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碉樓在很久以前是為了禦敵和儲存一些糧食而建造的,碉樓在建成之後經過幾次戰亂,經久不壞。歷經許多年的歷史還是儲存完好,也沒有全部變成廢墟。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羌族文化吧!
羌族的碉樓就是一部遷徙史、一部戰爭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它曾是羌人的哨兵,守護著羌人的土地、財產和生命,現在,碉樓守護的是羌人的文化、民俗的延續。
碉以功能可分為:戰碉、哨碉、界碉、風水碉、官寨碉。分石砌碉和夯土碉。
碉的建築,以石碉為例:選好地基後,先深挖基腳,用大石下墊基礎,每邊墒厚三尺,就地取材,用毛石、片石,相互錯落搭接,“橫壓筋,順壓脈”,上下石石錯縫,用小石片楔墊平,黃泥粘土為粘合劑,下大上小逐層收分壘砌,層間牆內裡橫木作牆筋。牆體下寬大,上窄逐漸內收成臺錐形。每層高一丈,層間用橫樑相隔,鋪木板,留上下樓梯口置獨木梯,碉底層全封閉。外面用獨木梯上下,可抽上二樓放著。
二層設小門能進出。自二層起四面開窗,內大外小的豎式條形窗,俗稱“羅漢窗”。以作通風、隙望和射擊弓箭用。最高頂處設定箭垛四個,放置若干石塊,在緊要時可向碉下投石塊打擊敵人。有的碉底預埋有陶料水管,暗通水至碉內有進水洞和出水洞。一旦有外族侵擾時以高碉為中心構成整體防護體系。各家只要緊閉大門,以房頂抗擊來敵。而且還可以用暗巷、暗門向中心碉集中。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沒有火器的情況下,這顯然是可靠的防禦體系。
如果說迄今為止的羌建築數千年演變,還是出於世易時移的自然進化的話,則是對這些千年的建築活化石進行高強度地考驗。
行於茂汶的公路間,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量高聳的石碉,或倒塌,或折損。
海拔1970米的蘿蔔寨黃泥夯土建築,與布瓦的黃泥碉,是羌區僅有的兩處黃泥建築群,是世界上最高的夯土建築群。地震之時,據目擊者說,只見一朵黃色的蘑菇雲騰空而起,數百座黃泥碉房已全部倒下。
這些碉樓或碉房,不少已存在成百上千年,身處於地震頻繁的龍門山斷裂活動帶而存留至今,應該說歷經考驗。
您可能還喜歡:
水族端節是水族的春節
大名鼎鼎的東鄉族擀氈技藝
特有的民族氣質和文化:東鄉族服飾
水族之鄉三都“三奇”分別是什麼?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撟、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
歷盡滄桑
羌語稱碉樓為“鄧籠”。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儲存完好。
技藝精湛
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餘。房頂平臺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牆外成屋簷。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臺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撟(繩撟)。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掛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撟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綠巖鑿孔,插木為撟。
羌族民間石匠農閒時常外出做工。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O多年的歷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蕪人的血汗和智慧。
淳厚的古遺風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
川北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黑水、丹巴等地,世世代代生活著一支古老而又極富傳奇色彩的兄弟民族——羌族,羌族是我國眾多民族中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民族。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羌族人民,創造了 燦爛輝煌的馬家窖文化和齊家文化,而古羌碉的建築技術則是華夏文明一顆耀眼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羌碉被法國建築學家稱之為“世界建築明珠”、“東方金字塔”。 羌碉古稱“邛籠”,是羌人由遊牧至農耕定居後的居住形態。在眾多的羌寨中,被專家學者稱為神秘的“東方古堡”的桃坪羌寨,是羌族建築群落的典型代表,更令人矚目。桃坪羌寨始建於公元前111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唯一儲存完好的羌寨。進入羌寨,宛如進入了一座“迷宮”。世界上大多數古堡都是傳統的設東南西北城門或出口的建築程式,而桃坪羌寨以古堡為中心築成了放射狀的8個出口,寨子呈放射狀築有8個出口,8個出口又以整個寨子底層四通八達的甬道織成路網,連結寨內的3個碉樓。走在幽黯詭譎曲曲彎彎的甬道內,如無人指引,一時半會還真難走出這個“八卦陣”。碉樓外面無門,想上碉樓必須從羌民住宅進入。