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京劇臉譜分類之一:京劇臉譜歪臉

京劇臉譜分類之一:京劇臉譜歪臉

  在京劇臉譜中,有一種相對比較誇張的妝容,那就是歪臉了。其實歪臉也不說壞人,更不是不正。只是在臉上加一些比較誇張的化法罷了。你見過京劇中的歪臉嗎?又是給你什麼樣的一個印象?

  “歪”是不正的意思。“歪臉”的譜式,是人物面部五官反常的描畫,如:臉上帶傷痕、有瘡疤或是鼻眼歪斜。凡勾這種臉譜的角色,大多數不是好人,或形容其面部兇惡,或表現其容貌醜陋。譜式的眉、眼、“鼻窩兒”在臉的兩側要用不同的形狀組成。

  形狀雖不同,但在筆意上要求左右相互呼應,譜要活,不能呆板。《惡虎村》的赫文,《三打祝家莊》的祝彪都勾“歪臉”,譜式的含義釋顯示其兇惡、彪悍。《打瓜園》的鄭子明勾“歪臉”是形容他媽媽醜陋。

  凡兩邊不一樣之臉譜,都叫作歪臉,大致是表示眼斜心不正的意思,加史龍、劉彪、葛瑤明、於七等皆是。各種強盜,各種不正當之校尉等,亦皆用歪臉。至於鄭子明,雖亦勾歪臉,但是因書中說他雌雄眼觀盡天下一語而來,所以亦曰雌雄臉。也有人說他是因傷所致者,無論如何說法,總是有特別的原因,與平常歪臉,性質大不相同。

  【結束語】臉譜對於小編來說,是一個有點嚇人,但是又忍不住想要去看的東西。雖然它的妝容有點誇張,但是更多的是神奇。讓人忍不住的想要去一探究竟。

京劇臉譜分類之一:京劇臉譜僧臉圖片

  僧臉又被稱為“和尚臉”,是京劇臉譜的分類之一。僧臉的妝容一般以白色為主,白色是最為多見的。色彩一般分為白,紅,黃,藍等。可能說到僧臉很多人會想到唐僧之類的,但是還是有區別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僧臉,京劇臉譜之一。特徵是腰子眼窩,花鼻窩,花嘴岔,腦門勾一個舍利珠圓光或九個點,表示佛門受戒。

  色彩分白、紅、黃、藍等色,以白色為多見。如魯智深、楊延德勾臉:是用毛筆蘸顏色勾畫眉目面紋,填充臉膛色彩,成為五光十色的圖案。有的貼金敷銀,華麗耀炫,光彩奪目。京劇《西遊記·金錢豹》中的金錢豹即用勾臉,臉膛貼金,腦門上勾豹頭形花紋,臉蛋上勾金錢圖形,成為一種複雜的花臉,用以表示豹的兇猛。

  “勾臉”一詞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如上所述,代表臉譜的一種型別,另一種是指在臉上勾畫臉譜的手法,在臉上畫勾、抹、破各種型別的臉譜時都用筆來勾畫,揉臉的眉目面紋也常用筆來勾,因此勾臉也就成為在臉譜上勾畫臉譜的通稱。

  金眼僧(藍花僧臉)

  沙悟淨(藍僧臉)

  楊五郎(白僧臉)

  【結束語】每個喜歡京劇的人都對這些臉譜並不陌生,小編也希望京劇或者各種戲劇能夠一直傳承下去。傳承一代一代,並且不讓這些傳統文化流失。

京劇文化詳解:京劇後四大鬚生都有誰

  在京劇文化中的四大鬚生指的就是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在京劇的前後四大鬚生中,都有馬連良的名字,所以京劇中前後四大鬚生一共有七個人。都是著名的京劇演員,那麼本期京劇文化,就重點來介紹京劇後四大鬚生都有誰。

  20世紀2、30年代,京劇老生演員餘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各自創立了獨具風格的藝術流派,被稱為“四大鬚生”。20世紀

  30年代年代末期,高慶奎因嗓疾而漸漸退出舞臺。譚富英崛起替換了高慶奎。餘叔巖和言菊朋均於20世紀40年代先後去世,楊寶森、奚嘯伯聲譽日盛,在專業和票友中影響頗大,“四大鬚生”的提法隨即有所變化,“馬、譚、楊、奚”的稱謂在民間廣泛地流行起來。即: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為了和餘、言、高、馬四大鬚生區別,譽之以“後四大鬚生”。

  前、後四大鬚生-馬連良經久不衰

  馬連良(1901——1966),字溫如,北京人,回族。幼年在“喜連成”(後改名“富連成”)學習基本功。9歲登臺。1922年與荀慧生合演《寶蓮燈》、《打漁殺家》。1927年自組“春福社”(後改名“扶風社”),解放後回國,以嗓音柔靜、韻味飽滿著稱。

