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儒林外史所運用的手法是什麼

儒林外史所運用的手法是什麼

  1、《儒林外史》中作者獨具匠心根據自己對生活的觀察、體驗,以及對士林人物的熟悉和鮮明的愛憎態度,用諷刺藝術的筆調,綜合運用誇張,比喻,議論等手法創作了本書,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蘊藏其中的經典文學藝術特點。

  2、《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書中主要刻畫了各種型別計程車人利慾薰心,虛偽醜惡的精神面貌,暴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並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進行了深刻的批評和嘲諷,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響。

儒林外史所運用的手法是什麼

  1、《儒林外史》中作者獨具匠心根據自己對生活的觀察、體驗,以及對士林人物的熟悉和鮮明的愛憎態度,用諷刺藝術的筆調,綜合運用誇張,比喻,議論等手法創作了本書,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蘊藏其中的經典文學藝術特點。

  2、《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書中主要刻畫了各種型別計程車人利慾薰心,虛偽醜惡的精神面貌,暴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並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進行了深刻的批評和嘲諷,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響。

儒林外史55回概括

  1、當年那些南京的名士們有的閉門不問世事,有的老,有的死,現世正當年的,他們不講文行出處的或失意、愚拙,或揣和逢迎。讓人不由得感嘆。

  2、但是,市井之間出了四位奇人:

  3、一個是季遐年。無家無業,寺廟安身。以寫字為生,自出格調。穿戴不修邊幅,一件稀爛的直裰,一雙稀爛的蒲鞋是他的標誌。性情率性佯狂,藐視權貴。

  4、第二個王太:圍棋高手,正職是賣火紙筒子的小販。但是下棋的目的只是圖個快活,不為吃喝。

  5、第三個名曰蓋寬。畫一手好畫,乾的是開茶館的營生。原本是開當鋪的,但是仗義疏財,夥計沒良心,家頻落難,妻子亡故後,帶兒女開茶館度日。看破世情,潔身自愛。

  6、第四個乃荊元。五十多歲,做裁縫的,但彈一手好琴,也極喜歡作詩。但他所為的雅事,是真性情,絕非附庸。他的話著實了得:“不貪圖人的富貴,又不伺候人的顏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這一境界除了杜少卿之輩,哪是前番諸多假名士能企及的!

  7、這四人應該是文木老人的理想寄託。


儒林外史第七回概括

  1、主要內容:周學道升做國子監司業。范進中了進士,數年以後,欽點山東學道。周司業要他關照故鄉學生荀玖。新進儒童中,汶上縣第一名就是荀玖,範學道指點用心讀書,頗可上進。   2、在觀音庵,梅玖、荀玖見周司業長生牌位在供桌上供著,一起下拜。在中間屋裡見了牆上貼的周進當年寫的正身以俟時,守己而律物的對聯,忙叫揭 ...

儒林外史概括

  1、《儒林外史》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世俗風氣的敗壞。如寫周進、范進為考中舉人耗盡了畢生的精力,到鬍子花白還沒有考中秀才。儘管生活極為困頓,還是念念不忘科舉考試。   2、周進路過一處考場,進去觀看,觸動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聲大哭,竟然難過得死去活來。後來在一些小商人的幫助 ...

儒林外史47回概括

  1、《儒林外史》47回概括 :虞秀才重修元武閣,方鹽商大鬧節孝祠。   2、《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   3、《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一部傑出的現實義義長篇諷刺小說,該書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 ...

儒林外史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

  1、儒林就是儒生,也就是考生、學子外史就是正史外的東西。   2、《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現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   3、《儒林外史》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儒林外史》脫稿後即有手抄本 ...

儒林外史第十一章概括

  1、婁家兩公子在船上與告假歸府的魯編修相遇,回到家,婁公子與蘧公孫,紹興牛布衣、魯編修五人樽酒論文。過了幾日,魯編修託陳和甫告訴兩位公子說,想把令愛許予公孫。蘧太守很高興,請倆公子作主或娶或招,陳和甫和牛布衣為媒。   2、十二月八日,婁府張燈結綵,四人轎抬蘧公孫,婁府兩公子、陳和甫和牛布衣各乘一轎送公孫 ...

請幫忙分析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第一、《儒林外史》善於透過人物的外貌、言行描寫,表達對人物的嘲諷之情;   第二、善於透過描寫人物言行的自相矛盾來表現諷刺意義;   第三、透過故事情節的前後對比來表達諷刺意義;   第四、諷刺的基調中對不同的人物寄寓了不同的感情;   第五、《儒林外史》中運用了一些隱晦的諷刺。 ...

儒林外史需要注意什麼

  1、《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也稱章回小說。全書共56回,約40萬字,描寫了近200個人物。《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大約在1750年前後,作者50歲時成書。   2、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被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