的愛沒有那麼複雜,也沒必要去那麼偉大,一個普通的老人,一群流浪貓,那位老人,給予了貓關懷與照顧,這就是愛。

落日漸漸西沉,在那暖色的背景中,老人與小貓那親暱的動作那麼耀眼,令我記憶深刻。

那位老人,用行動,為我詮釋了愛的意義。

愛是心與心的溝通篇11


有的時候,心與心的溝通要比用語言溝通更好,因為他們會更深刻地體會到你的情感。

有一天,在小區裡散步,忽然發現有幾隻小貓再被那些調皮的男孩子欺負,看著它們瘦得皮包骨頭的樣子,我的心“咯噔”了一下。

第二天,我來到昨天發現它們的地方等待它們的到來。忽然,有一隻黃白相間的大貓從草叢中蹦出來。它齜著牙,露出它那兩顆長長的大牙,渾身的毛都豎立著,好像在告訴我:“這是我的領地”一樣。我被嚇得愣住了,我緩緩地從包裡拿出貓糧放在地上,便起身,背起包,躲到遠處去了。漸漸地那裡的貓聚集起來,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而有些小貓只能在旁邊看著,它吃不了貓糧,而且它也擠不進去。由於那些小貓實在是太可愛了,我便忍不住蹭到了它們的身旁。拿出包裡的奶瓶餵給它們喝。“喵”一聲不懷好意的叫聲嚇壞了我,奶瓶一下子就從手中脫落了,牛奶撒了一地。小貓們奮起舔著牛奶,而貓媽媽卻在一旁虎視眈眈地看著我。可就在小貓們抬起頭時我忍不住笑了,它們滿臉都是牛奶,詫異地望著我這個“外星人”,就跟我媽做面膜一樣。

慢慢地它們熟悉了我,看見我便會親暱地圍過來,在我身邊蹭來蹭去弄得我好癢。有膽大的甚至直接蹦到我身上,可有四五隻貓在身上的時候可就混亂得不行。

看著它們在草叢裡打滾玩耍,我心裡欣喜極了。有的小貓還會用爪子撲捉蝴蝶,抓到後就如獲至寶一樣地含在嘴裡送到我面前,我在那呆上一會兒就能得到許多活體標本。我也不禁感嘆:它們真是太好玩了。

每天去那裡看看它們就是我每天必做的,只要有空就到那裡去。因為這是我與它們溝通所換來的感情。

只要你把心中的大門敞開,嘗試與它們交流、溝通,你就會發現它們也很可愛。有時,愛是一個細微的東西,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感受到。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意不關風與月篇12


從工業化到電子化,再到智慧化,科學技術的革命如萬斛泉源,一次次地挑戰人類的力量。隨著手工勞動和機械計算逐步被程式替代,人也不知不覺湧入革命的旋渦。然而,總有著些許無可替代的品質,造就了一個獨立完整的人,成就了這“萬物的靈長”。“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如歐陽修所寫,人所以能煥發永恆的光輝,在於其獨一無二的情意。

竊以為,獨屬於我們人類這一物種的價值大體有三。

其一是原則。野蠻部落到成熟社會的轉變不只是從茹毛飲血到“烹羊宰牛”,更是構建出一套“有所不為”的價值底線。當人們將個體生殺予奪的權利讓渡給集體,並冠以“公意”這一神聖的名字,這便是以契約的形式保護了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命、自由和財產。而由此更進一步,從社會原則這一底線出發,為個人確立價值目標的上限,亦賦予了社會中每個生命別具一格的光彩。

其二是共情。孟子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所謂共情,就是對與自己相似的生命個體的情感認同。嘗試走進文學寶庫中的任意一角,即使是虛構故事,主人公的人生遭遇也十足扣人心絃。究其原因,絕不僅僅是格里高爾揭示了人的異化,葛朗臺反映了人的物化,或是苔絲概括了社會對貞潔人格的玷汙。“人生自是有情痴”,正是這人所共有的感情,通過主人公的舉手投足,牽動著所有讀者,讓抽象的筆觸在遙遠的時空中同自己構成和諧的迴響。

