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佤族文化特色:佤族人的婚戀習俗

佤族文化特色:佤族人的婚戀習俗

  在中國結婚並不像外國那麼簡單,外國只需要叫上親密的親人,在教堂舉行一個簡單的婚禮,這個形式就算完成了。在中國,結婚需要算八字,兩家坐在一起商量聘禮,宴請賓客等等……那麼,少數民族的婚禮又有什麼不一樣呢?就跟著小編一起到佤族文化了解佤族人的婚戀習俗吧!

  佤族家庭屬下父系制,女子一般從夫居。佤族青年男女結婚前,男子要為女方家幹一段時間的活,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以作為對娶走女方姑娘的補償。這種形式帶有從妻居到從夫居過渡的痕跡。

  佤族婚俗

  佤族婚俗介紹(一)

  青年男女結婚一般都選擇在農閒季節:一是在農曆四月,即佤族舉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動到蓋木鼓房前這個月內;二是九月至十二月之間,從修完房屋曬臺到祭祀水鬼這段時間內。佤族姑娘出嫁,父母要為她準備嫁妝。嫁妝主械有衣服、被蓋、紡織工具和生產工具。姑娘出嫁時所戴的銀器飾品一律不陪嫁,而是採取借戴的形式,借戴一兩年後歸還孃家,要不就由新郎家出錢購買。

  佤族的結婚儀式比較簡單,婚期共三天。第一天,男女雙方各自請本寨的鄉親們來吃一餐酒飯。第二天,男方給女方家送去聘禮,聘禮中含有部分現金、部分結婚用品和送給女方家的禮物。第三天,父母牽著姑娘的手歡歡喜喜同迎親隊伍一起送到男方家。新娘來到男方家後,由魔巴殺雞看卦,並對新婚夫婦祝福。

  歷史上,佤族部分地方保留有搶婚的習俗:男方乘姑娘在外勞動之機,邀約夥伴把姑娘搶回自己家裡,然後再舉行婚禮。這種習俗現已鮮見。佤族實行一夫一妻制,歷史上也有多妻的現象,在一夫多妻家庭裡,大老婆在家庭中沒有特殊地位,小老婆也不受歧視。

  過去,佤族也有轉房的習俗。丈夫去世妻子可以轉房給弟弟,如弟弟已婚,經嫂嫂和弟媳同意,亦可轉為弟的小老婆。如女方不願意轉房,也可另嫁,但必須由新夫家付聘禮給亡夫之弟或同姓家族。夫妻不和,也可以離婚,但若為男方主動提出,則不退聘禮;若女方提出,則要退回聘禮。

  佤族婚俗介紹(二)

  殺雞看卦和背對側臥談戀愛

  在芒堆的佤族青年訂婚要經過飛玉(串姑娘)、地亞(搶姑娘殺雞看卦)、都帕(送定親禮)三個階段。

  在飛玉(串姑娘)中,主要有唱情歌和“散海”(梳頭)兩種形式,其中尤以“散海”(梳頭)最為有趣。“散海”是由女青年中年紀較大的自願作為代表,輪流給小夥子們梳頭。凡是參加“飛玉”的小夥子都要接受姑娘的梳頭。

  在梳頭中,姑娘小夥竊竊私語,相互試探對方對自己有無愛意。如果雙方比較投緣,那麼姑娘的動作就顯得柔和多情,故意拖長梳頭的時間,即使其他人有意見,他們也是不會在乎的。

  “地亞”是男女雙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時機已經成熟,考慮婚嫁了,但必須讓偉大的“梅神”知道和同意這件事,所舉行的搶姑娘殺雞看卦活動。“地亞”這天晚上,小夥子和他的媒人約上幾位同伴,假裝到姑娘家“串”。到夜深人靜時,人們都已熟睡了,媒人示意姑娘走出房門,姑娘一跟出來,未婚夫就將她的搶了跑。姑娘追上去要未婚夫還她包頭,小夥子說:“你的包頭已經是我的了。”然後又向前走,如果姑娘不走,其他人就推著她走。

