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一鳴驚人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一鳴驚人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1、【翻譯】

  楚莊王當政三年,沒有釋出一項政令,在處理朝政方面沒有任何作為。有一個擔任右司馬官職的人,他在謎語中暗示楚莊王,說:“臣見到過一種鳥,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隻鳥叫什麼名呢?” 楚莊王知道右司馬是在暗示自己,就說:“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在觀察民眾的態度。這隻鳥雖然不飛,一飛必然沖天;雖然不鳴,一鳴必然驚人。你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半年以來,楚莊王親自處理政務,廢除十項不利於楚國發展的刑法,興辦了九項有利於楚國發展的事物,誅殺了五個貪贓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隱士當官參政,把楚國治理得很好。出兵攻打齊國,在徐州擊敗了齊軍,在河雍戰勝了晉軍,在宋國大會諸侯,楚國稱霸天下。楚莊王不因為好事太小而不做,這樣就有了高的名望。不把沒意義的東西拿出來顯擺張揚,所以有大的功勞。所以說:“有大才乾的人成就往往比較晚,而大的聲音會讓人聽不到。”

  2、註釋

  (1)蒞政:臨視政務。蒞,到。

  (2)令:命令。

  (3)發:釋出

  (4)政為:政治上的建樹。為,處理。

  (5)隱:不出來做官。

  (6)阜:土山。

  (7)翅:扇動翅膀。

  (8)嘿:通“默”。

  (9)將以長羽翼:將要用這三年的時間長羽毛。

  (10)則:準則。

  (11)釋:放下(放心)。

  (12)乃:就。

  (13)自:親自。

  (14)起:興辦。

  (15)舉:提拔。

愚人食鹽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1、譯文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做客,和主人一起吃飯,嫌棄食物淡而無味。主人聽到之後,於是又在菜裡添加了鹽。他吃了後覺得很美味,於是自言自語說:“菜之所以味道鮮美,是有了鹽的緣故。很少就如此,何況量多的時候呢?”這個愚蠢的人沒有智慧,就不吃菜只吃鹽。吃過之後味覺敗壞,反而成為他的禍患。

  2、註釋

  食:食物。

  聞已:聽罷。

  更:再次。

  益:增加。

  既:已經。

  空:空口。

  口爽:口味敗壞。

  所以:……的原因。

  復:再。

  爽:差、敗壞。

  智:智慧。

  故:緣故。

  反:反而。

  患:禍患。

  3、原文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師曠論學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1、原文: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2、譯文: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了,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拿蠟燭呢?”平公說:“哪裡有為人臣子而戲弄自己的國君的呢?”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麼敢戲弄我的君主呢?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就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時喜好學習,就像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就像拿著火把照明。點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個更好呢?”平公說:“說得好啊!”

  3、註釋:晉平公:春秋時晉國的國君。師曠:字子野,春秋時代晉國樂師。他雙目失明,仍熱愛學習,對音樂有極高的造詣。炳燭:點燃蠟燭照明。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後來的燭。炳,光明,顯明。盲臣:瞎眼的臣子。師曠是盲人,故自稱是“盲臣”。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點上燭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個好呢?昧行: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望梅止渴文言文翻譯註釋

  1、【文言文】: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2、【翻譯】:魏武帝(曹操)行軍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渴得厲害,於是他傳令道: 前邊有一片梅子林,結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聽說後,嘴裡都流出了口水,利用這個辦法部隊 ...

長安何如日遠文言文翻譯註釋

  晉明帝只有幾歲的時候,坐在元帝膝蓋上。有個從長安來的人,元帝就向他詢問洛陽方面的訊息,不由地流下了眼淚。明帝問:“元帝因為什麼哭泣?”元帝把被外族侵略不得已過江避難的事詳細地告訴了他。於是問明帝說:“你認為長安與太陽相比,哪個更遠?”明帝回答說:“太陽遠,沒聽說有人從太陽那邊來,根據這一點可以知道。”元帝 ...

小雨古詩楊萬里翻譯註釋

  1、小雨: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   2、譯文:細細的,疏疏的,雨兒飄飄灑灑;雨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歡欣賞那遠處的青山?故意從簷下滴成一層珠簾,遮住那千峰萬崖。   3、疏疏:稀稀的樣子。“千峰”句:遠山好似隔在一層珠簾中,似有似無。   4 ...

狼原文翻譯註釋

  1、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隻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隻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 ...

大道之行也翻譯註釋

  1、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2、所以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   ...

伯俞泣杖文言文翻譯原文

  1、伯俞泣杖原文:漢韓伯俞、梁人。性至孝。母教素嚴。每有小過。輒杖之。伯俞跪受無怨。一日、復杖。伯俞大泣。母訝問曰。往者杖汝。常悅受之。未嘗或泣。今日杖汝。何獨泣乎。伯俞曰。往者兒得罪。笞嘗痛。知母康健。今母之力。不能使痛。知母力已衰。恐來日無多。是以悲泣耳。李文耕曰。人子之身。父母所育之使日強者也。父母 ...

漢書董仲舒傳古文翻譯註釋

  1、 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時曾拜為博士。他居家教書,弟子之間便依學輩先後輾轉相傳,有的人甚至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戶,三年間不曾到屋旁的園圃觀賞,他治學心志專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時的儀容舉止,無一不合乎禮儀的矩度,學生們都師法、敬重他。漢武帝繼承帝位以後,下令薦舉賢良文學之士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