其三則是對個體價值的追求。人作為一種平凡的生命體,既擁有了公意保障下的物質安全和心有靈犀間的精神共鳴,也相應地不難產生對個人體驗的整合、反思與規劃。每個人的志向各不相同,但都由自己決定,也都決定著每個人的價值。一如孔子面對禮崩樂壞、斯文將喪的社會現實發出“天生德於予”的宣言,對生命價值的追求脫胎於環境,卻緊繫於意志,思考成熟後一旦確立,任何變故都左右不得,成為了一種與生命本身共存的執著,此“執”不關風與月。

從基本自由到社會情感,再到價值追求,這是“社會人”、“有情人”和“有志者”的交融。可塑性和穩定性的剛柔並濟,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完整人格。面對充滿機械轟鳴和金屬光澤的時代,扛起“人”的大纛,不難發現,物我都將煥發出永恆唯一的光彩。

人間無處不是愛篇13


有時候,愛不用通過嘴說,用行動足以表明;愛可能是一次藉手機,又或是一次借錢;有時候,別人的一句“沒關係”也能換化成一份愛。對我而言,那一枚一元的硬幣,就是一份愛。

那一次,我與幾個朋友一起去漂流,可正當我排著隊等待上船時,忽然想起我身後的小揹包不能和我一起玩水,我著急地跑到儲物櫃旁想要存放揹包,可誰會那麼周全地想到寄放個物品居然要一枚一元硬幣才能行呢。原本就焦急的我更加焦急了,一個漂流景區應該沒人會隨身帶硬幣的吧。這下我不是想寄沒得寄,想漂沒得漂,要坐在一邊看包了嗎?我恨不得從天而降一枚硬幣,為我所用。我焦灼地在儲物櫃前走來走去。這時,一對情侶走了過來。那位大姐姐很是顯眼,高挑的個子,白皙的面板,長長的披肩發,頭戴一頂白色的太陽帽,非常洋氣!她走過來,微笑著用她那柔和甜美的聲音問我:“小妹妹,你怎麼了,是迷路了,還是找不到媽媽了?”我低下頭,小聲地說:“我的揹包沒地方放了,又沒有硬幣可以寄放,你能借我一個硬幣嗎?”大姐姐絲毫不猶豫地說:“當然可以,可是我也沒有硬幣啊。”大姐姐思考了一會兒,向賣飲料的地方走去,用一張二十元紙幣向收銀臺阿姨買了一瓶水,然後她把收銀阿姨找回來的錢中那個一元硬幣遞給了我。這時,她男朋友不樂意了,說道:“寶貝,你為什麼要給她呀,你又不認識她!”“這有什麼關係,一個硬幣而已,你那麼斤斤計較幹什麼啊。”大姐姐反駁回去。她男朋友聽了,無話可說,只能沉默。大姐姐換了一種語氣對我說道:“你不用理他,他就這樣,快去存包吧,我看你的家人都快等急了吧。”我開心地點點頭,跑去存包了。當我寄存完包想去和大姐姐說讓她漂流完在停車場等我,我要還她錢,可她早已走開了。

這份來自陌生大姐姐的關愛,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如同大雪中的一束火苗,溫暖了我。

人間無處不是愛,有人之處必有愛。

溺愛不是愛篇14


現今的孩子都是大人們心中的寶,孩子們都有著充足的愛,但是,給孩子有過多的愛。

有這麼一個故事,老鷹媽媽特別疼愛自己的孩子小鷹,捨不得讓它受到一點點的苦,於是,鷹媽媽每天去森林中找食物;再回來把食物喂到小鷹的嘴巴里。小鷹慢慢地長大了,但是,鷹媽媽一如既往地把食物喂到小鷹的嘴巴的。直到有一次,鷹媽媽在獵人的槍下死了,小鷹既不會最基本的飛行,也不會自己去找食物,就被活活得餓死了。

