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吳氏發源地

吳氏發源地

  江蘇無錫。

  古代吳姓郡望分佈於:陳留郡,濮陽郡,延陵郡,現代吳姓主要分佈於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其次分佈於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東、江西、安徽八省。

  吳氏宗族的族譜,從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國早期文字,及史類文獻對家譜起源的考證,吳姓家譜家譜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

  姓名,漢語詞語,意思是由姓和名組成。人的姓一般是自己的部族確定的,名字是人類為區分個體,給每個人特定的名稱符號,是透過語言文字資訊區別人群個體差異的標誌。由於有了姓名,人類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姓名。

  姓名是在語言產生以後才出現的。各個民族對確定人的姓名都有很多習慣。這種習慣受到歷史、社會、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約,一個人的姓名通常都有一定的含義。

吳氏歷史名人

  1、吳起: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菏澤市定陶區)人。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後因變法得罪貴族,遭其殺害。有《吳子兵法》傳世。

  唐肅宗時,吳起位列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被追尊為廣宗伯,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2、吳廣:

  吳廣(?-前208),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徵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

  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

  次年,圍攻滎陽的假王吳廣與義軍將領田臧意見不合,被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殺害。

  3、吳承恩:

  吳承恩(1506年—約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現淮安市淮安區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

  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提出《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學者吳玉搢。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

  4、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廣寧前屯衛中後所(今遼寧綏中)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

  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

  崇禎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吳三桂鎮守雲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曆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於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釋出檄文,史稱“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諡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5、吳道子:

  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於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於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後。

  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

  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透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

盧氏發源地

  盧氏發源地在盧邑。盧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春秋時期的高傒為盧姓始祖。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

  主要源流:1、源於姜姓,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期齊國文公子名高,食採於盧邑(今山東長清縣) ,其後人以盧為氏。其先世出於神農氏,暨周尚父太公封齊,嗣子伋有子七人,第三子食邑於盧,子孫為盧氏。

  2、源於姬姓,以封邑名稱為氏。東周時期,舅犯助晉文公姬重耳戰勝楚國,因功封邑於昝邑(今河南唐河昝崗),舅犯之子賈季封邑於五鹿(今河南清豐),舅犯後人以盧為氏。

  3、以國為氏。春秋時期,有廬子國(今安徽省合肥市),盧氏為廬子國戢黎之後。


發源地

  河南商丘。秦漢時期主要繁衍於北方地區。隋代以前,宋氏分佈於今河南、湖北、河北、山西、陝西、江西、山東、甘肅、安徽、浙江等省。唐初,有河南宋氏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在福建安家落戶。此外,宋氏已擴充套件至今四川、廣西及北京市的一些地方。宋高宗趙構南逃,有中原宋氏隨之徙居今浙江、江蘇、湖南,後來有的又遷至 ...

文化發源地

  無錫。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以今蘇南浙北贛北皖中南為代表,泛指吳地古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吳文化以荊吳和先吳以及最重要的吳國文化為基礎,經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的生長,及隋、唐、宋、元歷代發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來,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萌芽,吳文化開始從傳統 ...

的祖先是誰

  吳太伯,又稱泰伯,吳國第一代君主,東吳文化的宗祖。姬姓,父親為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兩個弟弟仲雍和季歷。父親傳位於季歷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讓,遷居江東,建國勾吳。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四月初四約公元前1165至前1074年生,以國為氏,第一位吳國君主,在位49年,卒於武乙四年丙寅三月初 ...

發源地

  出自媯姓,發源於河南,為古帝王虞舜之後。相傳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因生在姚墟而得姚姓,曾住在媯汭河後代又有媯姓。以媯為姓的後裔,被周武王滅商後封為陳侯的陳胡滿,陳胡公媯滿的11世孫諸,字伯爰,其孫濤塗,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爰氏,當時爰和袁、轅等字音同,後來的子孫就以這個字為姓。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 ...

發源地

  黃氏起源於中國北方。黃姓是中華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後遷至中原地區並建立黃國。兩宋之後,黃姓廣佈到湖北、陝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   漢姓改為黃姓:上古時候,黃、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為黃姓;還有其他原因改姓黃的:如陸姓、巫姓、吳姓、金姓改黃姓等。   回 ...

發源地

  鄭氏最早的發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鄭縣。在戰國時因為韓國所滅,便散遷到河南東部及山東、安徽等地間。秦時,19世孫鄭襲遷司州河南洛陽。27世孫鄭其舉族遷回滎陽。秦漢以後,鄭姓已遷入鄰近地區,主要以今山東、安徽、陝西、山西等境為其分佈的主要地區。   其後29世孫鄭賓居山東高密。31世孫鄭眾之子安世遷居咸陽。因漢 ...

發源地

  熊氏發源地在楚國貴族。熊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時期,為楚貴族姓氏。熊姓歷史悠久,族大支繁。熊姓曾有72個望族,居百家姓第68位。得姓始祖為鬻熊,為祝融氏的後代。   熊姓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得姓較早,源遠流長;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國,到處都有熊氏族人;三是人才輩出,不可勝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