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加拿大人的風情和習俗

加拿大人的風情和習俗

  加拿大是北美洲北部國家,面積居世界第二位。人口2,700多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小的國家。加拿大

  為移民國家,英裔居民佔42%,法裔居民佔27%,還有其它歐洲國家後裔;土著居民為印地安人和因紐特人

  。華人約80萬。英語和法語同為官方語言。信奉天主教的居民佔47.3%,信奉基督教的居民佔41.2%。楓樹

  是加拿大國樹,楓葉是加拿大國花,遍佈全國的楓樹中以糖楓和黑楓最為著名,三月楓糖節是加拿大的重

  要節日。

  加拿大人的飲食以肉類、蔬菜為主,麵食、米飯為輔。喜歡吃牛肉、雞等肉食,特別喜歡吃沙丁魚和野

  味。喜歡生吃蔬菜,主要有西紅柿、芹菜、菜花、洋蔥、土豆、黃瓜等。加拿大人口味清淡,偏甜酸,不

  喜歡太鹹。講究包含營養、新鮮。烹調方式有煎、烤、炸等,喜歡酥脆食物。喜歡吃煎牛排、煎羊排、炸

  魚蝦、糖醋魚、咕嚕肉等,忌食動物內臟和腳爪,不食辣食品。喜歡飲酒,喜愛白蘭地、香檳、啤酒、金

  酒威士忌蘇打、葡萄灑、蜜酒等。常飲用水果汁、可口可樂等飲料。喜歡吃檸檬、荔枝、香蕉、蘋果、梨

  等水果,喜歡吃松子、葡萄乾、花生米等乾果。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較簡單,主要吃烤麵包、雞蛋、鹹肉

  、牛奶、果汁、素片粥、玉米片粥等。午餐帶飯或用快餐,也比較簡單,一般有三明治、飲料、水果。晚

  餐為正餐,比較豐盛,主食為雞、牛肉、魚、豬排,輔以土豆、胡蘿蔔、豆角、麵包、牛奶、飲料等,喜

  歡用清湯(加豆、小蘿蔔等)。上午十時和下午三時用點心,吃蘋果餡餅、香桃餡餅等。加拿大的快餐業

  發展很快,種類很多,如熱狗、義大利餡餅、漢堡包、希臘肉棍、美國炸雞、墨西哥玉米麵卷肉、中國份

  飯等。加拿大也喜歡吃我國的江蘇菜、上海菜、山東菜。

  加拿大人的衣著與美國人相近,但不像美國人那麼隨便。在非正式場合,他們穿著隨意,常著夾衫、圓

  領衫、便裝褲等;在正式場合,如上班、上教堂、觀看錶演、赴宴等,他們著裝整潔、講究。男子穿西裝

  ,女子穿裙服。女子服裝不太講究面料,但講究款式新穎、顏色協調、舒適方便。

  加拿大人樸實、隨和、友善、熱情好客。見面一般握手致意,不像美國人那麼隨便。熟人之間用擁抱禮

  節。分手時也行握手禮。介紹禮節,是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將年輕人介紹給年長者,將職位低者介紹給職

  位高者。熟人相見,直呼其名。握手時,女士、年長者、職位高者先伸出手。交談要選擇眾人共同關心的

  話題,喜歡談加拿大經濟文化發展、天氣、體育、旅遊、風俗等話題。不能詢問年齡、收入、家庭狀況、

  婚姻狀況、女士體重等私人生活問題。不喜歡將加拿大與美國相比。不談政治、世族、宗教、語言、魁北

  克法語區等社會敏感問題。在公眾場合,他們注重文明禮貌,觀看錶演要提前入座,中途不走動。在公共

  場所不可大聲喧譁、亂扔廢棄物。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主動給老人、兒童讓座,上車要排隊。遇到?

  quot;私人財產,請勿穿越 、 請勿入內,不可進入 等標牌。

  加拿大人時間觀念強,約會要事先約定,準時赴約。公務約會一般在餐館,執行會一般在飯店、俱樂部

  舉辦。送禮應有目的,不隨便送禮。生日、結婚、分別等都要送禮。講究禮品包裝,一般用彩色禮品紙包

  裹,扎綵帶,裝飾彩花,禮品上附有簽名賀卡。接受禮品者應當面開啟並致謝。加拿大人常以家宴款待客

  人。上門作客不能提早到達;作客時應隨帶一瓶酒、一盒糖、一束鮮花等禮物,或送給女主人和孩子一些

  小禮物。作為禮物的酒,要在宴請時即用。家宴一般是冷餐會,飲食放在桌上,各人自取,座位自選,或

  站著進餐,邊吃邊談。第二天,客人應寫信給女主人,表示感謝。晚上作客不宜久留,一般在10時前告辭

  ,週末在11時30分前告辭。

人日的來歷和習俗

  人日的來歷與傳說中女媧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關。據《北史·魏收傳》,晉朝議郎董勳《答問禮俗》雲:“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還有補充的說法,初八是穀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

