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南北風味粽子

南北風味粽子

  北京粽子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廣東粽子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緻,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品種較多,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鹹蛋黃做成的蛋黃粽,以及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風味更佳。

  四川粽子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其製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粽。煮熟後食之,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蘇州粽子

  蘇州粽子是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等特色。如豬油夾沙粽子,選用上等紅小豆,煮熟後去皮濾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適量的油脂製成餡,裹紮時餡裡還夾有一塊肥肉,煮熟後晶亮甜美,油潤清香。

南北古民居文化

  中國古民居實在是太古老了,因為我們甚至可以走進“山頂洞人”的家園。林林總總的中國古民居,無不各具風情,它們是古人物化了的生活方式,是中國各民族人民演繹人生話劇的最主要的舞臺。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古民居

   徽州名勝古蹟眾多,素有文物之海的美稱。徽州古民居與古牌坊、古祠堂並列為“徽州三絕”,到黃山旅遊的人不可不看。

  徽州古民居全部是粉牆青瓦,外形最有特色的就是那高高的馬頭牆。牆周同樣沒有氣窗,可見發了財的徽商封閉之深。推門進屋,是一個小天井,徽州人講究財不外流,所以要“四水歸堂”。

  古徽州一府6縣,古民居都儲存較好,其中今江西婺源的江灣、安徽歙縣的唐模、棠樾,安徽黟縣的西遞、宏村,安徽績溪的龍川、湖村,都是其中的精品。黟縣西遞和宏村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舊上海的市井風情——石庫門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在高樓林立的上海,石庫門民居亦獨具韻味。

  上海的石庫門裡弄,每戶入口有一石門框,黑漆大門上一對銅門環,一派江南傳統民居氣息。總體佈局採用了歐洲聯排式,外牆細部有西洋建築的雕花圖案。

  大上海的石庫門住宅,以新閘路上的斯文裡、陝西南路上的步高裡、興安路上的寶康裡等最為典型。堪稱“中國現代文學重鎮”的多倫路更是尋訪石庫門建築的好地方。

  衚衕裡的皇都遺韻——北京四合院

   北京自古以來住房等級就十分森嚴。皇帝老子住“紫禁城”,王公貴族住“王爺府”,窮苦人家住“大雜院”,只有小康人家才能住上“四合院”。

  四合院一般佈局是在東南西北四面建房,中間圍出一個院子,院子的外牆除大門外,沒有窗戶與外界相連,關起門來就是一個寧靜封閉的小天地。所以,四合院對“老北京”來說,首先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如今,北京列入國家級保護的四合院有東四八條63、65號等4處,市級保護的有禮士衚衕129號、府學衚衕36號等29處,此外還有眾多區級保護的古民居,遊人儘可在衚衕中尋找舊時的皇都遺韻。

民間謎語中的粽子趣話

  初夏五月,正值榴紅梔芳,微微夏風又送來端午粽香。“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一首民間童謠也唱出了我國人民端午佳節吃粽子的傳統食俗。

  據史料記載,粽子最早出現在屈原去世後幾百年的東漢,至晉代時粽子被稱為角黍,又名角粽。這是因為古人以蘆葉、竹葉包裹黍米,做成尖角之狀,故曰之角黍。尖角突出是粽子最有個性的外表特徵,因此有一條謎語就直觀地描述粽子“三角四楞長,珍珠裡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寫得比較通俗。

  追溯吃粽子食俗,比較普遍的吃法是為了紀念屈原。初時楚人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年,長沙歐回見人自稱三閭大夫,謂回曰:‘見祭甚善,常苦蛟龍所竊,可以菰葉塞上,以採絲約縛之,二物蛟龍所畏。’”(南朝吳均《續齊諧記》)包粽子是祭弔屈原,而屈原故里的湖北秭歸百姓也編傳了粽子謎歌,借物喻人,用一語雙關的手法寄託了對愛國詩人的同情與敬仰,謎歌唱道:“有稜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貧,半世煎熬。”這是民間謎語中託物言志的一例成功之作。

  民間謎語的創作手法常富於變化,或擬人或比喻或諧音,有的白描,卻又自成故事,如:

  “珍珠玉粒女,嫁了窮夫竹葉郎,……今晚投河吊頸死,明朝解去入衙門。”

  這裡便綜合採用了擬人,比喻,諧音三手法。把粽葉擬成竹葉郎,而將粽米擬成珍珠玉女,把下鍋入水戲喻成投河自殺,把繩線捆紮竟曲解為吊頸,也只有爽直聰明、思維不受限制的民間謎人想象得出。“衙門”又諧音成“牙門”,機關暗藏,而整個謎面自成一體,像個小故事,編排了一出千金女愛富棄貧最終被譴責嘲弄的諷刺喜劇。這種巧妙的文字遊戲真是雋永極之,誰說民間謎人沒有一點藝術細胞呢?

  民間謎語也常模仿第一人稱口氣編寫,這種擬人之法具有特有的隱趣,耐人尋味。如:“我在深山坳裡坳,相公請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討把米,娘子反手縛我腰。”謎中“我的悲慘遭遇”更讓人發笑。

  我國漢族地區流行吃粽習俗,許多少數民族受此影響,也形成這一食俗。這在各地民間謎語中也有所反映。苗族人民就傳唱著這樣一條粽子謎:“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巖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飽飯,拿棵草草拴住我。”這條謎語和漢族“我在深山坳裡坳……”這一粽子謎不謀而合,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祖國中華民族的大家族裡,民族間相互文化傳遞交流也便體現在謎語方寸之中。

  “蘆窩裡有隻小白狗,戳一槍,吃一口,”當你在品嚐粽子的時候,回味一下趣意盎然的粽子謎語,或許會帶給你一份快樂。


外國人怎麼吃粽子的?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然而,在國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習俗。   日本人在過節時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粽子的形狀與中國不同,普遍將粽子包成錘子形狀。   緬甸人也喜愛吃粽子,但和端午節沒有什麼聯絡。他們是用糯米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這樣做成的粽子酥軟、甜滋滋的,吃 ...

小測試看看你喜歡哪種粽子

  隨著端午節一天天臨近,你是不是也會吃粽子呢?在這天人們習慣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但是你知道嗎,每個粽子也有自己的獨特個性哦,好奇的你是不是也想看看呢?快點來做測試吧!   1. 你喜歡小小的一口粽還是大大的有滿滿的餡的粽子? ...

端午刮來懷舊風 今年粽子流行DIY

     農曆剛過四月初十,人們已經開始採購原料,準備自己動手包粽子   “懷念小時候的端午節,今年粽子咱自己包吧,便宜實惠還沒有新增劑,純手工做的粽子還能顯示節日的氣氛。”端午節的腳步越來越近,記者發現,無論微博,還是淘寶掌櫃的粽子原料推介中,都能看到一股濃濃的懷舊風,願意自己動手包粽子的消費者更多了,記者 ...

端午趣聞:世界各國的粽子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然而,在國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習俗 日本人在過節時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粽子的形狀與中國不同,普遍將粽子包成錘子形狀。      日本粽子   緬甸人也喜愛吃粽子,但和端午節沒有什麼聯絡。他們是用糯米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這樣做成的粽子酥軟、甜滋 ...

春節飲食風俗南北差異——南有年糕 北有餃子

  南方北方春節飲食風俗的差異。雖然中國早就大一統,飲食風俗,還是有地域性的。正如“南米北面”、“南糕北餅”、“南甜北鹹”之類演繹,說南有年糕、北有餃子,不能算錯吧。尤其過大年之際,它們都是象徵意味濃郁的符號化食品,堪稱餐桌上的吉祥的經典。   春節是中國最大的節日。作為節慶的傳統,年糕與餃子,各佔半壁江山。 ...

祭灶的由來 為什麼南北祭灶過小年不是同一天

  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 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那個時候小年是不分兩天的。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是更悠久的。那麼什麼 ...

味美香甜各不相同 世界有關粽子的習俗

  越南的粽子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他們認為,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節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陰曆端午節吃粽子。鹹粽,用糯米加蝦米、瘦豬肉、紅豆,再加半隻鹹蛋包成;鹼粽,是用糯米粉加椰絲、蝦米、綠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