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民族傳統的特色建築,哈尼族蘑菇房
具有民族傳統的特色建築,哈尼族蘑菇房
哈尼族文化最有特色的就是蘑菇房,造型奇異,給人一種新奇的感覺。房子主要以土石混合,堆砌成牆壁,具有福建土樓的特色,以乾草為頂,這樣可以起到東暖夏涼的效果。
蘑菇房不僅構造簡單,而且很具有特色,引人注目。那麼,大家就隨小編走進哈尼族看看蘑菇房吧。
村寨一般為三四十戶,多至數百戶。村寨背後是鬱鬱蔥蔥的古樹叢林,周圍綠竹青翠,棕樟挺拔,間以桃樹梨樹,村前梯田層層延伸到河谷底。離村寨不遠有清澈酣涼的泉水井。一棟棟哈尼族住房結合地形沿坡佈局,高低錯落有致,別有一番樸實多變的景象。
相傳遠古時,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山高路陡,出門勞作很不方便。後來他們遷徙到一個名叫“惹羅”的地方時,看到滿山遍野生長著大朵大朵的蘑菇,它們不怕風吹雨打,還能讓螞蟻和小蟲在下面做窩棲息,他們就比著樣子蓋起了蘑菇房。
客人來到,熱情的主人就會請你圍坐在火塘邊,讓你吸上一陣長長的水煙筒,飲上一杯熱騰騰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噴噴的“悶鍋酒”。趁著酒興,主人敞開嗓子,向你展示哈尼人像哀牢山的竹子一樣有枝有節有根的歌聲,並祝願賓客吉祥如意、情深誼長。
蘑菇房造型美觀,別具一格。冬暖夏涼,哈尼族的蘑菇房狀如蘑菇,由土基牆、竹木架和茅草頂成。屋頂為四個斜坡面。房子分為三層:底層關牛馬堆放農具等;中層用木板鋪設,隔成左、中、右三間,中間設有一個常年煙火不斷的方形火塘;頂層則用泥土覆蓋,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一個核心的家庭的一幢完整的磨菇房,包括正房、左右廂房、庭院和圍牆等數個建築單元,家中配有腳碓、石磨、水缸、織機、藍靛染缸、犁、耙、刀、斧、鋤、籮和火塘等生產生活設施,滿足作為社會生產和生活單位的家庭的諸多需求。若干家庭的磨菇房逐次排列,就推演成為一個哈尼族山寨的磨菇房群落。
您可能還會喜歡:
精美絕倫的侗族銀飾文化
歷史悠久的侗族薩瑪節文化
漢族文化:漢族葬禮習俗文化
古老的侗族姑娘節文化
哈尼族蘑菇房
村寨錯落有致哈尼族居住在向陽的山腰,依傍山勢建立村寨。村寨一般為三四十戶,多至數百戶。村寨背後是鬱鬱蔥蔥的古樹叢林,周圍綠竹青翠,棕樟挺撥,間以桃樹梨樹,村前梯田層層延伸到河谷底。離村寨不遠有清澈酣涼的泉水井。一棟棟哈尼族住房結合地形沿坡佈局,高低錯落有致,別有一番樸實多變的景象。滿山遍野長蘑菇傳說遠古時,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山高路陡,出門勞作很不方便。後來他們遷徙到一個名叫“惹羅”的地方時,看到滿山遍野生長著大朵大朵的蘑菇,它們不怕風吹雨打,還能讓螞蟻和小蟲在下面做窩棲息,他們就比著樣子蓋起了蘑菇房。蘑菇房琳麋美觀,獨具一格。即使是寒氣襲人的嚴冬,屋裡也是暖融融的;而赤日炎炎的夏天,屋裡卻十分涼爽。以哈尼族最大的村寨紅河州元陽縣麻慄寨最為典型。蘑菇分層散香氣哈尼族的蘑菇房狀如蘑菇,由土基牆、竹木架和茅草頂成。屋頂為四個斜坡面。房子分層:底層關牛馬堆放農具等;中層用木板鋪設,隔成左、中、右三間,中間設有一個常年煙火不斷的方形火塘;頂層則用泥土覆蓋,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房屋建築以土石為主要牆體材料。屋頂有平頂的“土掌房”和雙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因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平頂房較為普遍,既可防火,又便於用屋頂曬糧,空間得到充分利用。客人來到,熱情的主人就會請你圍坐在火塘邊,讓你吸上一陣長長的水煙筒,飲上一杯熱騰騰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噴噴的“悶鍋酒”。趁著酒興,主人敞開嗓子,向你展示哈尼人像哀牢山的竹子一樣有枝有節有根的歌聲,並祝願賓客吉祥如意、情深誼長。有史以來,哈尼人遷徙到哪裡,蘑菇房就蓋到哪裡,遍佈哈尼山鄉,經長期的發展與改進,現在的蘑菇房既有傳統特色又日臻完善,與巍峨的山峰,迷人的雲海、多姿的梯田,成了一幅奇妙的哀牢山壯景。
佤族的傳統民居建築:四壁落地房
可能到過佤族的人看到佤族居住的房屋會想,我國不是已經是全面小康社會了嗎?怎麼佤族人們還居住在這麼簡陋的房子裡呢?其實這是佤族的一種文化傳承,因為佤族居住地氣候的影響,所以佤族人們通常會把房屋建成四壁落地房的形式。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佤族文化吧!