  這時是姑娘選擇自己終身大事的關鍵時刻,如果不同意或臨時變卦,她就必須大聲喊叫父母親友將小夥子們趕走。如果同意,她就會假意要包頭,一路跟著未婚夫到男方家。

  到了男方之後,人們殺雞祭神,求神讓婚姻順利成功,接著大家高高興興吃雞粥。到了第三天,未婚夫就可以帶上媒人和禮物去女方家中說親了。

“寄死窯”的文化謎團:棄老習俗與傳說

  對民間傳說的進一步發掘與保護,在我國非遺保護工作中佔有重要位置。棄老傳說已成為形態鮮活、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和社會教育價值的中國民間口頭文學經典之一,稱得上是一個宏大的民間傳說圈。在1000多年的廣泛傳承中,有力地推進著從棄老向敬老這一重大社會習俗的轉變,完全應該進入中國非遺保護國家名錄之中,受到如同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四大傳說同樣的珍愛與保護。特別是在中國和許多國家正跨入老齡社會的今天,這一頌揚老人智慧、倡導孝養老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在人類文明程序中更顯現出它的價值!

  “寄死窯”的文化謎團

  關於中國古代由“棄老”向“敬老”習俗之變遷,我於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撰寫過3篇文章進行追蹤探索。我將在湖北十堰市採錄的民間傳說《鬥鼠記》和日本流行的《棄老山》故事進行了比較。《鬥鼠記》敘說古代鄂西北一帶的麇國曾有將花甲老人送進“寄死窯”的陋俗,後因一孝子隱藏的老父在國難當頭之際以豐富智慧同敵國鬥鼠取勝,由此國王領悟到“老人是個寶”,從此社會風俗便由“棄老”轉變成“敬老”了。當時我還來不及對

  當地這一習俗本身的實際狀況進行深入研討,只是將《鬥鼠記》和日本的同型故事《棄老山》進行比較之後,初步斷定它們均源於印度佛經中的《棄老國緣》。

  此後我赴鄂西北進行民間學學考察,意外得知當地就有棄老傳說中的寄死窯遺蹟完整存留至今。2001年5月20日,我在湖北省武當山官山鎮西河村的一處半山腰處,對當地居民叫做“寄死窯”的兩個棄老洞進行了一番實地察看,後寫成《走進“寄死窯”》一文。跨入新世紀後,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浪中,對棄老傳說及相關遺蹟的關注,仍是文化熱點之一。但這個巨大的文化謎團至今還遠遠沒有解開:現今在各地最為流行的是關於棄老的種種傳說故事,這些口頭傳說究竟是歷史事項的憶述,還是印度佛經故事的民族異文?怎樣判定相關棄老洞遺蹟如“寄死窯”之類的歷史真實性?怎樣看待含傳說、遺蹟在內的這項重要文化遺產的文化史價值?

  棄老的傳說

  先從有關棄老的傳說故事講起。從《鬥鼠記》的採錄評說開始,在中國各地區發現的同類型傳說文字已達70餘例,它們是:湖北地區有《鬥鼠記》、《八斤貓》、《不殺老人》、《人過花甲》、《家有老是個寶》、《千斤鼠》、《人過六十下地窖》;陝西有《老而有用》、《家有一老,黃金活寶》、《送老人“上山”的傳說》;河北有《六十還倉》、《金毛鼠》、《活埋老人風俗是如何改變的》;苗族有《吃死人的風俗是怎樣改變的》、《子更易俗》;土家族有《兒子要抬老子到廟裡去》……總計已達70餘篇,遍及中國東南西北的各個民族居住地區。

  這些口頭傳說的共同梗概為:

  1.古時曾流行不養六十花甲老人,令其在“寄死窯”等棄老洞內自斃的習俗。

  2.一戶人家的兒子偷養老父,此時恰逢敵國提出種種難題相威脅,正是這位隱藏老人由他兒子出面以豐富智慧化解難題,使王國轉危為安。

  3.國王由此認識到智慧老人是個寶,從此下令將棄老習俗轉變為孝養老人。

  各地口頭流傳的文字大同小異,雖枝葉有別,而情節主幹卻十分一致。因此故事學家將它們歸屬於同一型別,美籍華裔學者丁乃通按國際通用的AT分類法編撰的《中探秘國民間故事型別索引》,將這一故事列為AT981型“隱藏老人智救王國”。臺灣口傳文學學會會長金榮華教授新編《民間故事型別索引》,沿用這一分類法,將它的名稱改訂為“被棄老人智救王國”。