這樣的事例,不僅僅只發生在動物的身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普通的,使孩子都沒有自由。

記得我身邊也發生過類似於這種事。有一次,我和同學一起回家,在半路上,我們遇見了一個同學和她的爸爸,這個同學一出校門,她爸爸就當她是公主一樣的對她。她把書包給了她爸爸,她爸爸接過書包,把口袋中的零食給了她,還給她一張紙巾,幫她放進口袋,讓她吃好了擦一擦手。她邊走邊吃,她爸爸卻拿著那沉甸甸的書包,這個同學也並沒有把可口的零食,和她爸爸分享。到車子邊上時,她爸爸幫她把汽車門開開,這個同學坐進去後,她爸爸就又幫她把汽車門關上。

就是因為有這種溺愛,使這個同學,都不會做這些事。那天,她的爸爸媽媽都出去開會了,在桌子上留下了錢,讓她自己去買。但她並不知道要去買來吃,就只把自己家中的最後一包零食吃掉了,但是過了沒多久,她肚子又餓了,卻又不會出去買來吃,只好餓著肚子了。

就是因為有這種溺愛,使孩子在這個年齡應該會做的事,到現在還不會做。

愛,是一個動詞篇15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想起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在我的心目中,母親就是那個每天早起為我們準備可口早餐的人;是那個時刻為我們的學習日夜操勞的人;是那個在我們無助時鼓勵安慰我們的人;是那個在我們闖禍時站出來承擔責任的人。母親總是在我們需要時挺身而出,在不需要時就默默地關注著我們。

怎能忘記那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瘦弱的我躺在床上,肚子一陣陣的疼痛讓我難以忍受。媽媽發現了,就急忙帶我去醫院,其實我知道媽媽平時是很怕黑的,但是為了我,她卻戰勝了膽怯,變得勇敢起來。看著坐在病床旁的媽媽,我的心酸酸的。媽媽那曾經黑亮的眼睛經過一夜的奔波,變得黯淡無光,曾經白嫩的面板隨歲月的流逝也已粗糙不堪,烏黑靚麗的頭髮也已爬上絲絲銀髮……

我親愛的媽媽呀,你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我該用什麼來報答您呢?

今天是母親節,我想送一個禮物給媽媽,來表達我的敬意。我絞盡腦汁地想啊想,送一幅畫?以前每年都畫,太沒有新意了。送一條紗巾?不行,天越來越熱,不能戴了。再說我自己也不會做啊,最好是親手做的禮物才能表達我的誠心。送什麼好呢?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我忽然看到了窗臺上一盆蔥鬱旺盛的四葉草,有了!媽媽很喜歡植物,我就送她一盆特殊的四葉草吧!主意已定,我說幹就幹。我先從儲蓄罐裡找出零花錢,然後到商店買了一個帶笑臉的小花盆,到菜地裡挖了一些溼潤的泥土,把花盆填了一半,再到那個大花盆裡謹慎地移出一株含苞待放的四葉草,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了“新家”裡,大功告成。我又找來一張好看的卡紙,剪成四個心形,在卡片上分別寫上“幸福、健康、快樂、漂亮”,最後把它們輕輕地貼在四片葉子上。看著我精心製作的禮物,四片葉,四顆心,緊緊地依偎在一起,就像爸爸媽媽、我和妹妹,我們一家四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彷彿看到了媽媽看到禮物時的驚喜、感動,也彷彿看到了四葉草開出了小巧玲瓏的花兒,就像媽媽的笑臉……我都有點為自己感到驕傲了。

其實我知道,我做的這些,是微不足道的,和媽媽對我的湧泉之恩相比,這僅僅算是滴水之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感恩,這個平凡的字眼裡包含了太多太多,可能我們永遠也報答不了媽媽的恩情,但我們要牢牢地記住:愛,是一個動詞,愛,是需要行動的!

