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過年
冬至大過年的意思 為何說冬至大過年
冬至大過年的意思
五邑民間把冬至與春節、端午、中秋並列為四大節,又說:“冬至大過年。”冬至節比不上春節、端午、中秋那般熱鬧,氣氛是安祥肅穆的。
冬至習俗,最重要的是祭祀祖先。各家各戶均劏雞、、殺鴨或宰鵝,具備酒肉、果品、餈糕、湯圓,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然後閤家吃一頓豐盛的晚宴,以慶團圓,賀豐收。
冬至祭祀祖先,湯圓是必不可少的。秋收過後,新糯上場,家家戶戶早已舂好糯米粉。便做起湯圓來了。湯圓有多種,一般 以糯米粉為皮,紅糖塊作餡,叫糖心湯圓;也有把炒熟的芝麻、花生搗碎與砂糖拌勻作餡的,叫麻蓉湯圓;有將溼糯米粉搓圓壓扁,以濃濃的薑糖水煮之,謂之糖包湯圓,又叫“糖不甩”;還有一種是鹹湯圓,不包餡,以豬肉、蝦米、蘿蔔絲、芥菜絲滾湯煮之。拜祭祖先後,家人圍桌共食湯圓,取閤家圍圓之意。除閤家共食外,還要分贈隔離鄰舍,共慶豐收。有首民謠唱道:“十一月,雲冬至,家家戶戶煮圓餈,扛(捧)碗婆婆共隔(鄰)籬,唔扛大姐一肚氣。”雖然冬至湯圓家家有,仍需互相饋贈,以示相敬睦鄰。 秋收之後,冬至到來,又要為明年的生計作準備了。台山《農家十二月歌》中唱道:“十一月到,冬至節來;搗米舂餈,又吃團仔。間屋漏水,整過上蓋;糞廁亦爛,要去補培。擔谷出糶,有錢銀使;籮篸簸箕,大蓋小蓋,筲箕碓磨,埕罌缸瓦,盤煲碗碟,都要買齊。”農民生活,此時外馳內張,從生產生活的安排和經濟開支這個角度上說,確是“冬至大過年”了。
為何說冬至大過年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已是冬至時節了。冬至,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俗稱“冬節”。相傳,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為二十四節氣之首。而且,冬至的具體交節時刻,用新、舊兩種曆法進行推算,都是完全一樣的。這在二十四節氣之中是僅有的一個。
“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從上古時期,天文學家們,根據天象物候的變化發現,冬至之日,是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陽氣漸漸開始回升的節氣。
冬至是“數九寒天”的第一天,俗稱“交九”。經過了九九八十一天,冬天才會過去。
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預示否極泰來。用現在的話來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由於古代時,人們對自然的崇尚,往往採用祭拜的方式,所以這個節日就和祭祀分不開。
據現存文獻記載,人們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就開始過冬至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上升,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靈和祖先,並逐漸形成節日習俗。
據古籍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在民間,人們則相互拜訪親朋好友,並以美食相贈。
據說,唐、宋、明、清時期,冬至就是祭祀祖先,祈求神靈保佑的節日。皇帝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則要向父母尊長祭拜。因冬至期間,民間同樣有祭祖、家庭團圓聚餐等習俗。故而冬至又被稱為“小年”。
作為四時之節的“冬節”,在流傳的歲月裡,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冬至時,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因為這一天要祭拜祖先,要給先人送“冬衣”。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冬至,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冬至媳婦不回家,婆婆死在炕頭沒人拉。所以媳婦如果外出,在冬至這天也要回家,否則也會被認為不孝。
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南方有冬至吃湯圓的講究,這些也都和過年有著相同之處。
以上種種情況,可以說明,冬至大過年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
為什麼說冬至大過年 冬至要做什麼
冬至,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俗稱“冬節”。相傳,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為二十四節氣之首。而且,冬至的具體交節時刻,用新、舊兩種曆法進行推算,都是完全一樣的。
作為四時之節的“冬節”,在流傳的歲月裡,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據古籍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為什麼說冬至大過年
1、冬至大過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
2、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3、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先民們自古以來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傳統,以示孝敬、不忘本。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供品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
冬至要做什麼?
