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吳川民間藝術三絕之一,奇絕的吳川飄色藝術

吳川民間藝術三絕之一,奇絕的吳川飄色藝術

  吳川飄色是什麼?吳川飄色是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由若干人推著一座色板,色板上裝飾著固定姿勢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著,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本期的民間藝術為你介紹奇絕的吳川飄色藝術。

  歷史

  廣東吳川市黃坡鎮的民間藝人陳壽全生前回憶:清末,吳川黃坡的四鄉八村常常舉行遊神賽會,出現了表現戲劇片斷的化裝遊行,俗稱地色,引人注目。

  為取勝其他村莊,他與乃父別出心裁地搞了技巧化裝遊人,在一個扁方形的木箱上,設計出《哪叱出世》戲劇片斷:一個身穿紅綾兜,手執紅纓槍的小孩,立在可以開合蓮花上。因為蓮花是向上翹起的,所以稱作翹色。小哪叱在蓮花上迎風飛飄,故又稱為飄色。這套飄色展出後,遊遍黃坡,轟動全縣。人們都覺得很奇怪,一根手指般大的花梗上開著花朵,怎麼能站立個小孩?後來,陳壽全又相繼製作了二十板飄色,在各地展出,大受民眾歡迎。

  從此,飄色之花就遍開在吳川的沃土之上。

  歷史發展

  素有漢族民間藝術之鄉美譽的吳川民間藝術以其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技藝精湛而聞名遐邇。尤其是始於清代的吳川飄色,堪稱南國民間藝術的一株絢麗的奇葩。

  特別奇妙的是,在空中飄動的人物的立足點只是踩著一根纓槍或劍尾上;更有趣的是,有的角色還踏著活生生的動物(如公雞、白鴿、鯉魚、金魚等)在行進間手舞足蹈,給予人們一種神秘感。

  飄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戲劇人物的藝術造型設計、打扮的。其內容有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或現代題材。

  一板飄色往往就象一座流動的小舞臺表現著一出精彩的特寫鏡頭。現時飄色一般由2至6歲左右的兒童上板喬裝打扮,並由過去的一板一層飄色發展到如今的的一板兩層或三層飄色。

  造型藝術已由過去的單一的木工鐵工技巧發展到現代已集電影、戲劇、魔術、雜技等技藝之大成的綜合性的空飄造型。人們透過觀看五花八門的飄色,將得到一種無法形容的藝術享受。

關於蘇州吳門橋的故事,你聽過嗎

  在歷史悠久的國家,可以說隨便一個石頭都是文化的載體,都有歷史文化的積澱。而橋樑作為一種普遍的建築,但是橋樑各個地區的文化底蘊也是不一樣的,留下了非常不同的傳奇故事,你對蘇州吳門橋的故事有多少了解呢?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解析。

  蘇州吳門橋位於城西南盤門外,跨古運河(護城河),為陸路出入盤門的必經通道,宋元豐七年(1084年)郡人石氏出資興建,歷史上多次重修重建,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與鄰近的瑞光古塔、古水陸盤門渾然一體,是蘇州城西南重要的文物古蹟遊覽區。

  據《吳縣誌》記載:始稱新橋,又名三條橋,宋元豐七年(1084年)郡人石氏出資興建,橫絕漫流,往來便利。紹定中重建,改今名。明正統間蘇州知府況鍾再建,弘治十一年(1498年)水利郎中傅潮修,清順治三年(1646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蘇省水利工程總局重建。《平江圖》所載為三橋相接,下設三洞。清乾隆《盛世滋生圖》所載為三孔石拱橋。

  目前為蘇州留存的最高的單孔石拱古橋。用花崗石砌築,雜有少量武康石。全長66.3米,中寬4.8米,淨跨16米,矢高9.85米,拱券石10排,長系石11根,縱聯並列砌置。1989年,部分拱券石被船隻撞落,修補時發現各拱券石之間用定勝形榫卯拼接,以增加牢度,避免移位。條石橋欄鑿成凹凸狀,猶如通長靠背椅子。

  橋額陰刻楷書橋名,間壁明柱一面刻“蘇省水利工程總局重修”,一面刻“同治十一年壬申夏四月”。南北兩坡各鋪設條石踏步50級。北端金剛牆左右兩翼均砌有寬約0.6米的纖道,為縴夫穿越橋洞的便民設施。吳門橋高大壯偉,與鄰近的瑞光古塔、古水陸盤門渾然一體,古運河滔滔東流,舟船帆影往返不絕,是蘇州城西南重要的文物古蹟遊覽區。

小滿——二十四節氣之一,帶你認識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5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到達黃徑60°時為小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此時宜抓緊麥田蟲害的防治,預防乾熱風和突如其來的雷雨大風的襲擊。南方宜抓緊水稻的追肥、耘禾,促進分孽,抓緊晴天進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曬。小滿以後,黃河以南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開始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有關部門和單位應注意防暑工作。“小滿”時節謹防災 。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鬥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這是說從小滿開始,北方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漸見飽滿,但尚未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它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乾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因為“立夏小滿正栽秧”,“秧奔小滿谷奔秋”,小滿正是適宜水稻栽插的季節。