愛學習是人生的第一粒釦子篇16


小時候穿好了衣,我喜歡從下往上的扣釦子,結果穿的衣服,總是吊一邊、拖一垮。媽媽說,這是因為我把第一粒釦子扣錯了,才一錯再錯。於是媽媽叫我從上往下扣,先找準第一粒釦子,再對準第一個釦子眼扣上,然後依次往下扣,結果,衣服穿得很整齊。時間長了,也就不犯錯了。

現在我讀三年級了,比以前又懂事了一些。有很多的大人說,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花朵。也有很多的大人說,我們很幸福、很自由。但還有很多大人說,我們不懂事、不文明。前不久,老師說: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並用習爺爺的話說,我們從小就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我不知道人生的第一粒釦子是什麼,在哪裡。問爺爺,爺爺說是愛勞動,在田裡、在家裡。問奶奶,奶奶說是講文明、講誠信,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裡。打電話問媽媽,媽媽說是愛學習,在課本里、生活裡;問爸爸,爸爸說是愛國家,在英雄人物的身體裡。我對他們的話想了想,好像他們說的都對。

是的,我們要愛國,但我們這些小孩子怎樣去愛國呢?爸爸媽媽說,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就是愛國。也要愛勞動,爺爺說,“不勞動者不得食”,更不要說創造財富了。還要講文明、講誠信,奶奶說,“人無信不立”,人無德為人所不齒。等等這些,和24字的核心價值觀有相同的地方,也還有沒講到的地方。

我想,把書讀好,應當是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因為周爺爺就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話。學好人、做好事,這都要靠學習。勤學習,我們才知道什麼才是講誠信,什麼才是平等待人,什麼才是平等教育,什麼才是投桃報李,什麼才是禮貌友善……,才不會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吸菸……,當我們看見不好的現象發生時,才會及時去制止,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文明!

學和做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長大了才能更好的為國家、為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愛不需要距離篇17


時間綠了芭蕉,紅了櫻桃。日子在無休止的奔跑,而我也在漸漸長大。

父母對我的期望是那麼高,他們總以為我是天才,可事實上我只能在成長的道路上緩慢的爬行。他們想讓我疾速奔跑,可我不是豹;他們想讓我奮力跳躍,可不是袋鼠;他們想讓我振翅高飛,可我不是鷹。我要反抗,我要擺脫他們的桎梏。

母親拿著期中考試的成績單,微微顫動的手上寫滿了滄桑。此時,我卻沒有一絲愧疚,反而有些得意地等待她的勃然大怒,甚至為自己即將被印證、準確無誤的判斷而興奮。

果然,母親真的發怒了。她將我的成績單揉成一團,扔到我面前,習慣性的把我平時所犯罪狀一一串連,來詮釋我的不足,最後,還不忘總結一句:“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爭氣,我怎麼生了你……”

我的胸口不禁有些發悶,十幾年的委屈和不滿,就在那一刻,彷彿都迸發出來,我扯著帶有哭腔的嗓子大吼:“又不是我讓你生的,現在後悔了……”隨即奔向房間,使勁關上房門後,一頭扎入被子裡,淚如雨下。

夜已深了,臉上的淚痕也被習習的清風吹乾了,我哭久了,睏意襲上眼皮,帶著對母親的恨意,我進入了毫無壓力的夢鄉。

不知何時我迷迷糊糊感覺有人在旁。我睜開眼,是母親—正為我蓋上滑落的毛毯。我清楚地看到母親往日的秀髮已泛白,她紅腫的眼睛告訴我,她哭了!一向強勢的母親竟然哭了!我驚呆了!那一刻,我的心裡充滿了罪惡感……

母親其實並沒有錯啊!一直以來,我都是最幸福的人,能在夏天美好的森林中感受到綠茵的舒適、青草的溫馨、明暗相間的陽光和這一切所具有的魅力,也正因為這樣,我就不會注意到腳下那些彎曲的枝條、腐爛的殘株和乾枯的樹葉。想到這裡,我的心像被酸腐蝕浸泡了一般,是那麼的酸,淚水肆意的滑落,感受母親默默的愛,一步步接近了我們的心!