佤族聚居的瀾滄江邊、山巒疊嶂,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潮溼度大,每年半數日子都在雲遮霧纏之中其建築充分考慮到了防水防潮,極具特點。佤族先民600多年前就遷徙、聚居在這裡,繁衍生息。
佤族的住房,受漢族影響較大的地區,一般是四壁著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個別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區的住房構造和形狀與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築材料均為竹子與茅草。木柱的頂端保留樹杈,用以託梁,橫樑上再託上一些細竹子,然後覆以茅草,築成架空的竹樓。
材料基本上是現成的,阿佤山茂盛的茅草比任何植物生命力都強,進入8月,佤族同胞都會抽出時間,上山割茅草,紮成小稇,堆放起來,待曬乾後背回家中,等著進入冬季,就把這些新割的茅草鋪到屋頂,替換下那些已經朽掉的茅草。隨便伐倒一棵樹,都可以做柱子或橫樑,甚至不用一顆釘子,剝些蔑皮扯些藤條,就可以把一間屋子扎得結實。
佤族的民居,一般建在大山裡一個平緩的小山頂上。房屋依山勢地形而建,分佈隨意,沒有一致朝向,多年自然生長形成的荊棘叢成為村寨的柵欄。進寨的路口有竹木搭建的寨門,懸掛著一些牛頭骨,據說有驅逐鬼魅的功用。
真正的佤族的傳統民居是“四壁落地房”,即以3根帶長杈原木作柱樑,用平直的細木條作椽子,椽子上覆蓋事先編好的茅草排,用藤條綁紮固定。四壁用竹篾編成柵牆,向東面開一道門。房頂至房簷斜度大,房簷離地面不足1米,幾乎看到牆壁,以老虎窗(一種開在屋頂上的天窗)採光,並設小曬臺,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雞籠罩房”。這種房的好處是保暖,冬天受風的影響較小,屋頂的茅草也由於處於很陡的角度,不會輕易被風吹散,遇上暴雨,也不致造成積水的情況。風不進屋子,火塘用火就安全些,否則,夜夜不熄的火塘就可能成為佤族村寨的隱患。
您可能還喜歡:
黎族文化精品:人形骨簪
黎族酒文化:茅臺山蘭酒
黎族的飲食、飲酒禁忌
黎族傳統、純熟的捕撈技藝
極具民族特色的傳統建築,朝鮮族建築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特色的建築,朝鮮族文化中的建築更是別具一格,他們的傳統建築主要是依山而建,以木板為主,間間相通,具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構造簡單,且美觀特色,是人們眼中的一道風景線。那麼,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極具民族特色的傳統建築,朝鮮族建築吧。
朝鮮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別具一格。屋 ...
西藏的傳統民居,富有民族地域特色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在我國,由於地域遼闊形成了許多天差地別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所以在我國也有了許多不同的民居建築。在西藏文化中,藏居是西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你瞭解西藏的建築文化嗎?就讓下面的文章告訴你吧。
西藏的傳統民居,與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態一樣,也具有其獨特的個性。藏族民居豐富 ...
哪些動畫片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
1、《小蝌蚪找媽媽》: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水墨動畫片,於1960年面世,這部作品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筆調細緻的水墨畫和細膩的動作設計,使其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並一舉獲得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和法國第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2、《西遊記》:描述了孫悟空和他的兩 ...
粵菜傳統名點,廣東特色小食蝦餃的介紹
蝦餃是廣東省傳統的漢族名點,屬於粵菜系,是廣東人非常熟悉的特色小食。相信喜歡吃早茶的人肯定也對蝦餃情有獨鍾。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這道廣受好評的小食的由來及其做法吧。
蝦餃的由來:
蝦餃相傳始創於廣州市郊某食館。據說當時這食館依河而設,常以河中新鮮魚蝦制餚餌客。舊時的食館不像如今那麼規範, ...
客家文化特色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圖片
客家文化中,不僅僅是飲食文化聞名天下,客家圍屋也是很值得研究的。據說客家圍屋是用來抵抗外敵的一種建築風格,也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的美德。本期的客家文化帶你去欣賞客家圍龍屋圖片。體會客家圍龍屋的魅力。
客家圍壟屋所隱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敬老尊賢、禮貌文明、知書達理的傳統美德。 ...
歷史悠久的傳統建築,納西族民居特點
房子是許多人一生中的港灣,較多人拼盡一生也只是為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而城市中的房子卻遠遠不如一些特殊房屋來得經濟與實惠,少數民族的民居更是別有特色。
那麼,本期瞭解納西族民居特點。
納西民居外貌特徵:外牆砌不到頂,後牆上部用板枋材隔斷,兩端山牆用“麻雀臺”壓頂與山尖隔斷,出簷懸桃顯得很深邃。山尖懸串 ...
具有民族特色的阿昌族婚禮風俗
婚俗是根據每個地方的民風民俗決定的,每個地方的婚俗都有各自獨有的特色。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那麼婚禮習俗也是不同的,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阿昌族文化的婚禮風俗。
阿昌族青年將談戀愛叫作“串姑娘”,十分有趣。潑水節這天,阿昌族青年男女來到擺場上,用泉水相互對潑,並盡情歡歌。太陽落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