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國的飲食講究:必須“色香味”俱全

中國的飲食講究:必須“色香味”俱全

  中華美食舉世聞名,是我國人民引以為傲的中國名片。我國的飲食文化,形式豐富多樣,但一個共同的講究,就是要講求“色、香、味”俱全。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飲食中都有什麼講究?!。

  中國飲食文化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文化門類之一,也是長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一種文化。中國人在飲食方面講究“色香味俱全”,“色”就是要好看,“香與味”是強調好聞好吃,合起來就是又要好看又要好吃,眼福口福都要享受。

  中國菜餚的“色”,是指菜餚的造型創作和色彩配合,中國菜是用食品天然色彩調色的,即利用蔬菜、肉食、水產品等食物本身具有的天然色彩進行調色。蔬菜的色彩很多,如紅的有蕃茄、胡蘿蔔、紅辣椒;黃的有冬筍、黃花菜、老薑;綠的有菠菜、韭菜、蒜苗;青的有青蔥、青椒、青筍(即葛筍);白的有白菜、白蘿蔔;黑的有黑芝麻、黑木耳等等。

  菜餚顏色的配合非常重要,配色雖然不會直接影響菜的口味和香氣,但會影響人的食慾。一個菜,應有主色與副色。一般副料色只起點綴襯托作用,以突出主料,如“芙蓉雞片”是以白色雞片為主料,配料用綠色的菜心、紅色的火腿之類加以點綴襯托,就顯得鮮豔而和諧。

  菜餚的色彩,有暖色與冷色之分。紅黃色稱為暖色,藍青色稱為冷色,綠與紫色,稱為中性色。在烹調中可透過調味品的作用增加菜餚的色彩。如金黃色和紅色的菜餚,多用醬油、麵醬、豆瓣醬等醬色調味品,在烹製上多用烤、燒、炸的方法,這是因為暖色可使人興奮,刺激食慾,還可以增加宴席的熱烈氣氛。

  蔬菜以青綠色為多,這種冷色菜餚只要點綴其他色彩,就還是好看的。特別在宴席配菜上,必須紅、黃、青、白的菜都有,才能顯示出豐富多彩。一個菜如果色彩單一,那就顯得單調、乏味,如果是“萬綠叢中一點紅”那就別有情趣了。例如,貴州苗族在過“吃姊妹飯”節時,主食是染成彩色的米飯,飯食和過節人的心情一樣熱烈喜慶。

  說過中國菜的“色”,來說一說中國菜的“香”。在中國,連普通一百姓都知道要講究色、香、味俱佳皆美。在動口吃菜之前,一般人的習慣總是先觀色,再聞香,繼而品味問名,眼睛、鼻子、嘴巴都得到了美的享受之後,心理精神上還要鑑賞菜名。耳朵也不能閒著,還得聽菜的聲音,有時候還聽絲竹管絃之妙音。五官都得到了享受,才有美的愉悅和舒服,那才叫十全十美。

  千萬不要認為中國的美食家只是靠舌頭來覽賞美食的。中國的美食家講究全方位的綜合分析,中國的老百姓也把全面享受美食作為一種追求的境界。聞香美。這裡的“香”,是聞香,指餚撰散發出來的刺激食慾的氣味。所謂不見其形,先聞其香,“聞其臭(香)者,十步以外,無不不頤逐逐然”。

  很早以來,“聞”就成了中國古代餚撰美的一個重要的審鑑標準了。聞香同時也是古代鑑別美質、預測美味的重要審美環節和判斷烹調技藝的感觀檢測手段。袁枚的一首《品味》詩很能兌明這個道理:“平生品味似評詩,別有酸鹹世不知。第一要看香色好,明珠仙露上盤時。”

  中國飲食講究“味”,可是由來已久。中國人很早就對餚撰味美有了很高的審鑑和獨到的領悟。2000多年前的著名政治家晏嬰就曾講過:“和如羹焉。水火酶釀鹽梅,以烹魚肉,悼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烹飪藝術首先是一種味覺藝術。味,是烹飪藝術的核心。菜餚是供人食用的,是透過舌的味覺而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味不美,即使形態、色調再美也算不得是佳餚,算不得精妙的藝術品。

  任何一品餚撰都會給人一定的口感,即它的理化屬性給進食者的口腔觸覺。從飲食審美的角度來認識這種口腔觸覺一食物口感,稱之為“適口性”,簡稱之“適”。今天,我們可以細微和具體地區分出酥、脆、松、硬、軟、嫩、韌、爛、糯、柔、滑、爽、潤、綿、沙、疲以及冷、涼、溫、熱、燙等不同的口感。