愛不需要距離!愛一直都在!

我不是個會等待的人篇18


等待是醫生,最易蒼老。

—題記

等待發芽,等待開花,等待結果,果子熟了,還等待,等待明年。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或憧憬或落寞的等待著。黑暗裡等待光明,迷茫裡等待領悟,劫難裡等待重生。無疑這樣子的等待是一種煎熬。等待著離去人的歸來,等待丟失了的重現,等待著夢中美景在這殘酷現實中的上演。

只是在我看來,生命中一場又一場關於美好事物的等待源於此案的殘缺和我們對彼岸的渴望。

我又做夠的勇氣去面對如今生活的痛楚殘忍,沒有更多對於彼岸的憧憬,我堅信不移的信任自己,相信自己在此案豁出姿態,構畫風景。

等待需要耐心。若果我說我不是一個可以等待的人,或許轉個彎的意思便是我沒有耐心,不夠執著。

只是,我想講的是我們都應該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可以直視一些事情發生的根本。忘記在哪裡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堅持分為兩種,一種稱為執著,另一種則是執迷不悟。

在小學時期學過一篇寓言,守株待兔。不過是因為一隻兔子以外的撞到了他身邊,才便他萌生了“等待”的念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等到絕望了,苦笑一聲自己的痴,然而是已過數年,一切荒蕪。並不是所有的偶然都可以說成為必然。

“等到風景都看透,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始終不是一個溫良服帖離去歸來的人。始終屬於我的時光本來就很少,我沒有辦法把他浪費在虛無的等待上。站在原地看到別人接踵的擦過肩膀離開身邊,我不能把我的金色時光浪費在具足無措的等待裡。原諒我不等待,因為你們已經離開。

空等待,成悲切。

我做不到等待,我還要看世間的繁華,我寧願四海為家,也不要停留至此不前進,我必須張揚的去尋找我的道路,嚐盡世間百味。

迷路茫茫,兩相忘。

環保不是責任篇19


現在,全人類共同面對的話題,除了共同努力為何更加發達,和諧的世界發展外,想必就是環保了。而當今世界都把“環保”二字當做一種責任來看待。我不禁覺得不解,為什麼從上古以來,人們對自然的那種與生俱來的敬畏現在卻成為了沉重的責任?

環保真的那麼累嗎?

自從人類解放了雙手,就在不斷地向自然索取。於是,人們伐掉森林,馴化了動物,甚至可以說馴化了植物—大地上並沒有自然長出水稻和麥子,人類創造了這些穀物。於是人類進入了農耕社會。那是靠天吃飯的時代。每一次收割結束,瀰漫著麥茬芳香的田間,都會築起大大小小的祭壇。虔誠的人們伏在地上拜謝自然對他們的一次又一次恩賜。在他們心中,自然是那麼值得尊敬,甚至那麼值得敬畏。那時的人們,把環保看作生命的一部分,他們照料莊稼,保護精靈們居住的森林,不敢向有精神定居的河湖中排汙,甚而不敢過渡捕殺。他們,把環境保護的很好,卻從不高聲叫喊“環保光榮”,“環保是責任”種種。

然後人類創造了機器,學會了採礦發電。機器的轟鳴趕走了天神霍魯斯,驚擾了靜坐冥思的安拉;濃煙滾滾薰的奧丁遮住了那隻獨眼,遮擋了阿波羅俯視眾生的視線;電鋸的利齒撕碎了林中精靈的美夢,吃斷了生命之樹的盤根錯節。