  2005年到2006年夏季,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徐永安副教授在武當山官山鎮、鄖縣鄧灣至老渡口、鄖縣安城3個距離在150公里以上的集中分佈區,選擇其中儲存較為完整的寄死窯遺址的形制進行勘察,並採訪當地老人獲得如下結果:寄死窯遺址在漢水中游的河岸、山地普遍存在,這些遺址系明顯人工開鑿,非自然生成。一些地點還存在多口寄死窯密集分佈的情況,比如官山鎮官亭河岸邊四口,鄖縣老渡口附近的垂直河岸上,高低錯落分佈著十幾口,鄖縣安城一座名字就叫寄死窯的岸邊小山上竟有十幾處遺址。有關寄死窯傳說流傳普遍,遺址與傳說對應關係十分明確。徐永安透過對棄老洞遺址的考察和對當地老年人的訪問,還揭示出“60歲老人自死”是一種依從於內在民俗信仰而選擇的崇高行為,從而寄死窯也成為一個“神聖的空間”。由此顯現出民俗的普遍性特徵具有的對人類社會行為的巨大控制力量。

  廈門華僑大學黃紹堅博士的棄老習俗調查,除鄂西北的“寄死窯”之外還有山東膠樂半島的“模子墳”、山西晉中市昔陽縣的“生藏墓”等。早在1936年,中國著名地民族學家馬長壽先生就曾發表《中國花甲生藏的起源與再現》一文就此作過論考。

  由此可以證明,在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區也存在過這一棄老習俗。諸多事實告訴我們:彼時的棄老俗,一定有它存在的充分的、合理的理由,而不僅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惡的一種

  註腳。事實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敬老傳統,都不可能天然生成,它須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最終完成從棄老到敬老的質的飛躍。

  棄老傳說脫胎於印度佛經

  在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的中國,竟然流行過野蠻的棄老習俗,許多被稱作“寄死窯”“模子墳”“生藏”的遺蹟至今尚存。我在上世紀80年代初關注這一文化事項時曾引述俄羅斯著名學者普列漢諾夫的《論藝術(沒有地址的信)》中的一段話予以評說,那些原始民族“遺棄或殺死老人”,並非由於生性殘忍,“而是由於野蠻人不得不為自己生存奮鬥的那些條件”“殺死非生產的成員對社會來說是一種合乎道德的責任”。這個貫串歷史唯物主義的論斷,已由大量人類學調查材料所證實,至今仍是我們解開棄老習俗文化之謎的一把鑰匙。

  現在就是怎樣看待中國棄老習俗和口頭傳說的相互關聯及其文化價值了。在那些有“寄死窯”遺址存留的地方,也就會有相關傳說故事普遍流傳,作為對這一實際風物的解說,兩者互相依存,彼此彰顯。這樣的對應關係是顯而易見的,可是深入探究,被命名為“被

  棄老人智救王國”的AT981型故事,是否就是由這些地方的棄老遺址所載負的棄老習俗之歷史憶述所構成的口頭文學呢?我以為還不能這樣說。相關的傳說故事另有來源,源頭就是漢譯《雜寶藏經》中的《棄老國緣》,原故事梗概如下:

  過去更遠,有國名“棄老”,有老人者,皆遠驅棄。

  有一大臣,心所不忍,作一密室,偷養老父。其時天神以八事相難國王:辨二蛇之雌雄,量大白象體重,識兩方檀木木質之頭尾,區分二馬之母子屬性……

  如不能解,國將覆滅。大臣私詢老父,出面悉皆答之。後白國王,臣之應答,盡是父智,非臣之力。國王由是普告天下,不聽棄老,仰令孝養,其有不孝父母,當加大罪。(《大正藏》第4卷本緣部下第449—450頁)

