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佛教在印度於什麼時候產生

佛教在印度於什麼時候產生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漢、藏佛教聚於一地的佛教勝地 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隅,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為海內外人們所向往的好地方。

  五臺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於山西省五臺縣,太原市北230公里。五臺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峰組成。五臺山曾經有360座寺廟,到1956年時還有124處,現存寺廟四十餘處。

  五臺山據傳是文殊菩薩的道場,這裡眾多寺廟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薩為主。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的左脅侍,最流行的說法是他出身於舍衛國的婆羅門家庭,因有慈愛之心,後隨釋迪牟尼佛出家,成為佛的大弟子,幫助佛化導苔藝眾生。他在諸大菩薩中智慧辯才第一,故專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號。文殊的坐騎丸請獅,表示智慧威猛,他手持寶劍,表示智慧銳利。文殊菩薩因智慧第一,所以被推為眾菩薩之首。

  據記載,五臺山在東漢永平年間已有寺廟建築。相傳漢明帝夜夢金人坐祥雲,從西天而來,知是有佛感應,隨即派大臣蔡暗、秦景等人向西尋訪,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大月氏得到佛經佛像,並巧遇正在當地傳教的天竺高增攝摩騰和竺法蘭,相邀同至中國。永平十年(公元67年),梵僧漢使以白馬馱載經卷和佛像到了洛陽。漢明帝一見釋迦牟尼佛像,果然和夢中所見一樣,越加崇信佛教,遂敕令修建了洛陽白馬寺,並著攝摩騰、竺法蘭在中國傳播佛教。永平十一年,二僧來到清涼聖境五臺山,見五座臺頂山形地貌與釋迦牟尼佛的修行地靈鷲山一致,返回洛陽後就奏請漢明帝在五臺山修建寺院。於是,漢明帝頒旨,在五臺山修建大孚靈騖寺。大孚,是弘信的意思。寺曰靈鷲,指東土五臺山腹地與西域靈鷲山相彷彿。這樣,洛陽白馬寺與五臺山的大孚靈鷲寺就成為我國最早建立的寺院。大孚靈騖寺就是現今五臺山顯通寺的前身。

  隨著佛教的傳播,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道場的地位越來越高,寺廟建築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自漢明帝時攝摩騰、竺法蘭弘揚佛教,建大孚靈鷲寺開始,到南北朝時期,五臺山已建寺二百多處。

  《華嚴經》中敘述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在東北方的清涼山。五臺山不僅位於唐都長安的東北方,也在佛教發源地印度的東北。山內氣候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與《華嚴經》所說吻合。凡此種種,五臺山佛教便請文殊菩薩東來定居,改稱五臺山為清涼山,尊為中華大地上文殊菩薩攜帶家眷、遊行居住、演教說法的道場。其後,又對文殊菩薩展開詳盡的研討,使文殊菩薩的形象不斷高大豐滿,最後上升為“七佛之師”、“三世諸佛以為母”,五臺山也被尊為“金色世界”、“清涼淨地”。

  從北魏孝文帝在山內建立避暑勝地開始,隋煬帝、宋太宗、元英宗、清聖祖、清高宗等都曾駕幸五臺山。至於歷朝歷代皇帝、皇后遣使禮扎五臺山者,更是從未間斷,數不勝數。

  藏傳佛教傳入五臺山的時間,有唐代與元代兩說,清代達到頂峰。清初,朝廷將五臺山十座青廟改為黃廟,僧人也由和尚變作喇嘛。從此,五臺山出現了漢族喇嘛。五臺山是中國少有的漢、藏佛教聚於一地的佛教勝地。

佛教盛行於哪個朝代

  佛教盛行於隋唐。

  從南北朝開始中國佛教進入興盛發展階段。南北朝時佛教已遍佈全國,出家、在家佛教徒數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陽伽藍記》記載洛陽城中寺廟鼎盛時達到1367所,而北方的長安僧尼過萬,南方的建業也有佛寺數百座。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鼎盛之時。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通道教,但對佛教等其它諸多宗教都採取寬容、保護政策。中國佛學逐步發展成熟。


佛教在中國產生的文化現象簡短點

  第一個階段,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互衝突。依據歷史記載的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勢必會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所衝突,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可以從衝突,逐漸相容到相互補充三個階段來闡述。在這個過程中,許許多多的僧人和歷代統治階級都起了主要作用。   第二個階段,佛教開始與傳統的文化相容。從漢明帝到北魏之前,佛教雖然在當時的 ...

佛教在哪裡產生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名悉達多·喬達摩。20歲時離家成道,此後被尊稱佛陀,意為覺悟者,簡稱佛,所傳宗教被稱為佛教。   佛陀示現涅盤後的數百年間,佛教傳遍印度次大陸。原始佛教內部由於對教義的理解不同,發生分裂,進入部派佛教時期,主要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南傳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諸派,盛行於斯里蘭 ...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開始哪一年

  普遍認為佛教是在西漢末年,東漢初年時由印度從西域傳入中國的。漢代與印度交往中,印度佛教傳入具有歷史性意義。根據記載,公元前2年,西漢時期的景盧出使大月氏,大月氏王令使伊存口授《浮屠經權》。伊存是大月氏使者,景盧受其口授《浮屠經》。這一佛教初傳事件被史稱“伊存授經”。 ...

K理論產生哪個國家

  這個課題最早由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1957年發現,從而可他可以表述他的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在數學中,K理論是多個領域使用的一個工具。在代數拓撲中,它是一種異常上同調,在物理學中,K理論特別是扭曲K理論出現在二型弦理論,其中猜測它們可分類D膜、拉蒙拉蒙場強以及廣義複流形上某些旋量。 ...

為什麼佛教印度衰落

  佛教在印度走向衰落是因為佛教只談聖義諦,不與世俗諦合一教化眾生,流於哲學思辯。反觀印度教、回教這兩教一直都保留比較簡單易解的神學思想,所以也更容易讓一般人接受、容易流佈於群眾。佛教在印度後期,受印度教與回教雙重衝激下,更受回教的打壓之下,佛教走向了滅亡之路。 ...

微溶水是否產生沉澱

  微溶是微量溶解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大部分不溶解。溶液中雖然沒有大塊沉澱,但有些處於亞穩定的澄清狀態,只要有外界輕微干擾就會出現渾濁,此時即稱為沉澱。   一般來說,物質有的溶於某些液體,有的不溶於某些液體,化學反應後,如果生成的新物質不溶於所在的液體,反應前沒有固體,就稱之為沉澱。在相同條件下,有些物質溶 ...

型別片產生好萊塢的原因是什麼

  型別化可能是一切文化消費品的共同特徵,小說、音樂、漫畫都有型別,電影並不特殊,在好萊塢製片制度的影響下,電影創作不再是一種個人的行為,規範的製片制度使電影製作成為一種批次的、流水線式的規範化過程,模式化成為其基本特徵,固定模式的確定能夠提高製作效率,降低製作成本,因此,型別片是必然的結果。在好萊塢的歷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