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回孃家的傳統

回孃家的傳統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

  女兒回孃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

  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清明節可以回孃家嗎?哪些傳統節日不能回孃家?

  清明節可以回孃家嗎?有什麼說法

  清明節是不能回孃家的,以免讓周圍人說閒話;

  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日,家家戶戶要上墳祭祖,但是出家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所以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回孃家上墳的。

  尤其是農村人認為姑娘是人家的人,若家裡有兒子,孃家的人不願意女兒回孃家上墳,怕別人說娘屋裡沒有人,只有孃家無兒子的人家,姑娘才能回孃家上墳。

  而且按照傳統習俗,祖先的墓碑上也只能刻上兒子和兒媳婦的名字,姑娘的名字一般是不銘刻在孃家祖先墓碑上的。

  中國傳統中不能回孃家的節日:

  一、春節,新年的第一天,出嫁的姑娘必須在婆婆家過年,到了大年初二那天,由孃家的人去叫才能回孃家。

  二、正月十五,這一天是團圓節,但也不能回孃家,民間有“見了孃家燈,一輩子窮坑”的說法,因此必須在婆婆家過年。

  三、農曆的二月二,龍抬頭的這一天也不能回孃家。

  四、清明節,這一天也不能回孃家,而且女人是不能去掃墓的,不管是在婆婆家還是在孃家,女人不能去墓地。

  五、七月十五是鬼節,百鬼皆出,這一天是不能回孃家的。因為依照風俗,七月十五女兒回孃家是為了祭祀父母,倘若父母雙全,就不要回家,七月十四也不要,七月十六再回。

  六、八月十五,團圓節當然只能在婆婆家過了,如果誰家出嫁的姑娘在孃家過八月十五,左右鄰居都會拿來當話柄的。

  七、臘八節,這一天也不能回孃家,民間說法 “臘八不吃孃家米,祖祖輩輩還不起”,還有一個說法是,臘八這天回孃家會對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後會趴著死。

  八、祭灶日又稱小年,因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有不宜回孃家的習俗。

  清明節禁忌:

  1、忌穿大紅大紫

  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著裝。通常來說,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最好不要穿得大紅大紫,而且衣著要整齊,神情須莊重肅穆。

  2、忌嬉罵和非議先人

  個別人在掃墓時,為放鬆心情,互相嘻哈打鬧,不僅是對逝者的大不敬,還會招致非議。路過他人的墓地,對逝者品頭論足即是褻瀆的行為,會惹來麻煩。

  3、孕婦最好別去掃墓

  墓地大多都修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清明掃墓人多擁擠。其次,掃墓時很多人會燒錢紙、放鞭炮,弄得周圍的空氣不是很好,不利於孕婦的健康。為此,建議孕婦最好避免參與掃墓。

  4、別在墓地拍照留念

  如今的年輕人走一路拍一路,但在掃墓時最好不要拍照,不管是掃墓者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這樣可能會引來他人的反感和非議。給親人掃墓時應專心致志,不要東張西望,尤其不要在墓地照相。

  5、掃墓時間

  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

  6、忌諱探視朋友親人

  清明節當天最好不要去探視親朋好友,隔天探視為宜。

  7、外出旅遊注意地點

  踏青最好不要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晚上言行要謹慎。

  8、親朋掃墓有學問

  坊間說法是,丈夫去世前三年,妻子不能去掃墓。最好避免諸如女友陪男友去掃墓,下屬陪同上司去掃墓,甚至陪同客戶去掃墓等情況。

  9、掃墓回來淨身洗衣

  掃墓回來一定要清掃鞋子,將鞋子的鞋尖朝裡,勿忘將身上穿的衣服洗乾淨晾曬。

  特別說明:清明掃墓回來最好能夠沐浴。

為什麼初二回孃家?

  所謂回孃家當然是指已婚女兒帶夫婿孩子回到家裡給父母拜年。

  為什麼必須在初二而不能初一呢?

  迷信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因為,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

  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這個規矩在舊社會特別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會人們雖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較嚴格地遵守著。如果由於某種特別的原因,已婚女兒在家裡過年,那可能父母、家人包括自己都會十分的不高興。這也是一種沿襲以久,而且可能還要執行很長時間的文化現象。

  “回孃家”又稱“歸寧”。過去新婦的回門有許多禁忌,不過是指新婦在回孃家方面的禁忌事項。新婦回門後,身份已經變了,是人家的人了,因而孃家也時常“防著她”。

  回孃家為什麼必須在初二而不能初一呢?

