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代八大紅燈區
北京古代八大紅燈區
北京的衚衕多如牛毛,獨獨八大胡同聞名中外。因為當年,這裡曾是菸葉花柳巷的代名詞。“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由西往東依次為:百順衚衕、胭脂衚衕、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衚衕、王廣福斜街、朱家衚衕、李紗帽衚衕。
其實,老北京人所說的“八大胡同”,並不專指這八條街巷,而是泛指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因為在這八條街巷之外的衚衕裡,還分佈著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過當年,這八條衚衕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檔次”也比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級。最早的妓院分佈在內城,多是官妓。現東四南大街路東有幾條衚衕,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樂衚衕,是官妓樂隊演習奏樂之所。
內務部街在明清時叫勾欄衚衕,是由妓女和藝人扶著欄杆賣唱演繹而來的。以後“勾欄”成為妓院的別稱。明清時期,當官的和有錢的飲宴時要妓女陪酒、奏樂、演唱,叫做“叫條子”,在妓女一方,則叫“出條子”。
百順衚衕
到了清末民初,妓院主要集中在前門外大街,一是因為這裡離內城較近,官員們出城享樂比較方便;二是這裡有火車站,南來北往的旅客多;三是前門外大街是京城著名的商業街,相當繁華;四是這一帶是戲園子、茶館、酒樓的集中地,吃喝玩樂,可自成一體。
據30年代末的一份統計資料,當時“八大胡同”入冊登記准予營業的妓院達117家,妓女有750多人,這只是正式“掛牌”的,還不算“野妓”和“暗妓”。
老北京的妓女分為“南班”與“北班”兩種,一般來說,“南班”的妓女主要是江南一帶的女子,檔次高一些,不但有色,而且有才。這樣的妓女陪的多是達官顯貴,如京城名妓賽金花、小鳳仙等。“北班”的妓女以黃河以北地區的女子為主,相貌好,但文化素養差一些。“八大胡同”的妓女以“南班”居多,故多為一、二等妓院。而其它地區的妓院,大多數是“北班”。當時在京城做官和經商的人多是南方人,因此,“八大胡同”成為這些達官貴人經常出入的地界。
西壁營衚衕
流傳的八大胡同的說法裡一種有這個衚衕,那時候叫皮條營。而另一種說法裡這條衚衕並不算在“八大胡同”的範圍內,代替它的是東北方向的“朱家衚衕”。
“八大胡同”的檔次也不盡相同,百順衚衕、陝西巷、胭脂衚衕、韓家潭多為一等。一等妓院,也叫“清吟小班”,顧名思義,“清吟”以飲茶、談棋說戲為主,並非只有皮肉生意。出入“清吟小班”的嫖客多為有權勢的人,當然也有文人墨客。
石頭衚衕的妓院多為二等,二等妓院也叫“茶室”。王廣福斜街、朱家衚衕、李紗帽衚衕以三等妓院居多。一、二等妓院的名字以“院”、“館”、“閣”為主,三、四等妓院多以“室”、“班”、“樓”、“店”、“下處”命名。
北京天橋八大怪
三十年前北京天橋之形式與而今無甚差別。所歧異者唯一般賣藝人技術之不同耳。俗稱有“八大怪”之說,就餘所見所知者略述於下: 趙瘸子之槓子,此人幼年武藝極有功夫,因踢腿用力太猛遂致殘廢,或有謂與人爭鬥被敵人打傷者。但以根半腿人而能在槓上耍練種種技術,此所以為怪也。每日攜一徒至天橋地方,將槓架支好,先使其徒演練一二招笑玩藝,作為引場,然後彼一瘸一點出場,類如戲上《打瓜園》老漢陶洪一般,精神矍爍,手腳靈活,騰上翻下,做各種藝術。如單手大頂,噎脖子,左右順風旗,燕子翻身,哪吒探海,種種變幻,不可名狀。觀者無不喝采。每演一次能得當十大錢三五千不等,一日間進錢或有三四十千之譜。 萬人迷之雜唱,此即去年死在張家口小萬人迷之祖父也。