  從氣候特徵來看,在小滿節氣到下一個芒種節氣期間,全國各地都是漸次進入了夏季,南北溫差進一步縮小,降水進一步增多。此時宜抓緊麥田蟲害的防治,預防乾熱風和突如其來的雷雨大風的襲擊。南方宜抓緊水稻的追肥、耘禾,促進分櫱,抓緊晴天進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曬。小滿節氣之後人們確實關注氣象問題,它是收穫的前奏,也是炎熱夏季的開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現的時候。建議人們要有“未病先防”的養生意識,從增強機體的正氣和防止病邪的侵害這兩方面入手。

  小滿日期的計算 [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1.04,20世紀=21.86。 舉例說明:2088年小滿日期=[88×.0.2422+21.04]-[88/4]=42-22=20,5月20日小滿。 例外:2008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小滿-農事 小滿小麥粒漸滿,收割還需十多天。 收前十天停澆水,防治麥蚜和黃疸。 去雜去劣選良種,及時套種糧油棉。 乾旱風害和雹災,提早預防災情減。 芝麻黍稷種尚可,春棉播種為時晚。 早春作物勤鬆土,行間株間都鋤嚴。 稙棉擗杈狠治蟲,酌情追肥和澆灌。 麥前抓緊把炕換,炕洞砸碎堆田邊。 早修農具早打算,莫等麥熟打轉轉。 果樹疏果治病蟲,及時收理桑蠶繭。 畜禽管理加措施,懷孕母畜要細管。 魚塘晝夜勤觀察,做到防患於未然。 養魚猶如種糧棉,管理得當奪高產。


天津三絕之一 耳朵眼炸糕的做法

  說到耳朵眼炸糕,人們都知道它名列天津三絕之一,更是有著健脾利溼,清熱利尿的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那我們自己在家嘴饞想吃的時候該怎麼做呢?那麼本期的飲食文化,為你深入解析耳朵眼炸糕的做法。   耳朵眼炸糕起源於晚清光緒年間,由回民劉萬春創制,炸糕選料精、製作細,物美價廉,贏得“炸糕劉”的綽號。附近的富戶、 ...

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杭州片兒的做法

  麵條是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最普通的食物,然而就是這麼小小不起眼的一碗麵,卻在經過了特殊工藝製作中有了不一樣的味道,也成為了中國十大面條之一。片兒川就是杭州地區有名的麵條。   那麼,本期杭州片兒川的做法。   片兒川,“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浙江杭州地區一種著名的特色傳統湯麵,面的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 ...

中國十大名酒之一瀘州老窖產地是哪個省

  說到瀘州,我們必然會知道是中國十大名酒之一的瀘州老窖的產地。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環境造就了一代美酒。中國酒文化向來是博大精深,想要了解通透並不是那麼簡單,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瀘州老窖。   中國四川瀘州。位於“天府之國”南部的著名酒城——瀘州,此地依山傍水,氣候溫和,所產老窖特曲、頭麴酒(過去叫瀘 ...

蘇菜傳統麵食小吃之一崑山奧灶面的做法

  麵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北方以麵食為主,一頓不是麵食就餓得慌,那麼說到面,有著中國十大面條之一的崑山奧灶面,因其複雜,人們很難會做!   那麼,本期來學習一下正宗崑山奧灶面的做法。   奧灶面,中國十大面條之一 ,是江蘇省崑山市的傳統麵食小吃之一,屬於蘇菜系。到崑山遊覽玉峰山,人們總要 ...

中國五大面食之一刀削麵的做法大全

  民以食為天,吃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除了吃飽以外能夠吃得開心也很重要。好吃的食物能夠把你所有的不開心都掃光,一起學起來吧!   那麼,本期學習中國十大面條之一刀削麵的做法。   材料:麵粉500g、雞腿300g、雞架400g、西紅柿適量、荊芥適量、食鹽適量、白胡椒粉適量、雞精適量、醃蒜薹適量   做法: ...

河南三大小吃之一正宗河南燴麵的做法

  碳水化合物是支撐我們的基本,而我們也是主要從一些米麵類食物中獲取。麵條雖然看起來只是單一的樣子,不過在歷史的發展中不同的地方也有不一樣的特色。   那麼,本期瞭解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正宗河南燴麵的做法。   河南燴麵,“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有著4000年的歷史。是一種葷、素、湯、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 ...

漢中四大小吃之一菜豆腐

  吃貨總是能最懂一個地方,因為吃貨想了解一個地方的美食,就要先了解當地的文化。本期漢中文化為你介紹漢中四大小吃之一:菜豆腐。吃菜豆腐時需配小菜,小菜的配法也極有講究,一般是用蔥花、香菜、薑末、蒜泥、青椒、香油……   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是陝西省漢中地區漢族傳統名吃,漢中四大小吃之一(分別是:麵皮,菜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