  (1)迷信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說臘月28,有說29或30)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

  (2)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

  (3)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

  (4)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

  (5)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

  這個規矩在舊社會特別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會人們雖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較嚴格地遵守著。如果由於某種特別的原因,已婚女兒在家裡過年,那可能父母、家人包括自己都會十分的不高興。這也是一種沿襲以久,而且可能還要執行很長時間的文化現象。就是這樣一個個的風俗、傳統、甚至陋習,合起來組成了--------年!!!

  回門禁忌回門又稱“歸寧”,亦即“回孃家”。回門禁忌也多是關於新婦的禁忌,不過是指新婦在回孃家方面的禁忌事項。

  河南一帶,除了上文提到的正月十五禁忌回孃家看燈以外,還忌祭灶,正月初一回孃家。因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閨女回孃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闔家團圓,自然不便回孃家去。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日,恐媳婦回孃家舉家不團圓。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孃家,正月十六回孃家。以便照顧到婚姻雙方的團圓喜慶。鹿邑縣有“正月十六請(閨女),二月二送,一輩子不生病”的俗語。

  浙江等地,舊時忌新婦在冬至節回門。否則以為將剋死其夫家家長。俗諺雲:“娘屋住個冬,夫家去個公。”江蘇也有此俗。不過,理由不同,謂如冬至在孃家過,則孃家家道將因之而衰落。

  陝北一帶有六月六回孃家的習俗,傳說是為了聯絡姻親間的感情,屆時孃家要請閨女、女婿回門團聚。河南也有此俗,不過,是與收麥打場的季節相聯絡的。俗謠雲:“收了麥,打罷場,誰家的閨女不看娘。要是閨女不把娘來看,不死公公就死婆母娘。”

  回門時日的禁忌,是要讓新婦遵守往來之序,不該回門時一定不能回門,否則會有凶事發生;該回門時,一定要回門,否則,也會有凶事發生。一般結婚三日時,新郎新娘要回門看望二老,但是當晚必須在日落前返回夫家,因為新婚不能空新房。河南林縣一帶,新婦三天回門時要順著迎親的那條道走,所謂“三天不走兩條路”。彝族新婦回門時忌在路上與新郎交談,兩人像陌生的路人一樣。這與其不落夫家習俗有關。漢族回門時小兩口總是親親熱熱,有說有笑的。民間有“回孃家”的小調流行。新婚夫婦回門帶的禮物,都是成雙成對的,忌單數。孃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有些新婦,受迷信思想影響,直到一百二十天(四個月)後才能歸寧,還有的要三年以後才能回家。浙江一些地方有女子命犯所謂“破孃家”的,這樣的女子,不可在家中上轎,出嫁時由男家接女出門,女穿破衣,扮作討飯模樣,在廟宇中換裝上轎,謂之“借嫁”,女家父母親屬必須避匿,一切由夫家照應。婚後一百二十天,才可歸寧。否則,孃家定會破敗或遭受不幸。還有所謂命犯“離窠”(夫妻離散)及“回頭祿”(遭天火)的,都要在四個月後,甚至三年後才能回家。

  一般新婚滿一個月之後,姻親間便可自由往來。回門時,新娘可住在孃家。住的天數頗有講究。河南一些地區有幾日去的住幾天的習俗。俗語云:“八對八,兩頭髮”,“九對九,兩頭有”。就是說初八日歸寧的就可在孃家住八天,初九日歸寧的就可在孃家住九天。這樣,最多的時日是住個對月。如果是按這樣住的,對男、女兩家都是吉利的,否則便不好。不過,也有忌住八天之說,所謂:“住七不住八,住八窮孃家。”這一禁忌的形成一般是出於嫁出去的閨女不易在孃家多住的思想考慮。其中有感情的限制、道義的制約,也有經濟的壓力和生產的需求,是多種因素促成了這一習俗的約定。

  如果新郎和新娘一起回孃家,那麼,他們在孃家的住宿也有不同的禁忌。在漢族和滿族中都有新婚夫婦回孃家忌同房的習俗。滿族准許姑爺住在西炕,別的客人一律不許住在西炕。但姑娘和姑爺是不能住在一起的,據說新婚夫婦在孃家同房會使孃家家道衰落。這也是性行為不潔、會褻瀆神明的觀念導致的。民間常以為,男女間的事,女方總是吃虧的。出於這種考慮,女家心理方面總有一點受壓抑的感覺。再說,孃家、婆家不歸一個血統,怎麼能在孃家室內為婆家提供傳宗接代的場所呢?假如真的是在孃家懷了孕的,豈不將孃家的“人勢”、“財勢”帶到婆家去了嗎?孃家一定會因此而衰落的。所以是絕對禁忌小兩口兒在孃家同房的,這是這一風俗下的思想觀念。但是,同是在漢族,也有許多地方是不忌諱新婚夫婦在孃家同床共枕的。有時,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俗還會並存於同一縣境之內,例如在河南林縣這兩種風俗就同時存在。

