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倉頡造字的故事,你聽過嗎

倉頡造字的故事,你聽過嗎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久遠,作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然有我們的深厚底蘊,而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文字,可以說如果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就不要談自己本土文化的傳承了,你知道倉頡造字的故事嗎?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解析。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隻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

  黃帝知道後,大加讚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樣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讚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裡,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覆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天狗食月的神話故事,你聽過嗎

  相信看過《佛說盂蘭盆經》的都知道“目蓮救母”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國民間故事中常常被人們津津樂道,因為他是一個大孝子但是要是說起“天狗食月”呢是不是大家就有點鬱悶了說有關係嗎?是的 ,他們是有關係的。“目連”性善、好佛,十分孝順,但是,目連的母親,雖然身為娘娘,但是卻生性暴戾。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關於他和“天狗食月”的故事吧。

  “天狗食月”這個故事流傳著幾個版本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目連之母”的這個版本。“目連之母”生性好惡大家都知道,故事的開始說是:

  有一次,目連之母突然心血來潮,想出了一個惡主意:和尚唸佛吃素。我要作弄他們一下,開葷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隻狗肉饅頭,說是素饅頭,要到寺院去施齋。目連知道了這事,勸說母親不聽,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準備了三百六十隻素饅頭。藏在每個和尚的袈裟袖子裡。

  目連之母來施齋,發給每個和尚一個狗肉饅頭。和尚在飯前唸佛時,用袖子裡的素饅頭將狗肉饅頭調換了一下,然後吃了下去。目連之母見和尚們個個吃了她的饅頭,“嘿嘿”拍手大笑說:“今日和尚開葷啦!和尚吃狗肉饅頭啦!”方丈雙手合十,連聲念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事後,將三百六十隻狗肉饅頭,在寺院後面用土埋了。

  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將目連之母打下十八層地獄,變成一隻惡狗,永世不得超生。目連是個孝子,得知母親打入地獄。他日夜修煉,終於成了地藏菩薩。為救母親,他用錫杖開啟地獄門。目連之母和全部惡鬼都逃出地獄,投生凡間作亂。玉帝大怒,令目連下凡投身為黃巢。後來“黃巢殺人八百萬”,傳說就是來收這批從地獄逃出來的惡鬼。

  目連之母變成的惡狗,逃出地獄後,因十分痛恨玉帝,就竄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帳。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趕太陽和月亮,想將它們吞吃了,讓天上人間變成一片黑暗世界。這隻惡狗沒日沒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將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陽,也將太陽一口吞下去。不過目連之母變成的惡狗,最怕鑼鼓、燃放爆竹,嚇得惡狗吞下的太陽、月亮,又只好吐了出來。

  太陽、月亮獲救後,又日月齊輝,重新執行。惡狗不甘心又追趕上去,這樣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蝕和月蝕。民間就叫“天狗吃太陽”,“天狗吃月亮”。直到現在,每逢日蝕、月蝕時,不少城鄉百姓還流傳著敲鑼擊鼓、燃放爆竹來趕跑天狗的習俗。

毛南族的民間故事,你聽過嗎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每個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是會流傳下來一些經典的民間故事,你有沒有了解過毛南族這個少數民族呢?知道毛南族的文化嗎?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解析毛南族個故事。

  征服、改造自然的鬥爭,體現了毛南族人民的勤勞勇敢精神《格射太陽和月亮》、《三九的故事》等充分反映了這種精神。《格射太陽和月亮》的故事說,上古時代有一位名叫“格”的人,身高力大,操弓射箭,百發百中。

  當時天上有十二個太陽和月亮,日夜勁曬、河流乾涸,樹木、禾苗被曬死,人們也熱得非常難受。於是“皇帝”請“格”來射太陽和月亮。“格”張弓搭箭,一連射落了十個,只留下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太陽白天照五穀,月亮在晚上給人們照路,從此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人們十分感謝“格”的功勞,世世代代傳頌他。

