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本名王嚴,字景興。東海郯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期重臣、經學家。
王朗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為其服喪,後來被舉孝廉,但王朗不應命。徐州刺史陶謙又舉其為茂才,拜治中從事。遷任會稽太守,任內獲百姓愛戴。建安元年孫策攻會稽時,王朗舉兵抵抗,為孫策所敗。王朗在逃亡失敗後投降,孫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
王朗學識淵博,與其子王肅都為經學大家。著有《周易傳》、《春秋傳》、《孝經傳》、《周官傳》等,有文集三十四卷。
王朗,本名王嚴,字景興。東海郯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期重臣、經學家。
王朗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為其服喪,後來被舉孝廉,但王朗不應命。徐州刺史陶謙又舉其為茂才,拜治中從事。遷任會稽太守,任內獲百姓愛戴。建安元年孫策攻會稽時,王朗舉兵抵抗,為孫策所敗。王朗在逃亡失敗後投降,孫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
王朗學識淵博,與其子王肅都為經學大家。著有《周易傳》、《春秋傳》、《孝經傳》、《周官傳》等,有文集三十四卷。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活了54歲。諸葛亮,181年到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他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
建安十二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結局:建興十二年八月,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享年五十四歲,楊儀等率軍還,姜維等遵照諸葛亮遺囑,秘不發喪,緩緩退軍,司馬懿率軍追擊,見蜀漢軍帥旗飄揚,孔明羽扇綸巾坐在車裡,司馬懿懷疑是孔明用計誘敵,趕緊策馬收兵,於是便有“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一事。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