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諾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的基諾民族鄉,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無文字,過去多靠刻竹木記事。基諾族文化流傳至今,基諾族的春節習俗還不為人知。下面,小編將給大家逐一介紹。
基諾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原始宗教,但對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傳統節日以過年為重,具體時間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農曆臘月間進行。過年或祭祀時,家家都要宰殺畜禽置酒備肉,以傳統的剽牛活動最為隆重。屆時由幾個小夥子持刀先砍牛腳,而後割下牛臀部一塊肉祭祀,餘下的牛肉大家分食,與此同時還要用牛瘦肉、皮、血、苦膽、蒜、辣子、酸筍、檳榔、綠葉、酒做一種名為“克勒剎”的冷盤,與3只鳥和飛鼠乾巴等組成禮物,送給鄰近村寨的寨王家,並順頌讚美之詞。剽牛後各家的家長都要到長老(家族長)家祭祖過年,長老要設宴款待,按規定入席。
祭祀活動還有燒地祭、嘗新節和吃谷魂,每次祭祀一般都要殺豬、宰狗。狩獵祭要按獵獲物的大小、兇猛程度分為三個等級,祭視的規模也根據等級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所有獵物必須在祭祀後才能食用。
過年是基諾族最隆重的節日,但沒有統一的日期,各村寨在一月份擇日過節。節日前,家家戶戶都要釀酒、殺豬宰牛,準備豐盛的食品,並邀請附近村寨的親戚朋友前來歡度新年。
年節期間,男子身穿鑲邊無領對襟訂、棉布褂和白、藍色褲子;婦女穿繡花無領對襟小褂和鑲紅邊黑色的前開合短裙或長裙,挽髮髻盤於頭頂,戴白厚麻布後披翅帽。大家聚集廣場,除共同唱歌跳舞外,還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
兒童最喜愛的是會箭槍和陀螺;婦女盪鞦韆和玩雞毛球;小夥子擲標槍、踢球、踩高蹺。男女青年還一起翻竹槓。節日裡還有一項獨特的活動是敲大木鼓。大木鼓,基諾族人民視為最神聖的器物。平時掛在“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家裡,嚴禁動用,只有過年節時才能敲擊。
春節,預示著一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始。我國的春節,舉國歡慶,全國人民都沉浸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過春節,但每個民族的春節習俗卻不一樣,正因為如此,才形成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那麼,你知道基諾族的春節是怎麼過的嗎?一起來體會一下基諾族文化吧。
春節到來,聚居於雲南西雙版納的基諾族,口嚼檳榔的老翁揚頭打鈸,戴大尖帽的老嫗低首鳴鑼,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響,男女青年圍成一圈徒手跳舞。
過年是基諾族最隆重的節日,但沒有統一的日期,各村寨在一月份擇日過節。節日前,家家戶戶都要釀酒、殺豬宰牛,準備豐盛的食品,並邀請附近村寨的親戚朋友前來歡度新年。
年節期間,男子身穿鑲邊無領對襟訂、棉布褂和白、藍色褲子;婦女穿繡花無領對襟小褂和鑲紅邊黑色的前開合短裙或長裙,挽髮髻盤於頭頂,戴白厚麻布後披翅帽。大家聚集廣場,除共同唱歌跳舞外,還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兒童最喜愛的是會箭槍和陀螺;婦女盪鞦韆和玩雞毛球;小夥子擲標槍、踢球、踩高蹺。男女青年還一起翻竹槓。節日裡還有一項獨特的活動是敲大木鼓。大木鼓,基諾族人民視為最神聖的器物。平時掛在“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家裡,嚴禁動用,只有過年節時才能敲擊。
