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釋義:業障是什麼意思?
佛教文化釋義:業障是什麼意思?
“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每個人的存在都一定有著需要償還的恩恩怨怨,前世的因來世的果,業障同樣也是需要償還的。
那麼,本期佛教文化了解業障是什麼意思。
還想了解》》大乘佛教八大菩薩
佛教語,謂妨礙修行正果的罪業,比喻人的罪孽。南朝梁慧皎《高僧傳·譯經中·曇無讖》:“進更思惟:‘但是我業障未消耳。’”《法苑珠林》卷七五:“如是神呪,具大威力,能受持者,業障消除。”《西遊記》第十五回:“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
詈詞。它指責他人他物為惡果、禍患的根源。《金瓶梅詞話》第二四回:“婆子道:‘奶奶,你看丟下這兩個業障在屋裡,誰看他?’”清李漁《比目魚·肥遯》:“要急拋離這烏紗業障。”《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在坑裡偷眼看老虎走過幾裡……自心裡想:‘這業障雖然去了,必定是還要回來吃我,如何了得?’”
業障,是佛教術語,是指人在前世的時候,所造的惡業。人從出生開始,就帶著業障,就承擔著人生的苦樂。佛教的修行,有個重要環節,那就是:消滅業障。方法有許多,但最常用的方法是:唸佛誦經。
其出自佛教醫學理論,在正規的醫學辭典中是無法找到這種病例的,業障病雖然尚未證實是否存在,但是人生病的確擁有多種原因,因果病包含業障病,行善心情舒暢,有助於機體健康長壽,行噁心情鬱結,有損於機體健康長壽,這存在科學依據。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不妄語,善業;殺盜淫妄,惡業;非善非惡叫無記業,剎那不停的在造,從來沒有止息的在造。我們知道,口業是言語,著重在言語,飲食也是口業。意業是指念頭,起心動念,無不是業。
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前世做了壞事,這些壞事今生就會障礙我們的事業、障礙我們的愛情、障礙我們的健康。前世做的壞事叫“業”,今生的果報不順叫“障”,就稱為“業障”。
但消滅業障,並不是萬事大吉了。還有許多後續的修行。這更加高難。但洗掉原罪,並不是萬事大吉了。在“稱義階段”以後,還有進一步的“成聖階段”。這更加高難。絕大部分的信徒,所做的修行,主要是初始階段。目標是:消滅業障,洗掉原罪。
佛教文化釋義:佛塔的種類有哪些?
對於佛教文化我們都曾或多或少的接觸過,所以對於它,我們既陌生又熟悉。佛塔就是佛教文化傳襲的一個媒介,它用料精良,結構巧妙,建造技藝高超,數量繁多,種類也是極為豐富。
那麼,本期佛教文化解析佛塔的種類有哪些。
還想了解》》佛塔的作用是什麼?
佛塔的造型起源於印度。根據佛教文獻記載,佛陀釋迦牟尼涅盤後火化形成舍利,被當地八個國王收取,分別建塔加以供奉。
另外,還在釋迦牟尼一生中有紀念意義的八個地點,如誕生處的蘭毗尼花園、成道處的尼連禪河、首次說法處的鹿野苑、安居處的祗陀園,從忉利天下處的桑迦屍國曲女城,化度分別僧處的王舍城、將入涅盤處的毗耶離城。
涅盤處的拘屍那城,建造了八大靈塔,依次稱作聚蓮塔、菩提塔、吉祥塔、神變塔、天降塔、和平塔、勝利塔、涅盤塔,這些塔都是有紀念意義的。在青海塔爾寺建有善逝八寶塔,西藏布達拉宮建有如來八塔也都是為紀念釋迦佛八大事蹟而建造的。
根據佛教文獻記載,佛陀釋迦牟尼涅盤後的舍利,被分成八萬四千份,在世界各地建塔加以供奉。我國的上萬座佛塔,是古代高層建築的代表,其用料之精良、結構之巧妙、技藝之高超、型別之豐富,遠遠超出了歷代文人墨客的筆端。
佛塔種類:
按層級分: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等。
按形狀分:方塔﹑圓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等,另有大塔﹑多寶塔﹑瑜祗塔﹑寶篋印塔﹑五輪塔﹑卵塔﹑無縫塔﹑樓閣式塔﹑密簷塔﹑金剛寶座塔﹑墓塔﹑板塔婆﹑角塔婆。
按所納藏之物分:舍利塔﹑發塔﹑爪塔﹑牙塔﹑衣塔﹑缽塔﹑真身塔﹑灰身塔﹑碎身塔﹑瓶塔﹑海會塔﹑三界萬靈塔﹑一字一石塔﹑籾塔等。
按建築材料分:磚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土塔﹑糞塔﹑鐵塔﹑銅塔﹑金塔﹑銀塔﹑水晶塔﹑玻璃塔﹑琉璃塔﹑寶塔﹑香塔。
按性質意義分:祈福塔﹑報恩塔﹑法身塔﹑壽塔。
按塔排列位置之樣態分:孤立塔﹑對立式塔﹑排立式塔﹑方立式塔﹑拱立式塔﹑分立式塔。
按樣式分:覆缽式塔﹑龕塔﹑柱塔﹑雁塔﹑屋塔﹑無壁塔﹑喇嘛塔等。
佛教文化解說: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阿彌陀佛是佛教的一個術語,阿彌陀,意譯為無量壽,所以又稱作無量壽佛。無量壽經上上說到:“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佛教教徒和高僧口中所說的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呢?本期佛教文化帶你來看看。
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大乘經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大乘佛經主要如《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對阿彌陀佛及其西方極樂世界均有詳述。大乘佛教流傳之地,如中國、日本等大乘教區,阿彌陀佛信仰也尤為繁盛和重要。而漢傳佛教的淨土宗,則完全以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作為專修的法門。
無量壽佛,(佛名)阿彌陀佛之譯名也。淨土三部經中,小經存梵名題曰阿彌陀經,大經舉譯名題曰無量壽經。阿彌陀含無量光,無量壽之二義。無量壽經上曰:“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於密教為五佛中之西方尊,於胎藏界曰無量壽,於金剛界曰阿彌陀。