  新婦回門後,身份已經變了,是人家的人了,因而孃家也時常“防著她”。鄂倫春族出嫁的女兒回到孃家,禁忌刷鍋。否則,孃家的財運會被她刷跑的。河南修武縣也有類似的禁忌。當地民間忌諱出門的姑娘摸、拿孃家的勺和火柱。說是“摸勺不死公公,死婆婆”,“拿火柱不死公公,死女婿”。還忌諱拿孃家的刀、剪,禁忌逮孃家的狗等等。說是:“恐怕日後割斷孃家的關係,咬斷路。”總之是生盡百法,防止出嫁的姑娘再動用或者拿走孃家的東西,如果出嫁後再拿孃家的東西,並且因此而發生了口角、爭執,那勢必會影響男女兩家的關係的,但是,嚴加防範畢竟不是好辦法,怎麼才能讓她自覺地不拿呢?於是就用“死公公”、“死女婿”的咒語來嚇唬她,以警戒之。

  新婦歸寧,忌把在婆家遇到的不順心事一一說給孃家人聽,又忌回到婆家,再把孃家的事不分輕重地都倒給婆家人聽。這樣“學舌”的結果常常會引起事端,影響男女兩家的關係,新婦也會落一個“饒舌婆”的名聲。因而俗間有“會當媳婦兩頭瞞,不會當媳婦兩頭傳”的諺語。


老北京人過年習俗:孃家與祭財神

  回孃家啦   今兒是正月初二,按老北京人過年的習俗,正月初二是祭財神的日子。年禧歌謠中還有“正月初二,回孃家”一說。為什麼有的地方請的財神是比干丞相?有的地方是趙公明元帥?還有的地方是關聖帝君?大年初二當天早晨的家宴為什麼要吃餛飩?正月初二回孃家時,有哪些老例兒?   關於正月初二祭財神的情形,《中華全國 ...

為什麼正月初二孃家

  所謂回孃家是指已婚女兒帶夫婿孩子回到家裡給父母拜年。   為什麼必須在正月初二而不能正月初一呢?   迷信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因為,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   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晚上就回到 ...

德州過年習俗——孃家

  在山東德州過年回孃家有新出嫁女兒的人家是一件大事,德州有個老風俗說出了嫁的姑娘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不讓回孃家,因為年三十下午要一個男性去祖宗墓地祭拜,名曰迎接自己的祖上回家過年,迎回祖上上了供後一般沒有其他事情親戚便不走動串門了,過了門的閨女更不能上門,德州有句老話說:看了孃家供死公公;看了孃家火死婆婆,看 ...

春節哪個家?這些星座女堅定要孃家

  每年春節,總是會有一些家庭因為要回哪裡去過節而大吵大鬧的。因為誰都希望能夠到自己的父母那裡去,但是又都不希望兩個人分開前往。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看看,到底十二星座中,哪些女生會很堅定的要在春節回自己的孃家過的呢?      雙子女:父母太孤單了   雙子女雖然整天都跟自己的父母插科打諢的,總是沒有個正形。 ...

清明女兒可以孃家上墳嗎 掃墓祭祖的風俗講究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是非常嚴重的,有些事情只能是男生去完成,而女生是沒有資格參加的。對於清明節的習俗是有很多講究的,其中不允許孕婦和年齡小的女兒去上墳是非常需要引起注意的。   在農村中,依舊會有一些比較封建的習俗保留至今,並且很多人非常堅信。民間人出嫁的女兒回孃家上墳,是對孃家人不好,會給孃 ...

大年初二可以孃家嗎 注意事項

  對於已經為人妻的女生來講,可以回自己的孃家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因為那是他們從小出生長大的地方,有著最疼愛自己的父母以及自己最想念的家人。那麼何時才能夠回孃家呢?這也應該是他們都特別關注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春節的時候還需要多加註意。   正月初二能不能回孃家   正月初二這一天,傳統意義上,是一定要回孃家的 ...

中元節可以孃家嗎?中元節孃家對誰不好?

  中元節作為傳統的節日也是有非常多的講究和說法的,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元節可以回孃家嗎?中元節回孃家對誰不好?七月七日是中國婦女向天上的織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織女使她們心靈手巧。所以,七月就叫巧月。關注萬年曆,和您一起欣賞2021年農曆七月的浪漫。中元節可以回孃家嗎?   不可以的,在中元節這一天是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