  《三九的故事》是反映毛南族人民治山治水的神話故事。毛南族山區水源河流少,自古以來常常遭受旱災的威脅。有個名叫覃三九的毛南人,想把毛南山區變成海邊。於是他日夜揮動“竹殼刀”去削山頭,叫妻子天天給他送飯。一次妻子來到山下,見他用“竹殼刀”在削山,生氣地說他是“傻瓜”,用“竹殼刀”怎麼能削平石頭山?三九大驚,“竹殼刀”就折斷了。

  三九削山不成,就設法把山趕走。有一天,他正趕著大群石頭往前走的時候,碰上了一個財主婆,便問她:見到一群牛在前面走嗎?財主勾結官府婆回答說,沒有見到牛,只見許多石頭在前面滾。她這麼一說,這些石頭又都趕不動了。然而,三九並不服氣,又要請十二條龍到思恩彙集,並約定在三更雞叫時出來。然而這個秘密又給財主婆知道了。

  未到三更,財產婆就用大蒲扇拍屁股,結果引起群雞亂叫,十二條龍只出來兩條,變成了環江和東江,流經毛南族外圍地方。覃三九移山造海,不屈不撓,毛南族人民把他看成是自己祖先征服自然的化身,因而世世相傳。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反對黑暗的邪惡勢力,是毛南族人民的光榮歷史。

  《毛人》和《盧道一拔樹驅賊》,雖是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但卻反映了毛南族人民在歷史上反抗壓迫的鬥爭史實。傳說“毛人”家境貧苦,父親跌山而亡。他五歲就長成大人,身長黑毛,圓頭大耳,力大無比。“毛人”非常痛恨財主的欺侮和壓迫,痛打上門抓人的財主走狗。財主勾結官府,千方百計想害死他,但他團結壯、瑤、苗人大力士,戰勝許多困難,最後取得了勝利。

  這個故事,是毛南、壯、瑤、苗等族人民團結反抗封建壓迫的縮影。《盧道一拔樹驅賊》的故事發生在清代。那時毛南族地方經常遭到外來強人的侵擾,生產和生活不得安寧。居住在內盧村的大力士盧道一,為了抵禦強人的擄掠,從兩裡以外的地方扛來巨石砌成城牆。有一次,強人又來侵犯,盧道一聞訊趕來,脫掉衣服,順手拔起一棵樹,連根帶葉一起猛向強人掃去,把強人打得狼狽不堪,從此再也不敢來侵擾,保衛了毛南族地區的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安全。

  毛南族人民有助人為樂的高尚的精神文明。《尋找幸福》這一優美的神話故事,講述了古時侯有一位毛南族青年,生活十分貧困。他要去問“三界仙”,向他尋求幸福。一路上,他首先答應一位老人,幫他去問“三界仙”,為何她的女兒二十歲還不會講話;繼而又答應一位農民去詢問“三界仙”,為何他家園裡的桃李只開花不結果;最後還答應“大鯉魚”去問“三界仙”,為何長得這麼大了還跳不上龍門等等。

  這位青年曆盡千辛萬苦,不知走了多少路程,終於見到了“三界仙”。但他為別人問清楚了那三件事,卻忘記自己是來向“三界仙”尋找幸福的。在回來的路上,他一件一件地告訴別人囑託他辦的事。當他來到那位老人家的村邊時,原來那位不會講話的姑娘看見他來了,突然轉身跑回屋裡,笑著連喊幾聲“爸爸”,她從此就會講話了。這位老人對青年人的崇高品德很受感動,高高興興地把女兒給他成了親,尋找幸福的人終於得到了幸福。那位具有崇高思想品質的尋找幸福者,一直為毛南族人民所傳頌。教育人們要做心靈美和行為美的人。

  在生產勞動和社交活動中孕育和建立純貞的愛情,反映了毛南族人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三娘和土地》、《頂卡花》、《騎馬招親》等都是在毛南族中廣為流傳的愛情故事。三娘是一位出身貧苦而又十分善良的美麗姑娘,她深深地愛上了名叫“土地”的壯族青年。