據記載,在很古的時候,他原是世自在王佛時的法藏比丘,受到世自在王佛的教化,自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極樂淨土),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發了四十八誓願,因此成就了他成佛的願望,而成為阿彌陀佛,現在仍在彌陀的西方淨土說經法,據說遇到他大慈光的人,能夠避免一切痛苦。
記載阿彌陀佛故事的經典,早在東漢即有翻譯。六朝時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彌陀佛信仰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淨土宗。隨著淨土宗在中國的普及,阿彌陀佛成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阿彌陀佛”四字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
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淨土世界的教主,以無盡願力誓渡一切眾生,不捨悲願,以無量光明照獨行者,業障重罪皆可消減,凡持其名號者,生前獲佛護佑,消除一切災禍業苦;死後更可化生其極樂淨土,得享一切安樂。
佛教界自古就流傳一句話: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於此我們要補充一句:不念無量壽經,不知彌陀偉大!《無量壽經》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生中,專門介紹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的三部經典之一,另兩部為《觀無量壽佛經》和《阿彌陀經》。此經又被尊為“淨土第一經”,因它乃淨土三經之中心。又佛宣稱,在他此次的度生法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總共一萬二千年)中,此經乃最後才滅的經,亦即一切經法都滅了,尚留它住世多一百年,以度有緣之人。由此可見其威力之強及影響之遠了!
【結束語】佛教對於人們的意義非凡,就像佛教中一句老話說到:不要用牛羊眼看人。牛羊的眼睛只能看到別人像牛羊的一面,你從上帝的眼睛看你自己,發現自己內在有一個神明,那就不一樣了。
佛教文化解說:橫三世佛是什麼意思
中國之所以信奉佛教,是因為佛教主張眾生平等。中國人口眾多,而且大多數是平民,在這個社會不平等的事情又很多,所以人們憑著僅有的信仰,來維持生活。佛教文化中所說的橫三世佛是什麼意思呢?不妨來看一下。
中間是釋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兩位脅侍菩薩是“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
左邊是西方極樂 ...
佛教文化典藏:三藏十二部經有哪些
佛經,分為經、律、論三藏,這是按照其所載內容來分的,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分類,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分類。那麼,三藏十二部經指的又是什麼呢?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佛經大全中去了解一下吧。
三藏:
何謂三藏?即是經藏、律藏、論藏,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精通三藏,並能以三藏自利化他者, ...
佛教文化解讀:南傳佛教特點有哪些
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對於佛教中國人都一定不陌生的,在內陸信奉最多的宗教當屬佛教了,佛教也有著北傳南傳之分,你知道南傳佛教特點有哪些嗎?
那麼,本期佛教文化一起了解吧!
南傳上座部佛教使用巴利文律、經、論三藏。“巴利”直譯為“線”、“行”、“秩序”,意思是“本文”。南傳佛教認為巴利語就是佛陀 ...
佛教文化解說:佛教中的三身佛是什麼
佛教裡面有這樣一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信仰人們的心靈產物,是隨著某個宗教而聚集起來的,喪失信仰的人就會像丟失理智一般。本期佛教文化帶你來看看三身佛是什麼。
三身,梵文Trikāyāh,即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身”除指體貌外,亦有“聚積”之義 ...
佛教文化故事:佛陀本生故事一二則
佛教文化為你帶來:佛陀本生故事一二則。故事一七步蓮花,它是一個典故,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一出生就獨立行走了七步,每一步地上都出現一朵蓮花。而故事二……跟隨小編繼續往下看吧!那麼,佛教文化將為你解答。
故事一:釋迦牟尼的七步蓮花
母親摩耶王后懷孕已滿10月,一日率眾宮女漫遊蘭毗尼花園。那時正是四月初 ...
佛教文化說,三皈依是什麼意思
對修學佛法來說,人身無八無暇、有十圓滿,是學習佛法最好的善緣條件。無論我們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追求世間的幸福生活,還是修學佛法,追求出世間的解脫利益,都要依靠這極為難得的寶貴人身。“皈依”是入教之門,也是佛教信徒和非佛教信徒的惟一分界線,因此,信仰佛教的人首先應該瞭解“三皈依”。 那麼,三皈依是什麼意思呢 ...
佛教禮儀文化講解:頂禮的功德有哪些
頂禮的時候,雙手要合十,宛如含苞待放的蓮花一般,空心合攏。首先合掌於頂輪,然後合掌於喉輪,最後合掌於心輪。那麼,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佛教禮儀文化講解:頂禮的功德有哪些吧!
曾經有個比丘,頂禮有佛陀頭髮和指甲的塔,阿難尊者請問世尊他做頂禮的功德。世尊說:“頂禮一次,最基本的功德將獲得自己身下所壓面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