  馬連良的唱腔委婉灑脫,唸白吐字清晰,富有音樂感和節奏感。馬連良的嗓音甜淨醇美,善用鼻腔共鳴,晚年又向蒼勁醇厚方面發展。對於氣口、音量甚至音色都有較高的駕馭能力,演唱從容舒展。唱腔新穎細膩,流暢華美,大段成套唱腔固然飽滿酣暢,而小段唱腔或零散唱句同樣推敲打磨,愈見精彩,決不草率從事。

  馬連良初學武生後改老生,在師法眾多前輩藝人的基礎上,他採眾家之長,卻決不停留在摹學具體演唱技藝的水平上,使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顯示出自己鮮明的特色,獨樹一幟,創制了清新柔潤、瀟灑俊逸的“馬派”。

  他雖比餘、高、言晚生十年,但“紅”的時間長,躋身“前四大鬚生”和“後四大鬚生”之列,歷久不衰。他一生主持或參與了許多劇目的整理和改編、移植工作,成功塑造了諸葛亮、喬玄、程嬰等藝術形象。晚年時還參加了現代戲的排練和演出。不幸在1966年受迫害致死。

  代表劇目有《甘露寺》《借東風》《十老安劉》《清官冊》《九更天》《四進士》《梅龍鎮》等。

  他的弟子和傳人有言少朋、周嘯天、王和霖、梁益鳴、遲金聲、張學津、馮志孝等。

  後四大鬚生-譚富英

  譚富英(1906—1977),出生於京劇世家,從小受到祖、父兩輩的藝術薰陶。幼年拜京劇名家蕭長華等為師,扮演老生。出科班後,又拜京劇名家餘叔巖為師。在演唱和武功方面均有堅實基礎,尤其擅長靠把戲。唱腔繼承了“譚(鑫培)派”和“餘(叔巖)派”的風格,併發揮自己的特長,酣暢淋漓,樸實大方,稱為“新譚派”。

  譚富英的嗓音清亮甜脆,唱腔酣暢,樸實無華,不尚花巧,講究氣勢,用氣衝、口勁足,聽來明快舒展,一瀉無餘。吐字行腔不過分雕琢,不追求花哨,用氣充實,行腔一氣呵成,聽來情緒飽滿,痛快淋漓。在表演上不事雕琢,樸實中見功力,善於扮演耿直忠厚的書生和重臣。因譚在幼年學過武生,故其在武功和身段動作上頗為靈巧、利索。

  代表劇目有《失·空·斬》(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戰太平》《定軍山》《桑園寄子》《奇冤報》《擊鼓罵曹》《洪羊洞》《搜孤救孤》《四郎探母》《桑園會》《珠簾寨》《打棍出箱》《御碑亭》《群英會》等。《群英會》中演魯肅,更使觀眾傾倒。

  譚派名家有高寶賢、殷寶忠、孫嶽、譚元壽、李崇善等。

  後四大鬚生-楊寶森

  楊寶森(1909—1958)出生於京劇世家,祖父、伯父均為著名京劇花旦,父演武生。幼年便練就毯子功,後習武生。10歲登臺演戲,16歲倒嗓後,專心研習餘叔巖的表演藝術。他的嗓音寬厚有餘而高昂不足,根據這一特點加以變化,唱工清醇雅正,韻味樸實濃厚,做工穩健老練,稱為“楊派”。楊寶森1949年後任天津市京劇團團長。老生楊派成熟於50年代,其主要成就在於具有鮮明特色的唱腔與演唱風格,是楊寶森由譚(鑫培)腔入,自餘(叔巖)腔出,充分地揚長避短進行藝術創造的成果。

  楊寶森的唱腔、唱法,純以韻味取勝,他的嗓子寬厚而低沉,音色不夠明快,音域也不廣,不宜於大起大落。行腔抑揚婉轉,卓然成派。激昂高亢的唱腔,師從餘叔巖的他卻避開餘派的立音、腦後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擻音和顫音,又利用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鳴而使發聲深沉渾厚,行腔與吐字力求穩重蒼勁,不浮不飄,如寫字之筆筆送到。[2]