彼時老萬人迷之年紀已有六十餘歲,頭似橢圓形,兩頭尖,眇一目,連鬃黃鬍鬚,以白土塗其面,其兩腮之短髭愈顯得蓬蓬扎扎。先以白土在地畫一大圓圈,彼則危坐其中。夏日赤背,只穿一破布藍褲,跣其雙足,腰間掖破鞋一雙、竹板兩片,順口演唱各種碼頭調,又作種種怪象博觀者笑。類如以兩隻鞋當兩面鏡子,學婦人梳頭搽粉形式;一手執破鞋一隻,當作有柄之鏡面前後照看,招得眾人狂笑捧腹不止。有時演唱《二進宮》,將兩隻破鞋分左右擺開,向觀眾說道,一隻鞋是徐彥昭,一隻鞋是楊波,自己去李娘娘,遂以手敲兩板而演唱之。唱畢,跪在地上乞錢,觀者多憐其窮苦濟以錢文。所怪者“萬人迷”三字是其自稱之名詞也。 怔米三之鐵錘,此人年有六十餘歲,面紫多麻,肥胖大肚。練就一身硬肉,有鐵練流星錘一對,重有二十斤左右。每日在天橋把場子打好,即將上衣脫下,凸其肚皮,一手搗其鐵練流星錘向肚中擂之三五次,即向觀眾要錢。只以鐵錘錘肚為能,實技術中之一怪耳。
韓麻子之相聲,此人專以恢諧逗笑或學各種賣貨聲,甚有趣味。嘴極刻薄,其村野不堪入耳,有時亦能掉文罵人。觀彼之形象甚為古怪,面紫多麻,其眉目間含有若干蕩意。且將髮辮盤於前面額角間,手執破扇一柄,每見其兩唇掀動,二目亂轉時,遂不聞其作何言語,亦不禁令人失笑。已故大畫師沈容圃曾圖其形置鏡中,掛於大柵欄更房窗隔上或掛於煤市街路東米鋪門口,藉以做清水傳真之招牌。其要錢時,必在說極熱鬧處,突的用手把頭上所盤之髮辮往下一撩,蓋取其恭敬之意,把手向腰間一叉,便向觀眾要錢。後來社會上有句俗話是“韓麻子叉腰”,即要錢之謂也。 呼胡李之洋鐵壺,或謂其為山西省某酒店之夥計,因好唱被辭來京,遂在天橋自樹一幟。以洋鐵筒塞入鼻孔中,復將破洋鐵壺懸於腰間,兩手拉一梆子呼胡,一邊走,一邊拉,一邊唱。有時兼打其腰間之破洋鐵壺作鼓聲,鼻中所塞之鐵筒作唱後之尾音。 每唱一句,其煞尾之音即以鼻筒代之,甚為可笑,故亦列為八怪之一。
人人樂之口技,此人名姓餘不甚記憶,因其“人人樂”三宇足可代表其技能,故吾人反將其姓名忽略焉。蓋彼一人而能兼五六人說話,且能學各種雀鳥叫喚,並能學雞貓豬狗聲音。學雞能分為雄雞(俗名為“九斤黃”)、小廣東雞、雉雞、雛雞等名目;學狗亦能分雌雄大小之別,更能學癩狗、病狗群狗同吠之聲。且其在臺獻技時,有帳內帳外之分別:學飛禽走獸皆於帳子外邊撮口而吹之;若要學男婦老幼一家人聚談,乃鑽入帳子裡邊學之。最拿手者如“五子鬧學”、“闔家歡樂”等節目。餘曾玲其“五子鬧學”一段,雖不及蒲松齡先生《聊齋》所說之口技,然曲盡其能事矣。 臘溺高之山西小曲,此人餘隻聞其名,未見其面。所唱多系各碼頭調,類“呼胡李”一流。惟不甚知其詳細,故亦無所敘述。
窮不怕白土撒字,彼能以白土子面用二指捏之向地上撤丈尺雙鉤大宇,頗有形象,如“一筆虎”、“一筆福”、“一筆壽”等大宇。每日至天橋,先以白土撒一圓圈,復又撤一大福字或壽虎等宇,復於大宇下撒四行小宇,然後敲竹板指此四行宇唱曲。餘曾記其一行雲:一大變為天,文殊問普賢,壽星哪裡去?跨鶴上西天。天宇起天宇落,詞雖不工,尚有意趣。且能與《千宇文》、《百家姓》兩本小書編為歌唱,如“戴的是日月盈昃對兒表,穿的是一身九服衣裳”等詞句。其後為城內某邸聞知,喜其滑稽,傳至府中,賞以侍衛錢糧,供各福晉婦女之消遣,為開心去悶之計耳。
以上八怪為三十年前天橋一帶之生意人,至今無一存者。其中或為餘所親見或餘所耳食,雖系遠年舊聞,亦可為補闕之文字也。
北京古代叫什麼
1、北京古稱先後有:薊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師、順天府等。
2、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3、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4、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
古代八大武林世家
中國歷史上沒有這一說法,武林世家為小說虛構。
因作者構思情節不同,小說中武林世家各不相同。以金庸的作品為例:
1、三幫:丐幫、長樂幫、天地會;
