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針對目前中國學校教育的侷限性而言,教育就是生長,其本質是人的發展,也就是說,教育的過程就是發掘人的天性、潛能以及潛在價值的過程。
但教育的根本目標是教會孩子做人,培養“人”比培養“才”更加重要。
教育必須立足於培養一個具備健康人格的現代人,所以教育絕不僅僅是某一種技術,而應當是一種素養,是一種大智慧。
就針對目前中國學校教育的侷限性而言,教育就是生長,其本質是人的發展,也就是說,教育的過程就是發掘人的天性、潛能以及潛在價值的過程。
但教育的根本目標是教會孩子做人,培養“人”比培養“才”更加重要。
教育必須立足於培養一個具備健康人格的現代人,所以教育絕不僅僅是某一種技術,而應當是一種素養,是一種大智慧。
網路配圖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舉行。就在上個月,一條新聞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因為戶籍限制,在北京讀中學的張圖無法在京高考。無奈之下,他的父親將他送進國際班,準備出國留學。隨後,由於具有美國國籍的母親提供援助,張圖很快能以美國公民身份,參加“美國高考”。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變成美國人後,張圖反而能在北京高考了。因為根據教育部政策,外國僑民享有直接參加北京高考的資格。雖然後來相關部門出面否定了這樣的說法,但是“異地高考”這個話題再度成為今年高考期間的一個熱點。圍繞這個話題,我和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教授、異地高考的坊間推動者張千帆有了一次面對面的訪談。
為什麼我們的素質教育搞不下去?
高考實行分省命題是教育部多年倡導的一項高考改革措施,繼上海(1987年)、北京(2002年)率先實行高考自主命題之後,自2004年起,先後增加天津、遼寧、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山東、安徽、江西、四川、陝西14省市單獨組織本省市高考試題的命題工作。至2006年高考,全國共有16個省市試行自主命題。至此,“統一考試、分省命題”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資料來自 中國教育報
許戈輝:您覺得權力下放,每個省自己出題,到底意味著什麼?事實上呈現的效果又是怎樣的?
張千帆:各地根據自己的教育需要來出題,似乎會促進教育改革,促進素質教育。但事實上,效果是有限的。我們的教育管制模式沒變,所以我們的永遠是應試教育。透過分省命題根本不可能搞素質教育,它搞了10年以後,中央決策部門應該反思,靠這個搞不不去,同時它造成了異地高考問題。現在考卷不一樣了,我在北京上了學,回老家怎麼考啊?考不了啊。因為考卷不一樣,教育不一樣,等於你在美國學習,回中國來考,能考嗎?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北京應該說是最具有素質教育的條件,因為考生最受保護。就拿考北大來說,給他們的名額最大,他們考上北大的機率最高,但是北京還是搞不了素質教育,因為考北大、清華是極難的。所以素質教育必然搞不下去,它必然是應試教育。
許戈輝:您不只一次在媒體上說過,北大、清華是教育部壟斷下的龍頭老大。您這樣說的原因是什麼?
羅崇敏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教育取得了輝煌成績,任何否定中國教育改革發展取得重要成果的言論是沒有良心的,但是沒有看到中國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危機,則是沒有良知的。現在教育的誠信、尊嚴、精神在嚴重喪失,教育腐敗在不斷蔓延,教育價值迷惘、異化是不爭的事實。
“三生教育”教人熱愛生命
首先,我談一談變革和創新教育思想。現在很多人認為中國不缺教育思想,而是缺教育行動。但我的認識恰恰相反,中國最缺的是先進的教育思想,最不缺的是盲目的教育行動。中國的教育,應該由什麼新的教育思想來引領?我認為,應該用價值主義教育思想來引領人類,特別是中國的教育。為什麼?因為人類的一切活動無非就是以人為主體,將資源轉化為財富,從而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實現人的價值的過程而已。人的社會活動一切關係都是價值關係,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價值生產和價值消費的過程,人的思維認識中使用最高頻率的就是價值判斷。引領、維繫和發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團隊、一個家庭的核心不是其他的,就是價值,就是價值觀。
什麼是“教育”?“教育”是發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實現人的價值,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社會活動過程。這才是我們需要的現代教育、文明教育,這樣的教育才能消除人類自身存在的危機。當然,也才能消除教育危機。
教育是否萬能呢?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教育是唯一的。我說的“教育”是廣義的,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為什麼教育價值會高於一切價值呢?因為一切有勞動印記的產品,有勞動價值的產品,都是人創造的產品。那麼人的價值從哪裡來?是教育創造的,我說的“教育”是廣義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思想,肯定的是教育為人的全面發展和價值實現服務。這樣的教育思想才能構建人類和國家的共生價值、核心價值。現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共生價值也必須靠教育來培養,包括民主、自由、平等、人權、法治、和諧、幸福這樣一些人類的共生價值。
價值主義教育思想怎麼實施呢?應該在家庭、學校、全社會大力推行實施“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透過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知道什麼是“生命”?什麼是“自然生命”?什麼是“社會生命”?什麼是“精神生命”?怎麼來熱愛生命、敬畏生命?我們要敬畏生命,這既是對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的一種境界。教育就是要從生命教育入手,因為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