  代表劇目有《碰碑》《清官冊》《伍子胥》《失空斬》《鼎盛春秋》《擊鼓罵曹》《斷臂說書》《珠簾寨》《定軍山》《陽平關》《朱痕記》《搜孤救孤》《四郎探母》等。

  楊派名家有程正泰、馬長禮、汪正華、李鳴盛、梁慶雲、朱雲鵬、於魁智、楊乃彭、張克等。

  後四大鬚生-奚嘯伯

  奚嘯伯(1910—1977)自幼愛好京劇,青年時常出入北京票房,學譚派,唱老生。曾得到京劇名老生言菊朋的賞識,即拜言菊朋為師,青年時代為京劇票友,後又潛心鑽研譚派演唱藝術,得到言菊朋傳授《擊鼓罵曹》等戲。21歲正式登臺演出,後到上海為梅蘭芳配戲,回京後與張君秋等同臺演出。他雖未受科班的嚴格訓練,但經過刻苦自學,認真實踐,博採眾長,融會貫通,終於成名。奚嘯伯曾任北京市京劇四團團長,1957年任石家莊地區京劇團副團長。

  奚嘯伯講究唱唸的音韻。吐字是遒而不濁,行腔是新而不俗,戲路是大而不伏,作風是勁而不火,集諸子百家大成而樹一幟。奚派的風格重點是“唱”,他用畢生心血積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則,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錯骨不離骨”、“唱胡琴、讓胡琴”等等,可以說他的唱是法度嚴謹、系統規則的一套學問。

  代表劇目有《范進中舉》《哭靈牌》《白帝城》《二堂舍子》、《蘇武牧羊》《失·空·斬》《調寇》《李陵碑》《十道本》《四郎探母》等,尤以《烏龍院》更負盛名。

  奚派名家有歐陽中石、張建國、張軍強、趙建忠、李伯培、楊志剛、趙淑華等。


京劇臉譜分類及代表人物

  我們在看京劇的時候會看到演員有著不同顏色樣式的臉譜,有的朋友就會問不同的臉譜都代表著什麼意思呀。據說京劇臉譜起源於生活,每個人面部器官的形狀、輪廓相似,生理佈局也都有一定的規律,面部肌肉的紋理與人物的年齡、生理、經歷、生活的自然條件也都有密切關係,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看看京劇臉譜的分類和代表人物。    ...

京劇中孫悟空的臉譜代表什麼

  那個圈應該是佛印,象徵他後來皈依佛門了;“和尚臉”的臉譜門心都畫一個舍利珠的   孫悟空(猴臉),《鬧天宮》中人物。有火眼金晴,能七十二變化。因偷仙桃、鬧天宮,玉皇大帝派天兵神將捉拿,未成。後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故事見《西遊記》第五回。孫悟空是神猴,頑皮、機智,故用猴臉。火眼金睛,眼圈用金色或黃色。額頭 ...

京劇生旦淨醜的臉譜特點及圖片

  戲劇在中國已有數千年曆史了,其中京劇是大家所熟知,這也是中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京劇可分為:“生”、“旦”、“淨”、“醜”,這些行當都有各自的臉譜,那麼這些臉譜有哪些特點呢?不妨來京劇臉譜裡看看。   祝枝山說:“生即男子。”說得簡單,卻合情合理。先生、後生、儒生以及張生、李生等等,其中“生”的 ...

尚長榮京劇屬於青年 傳承更需普及

  “青年人代表未來,國粹京劇擁有了青年觀眾便擁有一切。當前,中國京劇藝術的傳承更需普及,特別是藝術大師們的親身垂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尚長榮先生6日在武漢出席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時表示。   作為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獎的首位得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批傳承人、京劇“四大名旦”之 ...

中國國粹京劇

  京劇是由崑曲、梆子、評劇繁衍而來,因發祥地是北京而得名。   公元1790年,安徽四大地方戲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後進京獻藝大獲成功,歷史上有“徽班進京”的說法,就指的是這個時候的事兒。以後徽班常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形成了一種以徽調“二簧”和漢調“西皮”為主,兼收崑曲、秦腔、梆子 ...

山西民間藝術社火臉譜在葫蘆上覆蘇

  社火臉譜是我國最古老的臉譜之一,經歷了多少個朝代之後,社火臉譜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為了拯救這一瀕臨失傳的古老民間藝術,十幾年來劉貴忠走遍了山西的社火之鄉拜訪民間藝人,收集散失在民間的珍貴的社火臉譜粉本,整理繪製出了100多種社火臉譜,創新和發展了葫蘆臉譜,為這門幾乎失傳的民間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 ...

京劇行當分類四大類

  京劇行當主要分為生、旦、淨、醜四大類。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其中包含了老生,老生扮演的是帝王或者是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小生扮演的是年青英俊的男性角色;武生扮演的是勇猛戰將或者是綠林英雄;紅生指的是勾紅色臉譜的老生;娃娃生指的是劇中的兒童。除了紅生和勾臉的武生,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臉。   京劇中旦行指的是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