2、九派:少林派、武當派、峨眉派、五嶽劍派、崑崙派、青城派、全真派、逍遙派、古墓派;
3、四大世家:大理段氏、姑蘇慕容、四川唐門、桃花島。 ...
中國古代八大富豪都是誰
1、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即助越王勾踐一戰滅吳的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
2、白圭:戰國初期周人,最早的經商理論大師。“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即是他首創的經商名言。
3、卓氏:戰國時期趙人,秦滅趙後“遷卓氏”,憑鍊鐵業累致鉅富。
4、呂不韋:戰國時期陽翟大商人,史載“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 ...
古代八大發飾叫什麼
古代八大發飾分別叫做:笄、簪、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其中笄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它的作用除了固定髮髻和發冠之外,還有禮儀上的用途。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是考古學家假定的一個時間區段,該時代概念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新石器時代指在 ...
北京天橋八大怪都有什麼
北京天橋八大怪都有窮不怕、醋溺膏、韓麻子、盆禿子、田瘸子、醜孫子、鼻嗡子和常傻子。北京天橋八大怪是指八位藝人,出於現清末咸豐、同治、光緒年間,他們是畸形社會底層文化的創造者,但其創造目的卻源於維持最低限度的溫飽需要,他們或身懷絕技、技藝超群,或像貌奇特、言行怪異,在群眾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
北京古代叫什麼
薊城、燕都、燕京、幽都、中都、元大都、北平、京師、順天府。明成祖於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北京成為國都後,多將其稱為京城,1403年開始正式命名為北京。
北京位於中國北部、華北平原北部,北京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屬於暖溫帶半溼潤半乾旱季風氣候。
北京的景點有天安門廣場、北京故宮、圓 ...
北京八大處在哪
1、八大處公園,位於北京市西郊西山風景區南麓。
2、現公園內有八座古寺(靈光寺、長安寺、三山庵、大悲寺、龍泉廟、香界寺、寶珠洞、證果寺),“八大處”由此得名。八座古剎最早建於隋末唐初,歷經宋、元、明、清歷代修建而成。其中靈光、長安、大悲、香界、證果五寺均為皇帝敕建。靈光寺遼招仙塔中曾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 ...
古代北京叫什麼名字
北京古稱先後有:薊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師、順天府等。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於北京及附近地區,稱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又封黃帝之後人於薊,在今北京西南。後燕國滅薊國,遷都於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
秦代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漢高祖五年,被劃入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