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上巳節傳統習俗+上巳節要幹什麼

上巳節傳統習俗 上巳節要幹什麼

  上巳節傳統習俗 上巳節要幹什麼

  1、祓禊

  所謂“禊”,即“潔”,“祓禊”就是透過自潔而消彌致病因素的儀式。三月到了,天氣回暖,人們結伴到河邊沐浴,用蘭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點頭身。古人認為這樣可以除去整個冬天所積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裡清潔免疫,吉祥如意。

  2、祈求生育

  在上巳節活動中,最主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古時人們認為婦女不育是鬼神作祟,於是透過這種巫教活動,除災避邪,祈求生育。

  3、曲水流觴

  在上巳節中有臨水浮卵、水上浮棗和曲水流觴三種活動。臨水浮卵最為古老,它是將煮熟的雞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誰拾到誰食之,是一種比較文明的孕育巫術。水上浮棗和曲水流觴則是由臨水浮卵演變而來。曲水流觴後來成為文人雅士的娛樂活動,最著名的是王羲之蘭亭之會。

  4、郊外遊春

  上巳不僅是祛邪求吉的節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遊,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潑水相戲,自由擇偶。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並以芍藥定情。

  5、佩戴薺菜花

  在這一天,古人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

  此外,人們還把薺菜花鋪在灶上以及坐、睡之處,認為可除螞蟻等蟲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內,認為衣服可以不蛀;婦女把莽菜花戴在頭上,認為可以不犯頭痛病,晚上睡得特別香甜。

  宋贊寧《物類相感志》雲:“三月三日收薺菜花,置燈頸上,則飛蛾蚊蟲不投。”

  6、女兒節

  又稱桃花節。古代漢族少女一般在這個日子舉行成人禮。女兒們結伴到水邊遊玩採蘭,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驅除邪氣。“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就是這一情形的真實寫照。

  上巳節與清明寒食的日期相近,大約從唐代開始,這三個節日便逐漸融合到了一起,它踏青出遊的傳統則被清明節繼承了下來。所以詩人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中寫到,“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上巳節是什麼節日

  中國的情人節

  這是中國的情人節,記載於《詩經》中,比西方情人節早了1000年。先秦以後,三月三情人節在各代延傳開來。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更將其搖曳綺麗之風情烘至高處。自宋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三月三情人節風俗在中國文化中漸漸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愛、美好的願景,以及曲水流觴的雅趣,至今蕩然無存。

  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男女相會,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情人節”。《詩經·鄭風·溱洧》有云:“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女兒節

  三月三又叫女兒節,也叫“桃花節”,是一種古代少女的成人禮,一般在這個日子舉行成人禮。女兒們“上巳春嬉”,臨水而行,在水邊遊玩採蘭,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驅除邪氣。而且女子春天最愛在水邊遊玩。

寒食節傳統習俗 寒食節七種禁忌是哪些

  導語:據傳,寒食節也叫冷節、禁菸節、百五節,時間是在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有些朋友對寒食節的相關內容不清楚,所以想好好來了解一下,寒食節傳統習俗是什麼?寒食節七種禁忌是哪些?想了解清楚的朋友們一定要收好以下這份指南了,爭當做個無所不知的文化人。

  寒食節傳統習俗

  寒食節的習俗有禁菸火、吃冷食、祭掃、踏青、插柳、鞦韆、蹴鞠、詠詩等。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禁菸火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吃冷食

  寒食節禁菸火,所以飲食以冷食為主,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

  祭掃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踏青

  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在花草返青的春季,人們結伴到郊外去踏青。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說遠在先秦時已形成,《晉書》記載,每逢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

  插柳

  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用來預報天氣。

  鞦韆

  鞦韆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專案。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

  蹴鞠

  據史書記載《文獻通考》:“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說的就是蹴鞠,蹴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到唐宋時期最為繁榮。

  詠詩

  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張說、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餘首,成為中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

  寒食節的特點

  1、節日形成早。源於春秋時,介之推被焚於介休綿山。晉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時已形成全國性法定節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節日。

  2、延續歷史長。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間各歷史時期、節日期限不等,先後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後變為一日。

  3、文化內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愛國,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負,隱不違親的孝道品德發展為聚民心、凝國魂,體現中華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節日。並形成餳、青精飯等系列養生長壽的寒食食品。

  4、節日活動多。拜掃展墓、禁菸、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鞦韆、賞花、鬥雞、饋宴、詠詩等。

  5、流傳地域廣。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如高昌國自唐代起將三月九日定為寒食節)。

  寒食節七種禁忌

  1、禁火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這天家家戶戶都不能生火。一個是為了追憫先賢,另一個則是寒食要“改火”。古人認為每年每季都要鑽取新火,代替舊火,以避免災難。民間禁火一般只有一天,但是少數地方禁火長達三日。

  2、禁止在墳地拍照掃墓是祭祀先祖,寄託哀思的嚴肅事情。對著墓地拍照則是一種不敬。祭掃務必莊重。

  3、身體弱的兒童老人儘量不要上墳上墳掃墓的時候,人們大多比較傷感。加上寒食多雨水,氣溫波動也大。人在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生病。古人的說法則是認為身體不好更容易被“陰氣”衝撞。