  以上這些不同的適口性,給人以不同的美感,因而有“美味”之說,美味的產生,取決於原料先天之質和烹,調處理兩個因素,從烹調角度說,就是取決於“火候”的利用和掌握。

  結束語:“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不僅僅說的是食物是人生存的根本,也體現了飲食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極重要地位。“色、香、味”俱全,是我國飲食的講究,也體現了我國人民對美食的極致追求。

中國飲食分類:煎炸烹炒,面面俱到

  中國飲食文化,在中國可謂是博大精深,不管是飲食中的哪一方面製作方法,都能夠精準到味,而且使人回味無窮,那麼中國飲食這麼精深,具體都有哪些分類?讓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

  川菜

  四川菜系,簡稱川菜。

  特色:它以麻辣、魚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為主要特點。

  代表菜品:紅喜兔頭,魚香肉絲,麻婆豆腐,樟茶鴨子,山城辣子雞等。

  豫菜

  豫菜是中國烹飪文化的一支,也是中原烹飪文化自仰韶文化以來的一個歷史過程的結果。中原烹飪文化曾長期位居中國烹飪文化的主流,仰韶的彩陶、殷商的大鼎、洛陽周代宮廷的食制、北宋汴京飲食市場的繁華與經典書寫了中原烹飪的文明,也是中國烹飪文化形成與發展的主要歷史過程。鄭州、安陽、洛陽、開封這些古都與歷史文化名城都是中國烹飪發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

  粵菜

  廣東菜系,簡稱粵菜。

  特色:它以選料廣泛,講究鮮、嫩、爽、滑、濃為主要特點。它主要由廣東菜、潮州菜和東江菜組成。

  代表菜品:龍虎鬥、脆皮乳豬、咕嚕肉、大良炒鮮奶、潮州火筒燉鮑翅、蠔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雞等。

  魯菜

  山東菜系,包含濟南、膠東、孔府三個流派,簡稱魯菜。

  特色:選料精細、刀法細,注重實惠,花色多樣,善用蔥姜。

  代表菜品:九轉大腸,糖醋魚、鍋燒肘子、宮爆雞丁、蔥爆羊肉、蔥扒參、鍋塌豆腐、紅燒海螺、炸蠣黃、地三鮮等。

  浙菜

  浙江菜系,簡稱浙菜。由杭州、寧波、紹興三種地方風味發展而成。

  特色:浙菜的四方風味既各有特長,又具有共同的四個特點:選料講究,烹飪獨到,注重本味,製作精細。選料講究,就是做到“細、特、鮮、嫩”4條原則。

  代表菜品:西湖醋魚、東坡肘子、龍井蝦仁、幹炸響鈴、油燜春筍、西湖蓴菜湯等。

  閩菜

  福建菜系,簡稱閩菜。以福州和廈門菜為主要代表。

  特色:製作細巧、色調美觀、調味清鮮

  代表菜品:佛跳牆、太極明蝦、閩生果、燒生糟鴨、梅開二度、雪花雞等。

  徽菜

  徽州菜系,簡稱徽菜,不等同於安徽菜。

  特色: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主要名菜有“火腿燉甲魚”、“紅燒果子狸”、“醃鮮鱖魚”、“黃山燉鴿”等上百種。

  徽菜發端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民國間繼續發展,建國後進一步發揚光大。徽菜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飲食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湘菜

  湖南菜系,簡稱湘菜。

  特色:以燻、蒸、幹炒為主,口味重於酸、辣, 辣味菜和煙燻臘肉是湘菜的獨特風味。

  代表菜品:麻辣子雞、辣味合蒸、東安子雞、洞庭野鴨、霸王別姬、冰糖湘蓮、金錢魚等。

中國飲食文化:立冬與冬至的食禮

  古人為了更好的區分氣候上的變化,創造了二十四節氣。時至今日節氣的變化更是提醒著我們在生活中氣候變化帶來的溫差,這時候應該調整飲食起居,所以節氣的食俗被格外重視,那麼從用餐禮儀文化的角度來看,立冬和冬至節氣裡該有什麼食禮?

