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漁民習俗
南澳漁民習俗
漁民以捕魚為生,解放前生產工具十分落後,漁船全是木帆船,既沒有通訊裝置,又沒有天氣預報,風雲變幻莫測,死生只在瞬息之間,因此留下一套獨特的生產習俗。
每年正月初五過後,漁船要出海捕魚時,必須到海灘拜海神,以祈出入平安,漁產豐收。
建造新船,必先擇日看時,然後在船塢安上龍骨(即漁船的中心骨架),並用婦女戴頭的銀製高鬃,插上金花紅綾,放在龍骨處,名謂“壓槽母”,候墨繩打畢,才將其收回家,意謂可獲頭棕(高產)。現因婦女不時興梳鬃戴鬃,故改用紅彩布、金線、榕青、竹青。
漁船的建造,漁家把其構件按十二生肖命名,如:船艙橫樑叫“老鼠橋”,兩舷近腳踏板部位叫“牛腿閂”,大桅前為“虎鼻頭”,小艙叫“兔水艙”,船帆竹竿稱“蓬龍竹”,大角索稱“蛇律”,大桅尾兩側木板稱“馬面”,船頭叫“羊角”,捆律索處叫“猴鼻”,收帆索的地方稱“雞布”,豎桅杆的地方叫“狗槽”,帆竹間隔穿繩索的位置叫“豬仔耳”。
漁民建造大船,船眼中要裝兩個龍銀,小船的船眼中,要裝印有龍紋的銀毫,或者用印有龍紋的銅幣。寓意為漁船出海,船眼見錢,滿載盈歸。新船要下水之前,用飯菜、炒麵在船邊祭拜,燃燒銀錠紙,然後放鞭炮。
漁民登船出海時,頭上包紮頭巾,穿短褲,著大襟衣;遇上風雨天,則戴斗笠、穿蓑衣。這種簡便實用的裝束 ,同使用的生產工具有著密切的關係。70年代後漁業逐步走向機械化,漁民生活日益改善,穿著也逐漸改變。
漁網、漁具,忌婦女跨踏。家中若遇上生育(包括豬產、狗產、貓產等)或婚喪,漁網、漁具和人都要用“紅花、淨符水”(即用柘榴花澆上符水)噴射驅邪。同時還要用一對金、香、燭及一條紅布結於船頭,紙錢則在船頭燒化,方可開船出海。
解放前,婦女不能下海捕魚,有汙穢之嫌。現在此俗已不再存在。1959年“大躍進”時縣養殖場第二生產隊的女青年林美珠、柯耀清等劃竹筏下海放綾捕魚。80年代,山頂村有一對姐妹,衝破舊習俗,駕船出海捕魚,成了致富戶。後宅鎮前埔埕村還有一對未滿15歲的小姐妹,劃竹筏在長山尾海面上放綾捕魚,肩負家庭的生活重擔。
南澳漁民過年習俗
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是南澳漁民過年中最為熱鬧的一種民俗活動。這項活動在清朝時已經很盛行了,並且一直流傳至今。南澳“舞草龍”是南澳漁民在長期海上生活、習作中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舞草龍拜祭為載體,含有歷史、民俗、藝術等諸多文化內容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對研究南澳漁民的生產、生活歷史情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此外,“舞草龍”是深圳漁民文化的精髓之一,它集中體現了漁民文化的思想、信仰,它還是南澳漁民凝聚民心、對外交流和民俗傳承的重要舞臺,所以它還具有一定的文化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其最大特色是當天上山割草,當天扎龍、當天舞龍、當天化龍,所有程式都是在一天之內全部完成的,這是區別於任何一個地方舞龍的頗具特色的一種民間舞蹈。“舞草龍”又稱“舞火龍”,是南澳漁民極具特色的風俗。舞草龍主要分為“扎龍”、“舞龍”和“送龍”三個部分。
草龍是用山上劍草捆紮而成。年初二上午把劍草和淨草割回來曬乾,下午用繩子把草紮成每節約1米長的龍身,並用帶有叉的木棍牢牢撐住龍身。整條草龍由龍頭、龍珠、龍身和龍尾所組成。
