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商鞅立木原文及翻譯

商鞅立木原文及翻譯

  1、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之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民信之,卒下令。

  2、翻譯:法令已經制訂完成,尚未公佈,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場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長的木頭,招募百姓中有誰把木頭搬到北門就賞給十金。人們覺得奇怪,沒有人敢搬動。又下令說:“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賞五十金。”有一個人把木頭搬走了,當即就賞給他五十金,以表明決不欺騙。然後終於釋出法令。

商鞅立木翻譯

  1、譯文:

  法令已經制訂完成,尚未公佈,恐怕老白姓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場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長的木頭,招募百姓中有誰把木頭搬到北門就賞給十金。人們覺得奇怪,沒有人敢搬動。又下令說:“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賞五十金。”有一個人把木頭搬走了,當即就賞給他五十金,以表明決不欺騙。然後終於釋出法令。

  2、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民信之,卒下令。

商鞅立木既是什麼意思

  “商鞅立木既”是商鞅變法時的一個故事,商鞅變法的條令已準備就緒,還未公佈,擔心百姓不相信,於是命人在都城南門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頭,只要能把木頭搬到北門,就給予十錢,百姓看到後對此感到十分奇怪,卻無人敢去搬木頭,商鞅加賞到五十錢,終於有一個人搬了木頭到北門,得到了獎賞的五十錢,用來表明商鞅沒有欺騙,變法是真實的。後多用於形容人說到做到,真實可靠。


隱詠史原文翻譯

  1、原文。作者:唐·李商隱。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燻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2、譯文: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為什麼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麼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 ...

譯文

  商鞅變法的條令已準備就緒,還沒公佈,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於是在國都集市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招募有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十兩銀子。百姓對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說:“能搬木頭的人賞五十兩銀子”,有一個人搬了木頭,就給了他五十兩銀子,用來表明沒有欺騙百姓,最後頒佈了那法令。 ...

一諾千金為信的故事內容

  商鞅是戰國時期的政治思想家,也是當時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當時商鞅變法的條令準備就緒之後,因還未公佈,又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才會出搬木頭的策略,本期歷史故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   商鞅變法的條令已準備就緒,還沒公佈,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於是(命人)在都城市場南門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頭,招募有 ...

君列傳原文翻譯

  1、原文: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東復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以求見孝公。公與 ...

陵君養龍原文翻譯

  1、文言文《商陵君養龍》原文: 有獻陵鯉於商陵君者,以為龍焉。商陵君大悅,問其食,曰蟻。商陵君使豢而擾之。或曰:“是陵鯉也,非龍也。”商陵君怒,笞之。於是左右皆懼,莫敢言非龍者。遂從而神之。商陵君觀龍,龍捲曲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驚,稱龍之神。商陵君又大悅。徙居之宮中,夜穴甓而逝。左右走報曰:“龍用壯,今 ...

信說明了什麼道理

  商鞅徙木立信中徙木立信的意思是指透過使人搬動木頭而樹立威信,而使公眾信服的行為,說明的道理是需要確立一種政權的公信力,因為當時衛鞅初入秦地並深感秦的弊政,政出多門、政令不清,百姓對官府沒有信任,所以徙木立信讓百姓確信,並表明新的改革政府是說到做到的,不存在欺騙。 ...

代贈李原文翻譯

  1、原文: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2、譯文:日出東南方照耀高樓,樓上心懷離愁的人唱著《石洲》。縱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憂愁?   3、作者: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