自然終於受不了這種虐待了,於是勃然大怒,降下霧霾洪水,陳發暴虐的破壞者。1952年倫敦殺人霧咋紅暴斃的8000餘人,印尼海嘯中塗炭的千萬生靈終於給了人類當頭棒喝,終於,人類開始重拾對自然的敬畏了。

環保終於成了一種責任。一種無奈的,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可它原本不是這樣的啊!農耕時代的祖先們對自然的親近,甚至於對自然母親那單純的愛,比他們進步的多的我們就不能有嗎?難道人類真的腰靠淪喪最本真,最質樸的情感來謀求那可悲的高速發展嗎?

美國搖滾歌星邁克爾傑克遜在他的《EarthSong》{地球之歌}中,曾有一段撕心裂肺的狂吼,配上那極高衝擊力的畫面,著實讓我感覺,這並非是一個人發出的吼聲,而是自然的呻吟。自然母親感到痛了!我們作為長子,作為被賦予了智慧的長子,難道不該用一份拳拳之心,去撫平母親身軀上的傷口嗎?

面對現今逐步惡化的環境,人類應當覺醒了。環保並不是責任,而應該是與生俱來的一份愛。我們應該感謝每一寸藍天,每一杯清水,感謝每一點自然的恩賜,到時候環保就不是一種沉重的責任,而是最本真的愛了。

人類該覺醒了。我們並不剩多少時間,倆極正在融化的冰蓋,正視自然母親對他叛逆的長子的最後警告……

何嘗不是在追夢篇20


漣漪歲月,從去漫逝,只要追,並不只留在腦中。

他,處在小榭一亭,左有小山一疊,右有清池一灣,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也足以讓人如痴如醉了。為這抹清脆,捨棄功成名就又怎樣,只不過是將朵朵殘想流落心間罷了,夢何也,捨去便罷,無所戀求。

他,信步閒庭,羽扇綸巾,茅廬不出心算天下,笑看諸侯你爭我奪,三求乃出。笑天下亂世紛爭,瞬時灰飛煙滅。笑奸雄亂臣,幾步倒於亂槍匹馬。功名不求,但求鞠躬盡瘁之恩,勉今朝,泣後世,無所之敬佩。

他們,一種平靜中的波動和震撼。

可是我,小時候,夢的緣由存在於一個人的幻想,對《老人與海》中的聖地亞哥永遠是堅定的不屑,對書中所謂老人的夢只是在睡覺時的閃現。大時,才知道,那搖搖欲墜的魚骨中,才有魚最珍貴的血脈,才能透出老人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情滿懷,才漸漸懂得,夢的探索不是追逐汙穢滿照的山巒,而是能在半山腰欣喜的擦一下珍珠般的汗水,這就夠了。

那個轉會的時候被球迷燒球衣,被全美的人唾罵,他沒有一句話,只有緊閉雙嘴時的嘴角上揚,只有一絲誓奪總冠軍眼神,結果,近十年的拼搏努力,他做到了,直到勝利定格時才露出欣喜的笑,流露出出他對奧布萊恩杯的渴望,因為沒有冠軍戒指的生涯他是不允許的。

從此,我知道了等待,不要祈求夢想成真有多麼簡單,就是順利的實現了,也會沒有意義蝸牛緩緩地向著金字塔的頂端爬行,縱然烈日當頭,因為蝸牛相信,我雖然沒有鷹的矯健,但毅力是我最大的天賦。

十七歲花季的我,但我從不願將自己定義在花季的集合裡,我總是不懈追求心中神聖而美好的理想,即使它無聊而幼稚,但終於,這世界磨損了我少年輕狂的銳氣,令我無言以對,我才發現自己一直神往的理想早已被現實的空氣稀釋成了輕飄虛幻的夢。

而此時此刻的我,卻有了不同以往的果斷和信念。

何嘗不是追夢……


上一篇: 敞開心扉,綻放人生彩虹 下一篇: 放棄就是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