  後來有個大官—蒙官看見了三娘,便垂涎三尺,要強娶“三娘”為妾,遭到“三娘”的嚴厲拒絕,於是蒙官就殺害了“土地”,把“三娘”搶走。“三娘”寧死不屈,英勇反抗,在傭人張大媽的掩護和幫助下殺死了蒙官,報了仇,逃出了虎口。當她來到“土地”的墳前哭祭時,墳墓突然陷塌,她縱身跳進洞中;隨即升起了一團白煙,在洞口開出一叢潔白的金銀花。它頌揚了青年男女堅貞的愛情和反抗封建邪惡勢力的鬥爭精神,至今在毛南族地區的儀鳳大隊還有個村子叫“三娘村”。


達斡爾族民間故事

  達斡爾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相傳達斡爾族也是契丹族的晚輩。達斡爾族更是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演變擁有了許多自己的歷史文化,本期小編帶你一起了解一下達斡爾族的民間故事是怎麼樣的故事。   達斡爾族民間傳說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達斡爾族以往歷史階段的經濟形態、社會生活、宗教信仰、人情風俗等方面的一些情況,在某種 ...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中國古時有許多勵志的民間故事,人們將他們傳承下來用來勉勵以後的人。“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讓我們驚訝到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麼一個勵志的故事,這麼一個機智的小孩,我們怎麼可能會讓它遺忘在歷史長河中呢。   有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兒捉米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結果不 ...

關於蘇州吳門橋的故事

  在歷史悠久的國家,可以說隨便一個石頭都是文化的載體,都有歷史文化的積澱。而橋樑作為一種普遍的建築,但是橋樑各個地區的文化底蘊也是不一樣的,留下了非常不同的傳奇故事,你對蘇州吳門橋的故事有多少了解呢?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解析。   蘇州吳門橋位於城西南盤門外,跨古運河(護城河),為陸路出入盤門的必經通道,宋元豐 ...

廬山雲霧茶的傳說

  廬山雲霧茶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源於中國的漢朝時代,至今已經擁有了悠久的歷史,是一種綠茶的種類,口感也是令人讚歎不已,你知道廬山雲霧茶的傳說是什麼嗎?本期飲茶文化一起了解吧!   傳說在茶果山上當猴王的孫悟空,仙桃、仙果、仙酒吃膩了,一天,忽然想起喝喝王母娘娘喝的仙茶來了,於是決定去王母娘娘的仙茶園中偷些 ...

美味夫妻肺片的來歷

  美食對於吃貨來說可以說是致命的誘惑,在我國的美食就是非常多的了,可以說生長在中國是吃貨的幸運,也只有我國有這麼多美味的菜餚啦,而且很多菜餚的來歷都是非常具有故事的,其中夫妻肺片的來歷你瞭解嗎?本期飲食文化為你解析。   清朝末年,成都街頭巷尾便有許多挑擔、提籃叫賣涼拌肺片的小販。用成本低廉的牛雜碎邊角料, ...

汗牛充棟的典故

  溫源寧的《不夠知己》說道:“馬君武,自幼清貧,留學日本德國,是獲得農學和工學學位的第一人。與孫中山關係密切,翻譯著作到汗牛充棟的地步,書法奇才,跳舞高手,熱愛自然……”那汗牛充棟的典故是怎樣的呢?本期民間故事告訴你。   【成語故事】唐代學者陸質對孔子的《春秋》特別有研究,著書《春秋集註》、《春秋辨疑》、 ...

乘龍快婿的典故

  當有人這樣對你說:“你是不是我的賢妻將來孩子的良母不是你的一句話說了算,就像你媽說我是不是她的乘龍快婿不是我一句話說了算”你會這麼回答,那什麼是乘龍快婿呢?本期民間故事將為你介紹乘龍快婿的典故。   乘龍快婿,現在往往用來稱讚女婿。那麼乘龍快婿這個典故是怎麼來的呢?據《東周列國志》記載,秦穆公有個小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