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冠縣祝壽習俗

冠縣祝壽習俗

  舊稱慶壽,俗稱“過生日”。年逾花甲的老人過生日這天,子女或親朋間的平輩、晚輩多備禮物前末祝壽。禮物必須有面條、粘糕,謂之“壽麵”、“壽糕”,其餘不拘;屆時請老人食“壽麵”、喝“壽酒”、吃“壽糕”。建國前,晚輩須依次行叩首大禮,並祝以“健康長壽”等吉祥語言。境內有“六十五加肉補”、“六十六吃餅卷肉”、“六十七吃個雞”之俗語。3年祝壽中以66歲生日最為隆重。漢族老人66歲生日這天,女兒一般要買塊豬肉作為豐L品,表示祝頌老人健康長壽,故有“六十六吃閨女塊肉”之說。50歲以後,每到10年,如60、70、80、90等,一般要慶大壽。慶壽儀式是請親友,宴賓客,賀者則獻壽幛、贈壽聯、送酒肉,饋果品等。歡宴之前,舉行祝壽禮,晚輩進行拜賀,親友也要說些祝頌語。近年來,城鄉居民祝大壽,壽禮中添有大壽糕、祝壽酒等,也有奏鼓樂、放鞭炮、包放電影之舉。

  生日這天,已分居或出嫁的子女要傾家全到,以示隆重。祝壽宴席豐盛,男女分席,酒後用飯必備麵條,含祝福老人長壽之意。給老人祝壽忌間隔,直至老人壽終,若有遺忘,子女謂之“不孝”,親友謂之“失交”,如因故缺席要提前告知。

  建國後,祝壽之俗曾一度沉寂;80年代後,又有復興之勢;現已發展到中青年和小孩,尤以小男孩過生日最為隆重;中青年過生日,除自己改善生活外,多數備禮敬送父母,以謝養育之恩。

  賀房及喬遷

  農村居民建新房上樑時,門框、窗框、房梁要貼上大紅對聯,上書“安門大吉”、“安窗大吉”、“上樑喜逢黃道日,豎柱巧遇紫微星”及“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堅女口磐石”、“上樑大吉”等吉祥祝福之語。還要燒紙上供,放鞭炮,以圖吉利。在奠基、上樑及竣工之日,要宴請工匠及幫工。

  喬遷,俗稱“搬家”,或是自己築有新居,或是另租房屋搬遷,均稱為“喬遷之喜”。舊時農村居民遷居新房時,一般都在後半宿,夜深人靜,路上無外人時搬家,意怕遇上人衝了吉利。搬家時先搬鍋灶,再搬其他用具。現在夜間搬家之事已很少見。搬遷新居後,親朋好友都帶著禮品前來祝賀喬遷之喜,俗稱“溫鍋”或“暖鍋”。禮品多為屋內器用及陳設品,其意為幫助安家,主人則擺酒宴酬謝客人。近年來,祝賀喬遷之風在城鎮及鄉村都很盛行。

河南民間祝壽習俗

  河南人習慣把六十作為祝壽的起點,民間有“不到花甲不慶壽”的說法。人們把六十歲後的每十年稱為“大壽”,六十歲以後的每五年稱作“小壽”。不管大壽小壽,都要舉行慶祝活動。

  壽日這天,兒孫們要將壽星的居室精心佈置一番,堂屋張燈結綵,煥然一新。中間擺上架方桌,桌前掛紅色圍裙。桌上燃兩支紅蠟燭,點幾炷香,壽果、壽酒、壽魚等擺滿了方桌。牆上掛壽星圖、紅色壽幛和壽聯,上寫“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等字樣。這天早晨,老壽星穿戴整齊,手拄龍頭柺杖,坐在堂屋上首。眾兒女侄孫輩均整其衣冠,依次給老人磕頭,共祝老人多福多壽。晚輩們恭敬地向老人獻上壽果和壽蛋,老人又把這些食分給眾人同吃,俗說這是給老人咬災。這天的早餐,一定要吃雞蛋。雞蛋煮熟後,用涼水過,老人拿在手裡,雙手對揉。這種舉動,稱為“骨碌運氣”,據說吃了滾運氣的雞蛋,人可除百病,去晦氣,交好運。

