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什麼上什麼下什麼一句話

農曆閏年閏月上下1000年表

  1645年 閏五月, 1648年 閏四月, 1651年 閏正月, 1653年 閏六月, 1656年 閏五月

  1659年 閏三月, 1661年 閏八月, 1664年 閏六月, 1667年 閏四月, 1670年 閏二月

  1672年 閏七月, 1675年 閏五月, 1678年 閏三月, 1680年 閏八月, 1683年 閏六月

  1686年 閏四月, 1689年 閏三月, 1691年 閏七月, 1694年 閏五月, 1697年 閏三月

  1699年 閏七月, 1702年 閏六月, 1705年 閏四月, 1708年 閏三月, 1710年 閏七月

  1713年 閏五月, 1716年 閏三月, 1718年 閏八月, 1721年 閏六月, 1724年 閏四月

  1727年 閏二月, 1729年 閏七月, 1732年 閏五月, 1735年 閏四月, 1737年 閏九月

  1740年 閏六月, 1743年 閏四月, 1746年 閏三月, 1748年 閏七月, 1751年 閏五月

  1754年 閏四月, 1756年 閏九月, 1759年 閏六月, 1762年 閏五月, 1765年 閏二月

  1767年 閏七月, 1770年 閏五月, 1773年 閏三月, 1775年 閏十月, 1778年 閏六月

  1781年 閏五月, 1784年 閏三月, 1786年 閏七月, 1789年 閏五月, 1792年 閏四月

  1795年 閏二月, 1797年 閏六月, 1800年 閏四月, 1803年 閏二月, 1805年 閏七月

  1808年 閏五月, 1811年 閏三月, 1814年 閏二月, 1816年 閏六月, 1819年 閏四月

  1822年 閏三月, 1824年 閏七月, 1827年 閏五月, 1830年 閏四月, 1832年 閏九月

  1835年 閏六月, 1838年 閏四月, 1841年 閏三月, 1843年 閏七月, 1846年 閏五月

  1849年 閏四月, 1851年 閏八月, 1854年 閏七月, 1857年 閏五月, 1860年 閏三月

  1862年 閏八月, 1865年 閏五月, 1868年 閏四月, 1870年 閏十月, 1873年 閏六月

  1876年 閏五月, 1879年 閏三月, 1881年 閏七月, 1884年 閏五月, 1887年 閏四月

  1890年 閏二月, 1892年 閏六月, 1895年 閏五月, 1898年 閏三月, 1900年 閏八月

  1903年 閏五月, 1906年 閏四月, 1909年 閏二月, 1911年 閏六月, 1914年 閏五月

  1917年 閏二月, 1919年 閏七月, 1922年 閏五月, 1925年 閏四月, 1928年 閏二月

  1930年 閏六月, 1933年 閏五月, 1936年 閏三月, 1938年 閏七月, 1941年 閏六月

  1944年 閏四月, 1947年 閏二月, 1949年 閏七月, 1952年 閏五月, 1955年 閏三月

  1957年 閏八月, 1960年 閏六月, 1963年 閏四月, 1966年 閏三月, 1968年 閏七月

  1971年 閏五月, 1974年 閏四月, 1976年 閏八月, 1979年 閏六月, 1982年 閏四月

  1984年 閏十月, 1987年 閏六月, 1990年 閏五月, 1993年 閏三月, 1995年 閏八月

  1998年 閏五月, 2001年 閏四月, 2004年 閏二月, 2006年 閏七月, 2009年 閏五月

  2012年 閏四月, 2014年 閏九月, 2017年 閏六月, 2020年 閏四月, 2023年 閏二月

  2025年 閏六月, 2028年 閏五月, 2031年 閏三月, 2033年 閏冬月, 2036年 閏六月

  2039年 閏五月, 2042年 閏二月, 2044年 閏七月, 2047年 閏五月, 2050年 閏三月

  2052年 閏八月, 2055年 閏六月, 2058年 閏四月, 2061年 閏三月, 2063年 閏七月

  2066年 閏五月, 2069年 閏四月, 2071年 閏八月, 2074年 閏六月, 2077年 閏四月

  2080年 閏三月, 2082年 閏七月, 2085年 閏五月, 2088年 閏四月, 2090年 閏八月

  2093年 閏六月, 2096年 閏四月, 2099年 閏二月, 2101年 閏七月, 2104年 閏五月

  2107年 閏四月, 2109年 閏九月, 2112年 閏六月, 2115年 閏四月, 2118年 閏三月

  2120年 閏七月, 2123年 閏五月, 2126年 閏四月, 2128年 閏冬月, 2131年 閏六月

  2134年 閏五月, 2137年 閏二月, 2139年 閏七月, 2142年 閏五月, 2145年 閏四月

  2147年 閏冬月, 2150年 閏六月, 2153年 閏五月, 2156年 閏三月, 2158年 閏七月

  2161年 閏六月, 2164年 閏四月, 2166年 閏十月, 2169年 閏六月, 2172年 閏五月

  2175年 閏三月, 2177年 閏七月, 2180年 閏六月, 2183年 閏四月, 2186年 閏二月

