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也稱三解脫門,為通往解脫之道的三種法門,即空、無相、無願。
1、空門,謂觀無我、無所,一切諸行不真實、不常、恆空。
2、無相門,又作無想。謂觀因空故,不起著於相。
3、無願門,又作無作或無慾。謂觀無相故,於未來死生相續,無所愛染願求。
人生三毒:貪、嗔、痴。鴿子代表貪,因為它不知飽。佛教裡的眼鏡蛇代表嗔,因為它極容易發怒傷害別人。這是有典故的:有一次佛陀在正覺白塔附近的放生池邊打坐,據說佛陀當時在池邊打坐時,忽然雷雨交加,池中的蛇王感念佛陀的威德,便用蛇頭作為傘蓋護衛著佛陀。印度的蛇王(Naga)就是眼鏡蛇。
意思是:用佛法降伏自己的煩惱慾望,使其不起作用。
整句話是“調伏自相續,饒益諸有情”用佛法降伏自己的煩惱慾望,使其不起作用。並讓一切有生命的眾生都能得到利益。前一句是自利,後一句是利他。這就是菩薩的六道萬行。
六根即人的六種知覺。眼主視覺,耳主聽覺,鼻主嗅覺,舌主味覺,身主感覺,而意就是所謂的第六感。在佛家,意是感知的最高境界。不淨可以理解為沾汙,不是玷汙。是不潔淨不純潔。
六根不淨是一個詞語,拼音是liùgēnbùjìng,比喻心緒不寧,處事偏私。
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比喻心緒不寧 ...
原始佛教時的僧人以乞食為生,在律藏中關於“食”的規定非常多,都是佛陀依著當時的情境而加以制定的。佛教傳入中國後,為適應民情風俗,中國僧人食物的來源、形式與內容,就產生了另一番新的風貌,稱之為齋飯,由於佛教戒律是不許吃葷,所以齋飯是除所有肉類的綠色食物。大乘佛教是嚴禁肉食的,《梵網經菩薩戒本》即指出“不得食 ...
海青為我國佛門僧俗二眾禮佛時所穿的衣服,即僧衣。
穿著“海青”,大都是在“禮誦、聽經、會賓、議事”、以及晉見長老等重要的場合。
佛教傳入中國,由於氣候、國情及實際需要等種種關係,原有之三衣不再適用,所以就另制小褂、中褂、長褂及大袍。原有之三衣僅於禮佛、誦經或集會時,披搭於大袍之外,並依實際情況僅擇 ...
學佛者在發宏願的時候一般都有這麼一句話:度盡眾生。耳熟能詳的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而最著名的則莫過於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願了,眾生業已度盡,何也,內眾生度盡,外眾生即盡。用道家的話講是法於陰陽,陰陽互根。 ...
佛教中的“渡”,常寫作“度”。度與渡同義,是舟船渡人過海的意思。又是出或離的意思,出是出離世俗,離是脫離生死。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
佛教裡的指清新脫俗的女性。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 ...
“天龍八部”是佛教術語,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以下為“八部”的介紹:
1、天眾,指天人和天王,即生活在各層天的眾生,他們的生活比人間優勝得多,壽命也長得多;
2、龍眾,梵語稱為娜迦,是護衛佛法的有功之臣,印度神話和佛經中的龍與我國傳說中的不同,佛經裡的“龍”字指“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