  這部《雜寶藏經》於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公元472年)由吉迦夜按記憶口述故事,曇曜等人以漢語譯出,再由劉孝標執筆寫定。郭煌文書中已有不少《雜寶藏經》的抄

  本殘卷,可見到唐代此經已得到相當廣泛的流傳。在1500多年中伴隨佛教傳播流向中國廣大地區並蛻化在民間口頭文學之中,是毫不足怪的事。

  那麼,現在應予著重申說的是,早在《敦煌雜抄》中就有了《棄老國緣》“蛻化為國有”的完整文字,請看:

  何謂養老乞言?因誰。昔紂時,敬少不敬老。人年八十,並皆煞之。有兄弟二人,慈孝。見父母老,恐被誅戮,造地陰窖,藏父而養。後有北漢匈奴國獻一木,粗細頭尾一種,復以漆之,不辯頭尾。復有草馬,母子兩匹,一種毛色,形模相似。復有黃蛇,一雙,不知雌雄。天子不辯,遂訪國內;若有人能辯木之頭尾,馬之母子,蛇之雌雄,賞金千斤。經數月無人能辯。其子二人,遂私問藏父曰:“具說木及馬蛇等事由狀。”父謂子曰:“此不可足知。凡有人物必有頭尾輕重,其木於水中沒著,是頭者浮,是尾者沉。驅馬渡水,是母者於先,是子者隨後。將一團,遣蛇跳過,是雄者跳出,雌者在於綿中不動。”其子即用父言教,應募而答之。果以具辯木之頭尾,馬之母子,蛇之雌雄,得金千斤。時人云:“養老乞言,辯之具矣。”此事因紂而起。(見梁麗玲《及其故事研究》引述,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版。)

  《雜抄》是唐五代時期普遍流行於瓜沙地區的一種童蒙教育材料。《雜抄》中的這篇故事,從整體情節結構到三個難題設計均顯而易見是借用《棄老國緣》而來。將天神向國王問難的印度故事情節改變成以中國著名古代暴君商紂王時代為背景,並別具匠心地揳入匈奴

  國借問難挑釁威脅國家安全的枝節,讚頌被棄老人智解國難的崇高行為,賦予本篇以儒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鮮明內涵。一篇既脫胎於印度佛經,又染有中國歷史文化鮮明色彩的動人故事就這樣融合在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之中了。

  其次,後世從各族民眾口頭採錄得來的幾十篇故事,基本形態均沿襲《敦煌雜抄》而來,從敘事形態學考察,它們均由在棄老習俗下主人公偷養老父,敵國以幾項問難造成國家危難,隱藏老人智解國難,由此將棄老習俗轉變成敬養老人,樹立起智慧老人是個寶的普世價值觀念。一位歐洲故事學家認為:“由幾個情節單元組成為比較複雜的情節,如果不同地區有相同的情形,那就不能不信其為同一則故事在不同地區的流傳。”何況《雜寶藏經》中棄老國故事之傳入中國,以及流傳演變的歷史脈絡均甚清晰,斷定其由佛經故事脫胎而出就更加令人信服了。

  棄老傳說的中國元素

  我們既要看到中國棄老傳說在情節結構上同印度佛經故事的類同性,也要看到它們巧妙融入中國歷史文化元素所形成的變異性。一是將時空背景置換成中國境內,如《敦煌雜抄》中的故事以商紂王時為背景,湖北的《鬥鼠記》以古代鄂西北一帶的“麇國”為背景;二是靈活自由地設定鬥智專案。佛經故事中的三難——辨識木棒之頭尾、馬之母子和蛇之雌雄在中國故事中沿用最多;也有以鬥鼠或尋找水底黃金等難題來考驗國家智力的;三是將孝養老人從家庭倫理提升到智解國難的高度,以體現儒家精神。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國雖在廣大地區流行過棄老習俗,

