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今日處暑+暑氣止+佳期至

今日處暑 暑氣止 佳期至

  今日1時07分,迎來“處暑”節氣。“處暑”有暑氣至此而止的意思,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今年“處暑”恰逢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早晨外出感覺有點兒涼,天空格外藍,陽光燦爛。天津市區監測顯示,午後最高氣溫僅為28.6℃,而昨天清晨的最低氣溫19.8℃,早晚溫差將近10℃了,空氣溼度也小了很多,午後市區的空氣溼度僅為24%。天津市氣象臺介紹,眼下津城正處於夏秋交替之際,津城直到週日之前,都是晴到多雲的好天氣。

今日處暑,這8種食物要記得吃,潤“秋燥”、解“秋乏”

  三伏已盡,八月將末,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民諺雲:“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意思是說處暑節氣並未出暑,白天氣溫雖然仍會很高。但是從處暑開始,人體出汗減少了,機體進入休整恢復階段,人們常有疲憊感,從而產生“秋乏”。同時還會出現口鼻乾燥、皮膚幹癢、大便乾燥等“秋燥”症狀。所以,處暑之後,我們應該要多吃一些潤秋燥、解秋乏的食物,下面8種食物別錯過了。

  處暑後要要吃8種食物,防秋燥、解秋乏

  1、鴨肉

  處暑時節,很多地方都有吃鴨子的習俗。中醫認為,鴨肉味甘、鹹,性微涼,能養陰潤燥,清虛熱,很適合夏秋季節食用。適用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常吃,食慾不佳、水腫及大便乾結的人食之更佳。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A以及鉀、鐵、銅、鋅等多種營養成分,補益身體、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在氣候變化的處暑時節吃有助於預防感冒。

  2、蜂蜜

  從中醫角度來說,蜂蜜性平味甘,有潤燥滑腸、清熱潤肺之功,能緩解皮膚乾燥、咽乾、鼻幹及大便乾結等問題。秋天氣候乾燥,人很容易損失津液,如果每天喝一杯溫蜂蜜水,則能幫助滋養身體和肺部,緩解秋燥。

  此外,蜂蜜中含有多種糖類,主要為葡萄糖和果糖,佔總糖量的70%以上。與其他糖類不同的是,葡萄糖和果糖不需要經過消化就能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能夠快速轉化成熱量提供給身體,可以改善血液的營養狀況,起到抗疲勞、恢復體能的效果。

  3、花生

  處暑後,雨水減少,炎熱和乾燥並存,使得人體水分流失加快,從而造成皮膚乾燥瘙癢。花生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族、氨基酸、卵磷脂等,這些物質具有潤膚養顏的作用,能夠讓我們的肌膚富有光澤,有助於緩解皮膚瘙癢。

  另外,花生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我們促進胃腸蠕動,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並且其所含的油脂對腸道有潤滑的作用,從而能夠起到預防便秘的作用。

  4、石榴

  石榴味甘酸澀,果實汁水豐富,養陰生津、潤燥作用明顯,秋季乾燥,咽喉燥渴時吃最好。從營養角度來說,石榴富含糖類、蛋白質、檸檬酸、蘋果酸、維生素C、維生素E、B族維生素及鉀、磷、鈣等礦物質等營養素,可以補充人體能量和熱量,是純天然的營養品。同時還含有多種生物鹼、多酚類物質、黃酮類化合物等,能夠清除自由基,改善機體新陳代謝。

  5、龍眼

  老福州在處暑的時候要吃龍眼配稀飯,因為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人體消耗了很多熱量,龍眼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葡萄糖以及維生素等成分,此外,龍眼當中還富含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因而日常吃些龍眼,對於機體可以起到一定的滋補作用。

  6、葡萄

  許多人一到秋天身體就有一種說不出的疲憊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秋乏。而葡萄是一種含糖量極高的水果,主要以葡萄糖為主,能很快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可以為大腦和身體提供所需的能量,促進體力恢復,快速緩解疲勞。當人體出現低血糖時,若及時食用一些葡萄或飲用葡萄汁,即可使症狀得到緩解。因此秋乏時吃一些葡萄可以快速改善。

  7、蓮藕

  常言道: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入秋之後的蓮藕更加肥碩,口感甜脆多汁,是潤燥、養陰、潤肺佳品。蓮藕富含蛋白質、澱粉、維生素C、纖維素、維生素A、維生素E、胡蘿蔔素、核黃素、煙酸、鈣、鉀、磷、鐵、鎂等營養物質,生吃可清熱除煩、生津解渴;煮熟後則能開胃健脾、消食止瀉、滋補身體。

  8、梨

  處暑吃梨子能利尿通便、緩解秋燥。秋季燥邪當令,人體稍不注意就會因燥邪侵襲而出現咽乾口渴、皮膚幹癢、肺熱咳嗽等症。而梨果汁水充足,含水量高達80%以上,脆甜可口,素有“天然礦泉水”之稱,是生津解渴的好食材,中醫更是將其作為防治“秋燥”的良藥。一般人都可食用,肝炎、肝硬化、腎功能不佳者尤其適合。

