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取正史紀傳體的形式,重在表現生活情趣,帶有自敘情懷的特點。作者以簡潔的筆墨表達不同流俗的性格,塑造了一個清高灑脫、怡然自得、安貧樂道的形象。
作者寫此篇時已是晚年,生活相當困苦窘迫,但作者絲毫不後悔自己選擇的歸隱生活,而是以古賢者顏回自況,表達了自己安貧樂道的情懷。本文是作者託言為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為自傳。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清高不羈,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道德品質與節操。
《五柳先生傳》的名句有:
1、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2、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3、環堵蕭然答,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4、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5、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五柳先生傳》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自傳文。
出自《五柳先生傳》的成語只有兩個,分別是“不求甚解”和“環堵蕭然”。
1、不求甚解。原指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必在字句上花太大的功夫。現多指學習或工作不認真,不求深刻的理解,淺嘗輒止。含貶義。
2、環堵蕭然。蕭然是指蕭條的樣子。形容室中空無所有,極為貧困。
1、《五柳先生傳》翻譯: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這個作為號了。他安安靜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他喜歡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
2、他生性喜愛喝酒,家裡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 ...
1、以:(1)因以為號焉。以:把。以為,以之為。(2)以此自終。以:憑藉。
2、之:(1)或置酒而招之。之: 代詞,他。(2)葛天氏之民歟。之:助詞,的。
3、言:(1)閒靜少言。言: 說,說話(動詞)。(2)黔婁之妻有言。言:言語,話(名詞)。
4、如:(1)晏如也。如:什麼的樣子。(2)親 ...
《五柳先生傳》詞類活用如下,
1、詳:形容詞用作動詞,詳細的知道。原句是亦不詳其姓字。
2、親:形容詞用作名詞,親戚朋友。原句是親舊知其如此。
3、以:為動用法,為什麼而感到快樂。原句是以其樂志。
4、酒:名詞用作動詞,喝酒。原句是性嗜酒。 ...
1、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 ...
1、原文: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 ...
《五柳先生傳》是東晉田園派創始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主旨句為“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意思是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文中雖然說“不”,其實正突出了作者不隨世俗,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道德品質與節操,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嚮往與堅持。 ...
1、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是帶有自傳色彩的散文,開頭就說明了“五柳先生”的來歷:“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2、說明此號的來歷是因為他的住宅旁邊植有五棵柳樹,因此就用“五柳”作為他的別號了。而且陶淵明性愛田園,沖淡自然,以樹為號,也能體現他這種淡泊天然。
3、陶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