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聖孫子的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出自《孫子兵法·謀攻》,原意為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鬥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現多指不透過雙方軍隊的兵刃的交鋒,便能使敵軍屈服。
原句: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譯文:所以百戰百勝,雖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在攻城之前,先讓敵人的軍事能力(包括指揮能力和作戰能力)嚴重短缺,根本無力抵抗,才是高明之中的最高明的。
兵聖孫子的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出自《孫子兵法·謀攻》,原意為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鬥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現多指不透過雙方軍隊的兵刃的交鋒,便能使敵軍屈服。
原句: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譯文:所以百戰百勝,雖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在攻城之前,先讓敵人的軍事能力(包括指揮能力和作戰能力)嚴重短缺,根本無力抵抗,才是高明之中的最高明的。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意思是“不透過交戰就降服全體敵人,才是最高明的”,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孫子兵法》的核心之一。
“不戰而屈人之兵”原意為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鬥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現多指不透過雙方軍隊的兵刃的交鋒,便能使敵軍屈服。它是《孫子》用兵之道的理想追求和最高境界,是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重大貢獻,在中國和世界上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古人認為,“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歷史上,那些成功的戰略家總是善於從錯綜複雜的局面中清醒地分析敵我態勢,充分考慮戰略地緣關係、綜合實力及戰略佈局,尋求全盤皆活的戰略轉機。“兵聖”孫子的高明,就在於此。無論是政治與軍事主從關係的分析、經濟與戰爭依賴性質的闡述,抑或是敵我戰略優劣態勢的判斷,作戰指導原則各個層面的協調,都具有鮮明的整體性、系統性、全域性性、互補性,如戰略預測上的“五事七計”,治軍手段上的“令文齊武”,作戰方法上的“奇正相生”,戰爭觀念上的“仁詭相濟”等等。這種全域性意識,對於我們今天彌足珍貴。只有看到事物的內在聯絡性,才不至於在應對時顧此失彼,左支右絀;只有認識關係的錯綜複雜性,才不至於在處理時掛一漏萬,倚輕倚重;只有意識到趨勢的多樣變化性,才不至於在前瞻時一廂情願、進退維谷。很顯然,立足全域性,明瞭大勢,關照整體,和諧協調,是推進事業並牢牢立於不敗之地的前提條件,也是強本固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關照全面,不等於平均用力,恰恰相反,抓住重點、強調主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最精糕的情況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樣樣都懂,樣樣稀鬆”。孫子對這層道理有十分深刻的闡釋,在他看來,即使有極大的優勢,但是如果不能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四面開花,撒胡椒麵,那麼這種優勢將不復存在,正所謂“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正確的方法是,在充分關照全面、有效照顧整體的同時,合理配置資源,選擇戰略主攻方向,集中優勢兵力,中心突破,達成自己預定的戰略目標,這就是“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並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孫子既堅持全面論,更強調重點論。其所有命題,均以兩點之中抓重點的方式來表述,如攻守一體,以攻為重點;奇正相生,以奇為優先;主客相對,以客為側重;常變並行,以變為主體。孫子的這種思維模式,是符合辯證法的基本原理的。同一個事物內部往往存在著矛盾的兩個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決定和制約著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要處理和解決矛盾,就必須從處理與解決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從而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以四兩拔千斤,以抓綱而舉目。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能把兩點論與重點論簡單地對立起來,不能把關照全域性與強調中心機械地割裂開來。面對風雲變幻的形勢,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面對紛至沓來的矛盾,面對形形色色的壓力,切不可不擇主次平均用力去應對,而必須沉著鎮靜,以靜制動,突出中心工作,解決關鍵問題,循序漸進,化整為零,真正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作者黃樸民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