  2188年 閏六月, 2191年 閏五月, 2194年 閏三月, 2196年 閏七月, 2199年 閏六月

  2202年 閏四月, 2204年 閏九月, 2207年 閏六月, 2210年 閏四月, 2213年 閏三月

  2215年 閏七月, 2218年 閏五月, 2221年 閏四月, 2223年 閏九月, 2226年 閏七月

  2229年 閏五月, 2232年 閏三月, 2234年 閏八月, 2237年 閏五月, 2240年 閏四月

  2242年 閏冬月, 2245年 閏六月, 2248年 閏五月, 2251年 閏三月, 2253年 閏七月

  2256年 閏六月, 2259年 閏五月, 2262年 閏正月, 2264年 閏七月, 2267年 閏五月

  2270年 閏三月, 2272年 閏八月, 2275年 閏六月, 2278年 閏四月, 2281年 閏二月

  2283年 閏六月, 2286年 閏五月, 2289年 閏三月, 2291年 閏七月, 2294年 閏六月

  2297年 閏四月, 2300年 閏二月, 2302年 閏六月, 2305年 閏五月, 2308年 閏三月

  2310年 閏七月, 2313年 閏六月, 2316年 閏四月, 2318年 閏十月, 2321年 閏七月

  2324年 閏五月, 2327年 閏三月, 2329年 閏八月, 2332年 閏六月, 2335年 閏四月

  2338年 閏三月, 2340年 閏七月, 2343年 閏五月, 2346年 閏四月, 2348年 閏八月

  2351年 閏六月, 2354年 閏五月, 2357年 閏正月, 2359年 閏七月, 2362年 閏五月

  2365年 閏四月, 2367年 閏八月, 2370年 閏六月, 2373年 閏五月, 2376年 閏二月

  2378年 閏七月, 2381年 閏五月, 2384年 閏四月, 2386年 閏十月, 2389年 閏六月

  2392年 閏四月, 2395年 閏二月, 2397年 閏六月, 2400年 閏五月, 2403年 閏三月

  2405年 閏八月, 2408年 閏六月, 2411年 閏五月, 2414年 閏二月, 2416年 閏七月

  2419年 閏五月, 2422年 閏三月, 2424年 閏八月, 2427年 閏六月, 2430年 閏四月

  2433年 閏三月, 2435年 閏七月, 2438年 閏五月, 2441年 閏四月, 2443年 閏八月

  2446年 閏七月, 2449年 閏五月, 2452年 閏三月, 2454年 閏八月, 2457年 閏五月

  2460年 閏四月, 2462年 閏八月, 2465年 閏六月, 2468年 閏五月, 2471年 閏三月

  2473年 閏七月, 2476年 閏五月, 2479年 閏四月, 2481年 閏十月, 2484年 閏六月

  2487年 閏五月, 2490年 閏三月, 2492年 閏七月, 2495年 閏五月, 2498年 閏四月

  2500年 閏十月, 2503年 閏六月, 2506年 閏五月, 2509年 閏二月, 2511年 閏七月

  2514年 閏五月, 2517年 閏四月, 2520年 閏正月, 2522年 閏六月, 2525年 閏五月

  2528年 閏三月, 2530年 閏七月, 2533年 閏六月, 2536年 閏四月, 2539年 閏正月

  2541年 閏七月, 2544年 閏五月, 2547年 閏三月, 2549年 閏七月, 2552年 閏六月

  2555年 閏四月, 2557年 閏八月, 2560年 閏七月, 2563年 閏五月, 2566年 閏四月

  2568年 閏七月, 2571年 閏六月, 2574年 閏四月, 2576年 閏九月, 2579年 閏六月

  2582年 閏四月, 2585年 閏三月, 2587年 閏七月, 2590年 閏五月, 2593年 閏四月

  2595年 閏十月, 2598年 閏七月, 2601年 閏五月, 2604年 閏三月, 2606年 閏八月

  2609年 閏六月, 2612年 閏四月, 2614年 閏冬月, 2617年 閏六月, 2620年 閏五月

  2623年 閏三月, 2625年 閏八月, 2628年 閏六月, 2631年 閏五月, 2634年 閏正月

  2636年 閏七月, 2639年 閏五月, 2642年 閏三月, 2644年 閏八月, 2647年 閏六月

  2650年 閏四月, 2653年 閏二月, 2655年 閏七月, 2658年 閏五月, 2661年 閏三月

  2663年 閏七月, 2666年 閏六月, 2669年 閏四月, 2672年 閏三月, 2674年 閏七月

  2677年 閏五月, 2680年 閏三月, 2682年 閏七月, 2685年 閏六月, 2688年 閏四月

  2691年 閏三月, 2693年 閏七月, 2696年 閏五月, 2699年 閏三月, 2701年 閏八月

  2704年 閏六月, 2707年 閏四月, 2710年 閏三月, 2712年 閏七月, 2715年 閏五月

  2718年 閏四月, 2720年 閏九月, 2723年 閏六月, 2726年 閏五月, 2728年 閏冬月

  2731年 閏七月, 2734年 閏五月, 2737年 閏四月, 2739年 閏九月, 2742年 閏六月

  2745年 閏五月, 2748年 閏二月, 2750年 閏七月, 2753年 閏六月, 2756年 閏四月