  然而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較,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優良傳統,正如我在1984年的論文中所寫的:“春秋戰國時期,老人是個寶的觀念就已深入人心。”“諸子百家大都以老人為師,老人的智慧在這一時期大放異彩”。1990年問世的王曉平所著《佛典•志怪•物語》中,在將中日兩國棄老傳說作比較時,也特地指出:“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已擺脫了棄老風俗,《左傳》中的晉文公老年的譎詐,蹇叔的預見,都是對老者智慧的肯定。”

  “說操築於傅巖兮,武丁用而不疑;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甯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屈原《離騷》)傅說、呂望、甯戚都是被作為飽經風霜,終被信用的賢者來歌頌的。作為一種風俗來描寫的棄老現象,在中原地區已失去了現實的基礎,但封建王朝標榜以孝治天下,“孝道”要求對不孝者作出勸誡和警告,又使這一型別的故事有了改編的可能。(王曉平:《佛典•志怪•物語》245頁)由於中國有著尊老愛幼和崇尚治國平天下的賢良智慧老人的深厚傳統,就使得這個頌揚老人智救王國的動人故事在中華大地上有了生存演化的強固根基。

  棄老傳說與“寄死窯”無直接關係

  我在湖北武當山地區西河村的那座“寄死窯”考察時,隨意走進一戶農民家中,那位80多歲的老奶奶隨口給我們講起《鬥鼠記》的故事,最後還以樂觀開朗的心態笑著說:“老人還是有點用!”這些棄老遺址給口頭傳說提供了充分有力的歷史可信性和藝術感染力,但並未提供當地口頭傳說和棄老習俗遺蹟之間的直接關聯。我在考察時詢問地方幹部,他們也只能含糊地回答,這裡將老人送進“寄死窯”大約是唐朝以前的事,從唐朝武則天將中宗李顯流放到房州(今湖北房縣),使這一帶的社會文明大步邁進之後,棄老習俗就廢止了。

  可見棄老傳說故事的構成與流傳早已有之,它同各個地方的棄老習俗遺址的對應關聯是後來的事。民間傳說的生成,大多是先實後虛,先有人、事、風物等等作依憑核心再生出虛構故事,但在某些地方,也有將早已流傳口頭的現成故事附會貼上到本地風光之上的,梁

  山伯與祝英臺有多處“故里”就是人所熟知的例項。

  由於傳說同民眾見聞所及的實有之物相關聯,使傳奇性和可信性相結合,再加上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智慧老人治國平天下的歷史功績傳聞於世,宛如一朵盛開不敗的鮮花。從而使得這個歌頌智慧老人的故事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千餘年來一直傳誦不息。故事雖是以使人哀痛的棄老習俗為背景,但它著力宣揚的卻是老人智解國難,由此樹立起“老人是個寶”,應孝養老人的普世觀念和習俗,由此標誌著社會文明的一大躍進。

  (文\劉守華 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主編,現正從事佛經故事與中國民間故事的比較工作。 《文化月刊•遺產》)

巴蜀文化特色:特色獨具,影響深遠

  這期巴蜀文化給我們帶來巴蜀文化特色。蜀是一種特定的稱謂,如今可簡稱為蜀,但在戰國以前,巴與蜀是分稱的,涇渭分明。“巴”的古義為“吞食大象的巨蟒”,中心區域為川東、鄂西地區,涵蓋陝南、漢中、黔中和湘西等地;到底有怎樣的特色呢?一起來看看。

  可能感興趣》》為什麼同姓不能結婚?

  一、巴蜀文化地理區域

  巴蜀是一種特定的稱謂,如今可簡稱為蜀,但在戰國以前,巴與蜀是分稱的,涇渭分明。“巴”的古義為“吞食大象的巨蟒”,中心區域為川東、鄂西地區,涵蓋陝南、漢中、黔中和湘西等地;“蜀”的古義為“葵中之蠶”,主要地理位置涵蓋四川盆地中西部平原地區。由是觀之,巴蜀的核心區域即為如今的重慶市和四川省。

  二、基本形成過程

  濫觴於商代,見名於春秋,主體氣質成於秦漢,巴的進取與蜀的相容由此合二為一,秦漢以後逐漸融入中原文化,搖曳而生姿,經歷代而飄然不散,是一片可以遮蔽天空的星雲,和而未合,惜乎未能聚攏成星體,過去不能,現在不能,未來亦難能。

