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師之猶事父也出自哪裡
事師之猶事父也出自哪裡
事師之猶事父也出自:《呂氏春秋》一書。《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的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家、法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不韋(?—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滑縣)人。戰國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丞相,姜子牙23世孫。早年經商於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將秦國質子異人帶回秦國,扶植其成為秦莊襄王后,被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併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莊襄王去世後,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受到嫪毐集團叛亂牽連,罷相歸國,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飲鴆自盡。
夫孝德之本也出自哪裡
夫孝德之本也出自《孝經》。《孝經》是闡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歷代儒客研習之核心書經。儒家十三經之一。傳說是孔子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自西漢至魏晉南北朝,註解者及百家。現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書共分18章。
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為歷代儒客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
儒家原先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而後漢武帝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出自哪裡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出自《淮南子·主術訓》,是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創作的一篇散文。全句為:是以積力之所舉,無不勝也;而眾智之所為,無不成也。意思是聚集一切力量來採取行動,沒有什麼不可以勝利的;集思廣益來做事情,沒有什麼不可以成功的。
劉安(前179-前122),西漢皇族,淮南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他是西漢的思想家、文學家,奉漢武帝之命所著《離騷體》是中國最早對屈原及其《離騷》作高度評價的著作。他曾招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編寫《鴻烈》亦稱《淮南子》。劉安是世界上最早嘗試熱氣球升空的實踐者,他將雞蛋去汁,以燃燒取熱氣,使蛋殼浮升。同時,劉安也是我國豆腐的創始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出自哪裡
君子之交淡如水出自於《莊子·山木》,莊子·山木由各自獨立的九則寓言故事組成,每則寓言故事的主旨不盡相同,但大體上反映了社會生活中的種種體驗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對社會問題的深刻認識。本篇仍主要是討論處世之道。篇內寫了許多處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故事,希望找到一條最佳途徑,而其主要精神仍是虛己、無為。 ...
夸父逐日出自哪裡
《山海經·海外北經》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 ...
卞之琳的斷章出自哪裡
《斷章》是現代詩人卞之琳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詩人透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是卞之琳詩作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同時也是引起極大的討論和爭議的詩作。
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詩歌是一種抒情言 ...
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出自哪裡
《孟子.萬章下》“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在相知,貴在知心”。該書是由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的一部語錄體散文,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理論、教育、哲學等思想觀點和活動。全篇原文共有9章,設計內容聖人風範、交朋結友、古代禮制、立身處世和大臣的權力與職責等。 ...
書非借不能讀也出自哪裡
散文篇名,清代袁枚作。
文章從一青年學士向作者借書談起,指出借書讀的人用心專一,而自己擁有藏書的人卻往往不讀書,並舉自身經歷為例,勉勵後人珍惜時光,勤奮學習。
層次分明,說理透徹,語言誠懇親切。
書非借不能讀的含義:書是借的,所以總擔心別人來催要,在這種壓力之下,自然看得專心又迅速。若是自家的 ...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出自哪裡
出自唐代杜牧的《阿房宮賦》,透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驗,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封建時代正直的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全文運用了想像、比喻與誇張等手法以及描寫、鋪排與議論等方式,駢句散行,錯落有致。 ...
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出自哪裡
《孟子.萬章下》“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在相知,貴在知心”。該書是由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的一部語錄體散文,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理論、教育、哲學等思想觀點和活動。全篇原文共有9章,設計內容聖人風範、交朋結友、古代禮制、立身處世和大臣的權力與職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