  2758年 閏八月, 2761年 閏六月, 2764年 閏五月, 2767年 閏三月, 2769年 閏七月

  2772年 閏六月, 2775年 閏三月, 2777年 閏八月, 2780年 閏六月, 2783年 閏五月

  2786年 閏三月, 2788年 閏七月, 2791年 閏六月, 2794年 閏三月, 2796年 閏八月

上下五千年:開天闢地的神話

   我們偉大祖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

  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裡,有許多動人的有意義的故事。其中有許多是有文字記載的。至

  於五千年以前遠古時期的情況,沒有文字記載,但是也流傳了一些神話和傳說。

  譬如,我們人類的祖先,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古時候流傳著一個盤古開天地的神話,說

  的是在天地開闢之前,宇宙不過是混混沌沌的一團氣,裡面沒有光,沒有聲音。這時候,出

  了一個盤古氏,用大斧把這一團混沌劈了開來。輕的氣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氣往下沉,

  就成了地。

  以後,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氏本人也每天長高了一丈。這樣過了一

  萬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盤古氏當然也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後來,盤古

  氏死了,他的身體的各個部分就變成了太陽、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這就是開天闢地的神話。

  神話畢竟只是神話,現在誰也不會相信真有這樣的事。但是人們喜歡這個神話,一談起

  歷史,常常說從“盤古開天地”起。這是因為它象徵著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氣魄和豐富的創

  造力。

  那麼,人類歷史究竟應該從哪兒說起呢?後來,科學發達了,人們從地下發掘出來的化

  石,證明人類最早的祖先是一種從古猿轉變而來的猿人。

  我國科學工作者在祖國各地先後發掘了許多猿人的遺骨和遺物的化石,可以看到我們祖

  國境內最早的原始人,已經有一百萬年以上的歷史。像雲南發現的元謀猿人,大約有一百七

  十萬年曆史;陝西出土的藍田猿人,大約有八十萬年曆史;拿有名的北京猿人來說,也有四

  五十萬年的歷史了。

  這裡,我們就從北京猿人說起。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帶。那時候,中國北方的氣候

  比現在溫和溼潤。山上山下,生長著樹林、灌木和豐茂的野草。兇猛的虎、豹、狼、熊等野

  獸,出沒在樹林和山野中。那裡還生長著大象、犀(音xī)

  牛和梅花鹿。

  猿人的力氣比不上這些兇猛的野獸,但是他們和任何動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

  夠製造和使用工具。這種工具十分簡單,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頭。木棒,樹林裡多的是,

  但它是經過人砍削的;石頭呢,是經過人工砸打過的,雖然很粗糙,但畢竟是人制造的工具。

  他們就是用這種簡單的工具來採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莖吃。他們還用木棒、石器來同野

  獸作鬥爭,獵取食物。

  但是,這種工具畢竟太簡陋了,他們獲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單個人的力量,沒法生

  活下去,只好過著群居的生活,共同勞動,共同對付猛獸的侵襲。這種人群就叫原始人群。

  幾十萬年過去了,猿人在艱苦的鬥爭中進化了。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穴裡,發

  現另一種原始人的遺蹟。這種原始人的樣子,已經和現代人沒有什麼兩樣。我們把他們叫做

  “山頂洞人”。

  山頂洞人的勞動工具有了很大的改進,他們不但能夠把石頭砸成石斧、石錘,而且還把

  野獸的骨頭磨製成骨針。別看這一枚小小的骨針,在那時候,人們能磨製骨針可不是一件簡

  單的事。有了骨針,人們可以把獸皮縫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時期那樣赤身裸體。

  山頂洞人過的也是群居生活。但他們的群居生活已經按照血統關係固定下來。一個集體

  的成員都是共同祖先生下來的,也就是同一氏族的人。這樣,人類社會就進入了氏族公社時

  期了。

上下五千年:鑽木取火的傳說

  在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類生活是怎樣進化的,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傳說。傳說中有一