暑從今日消,雲淡天亦高!今日處暑,養生指南瞭解一下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期至此而止矣”。處暑代表三伏天的結束,季節進入由熱轉涼的交替期,晝夜溫差增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所以市民朋友更需要注意身體健康。

  處暑養生指南

  1、潤秋燥

  從處暑開始,燥邪開始盛行,容易出現咳嗽、皮膚乾燥、口鼻乾燥,咽喉癢痛、大便乾燥等症狀,因此,養生著重在“潤”字,同時兼顧健脾養胃。飲食上建議合理搭配食材,清淡為主,減少辛辣燒烤刺激,食材選擇上可考慮蓮子、百合、銀耳、雪梨、蓮藕、花生、柿子、蜂蜜、水鴨母等,藥材選擇可包括石斛、麥冬、生地、玉竹、沙參、川貝母等。

  2、防感冒

  處暑後天氣逐漸轉涼,尤其晝夜溫差較大,適合白天的單衣很容易在早晚受涼而出現感冒,因此處暑後應注意及時添衣,加穿外套方便身體適應環境溫度。此外,還應忌飲食寒涼、少吹空調電扇,氣溫偏低會加重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還會引發肩周炎、頸椎病等“筋骨病”。

  3、適當加衣

  雖然天涼,但不必急著增加衣服,需要扛一下,特別是身強力壯的人,依然可以衣著單薄一段時間。“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對於體弱多病的人,還是應按照氣候變化適當加衣服。

  此外,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

  4、防秋乏

  整個夏季炎熱的氣候讓人消耗了較多能量,到了處暑時節,人體開始休整。午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黃帝內經》:“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寐”。

  中午小憩,不但可以保持精力充沛,也是順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進行調養的重要方法。

  5、每天多睡一小時

  隨著“處暑”節氣的到來,暑氣消散,氣候變涼,人體各系統也從活躍狀態轉入生理性休整期,人便會感到倦怠乏力,這其實是人體為補償夏季超常消耗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體內取得陰陽平衡的一種生理現象。不過,秋乏太過明顯甚至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就不好了。中醫認為,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宜調節起居作息,適當增加睡眠,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緩解秋乏過盛。此後應早睡早起,夜晚睡覺不應晚於23點。

  6、防抑鬱

  秋季落葉紛飛,秋風蕭瑟,令人常有“悲秋”之感,容易誘發情志疾病,例如抑鬱症。人有七情,太過亦影響健康,中醫七情曰“悲則氣消”,故此時亦應當注意情志調節,做到平心靜氣,安神定志。可選擇適當的運動鍛鍊,例如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登山等。恰逢疫情,戶外鍛鍊請做好個人防護。


善是人的一種什麼

  止於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格調,有我們的“至善”追求;止於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嚮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   止於至善意思是處於最完美的境界,出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大醫精誠 善是什麼意思

  大醫精誠,止於至善是指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者,常常追求最好的思想境界。“大醫精誠”出自唐代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篇,“精”指熟練的專業技能,“誠”指高尚的道德品質。大醫精誠說明作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不光要有精湛的醫療技術,還要擁有良好的醫德。“止於至善”出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 ...

知行合一善是什麼意思

  1、“知行合一,止於至善”,就是思想與行為、理論與實踐結合統一,追求事業完美無缺。簡單通俗理解即為德兼備,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2、“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寓意思想與行動的高度統一。   3、“止於至善”出自:《禮記大學》,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如何理解

  止於至善,是一種以卓越為核心要義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於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層面來說就是大真、大愛、大誠、大智的體現。是自我到無我境界的一種昇華。 “止於至善”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構成大學之道的內聖之路,即內求聖人之德,在此基礎上,經過修身階段,開出齊家、治國、平天 ...

善哪個高校校訓

  1、東南大學校訓:止於至善。   2、止於至善,漢語成語,意思是處於最完美的境界。出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3、東南大學,簡稱“東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

善的確切含義是什麼

  “止於至善”的確切含義有兩個。分別是:   1、處於最完美的境界。修身育人,都必須達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動搖。   2、在至善之前停止。“止”即“停止,剋制”。善與惡都是客觀存在的,有大善,有小善,也有大惡,有小惡,始終善就是善,惡就是惡。所謂至善乃是善的極致,實則它更接近於惡,追求“至善”,難道不是滿足自 ...

善有哪些要求

  止於至善的要求:有至善的追求;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養成自省的習慣。   止於至善,意思是達到極完美的境界。出自《禮記·大學》,原文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止於至善,是一種以卓越為核心要義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於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層面來說就是大真、大愛、大誠、大智的體現。是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