祭祖
南方沿海不少地區有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把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冬至餃子夏至面”,過去人家過冬至,飲食習俗多為吃餃子。每逢冬至,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湯圓,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湯圓也稱湯糰,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祭天
漢代,人們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皇帝要於此日祭天,群臣也互相祝賀。此習俗一直延續至清代,成為在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搓米時
在福州,冬至這一天有特殊的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做“米時”。做“米時”需要將糯米磨成漿,然後搓成圓形丸子。食用時,需先煮熟,然後裹上用黃豆、糖磨成的粉。這一天,福州人家裡都瀰漫著米時、豆粉、花生粉的香氣。
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冰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贈鞋送襪
每到冬至時,民間還有贈送鞋子的習俗,《中華古今》有說:“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之後就成為了習俗,也就是冬至那一天,外甥給舅姑送鞋子。以前的鞋子和帽子上都有精美的刺繡,一般鞋子上繡猛獸,帽子上做虎行,也就是虎頭帽子。
藏冰
以前人每到冬至前後,就會修窖藏冰,也就是修一個地窖,就像農村儲藏紅薯的地窖一樣,約有六七米深,然後去河中鑿一些冰塊,到了冬至這一天,把冰塊放入地窖中,並且在冰窖中放入各種鮮果,等到春季之後,再取出鮮果食用,就像剛從樹上摘下來的一樣。當然現在有了冰箱,也就不需要儲藏冰塊了。
為什麼說冬至大過年
1、冬至大過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
2、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3、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先民們自古以來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傳統,以示孝敬、不忘本。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供品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
為什麼說冬至大過年
首先說一下冬至:冬至,又叫“冬節“、“至日”、“至節”等,是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古代是很隆重的節日,和春分、夏至、秋分一起劃分一年的四季。冬至這一天,太陽以最大傾斜的角度斜射在北迴歸線上,就是說,太陽離北半球的地面最遠。所以冬至這天,我們所處的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但是冬至過後,北半球的日照時間 ...
冬至大過年
冬至是中國傳統節日,時在公曆12月22日左。殷周時,以冬至前一天為歲終,後二十四節氣則以冬至為首。因此,中國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一說。這天,家人團聚,祭祀祖先,慶賀往來,猶如年節。東北、河北、河南等地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從此日起大地陽氣開始增加,人體內的陽氣也適應大自然而漸復,中國民間多於此日起至立春前 ...
冬至大如年
冬至是廿四節氣之一,在立冬後四十六天,通常在十二月廿 二或廿三日,當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周朝至漢初的歷法都是以冬至所在之月為正月,質言之即以冬至為一年之首,漢代時在冬至舉行慶典謂之「賀冬」,因為自即日起太陽將往北迴移,陽氣將日漸回升之故,宋代之後以冬至為「亞歲」,是僅次於過年 ...
高州年例大過年
在茂名市的電白、高州、化州、茂南、茂港及近鄰吳川等地的農村,至今仍沿襲著一種奇特的民間文化習俗——做“年例”。當地人把做“年例”看得比過年更重要,過年可以單間點,做“年例”則不能馬虎,必須大操大辦,熱熱鬧鬧,讓親戚朋友大吃大喝一餐。也是隻有粵西地區才有的特殊的節日。外出打工的人們有的即使春節沒有回來,但是 ...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什麼意思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什麼意思?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句話其實是冬至很常見的一句俗語了,簡單來說就是表示冬至是我們冬季一個重要的大節日,家家戶戶都團圓過節。每一個遠在異鄉的遊子逢冬至日,加倍思家戀親。
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它如同轉折點,從此黑夜漸短,白晝漸長。中國古代非常重 ...
冬大過年跟什麼生肖有關
1、冬大過年指的是動物豬,因為冬天過年人們都會殺豬慶祝,做成一大桌飯菜。
2、豬是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家畜,古雜食類哺乳動物。分為家豬和野豬。現在一般認為豬是豬科的簡稱。豬依據品種的不同,體貌特徵也各不相同。但通常以耳大,頭長,鼻直,腰背窄為主要形體特徵。 ...
冬至大如年下聯
1、冬至大如年的下聯是“亞歲迎吉祥”。
2、冬至為農曆十一月中,“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它包含三層意思:陰寒達到極致,天最冷;陽氣始至,上升才逼天氣寒徹;太陽行至最南處,所以晝最短,夜最長。
3、冬至首先要送鞋,它是藏之終,生之始,故也稱“亞歲”,重要性僅次於除夕。歲月要走過,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