  三、基本文化特點

  1、總體上,巴蜀文化綿長久遠、神秘而燦爛,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無為逍遙,更因刀劍而存。

  2、文化上相容儒釋道,以道,注川人風骨;以儒,舉川人仕進;以釋,去川人彷徨;進退之間,死生契闊。

  3、蜀人從容,卻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淺薄;瑰寶陸離,多附鬼氣;人文薈萃,最是詩人。

  4、巴蜀之地向來稱為四塞之國,不可謂不封閉,然則多川匯流,昂然出三峽,成大江東去之勢,尖銳,奔騰,蒼茫,頗讓人喟然感嘆。

  5、蜀中自古多才俊,蜀中自古少大將,多少豪情,多少志氣,都削成絲絲縷縷花絮,化作點點滴滴閒情,粘滿著春花秋雨,匯入大江大河,消失於無影無蹤。


佤族人名特色盛行父子連名制

  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文化特色,在取名字方面比較有特色則要屬佤族了,與漢族不同的是,在漢族取名時,只會把姓氏流傳給後代。而佤族卻不一樣,他們盛行的事父子聯名制度。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佤族文化吧!   佤族盛行父子連名制。佤族的名字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排行,第二部分是本名。兩個部分組成一個人的真 ...

東北文化特色民族多元化的代表

  東北也叫作關東,是北京人在石器時代的活動區域,在遼河、松花江等流域都有北京猿人的遺址,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地區文化中它是由各地的原始部落的融合、遷徙才逐漸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積澱,也就是小編今天要為大家帶了東北文化,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都有都有哪些精彩內容吧。   自有文字時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就 ...

佤族特色飲食文化的標誌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文化都各具特色並且源遠流長,甚至在偏僻的地方,一些少數民族因為跟外界交流較少,甚至還保留著一些外人不甚熟悉的文化習俗。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那麼,你知道佤族的特色飲食文化嗎?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佤族文化吧!   日常食俗   佤族以大米為主食。西盟地區的佤族都喜把菜、鹽、米一鍋煮 ...

民族文化介紹土族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過年是一年之中最為喜慶的日子,各個民族的過年習俗也各不相同,但我們都在表達我們最喜悅的心情。那麼,關於土族的過年習俗是什麼樣的呢?你瞭解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土族文化中瞭解其過年習俗吧。   除夕,天一黑,家家便在房門框上貼春聯,門扇上貼用黃裱紙印的錢馬、年畫等。當晚吃的年飯一般是細長麵條和大塊肥肉。 ...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文化名片反映中國特色

  中國的歷史文化傳承了幾千年,這幾千年來,也孕育了很多文化名城,這些文華名城對於中國的歷史文化和中華文明的發展起著相當大的作用。那麼你知道中國十大文化城市有哪些嗎?本期的歷史文化名城帶你去了解詳細情況。   中國十大文化城市——西安   可以這麼說,中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幾乎都是在這座千年長安城誕生的。他見 ...

民族文化侗族喪葬習俗

  侗族也算是我們所瞭解的民族裡不同的喪葬習俗最多的一個了。對不同的人有著不一樣的喪葬習俗,現在這個時代入土為安也大都是化為骨灰的。本期小編帶你去侗族文化了解一下侗族的喪葬習俗。   上祭。於死者去世後第二天舉行,祭品須有雞、魚、肉“三牲”,誦畢祭文,鑼鼓、嗩吶、鐵炮齊鳴,加上道士的念唱和婦女的哭聲,整個葬禮 ...

新石器時代文化大汶口文化特色介紹

  說到大汶口文化,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樣的特色呢?陶瓷?還是農業還是其他方面?其實大汶口文化中包含的內容有很多,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接下來的大汶口文化帶你去了解大汶口文化特色介紹。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點鮮明的陶器為主要特徵。以夾砂陶和泥質紅陶為主,也有灰陶、黑陶,並有少量硬質白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