整座碉樓有一根中心柱,貫穿了一柱定天下的古羌建築理論,與半坡遺址中的中心柱思想相一致。碉樓內的交通要道是羌族獨具特色的獨木樓梯,從下而上樓梯呈螺旋狀,梯子每格只能容下一隻腳。而羌碉的窗別具特色,為外小內大,呈倒鬥形。這也是戰爭防禦的需要。 羌碉分為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高者達十餘丈。理縣佳山寨曾有一座十六層石碉,高53.9米,每層高3.3米。此碉為已知的最高石砌羌碉,可惜在文革中被毀。羌碉上的石塊看似信手砌成,其實砌築每一塊石材,使用每一泥撐黃泥,都是有嚴格要求的。碉樓從外形看為一個梭臺形,從每條軸線看整面牆為梯形。羌碉角線準確筆直,似木匠彈的墨線,牆表面光滑平整無以立足。而且,古羌人在修築碉樓時將基礎深挖到岩層處,加強了基腳的穩固性。將牆體修築成梭形,形成多個支撐點,起到了較好的抗震作用。這說明早在兩千多年前,古羌人就已掌握了先進、熟練的建築技術。這些體現羌族傳統和文化特色的建築,連石頭縫裡都滲透出滄桑雲煙,它們是羌族歷史的見證者。這些堅韌古樸歷經千百年風霜雨雪的洗禮和地震等自然災害,至今仍然完好無損的建築,是古羌人在不繪圖、不弔線、不搭架,全憑眼力,用泥土和片石壘砌而成的,令人不禁為羌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築技藝而深深折服。 羌族由於特殊的民族史、特殊的生活變遷、居住環境以及受生產、生活方式等的制約,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民族信仰和生活理念。走進每個羌寨,可以看到各家各戶的房頂上都有白石英石,那是羌民敬奉的白石神。現在,還有不少羌民外出時身帶小白石,佩帶“火鐮刀”,用棉花草擊石取火。這個古俗一直傳承了幾千年。當地羌人喜愛歌舞,夜幕降臨,篝火熊熊,羌家人圍著咂酒,載歌載舞,往往是“一夜羌歌舞婆娑,不知紅日已瞳瞳”。最近的一場大地震,桃坪羌寨矗立的羌寨碉樓沒有發生垮塌,只是幾十米高的羌寨牆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並有石塊掉落。這是羌寨留給人們的又一深刻印象。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那麼,羌族碉樓在哪裡呢?本期的羌族文化就帶你去了解下。
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有 ...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撟、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歷盡滄桑羌語稱碉樓為“鄧籠”。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 ...
開平碉樓圖
開平碉樓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民居形式,主要分佈在廣東開平一帶。確切地講,開平碉樓是一種土洋結合的樓式民居,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型別,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開平碉樓的歷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以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平碉樓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 ...
在開平,大部分碉樓都已人去樓空,
只有很少一部分有人居住。
那些執著地守望著碉樓的人,
延續的是今天碉樓人家對家族
情誼的珍惜和對滄桑歷史的堅守。
常夢迴唐景,夢完溼眼睛;
夢來夢去到新寧,夢妻夢兒夢鄉景;
夢未清,再夢仍美境;
夢醒淒涼心火盛,幾時夢得返家庭。
&am ...
這個冬天,什麼電影最火?那絕對是姜文的《讓子彈飛》!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是,電影中不斷出現碉樓的身影,“竹林掩映,碉樓聳立”,“我家碉樓固若金湯”,“槍在手,跟我走,殺四郎,搶碉樓”等等。電影的外景地在哪裡——廣東開平。電影《讓子彈飛》中演繹的一百年前土匪橫行、軍閥混戰的北洋傳奇,與開平碉樓的時代背景和夢幻色 ...
立園,位於廣東省開平市塘口鎮北義鄉,坐西向東,佔地面積約為11014.99平方米,是國家4A級景區。它是塘口鎮旅美華僑謝維立先生於二十世紀20年代回來興建的,歷時十年,民國25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
立園既有中國園林的韻味,又吸收歐美建築的西洋情調,將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中國華僑私人建造的園林 ...
2007年6月28日,“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專案在紐西蘭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得透過,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專案。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型別,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