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剪紙藝術起源於西漢。當時人們用麻纖維造紙,傳說漢武帝的寵妃李氏去世後,武帝思念不已,請術士用麻紙剪出李妃的影像,這大概是最早的剪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和推廣前人的經驗開始大量造紙,這種鏤花形式因找到更易普及的材料從而誕生剪紙藝術。
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給人以視覺上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
中國的剪紙藝術起源於西漢。當時人們用麻纖維造紙,傳說漢武帝的寵妃李氏去世後,武帝思念不已,請術士用麻紙剪出李妃的影像,這大概是最早的剪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和推廣前人的經驗開始大量造紙,這種鏤花形式因找到更易普及的材料從而誕生剪紙藝術。
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給人以視覺上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
1、遠古時代,人類就已經發現和運用了以影像做為形象表記的藝術手法,並繼而創造了在各種材料上鏤刻、透空的藝術語言。這在諸多的原始社會彩陶巖畫、商周青銅器、漢畫像石藝術中,都體現了遠古藝匠運用這一藝術手法的完善。今天的民間剪紙與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徵極其明顯的一致,充分說明他們之間的傳承和延續關係。
2、我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我國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公元前6世紀),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紙藝術的出現的,但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透過鏤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
3、《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湖北江凌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銀箔鏤空刻花(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出土文物之一),都與剪紙同出一撤,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我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在1967年我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遺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幕群中,發現的兩張團花剪紙,他們採用的是麻料紙,都是摺疊型祭祀剪紙,他們的發現為我國的剪紙形成提供了實物佐證。
小時候的手工課或美術課,剪紙應該是其中最有意思的內容之一了,但剪紙可不僅僅是鍛鍊小朋友動手能力和想象力的一個學習專案而已,它本身就是我們國家重要的民間藝術之一,歷史悠久,影響深遠。那麼今天就來了解剪紙的歷史,瞭解剪紙藝術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剪紙的由來,其實很早以前就開始了萌芽。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透過鏤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製作工藝品,如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這是在紙張出現以前就開始流行起來的,雖不是紙張製作,但卻如出一轍,為真正意義上的剪紙出現奠定了基礎。
但真正意義上的剪紙藝術,應該是紙張的出現才正式開始的。漢代紙張的出現,這就促進了剪紙的出現和發展,最開始的紙張是一種很容易黴爛的材料,在我國東南部地區氣候溼潤,再加上當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時間一長紙張製品就黴爛,而民間剪紙又是一種大眾化的東西,人們不會象珍寶一樣儲存起來,搞壞了自己還可以再剪。
而在我國西北地區天干少雨,氣候乾燥,紙張也不易黴爛,這也可能是後來人們在新疆吐魯番地區發現我國最早且有據可查的剪紙作品——五幅北朝團花剪紙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直到東漢時期,隨著造紙術的革新和普及,這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剪紙和剪紙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