1.獨木棺。是基諾族的傳統葬俗。基諾族一般實行土葬,較早時用篾笆編棺,後來,通常用獨木棺。製作獨木棺時,全村男女出動,將一大樹砍倒,取其一段,劈成兩半,挖空中間,將死者置於其中,在自己氏族墓地內埋葬。棺木深埋一米多,以死者生前所用的生產生活用品,如刀、鋤、鐮和火藥槍等殉葬。若村中老人死去,全寨要停耕三天,由女兒、女婿裝殮入棺。出殯時,由巫師戴著特製的帽子,帶著儀仗隊,扛著大刀,送往葬地。棺木埋後不留墳堆,但要在葬處地面搭一小竹房,竹稍向下,根朝上,形如活人住房,內建竹製祭桌,死者家屬每天要到竹房獻祭二、三次,祭供一至三年。還在墳旁燒火一堆,意為供死者取暖。有的還守墓數日,以示對死者的懷念。 2.公共基地。基諾族的葬俗。基諾族村寨都有公共墓地,並按宗姓劃分墓區。公共基地很小,不得任意擴大。據說,擴大鬼的地域對活人不利,因此,有新死的人埋葬不下時,就得將從前埋下的棺木屍骨挖出丟掉,在原穴中埋入新的棺木屍體。外來人死後不能入葬原有宗姓墓區,只能埋在村寨公共墓地邊緣。未成年者和凶死者不得入公共墓地,夫妻也不合葬。舊時,各族之家族,都有自己的“公共墓地”,有的並無特殊習俗的規束。
打茶油的習俗起源於唐朝,它是侗族等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打茶油也是潼族人民用來招待賓客的食物。在不同的場合他們能調配處不同的茶油。打茶油體現了少數人民的智慧和禮儀之道。下面的湖南文化為你帶來更多關於打茶油的習俗,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打油茶是侗族特有的一種飲食習慣。侗語稱為dosxeec,意為放茶、做茶 ...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大部分地方都要吃年糕和年夜飯。春節一到在外漂泊的遊子就會回到家鄉和家人團聚,在外心情勞作了一年終於可以高高興興的回家與家人團聚。想知道內蒙古的春節是怎樣的嗎?那麼就跟小編一起走進內蒙古文化吧。
小年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又稱為“年火”,帶有迷信色彩的 ...
古老的畲族文化,源遠流長。畲族婚禮是畲族文化最大的特色,不僅富於情趣,而且奇特新穎。比如新娘晚上過門,新娘的嫁妝要有很多勞動工具等等。畲族婚俗傳統而又極具特色。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畲族婚俗文化吧。
畲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禮別具情趣,屆期新郎由岳家親迎,岳家款以飯就餐時,餐桌上不陳 ...
作為中國最為普遍的傳統節日,春節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佳節。春節不僅是漢族的第一大節,也是許多少數民族的重要節日。京族人當然也有過春節,在春節期間他們有著怎樣特別的習俗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京族文化吧。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 ...
“緣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正如大自然與世界對鄂溫克族文化的愛,我國有56個民族,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他們的起源為世界增加了無數的光彩,下面就由小編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鄂溫克族起源。
貝加爾湖起源說。呂光天先生在《鄂溫克簡史》(出版於1983年)中詳述了他的見解。他認為從考古發掘的材料看,古代貝加爾湖 ...
過年是全國人民普天同慶的日子,過年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每個人民都盼望著的。但由於民族文化的不同,過年習俗自然也不一樣。那麼,普米族的過年習俗是怎樣的呢?一起來普米族文化中看看。
大過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之一,一般從臘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飯到正月初七過完人的生日為止,要七八 ...
穿著鮮豔靚麗的民族服飾,敲著留下歲月痕跡的牛皮大鼓,歡歌載舞,這就是基諾族人慶祝豐收的大鼓舞。太陽鼓在基諾族的節日裡一定會出現,它被基諾族人視為神靈的象徵,而太陽鼓也是基諾族文化的一個象徵。那麼,關於太陽鼓有著怎樣的傳說呢?
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基諾山鮮花盛開,歡聲笑語。寨子裡的卓巴(長老)敲響了牛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