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刻舟求劍:比喻人的眼光未與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步,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也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
2、一竅不通: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一點兒也不懂。出自《呂氏春秋·過理》。
3、三豕涉河: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出自《呂氏春秋·察傳》。
4、盜鐘掩耳:偷鍾時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5、箕山之節:指歸隱以保全節操。出自《呂氏春秋·求人》。
6、豕亥魚魯:指書籍傳寫或刊印中的文字錯誤。出自《呂氏春秋·察傳》。
1、刻舟求劍:比喻人的眼光未與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步,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也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
2、一竅不通: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一點兒也不懂。出自《呂氏春秋·過理》。
3、三豕涉河: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出自《呂氏春秋·察傳》。
4、盜鐘掩耳:偷鍾時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5、箕山之節:指歸隱以保全節操。出自《呂氏春秋·求人》。
6、豕亥魚魯:指書籍傳寫或刊印中的文字錯誤。出自《呂氏春秋·察傳》。
《呂氏春秋》是雜家學派的代表作。此書以道家學說為主幹,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氏春秋》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採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採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一部著作。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
《呂氏春秋》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
《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5篇,共60篇。本書是在“法天地”的基礎上來編輯的,而十二紀是象徵“大圜”的天,所以,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來作為組合材料的線索。《春紀》主要討論養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八覽,現在63篇,顯然脫去一篇。內容從開天闢地說起,一直說到做人務本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如何認識、分辨事物、如何用民、為君等。六論,共36篇,雜論各家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