  皇上在人日這天往往賜給群臣金彩人勝,“勝”,也稱“巧勝”,是一種裝飾品。《荊楚歲時記》“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也就是說,或者剪綵紙,或者鏤金箔,製成人形,貼在屏風上、帳上,戴在頭上,還相互饋贈。溫庭筠《菩薩蠻》:水精簾裡玻璃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辛稼軒有詞:“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草未青,樹未綠,花未紅,只從人日裡美人頭上飄擺的幡勝看到了春天的到來。

  人們還以人日這天的天氣陰晴占卜終年的吉災,日晴為吉,日陰為災。東方朔《佔年書》:“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陰雨,則有災。”杜甫《人日兩篇》之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憂心年成,恐怕豐收無望。

  人日還有飲酴醾酒的風俗。閻朝隱《奉和聖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綵勝年年逢七日,酴醿歲歲滿千鍾。”

  這天,君臣也往往聚會,登高飲酒賦詩。中國歷史上唐代人登高不限於九月九日,人日和上元也有登高的風俗。《唐詩記事》卷九:“景龍三年人日,清暉閣登高遇雪。”景龍是唐中宗的年號,景龍三年是公元709年。清暉閣在大明宮中蓬萊殿的西邊。中宗的詩已佚,但此事在大臣們的詩中有反映。

  宗楚客有《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制》 ,劉憲、蘇頲有同題詩,李嶠亦有《上清暉閣遇雪》詩,都說的人日登高遇雪這件事。

  古人多在人日寫懷人之詩,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是高適在蜀州刺史任上寄懷杜甫之作。

  陸龜蒙《人日代客子》:“人日兼春日,長懷復短懷;遙知雙綵勝,並在一金釵。”蔡襄《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春盤食菜思三九,人日書幡誦百千。”人日那天恰逢立春,二節同慶,才剛過去的丙戌年即是如此。

  人日習俗

  天津市社科院歷史所羅澍偉研究員介紹,中國民間稱初七這天為“人日”、“人勝節”或“七元日”。民間傳說,女媧造人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和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漢民族認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過去,“人日”這天,中國一些地方有“麻稈點天燈”、“用豆熬粥治頭疼”、“婦女遛彎祛百病”、“登高賦詩”等習俗。但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這些習俗多數已消失。在中國南方一些地區還保有“撈魚生(類似吃生魚片)”的習俗,寓意“越撈越高,步步高昇”;而在中國北方則保有用炒過的大米拌上飴糖,做成球狀或方狀食品食用,叫“響太平”,寓意“太平安康”。[1]

  人日節主要習俗:

  戴人勝: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

  贈花勝:是日,人們製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吃七寶羹:人日節,人們用七種新鮮的節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稱為“七寶羹”

  出遊、登高:人日節也是仕女出遊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云:“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稱體重:有的地方,人日時,男女老少都要用鎊稱稱量體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關心一下人的身體情況。

  撈魚生: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昇。

  建議人日節不妨這樣過:

  ①戴人勝:女孩子穿漢服,用巧手剪制人勝,戴於發上。並可貼於屏風、門窗等各處。

  ②贈花勝:親朋好友製作各種漂亮的花勝相互饋贈。

  ③親手做七寶羹,全家食用:親自採購七種節令新鮮蔬菜,按自己的口味隨意搭配,加米粉做成羹,作為全家共享的一道節日食品。

  ④出遊、登高:舉家著漂亮的漢服禮服,出遊,登山遊玩。

  ⑤稱重、量高、體檢:不管男女老少,人日時都不妨好好檢查一下身體,關心一下自己和別人的健康情況,發現疾病隱患,及早治療。

廣東人新居入夥儀式和習俗有哪些

  廣東是一個非常講究風水的地方,所以入夥也是需要講究風水的哦!在民間廣泛流傳的習俗中,入夥要注意的儀式和講究都非常多呢,我們在入夥的時候,都應該要注意的當中的儀式,才可以讓我們往後的運勢亨通、好運不斷哦!既如此,那麼不妨來了解一下,關於廣東人新居入夥儀式和習俗有哪些吧!