  些大人物,這些人往往既是首領,又是一個發明家。這種傳說多半是古人根據遠古時代的原

  始人生活想象出來的。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簡單,周圍又有許多猛獸,隨時隨地會遭到它們的傷害。後來,他們

  看到鳥兒在樹上做窩,野獸爬不上去,不能傷害它們。原始人就學著鳥兒的樣,在樹上做起

  窩來,也就是在樹上造一座小屋。這樣就安全得多了。後來的人把這叫做“構木為巢”(巢

  音cháo,就是鳥窩)。是誰發明的呢?當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來的。但是在傳說中,卻

  把這件事說成有一個人教大家這樣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是打來的

  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了。後來,才發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上,

  已發現用火的痕跡,說明那時候已經知道利用火)。

  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裡也會起火。可

  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

  嘗,味道挺香。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儲存下

  來,使它常年不滅。

  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

  星來;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來。這就懂得了工人能夠取火(從考

  古材料發現,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人工取火)。是誰發明的呢?當然是勞動人民,但是傳說中

  又說成是一個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

  物的品種也增加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

  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不知過了多少長的時間,人們開始用繩子結網,用網去打獵,還發明瞭弓箭,這比光用

  木棒、石器打獵要強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獸,就是天空上的飛鳥,水裡的游魚,都可以射

  殺、捕捉起來。捕來的鳥獸,多半是活的,一時吃不完,還可以留看、養著,留到下次吃,

  這樣,人們又學會了飼養。這種結網、打獵、養牲口的活,都是人們在勞動中共同積累起來

  的經驗。傳說中卻說發明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犧氏”(庖犧音páox

  ī,皰是廚房,犧是牲口的意思)。

  這種漁獵的時期又不知經過了多少年,人類的文明越來越進步。開始,人們偶爾把一把

  野穀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發現地面上生出苗來,一到秋天,又長成了更多穀子。於

  是,人們就大量栽種起來。他們用木頭製造一種耕地的農具,叫做耒耜(音lěisì,一

  種帶把的木鍬)。他們用耒耜耕地,種植五穀,收穫量就更大了。後來傳說中把這些種莊稼

  的人說成是一個人,名叫“神農氏”。

  傳說中的神農氏還親自嘗過各種野草野果的味兒,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

  的。他不但發現了許多可以吃的食物,還發現了許多可以治病的藥材。據說,醫藥事業,就

  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從有巢氏到神農氏,這些傳說中的大人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從構木為巢,鑽木取

  火,一直到漁獵、畜牧,發展農業,反映了原始人生產力的發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元

  1952年,在陝西西安半坡村發現了一處大約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遺址。從遺址中發

  掘出來的東西,知道那個時期的人已經學會飼養和農耕了。


上下五千年:黃帝戰蚩尤

   在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黃帝是傳說中最   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   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   鹿、懷來一帶),開始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定居下來。   跟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首領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姜水附 ...

上下五千年:堯舜讓位

  傳說到了黃帝以後,先後出了三個很出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名叫堯(音yáo)、舜(音s   hùn)和禹(音yǔ)。他們原來都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被推選為部落聯盟的首領。   那時候,做部落聯盟首領的,有什麼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領一起商量。   堯年紀老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領來 ...

上下五千年:大禹治水

   在堯還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   高處搬。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   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 ...

五千年上下:盤庚遷都

  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的國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後三百年當中,   都城一共搬遷了五次。這是因為王族內部經常爭奪王位,發生內亂;再加上黃河下游常常鬧   水災。有一次發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從商湯開始傳了二十個王,王位傳到盤庚手裡。盤庚是個能幹的君主。他為了改變當時   社 ...

中華上下五千年:姜太公釣魚

  盤庚死後又傳了十一個王,最後一個王叫做紂(音zhòu)紂原來是一個相當聰敏,   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經親自帶兵和東夷進行一場長期的戰爭。他很有軍事才能,在作戰   中百戰百勝,最後平定了東夷,把商朝的文化傳播到淮水和長江流域一帶。在這件事上,商   紂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長期戰爭中,消耗也大,加重 ...

中華上下五千年:奴隸倒戈

   周文王死了以後,他兒子姬發即位,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太公望為師,並且要他的兄   弟周公旦、召公奭(音shì)作他的助手,繼續整頓內政,擴充兵力,準備討伐商紂。第   二年,周武王把軍隊開到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地方,舉行一次檢閱,有八百多個小國諸   侯,不約而同地來到盟津會師。大家都向武王提出,要他 ...

中華上下五千年:周公輔成王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後,過了兩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這就是周成   王。那時候,周成王才十三歲,再說,剛建立的周王朝還不大穩固。於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   旦輔助成王掌管國家大事,實際上是代理天子的職權。歷史上通常不稱周公旦的名字,只叫   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魯國,因為他要留在京城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