  11月7日(農曆十月初三)立冬;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十九)冬至。立冬的意思:立是建始;冬,終也,萬物收藏。立冬後46天,“中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至,不是“到”的意思,而是“至極”意,俗話說到頭兒了。

  古人有在立冬看氣象、卜冷暖的說法,如“立冬晴,一冬凌(嚴寒意)”;“立冬陰(陰雨),一冬溫(暖冬)”。從立冬起,“水始冰,地始凍”。而到了冬至,則陽生,即陽光直射位置向北部移動。老天津衛說:“冬至起,一天長一抄。”意為白天漸長。

  在食俗方面,《天津衛志》和《天津縣誌》,對立冬沒有說法;對冬至,則說是“食餛飩,繪消寒圖”。而在民間,特別是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則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

  立冬時,到市場買倭瓜,已很稀見。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

  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我讀書不多,是從農耕社會風俗理解這一點的。同時,古代認為瓜代表結實,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

  冬至,中國古有“冬至節”的風俗。冬至也叫“過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賀,民間互相拜賀、宴請。普通百姓則食餛飩,象徵咬破混沌天地,迎來新生。天津人則吃“冬至面”,謂麵條長長,祝白晝一天天長了。

  中國的節氣是農耕風俗的載體,歷史過去了,留下的是文化。節令風俗實際是農俗文化(食俗也是其中之一)。在現代生活中雖然已無實際意義,但增添了生活情趣。美國有的節日,就以南瓜或玉米為祝賀內容,遊行於現代化的紐約街頭。


中國飲食禮儀、用餐排座大有講究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在這自古為禮儀之邦,講究民以食為天的國度裡,飲食禮儀自然成為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千百年的演進,終於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 飲食進餐禮儀,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展。   飲食禮儀因宴席的性質、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區,也是千差萬別。古代的飲食禮儀是 ...

中國飲食禁忌以及坐次有什麼講究

  現在的人對飲食很是講究,每天想著怎麼搭配才能達到平衡飲食。但不會像古代進食的時候講究很多,例如坐次,女子不上席,吃飯不能說話等等。那麼,我們一起來中國飲食文化看看中國飲食禁忌以及坐次有什麼講究?   中國飲食禁忌   中國古代進食的時候講究很多,例如坐次,女子不上席,吃飯不能說話等等。幾乎中國古人對吃飯的 ...

色香味俱全的濟寧飲食文化

  濟寧地方小吃種類繁多,色香味俱全,特色鮮明。特別是孔府菜、孔府糕點和微山湖全魚宴等地方飲食,是不可不嘗的美味佳餚。本期濟寧文化為大家介紹色香味俱全的濟寧飲食,保你一飽眼福並想飛去嚐嚐鮮。   孔府菜就是孔府在兩千多年的金衣玉食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公府菜。孔府菜用料廣泛,烹調技術全面,講求色、香、味、形、器俱佳 ...

色香味俱全的江西飲食文化

  中國的飲食講究以味道為主,經過上千年的演變,組成了如今的中國飲食文化,同時由於地域,民族等影響形成了各地方特色飲食文化。江西由於在古代處於重要的南北通道上,會聚四方特點,在歷史的積澱中發展出如今的贛菜,長存於江西文化之中。   江西位於長江中下流交接處的南岸,負江帶湖,翠峰環立,沃野千里,風光綺麗。江西氣 ...

中國好聲音白羊金牛稱霸

  超人氣節目“中國好聲音”,自7月13日播出即迅速走紅全國。每週五的晚上9點,微博都會被各種有關“中國好聲音”的內容刷屏。9月14日,最後一場導師考核賽結束,“中國好聲音”決出16強。在決出的16強中,白羊和金牛各以3個名額,稱霸16強。9月30日,中秋節的晚上,“中國好聲音”終於決出冠軍。白羊座的黑馬梁博 ...

淺談小欖菊花傳統飲食習俗菊花入饌 清雅芳香

  花魚球、菊花水欖、菊花八寶糯米飯等(荼薇蛋卷、釀荼薇酒也是菊花飲食習俗的一大種類)。當地百姓每天早餐吃及第粥時,也喜歡加入洗乾淨的菊花瓣。小欖的酒樓紛紛以菊花入饌製作菊花宴,接待從海內外前來小欖賞菊的遊客,令人對小欖菊花有 齒頰留香 的美好印象。早在清代,就有文人墨客寫下了對菊花飲食的讚美詩篇。其中,清代 ...

立秋飲食習俗帖秋膘、減秋膘

  立秋又稱交秋,雖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古人把立秋當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並形成了很多飲食習俗,本期我們就聊聊秋季的飲食習俗,用美食來迎接秋天的到來吧!   立秋的茄子最好吃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的說法。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