  在廣東人新居入夥的時候,需要宴請親朋好友,並且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入夥儀式,這樣才算是入住新宅,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入夥儀式和習俗中,有以下幾點:

  第一,新居入夥,必須要有妻子在外面購買一盒新的火柴,必須是火柴,不可以是打火機。

  第二,新居入夥,必須要準備一個新的、乾淨的水桶,水桶裡面要呈上八分滿的乾淨自來水,並且,在水桶裡面要放好數量為雙數的筷子和飯碗。

  第三,新居入夥,必須要準備好一個米缸,米缸裡不可以是空蕩蕩的,必須要有八分滿以上的米,還可以在米缸裡擺放一些蓮子、紅棗、茶葉、桔子、以及利是(紅包),寓意著吉祥好運;以及在米缸的外面,要貼上用紅紙寫的常滿二字。

  第四,新居入夥,要準備一個新的垃圾桶、新的掃把、和新的圾篸,並且要用紅繩將它們全部綁在一塊,在入夥的時候帶近新家。

  第五,新居入夥,早上的時候必須要在舊家裡燒烤一鍋飯菜,米飯最好燒焦一些,寓意著有家底;在入夥儀式的時候,要將這些米飯和飯菜,都待到新家裡。

  第六,新居入夥,需要等到吉時的時候,才可以進行入夥運勢。

  第七,新居入夥,吉時已到,需要準備好一個火盆,並且主人要捧著火盆圍繞著新居轉一圈,每一個角落都需要走道;等主人把這個儀式完成之後,其他的親人和好友,才可以依次進來。

  第八,新居入夥,在完成以上這個儀式以後,就可以將上文提到的所有的東西,依次搬到新居之中。

  第九,新居入夥,等到以上儀式全部完成以後,就需要在新居里開爐灶,煮湯圓、生火煮開水,泡茶給親朋好友。

  第十,新居入夥的時候,還需要注意,進入新居的人不可兩手空空,手中必須都要帶著一些東西入宅,這樣才算是符合民間的習俗和新居入夥的儀式。

  以上,便是廣東人新居入夥需要準備的東西,需要注意的習俗,以及需要講究的儀式。


回族的傳統節日習俗

  1、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2、回族的齋月,是伊斯蘭教歷九月(萊麥丹月)。據《古蘭經》載,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40歲那年(伊斯蘭教歷九月),安拉開始把《古蘭經》的啟示給他。因此,回族視齋月為最尊貴、最吉慶、最快樂的月份。為了表示紀念,就在每年伊斯蘭教九月封齋一個月。齋月的起止日期 ...

紐特的生活環境習俗

  因紐特人,生活在北極地區,又稱為愛斯基摩人,分佈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分別居住在格陵蘭、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屬蒙古人種北極型別,先後創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寫的文字。   美國的聯邦法律在稱呼少數族裔時,不再使用“愛斯基摩人”等具有歧視性的詞彙,“愛斯基摩人”由“阿拉斯加州原 ...

回族的傳統節日習俗

  回族人的傳統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具體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如下:   1、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也是回族的盛大節日,在回曆每年九月,凡男子處於12歲以上和女子處於9歲以上者,都要進行齋戒,即從日出後到日落前不得進食,直到回曆十月一日才可開齋。   2、古爾邦節即獻牲節,在回曆十二月十日, ...

白色情人節的起源習俗

  起源   白色情人節關於“白色情人節”的來源眾說紛紜,而最多見的是起源與日本一說。但實際上,“白色情人節”是起源於義大利的羅馬,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羅馬皇帝在2月14日救了一對因為原本因違反戀愛結婚禁令而要被處死的戀人,羅馬皇帝為了紀念這一天而設立了情人節。而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這對獲救的戀人宣誓 ...

中元節由來習俗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也稱盂蘭節、盂蘭盆會、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先人),與正月十五日的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同為古老傳統節日。   中元節是道教節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 ...

新津龍舟會的來歷習俗

  農曆五月初五日的端午節賽龍舟是中國南方人民的傳統習俗之一。成都雖在長江以北,但也是水鄉之地,所以賽龍舟的歷史也很久遠。直到本世紀60年代,成都的賽龍舟活動還在望江公園邊的錦江河段進行。但70年代以後,市內的河道已不適宜再舉辦龍舟競渡,因此成都新津縣的南河便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把龍舟競渡辦得有聲有色。龍舟會 ...

重陽節的起源習俗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