葷是肉類的食物,辛是氣味辛辣的蔬菜,如蔥、蒜等,為佛家所戒食。
【五辛】:五種帶有辛味的蔬菜、即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學佛人要戒食五辛,因五辛中含有極充分的刺激性,熟吃能使人淫火焚身,生啖又易使人增高嗔恚,學佛人一有了慾念和嗔恚,便會矇蔽智慧,增長愚痴,妄動無明,造諸惡業了。
腥:殺之為血腥。
這個是宗教問題,主要是佛教的禁忌.
佛教裡的葷腥和一般人理解的不同,
“葷”是指有惡臭和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楞嚴經》說:葷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謂“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種動物的肉,甚至蛋。對此類食物,出家二眾也不能吃。
1、佛教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三寶是佛教徒皈依的物件。
2、佛法僧三者的究竟體性,是佛陀。這是皈依佛、法、僧三寶的簡義。
3、佛寶是已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法寶指諸佛的教法;僧寶是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僧團。
4、佛法僧三寶是我們皈依的對境,佛教徒有皈依三寶,才能真正修得解脫之道。
三門,指得解脫證涅槃的三種法門,空門,觀一切法皆無自性,由因緣和合而生。無相門,又稱無想門。謂既知一切法空,乃觀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無願門,又作無作門、無慾門。
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喬達摩·悉達多所創。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目的即在於追尋和實踐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進入涅槃的境界。
三有指的是: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
1、欲界有:是指欲界的貪心;
2、色界有:是指色界的貪心;
3、無色界有:是指無色界的貪心。
正是由於有這三界的貪心,人類才會在三界中輪迴。如果破除三有,破除對三界的貪心,就能解脫生死輪迴,不再在三界中受生。 ...
1、葷腥這個概念主要是佛教比較注重。而這個葷腥和我們目前理解的葷腥不太一樣。
2、“葷”其實指的是蔥、姜、蒜等刺激性的食物,而“腥”則是指的魚肉、雞肉、羊肉等我們平常意義理解的葷腥。
3、佛家講博愛之心,是不殺生的,而佛門子弟為了自律是不吃蔥、姜、蒜。 ...
佛教三寶指的是佛寶、法寶、僧寶這三種,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
1、佛寶,是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佛教三寶的一切諸佛。
成就圓滿佛道,是為佛寶之條件,換言之,佛寶為佛陀從覺悟中發展的心靈力量和圓滿智慧的德行。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諸佛,才是真實的佛寶。一切諸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及東南西北、四維 ...
佛教七大指的是:地、水、火、風、空、見、識。
地,指有“堅”性的物質。
水,指有“通”性的物質。
火,指有“焰”性的物質。
風,指有“動”性的物質。
空,指有“容”性的存在。
見,指有遍性的覺察。
識,指有透性的覺悟。 ...
1、古時僧人不沾葷腥的葷最初指是氣味濃烈的蔬菜。
2、葷腥一詞出自白居易“齋戒”一詩,每因齋戒斷葷腥,漸覺塵勞染愛輕。“葷腥”中的“葷”最早念xun,原指氣味濃烈的菜蔬之類的食物,如蔥,蒜,洋蔥等,“腥”才是指肉類。 ...
漢傳佛教八宗指的是慈恩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律宗,淨土宗,密宗,禪宗。
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劃分的佛教派別,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地,為北傳佛教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為主。
在歷史上,漢傳佛教同時受到北傳佛教與南傳佛教的影響,但以北傳佛教的影響力較大,南傳佛教只在雲南等地流傳。漢傳佛 ...
第六意識分為兩種情況,第一是在前五識的基礎上分別的,是第六意識。前五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是對外界刺激的第一感受。還有一種情況,不在前五識的基礎上分別,而是閉門造車,把法塵翻起來分別妄想,過去現在未來,天上地下,這種情況也是意識、第六識。《楞嚴經》裡說,元依一精明,分作六和合,前六識其實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