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上饒民俗節慶賽龍舟

上饒民俗節慶賽龍舟

  每年的端午前後,上饒市的信州區和濱湖地區的波陽、餘干等縣都會舉辦各種規模的龍舟賽。在信江流域,在鄱陽湖上,彩旗招展,鼓聲陣陣,各式龍船爭先恐後,吸引了兩岸大批民眾加油喝彩,一時道路為之堵塞。

上饒民俗節慶板龍燈

  每年的的元宵節前後,在玉山、婺源、上饒縣等一帶的農村都有舞板龍燈的習俗。即用竹骨彩紙紮成龍頭龍尾,龍身由各戶自扎,每戶各置一長條形板凳,上扎二至五個花燈為龍身。各節花燈內點蠟燭,每節板上兩盞花燈,長達2米,由一人手持。一條龍燈由上百節板燈連線組成。元宵之夜,穿行於村鎮小道,燈光映天,如巨龍游走。引來萬人空巷,場面非常壯觀。

湘潭湘鄉民俗之賽龍舟

  “端午節”,漣水兩岸有塞龍舟的傳統習俗,多以宗族社團為單位組織船隊,船首扎龍頭,也有扎公雞、鯉魚及獸頭的。民國年代的賽期間是:初一谷水,初二溪口,初三羊古? 、初四薛家渡和潭市,初五杏子鋪和縣城(有段時間縣城因漲端午水之故,議定改在六月初六)。屆時居民雲集,常常出現街空巷淨的局面。溪口羊古等地“鬥舟”,開始時兩船坐首席的“頭牛”互相挽臂,也有挽“龍頸”的,進入中流快道,開始搶水,此時頭牛鬥頭牛,二牛鬥二牛,鼓手鬥鼓手,舵手 鬥舵手,龍舟一會鬥成“人字,一會鬥成“1”字,觀眾歡聲雷動,有錢人解囊掛彩。每結束一局“鬥舟”,龍舟仍在遊戈,充分表現出勝敗之後各自的情緒,雞頭行舟勝了,象雞一樣的仰脖動翼,魚頭行船勝了,像魚一樣搖頭晃尾跳躍龍門,觀眾喝彩不絕。在岸上踩旱船,以橋頭河、揚家灘一帶叫盛行。清末民國時期道士於夏季抬彩轎,內建龍舟模型,敲鑼打鼓,沿家唱說道詞,主家置水盆,讓其禳災,覆水“開船”,將災劫載去揚州,謂之“劃旱龍船”。


仙桃民俗龍舟

  湖北省仙桃市的賽龍舟歷來都很盛行,尤以沔城為最。從過去和現在來看,同其它地方相比,有所不同。   在比賽時間上:其它地方多數只賽五月初五,而沔城既賽五月初五(小端陽),又賽五月十五(大端陽),舊時還賽五月二十五(末端陽)。   在參賽地方上:以前沔城賽龍舟只准東門、南門、北門、西門、九賀門、小橋、江北、七 ...

楊箕村龍舟五仙觀鬥包粽

     有廣州人家廟之稱的五仙觀,越秀區舉辦了“‘粽’情端午幸福相約”的街坊聯歡活動,轄區內的“中國好人榜身邊好人”、第四屆廣州市道德模範、街坊遊客等200多人參加了活動。在現場,舉行了“包粽比賽”、“剪紙比賽”、“漢服情景劇”等活動。最熱鬧的當屬四個“家庭”的包粽比賽,比技藝、比速度、比重量。光塔街家庭在 ...

上海民俗節慶

  上海地處江南,因此,上海的風俗與江南其他地方有不少相同之處。上海開埠以後,日漸成為一個江海通津、人煙稠密、華洋雜居、五方雜處的城市,又給原有的風俗增添新的內容;上海風俗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除夕和春節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陰曆一年最後一天或這。-天的晚上,故又稱"大年夜&# ...

端午節民俗之划龍舟

     划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 ...

北京韓村河民俗節慶活動

  龍慶峽冰燈藝術節 1月15日——2月28日 是繼哈爾濱冰燈遊園會之後,我國規模最大、且成為傳統遊覽專案的冰燈藝術展,也是世界上緯度最低的大型室外露天冰燈展。龍慶峽冰燈,以其鮮明的主題、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冰燈與彩燈有機結合的形式,在中國冰燈藝術界獨樹一幟,成為中國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 北京廠甸文化廟會 農 ...

韶關民俗節慶

  1、傳統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嘗新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   2、宗教廟會   開耕節 古人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春社以後開始耕作,故又以春社作為開耕節。這一日,農民家家戶戶做餈粑,磨豆腐,到土地廟拜神,甚至到野外拜田頭伯公伯婆,祈求五穀豐登。   南華誕 農曆二月初八 ...

陽江民俗節慶活動

  風箏節   1991年,廣東省體委授予陽江“風箏之鄉”的光榮稱號。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這裡都舉行盛大的放飛表演(比賽)。現陽江己建成14萬平方米、可容納30萬名觀眾的“南國風箏競賽場”。   龍舟節   每年農曆初一至初五,陽江都舉行龍舟競賽,內地在江河(漠陽江、鴛鴦湖)劃龍船,沿海地區在海上扒艇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