  有些地方的慶壽儀式在早晨,有些地方則在中午。這天,親戚朋友要來祝賀,所以壽星家中要備上豐盛的的宴席招待賓客。賀壽人所送之禮叫“壽禮”,如果是掛麵稱為“壽麵”雞蛋稱為“壽蛋”,紅糖稱為“壽糖”。凡是出嫁的姑娘,要給父母準備壽糕。城市居民購置西式蛋糕,在農村,人們大多是手工製作。民間蒸制的壽糕是用小麥面做成的桃形蒸饃,內包紅棗和紅糖。

  中午祝壽前要鳴放鞭炮,然後“壽星”入座,兒女叩拜。親友依次向老人祝賀,老人頻頻點頭,向賀喜人致謝。兒女們雙手把麵條遞給老人,祝老人長生不老。然後祝酒、品菜、歡聲笑語溢滿壽堂,家人共享天倫之樂。這天中午的飯菜非常豐盛,主食以麵條為主。麵條為“長壽麵”,是壽日不可缺少的食品。平時祝壽,都要吃長壽麵,閨女要給父母送壽糕、壽桃。可父母到了六十六、七十三、八四的年齡,閨女給父母的壽禮就特殊了。

冠縣稱謂習俗

  親屬稱謂 父親,俗稱爹、爸爸,少數亦稱“大”、“大大”或“叔”;母親,俗稱娘、媽。

  父親的父、母,稱祖父、祖母,俗稱爺爺、奶奶;自稱孫子、孫女。父親的祖父、祖母,稱曾祖父、曾祖母,俗稱老爺爺、老奶奶;自稱曾孫、曾孫女。

  父親的兄、嫂、弟、弟媳,稱伯父、伯母、叔父、叔母,俗稱大爺、大娘、叔叔、嬸子(嬸嬸);自稱侄、侄女。

  父親的姐、姐夫、妹、妹夫,稱姑母、姑父,俗稱姑姑(陽穀等地叫媽媽或姑娘)、姑父;自稱侄、侄女。

  父親弟兄(即叔叔、伯伯)的子女,稱叔伯兄弟、叔伯姐妹,但面稱多為哥、姐、弟、妹。

  父親姐妹(即姑母)的兒女,稱姑表兄妹,但當面稱呼時則多不帶表字,而自稱則呼為老表。

  母親的父、母,稱外祖父、外祖母,俗稱姥爺,姥娘;自稱外孫、外孫女。母親的祖父、祖母,稱外曾祖父、外曾祖母,俗稱老姥爺、老姥娘;自稱曾外孫、曾外孫女。

  母親的兄、嫂、弟、弟媳,稱舅舅、妗子;自稱外甥、外甥女。

  母親的姐、姐夫、妹、妹夫,稱姨母、姨父,俗稱大姨、大姨父、小姨、小姨父;自稱外甥、外甥女。

  母親姐妹(即姨母)的兒女,稱姨表兄妹,當面稱呼時則多不帶表字,而自稱則呼為老表。

  丈夫的父母,稱公公、婆婆,主要用於向別人介紹,而直接稱呼公婆時,一般與丈夫稱呼相同,也有用自己兒女的口吻稱公、婆為他(她)爺爺、奶奶的,自稱兒媳婦。

  丈夫,俗稱老頭子、俺那口子、孩子他(她)爹、爸,現多直呼其名。

  丈夫的兄、弟,稱老大伯、小叔子,當面稱哥、弟;弟兄的妻子同稱妯娌。

  妻子的父、母,稱岳父、岳母,俗稱大爺、大娘,現城鎮青年婚後直稱爸、媽;自稱女婿。

  妻子,俗稱家裡人、老婆子、孩子他娘(媽),現多直呼其名。

  妻子的兄、弟、姐、妹,俗稱大舅子、小舅子、大姨子、小姨子,見面稱哥、弟、姐、妹;其姐、妹的丈夫,俗稱兩喬、連襟,見面時稱姐夫、妹夫,或哥、弟。

  兒女親家之間,互相尊稱為大哥、大嫂。


冠縣生育習俗

  境內居民的生育觀念受封建思想影響較深,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多子多福”,崇尚兒女雙全、子孫滿堂的家庭,對生育極為重視,與蓋房、結婚一起,稱為人生3大喜事。   婦女分娩,俗稱“占房”、“坐月子”。嬰兒隆生謂之“添喜”,初產為男孩,稱為“大喜”,生女孩謂之“小喜”或“也喜”。孩子出生以後,3天以內, ...

古代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 ...

我國端午節習俗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端午節習俗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 ...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的佩飾   健人,舊時江浙一帶端五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髮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 ...

中秋節習俗---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 ...

中秋節習俗---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 ...

中秋節習俗---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