晚上,把紮好的草龍搬到天后廟門前小廣場上,開始舞龍。舞龍者按步行進,龍珠動,龍頭跟著動。舞龍頭擎向右,龍尾就擺向左,火龍逶迤曲折地前進。火龍所到之處,家家點燃紅燭,奉上生果、水酒,燃放爆竹和紙寶。此時,整個漁村一片歡騰,一派節日喜慶景象。
最後,舞草龍隊伍來到海邊,舉行“化龍”儀式。先舉龍向西北方拜三拜,然後把龍頭放上,龍尾放下堆在一起。接著燒紙寶蠟燭及龍衣,最後點燃草龍,並燃放爆竹。全村男女老少都來送龍,圍觀群眾站在海提上,一時間,鞭炮、鑼鼓齊鳴,火光沖天,場景蔚為壯觀。
南澳生產習俗
漁業生產
漁民建造新船,必先擇日看時,然後在船塢上安放龍骨(即漁船的中心骨架),並用婦女頭上戴的銀製高鬃,插上金花紅綾,放在龍骨處,名謂“壓槽母”。候墨繩打畢,才將其收回家,意謂可獲“頭棕”(高產的意思)。新建的大漁船,船眼中要裝兩個龍銀,小船的船眼中,要裝印有龍紋的銀毫,或者用印有龍紋的銅幣,意為漁船出海,船眼見錢,會滿載而歸。
以前,漁民出海捕魚時,頭上包紮頭巾,身穿茨莨衫。茨莨衫是由白布製成,右側開襟,綴上用布打的扣子,染上茨汁或柴汁,這種衣服耐浸、透汗、易洗、快乾,下海時不會被網繩纏住,既經濟又實用。
農業生產
以前,每年早造,農民要在正月初四之後擇吉日浸種,並要把種子放灶臺上,認為灶王爺是管理一家人吃喝之神,能確保種子的質量。實際上種子放在灶臺上,因生火關係,具有保溫催芽作用。
鹽業生產
鹽業生產的豐歉同天氣的晴雨關係極為密切。因此,鹽工很注意觀察天氣的變化,並自制白、紅、黃、黑、青旗子,每天插於鹽田埕頭,預告當天天氣情況。舊時資方限定每月發給鹽工1擔食鹽(不論畚箕大小)的報酬。因此,為了多獲點利,鹽工勞動時使用了特製加大的畚箕,每擔容量約120公斤。
海米漁民習俗
沿海居民世代捕撈,自然形成獨有的海規、海忌。
海規
“祭海” 除夕之夜發紙時及正月十三日,漁民到海濱擺供品、鳴鞭炮、焚香紙,虔誠叩拜。
“記風” 漁民憑經驗牢記牢記颳大風、降暴雨的時間,以此預測百日後的風情。
“祈風” 正月二十五日為龍風日,漁民多以此日的風向,卜測海上收成,並燒紙、焚香、 ...
漁民習俗
沿海漁民有供奉龍王、海神娘娘之俗,每逢節日和出海前,擺設供品,點香燒紙,祈求平安。
新船下塢,船主擇“黃道吉日”,船頭披彩,船桅掛紅旗,設供品,點蠟燭,焚香紙,鳴鞭炮,行大禮。船主用硃砂筆為新船點睛、開光。高呼“波靜風順”、“百事大吉”,送船入海。
出海捕魚前,舉行祭祀,鳴鞭炮,焚香燒紙,敲鑼打鼓 ...
古代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 ...
我國端午節習俗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端午節習俗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 ...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的佩飾
健人,舊時江浙一帶端五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髮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 ...
中秋節習俗---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 ...
中秋節習俗---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