  4、不買鞋古人認為鞋與“邪”諧音,這段時間陰氣重,買鞋會有不好的聯想。

  5、不要亂燒紙很多掃墓的地方都在山地裡,亂燒紙會造成火災。務必文明祭掃。

  6、遠離受汙染野菜掃墓踏青的路上,很多人會順帶挖點野菜來嚐個鮮。但是很多野菜因為在汙水或者公路旁邊生長,已經受到汙染。注意飲食衛生,千萬不要亂吃。

  7、腸胃不好的,慎食青團青團現在已經成為網紅美食,但是因為青團是艾草和糯米合成,很難消化。

感恩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感恩節傳統習俗:蔓越桔競賽

  1

  感恩節宴會後,有些家庭還常常做些傳統遊戲。第一次感恩節,人們進行了跳舞、比賽等許多娛樂活動,其中有些一直流傳至今。有種遊戲叫蔓越桔競賽,是把一個裝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競賽者圍坐在周圍,每人發給針線一份。

  比賽一開始,他們先穿針線,然後把蔓越桔一個個串起來,3分鐘一到;誰串得最長,誰就得獎。至於串得最慢的人,大家還開玩笑地發給他一個最差獎。

    感恩節傳統習俗:玉米遊戲

  2

  還有一種玉米遊戲也很古老。據說這是為了紀念當年在糧食匱乏的情況下發給每個移民五個玉米而流傳下來的。遊戲時。人們把五個玉米藏在屋裡,由大家分頭去找,找到玉米的五個人參加比賽,其他人在一旁觀看。比賽開始,五個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剝在一個碗裡,誰先剝完誰得獎,然後由沒有參加比賽的人圍在碗旁邊猜裡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數量最接近的獎給一大包玉米花。

  感恩節傳統習俗:南瓜賽跑

  3

  人們最喜愛的遊戲要算南瓜賽跑了。比賽者用一把小勺推著南瓜跑,規則是絕對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終點者獲獎。比賽用的勺子越小,遊戲就越有意思。

    感恩節為什麼要吃火雞?

  1620年,英國一批主張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而退出國教,自立新教,此舉激起了英國當政者的仇恨。他們不得不乘船遠渡重洋,流亡美國。

  4

  船在大海中漂泊了65天,終於到達了美國東海岸,在羅得島州的普羅維斯敦港登陸。當時,此處還是一片荒涼未開墾的處女地,火雞和其他野生動物隨處可見。時值寒冬,來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惡劣的環境正在威脅著他們的生命。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當地的印第安人為他們送去了食物、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幫助他們建立了新家園。為感謝在危難之時幫助、支援過他們的印第安人,同時也感謝上帝對他們的“恩賜”,他們將獵獲的火雞製成美味佳餚,盛情款待印第安人。感恩節吃火雞的習俗便流傳下來了。

  除去這些活動外,有些家庭在節日裡驅車到鄉間去郊遊,或是坐飛機出去旅行,特別是當年移民們安家落戶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遊客們嚮往的所在。在那裡,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號仿製的船和普利茅斯石,還可以花幾個小時在移民村裡參觀。移民村是仿照當年的樣子建成的。參觀時,還有專門人員扮成清教徒同遊客們談天,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七夕主要的習俗有哪些 七夕傳統習俗盤點

  七夕主要的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傳統習俗盤點   七夕是中國古代年輕女性最為重視的節日,有著如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曬書曬衣、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誕等七夕習俗。   1、喜蛛應巧   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時。   2、投針驗巧   明《帝京景物略》說:“七 ...

中元習俗 中元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中元節習俗   1、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燈,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   2、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 ...

中元習俗 中元的風俗是什麼

  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的風俗是什麼   1、祭祖   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也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習俗。古時,這種禮俗很盛,甚至到今日,也有不少人在中元節這一天去祭祖。   祭祖時,或將祖先遺象供在祠堂,由家人同去祠堂進行祭祖禮儀。或是焚香、點燭、燒元寶、放串炮,全家人依輩分、年齡的 ...

七夕習俗 七夕有什麼風俗習慣

  七夕節的習俗 七夕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七夕節的習俗一: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7月7日,宮 ...

7月鬼傳統禁忌 七月鬼注意什麼時候

  7月鬼節傳統禁忌   不要無故前往墳場、偏僻的荒郊野地   民間習慣在陰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祭拜祖先,人們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燒紙錢祭拜祖先。祭拜的儀式一般都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並沒有特定的要求。此月份建議大家不要無故前往墳場、偏僻的荒郊野地,以免招惹陰靈,尤其小孩子更需注意。如果要上墳燒 ...

七夕民風習俗 七夕有哪些風俗

  七夕節民風習俗 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1、為牛慶生   七夕節之所以有中國情人節的俗稱就是因為傳說中西王母天河把牛郎和織女分開,但是他們不畏艱辛,對愛情的渴望使得他們一年又一年的堅持和等待,在每年的七夕節時,牛郎就會跨越天河去與織女相見,而使得他們相見的關鍵就是牛郎家中的老牛,它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 ...

寒食習俗 寒食八種習俗介紹

  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八種習俗介紹   1、飲食習俗   寒食節飲食的東西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粳飯等;寒食節的供:面燕、蛇盤兔、等。飲料有:春酒i、新茶、清泉甘水等。這些大多用來祭食盤兔,寓意盼望國家富強。   2、插柳習俗   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來是懷念介子推所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流傳民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