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在文言文中之的五種用法.

文言文中的五種句式是哪些

  有表疑問的、表反問的、表測度的、表感漢的和表判斷的等五種。

  1、表疑問的固定,結構常見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等。

  2、表反問的固定結構,常見的有:何什麼之有、何以什麼為、何什麼為等。

  3、表測度的固定結構,常見的有:得無什麼乎、無乃什麼乎等。

  4、表感嘆的固定結構,常見的有:一何、何其、何如等。

  5、表判斷的固定結構,常見的有:是之謂、此之謂等。

在文言文中之的五種用法.

  可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指第三人稱代詞,可譯為他、她、它。例如,我見相如,必辱之。譯為我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暮寢而思之,譯為晚上睡覺時反覆考慮這件事。秦人視之,亦不甚惜,譯為秦人看到它,也不感到很可惜。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例如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以上兩句中的"之"都譯為"這"。助詞。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和定語後置的標誌。.音節助詞,起湊足音節的作用,無實際意義。動詞,指往,到哪裡去。 例如,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譯為轆轆的車聲越來越遠,不知道宮車到什麼地方去了。放在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文言文中之有幾種意思

  1、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如赤子之心;

  2、助詞,表示修飾關係,如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如等閒視之;

  5、代詞,這、那,如之二蟲,又何知;

  6、虛用,無所指,如久而久之;

  7、往,到,如吾欲之南海。


文言文中字的所有用法

  一、“之”作代詞用,用在動詞的後面。   例句:夏蚊成雷……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童趣》)   二、“之”作動詞用,“往、前往”的意思。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勸學》)   三、“之”作助詞用   1、“之”作結構助詞   例句: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

文言文中迎有那些用法.

  四種意義與用法:   迎,動詞。   1、迎接。如《淮南子.詮言》:“來者弗迎,去者弗將。”又特指迎擊。如《孫子.行軍》:“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水內。”   2、投降。愚謂大計不如迎之。——宋· 司馬光《赤壁之戰》。   3、迎合,逢迎。如《新五代史.唐家人傳》:“劉氏多智,善迎意承旨。”   4、向著,對 ...

然在文言文中有幾意思

  然在文言文中有八種意思。   1、通假字,同“燃”,燃燒。   2、指示代詞,這樣。   3、表肯定,對的。   4、副詞,竟,便。   5、連詞,表示轉折,可是。   6、助詞,用於句尾,表示比擬。   7、助詞,用於形容詞和副詞之後,表示狀態。   8、助詞,表示肯定,相當於“焉”。 ...

故在文言文中有多少意思

  1、名詞,事故,變故。如“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孟子》;   2、名詞{,緣故,原因。如“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   3、形容詞,舊的,原來的。如“溫故而知新。”《論語》;   4、副詞,舊時,從前。如“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今富貴若此。”《柳敬亭傳》;   5、名詞,老朋友,舊交情。如“若非故人 ...

行在文言文中有幾意思

  1、名詞,表示道路。例如《詩經》:遵彼微行;   2、動詞,表示走路、走,跟止相對。例如《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副詞,表示將、快。例如《曹丕與吳質書》:別來行復四年;   4、名詞,表示行為,一般指道德上的表現。例如《論語》:聽其言而觀其行;   5、名詞,表示行列。例如《左傳》:屬當戎行 ...

艾葉怎麼做最好?瞭解這用法

  【艾葉餅子】做法:將農曆五月採來的新鮮艾葉打成漿,加上糯米粉,做成小餅,蒸熟即可。養顏功效:艾葉餅可以清火去毒,美容養顏。還有一股濃濃的艾葉香味,吃完後令人齒頰留香。   【艾葉菜團】做法:將農曆五月採來的新鮮艾葉切碎,加入麵粉,再加上適量清水和一點點鹽,揉成大小均勻的麵糰,放到鍋裡蒸熟即可。養顏功效:艾 ...

文言文中得字的用法

  1、獲得;得到;取得。與失相對。出自《魚我所欲也》: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2、貪求;貪得。出自《論語季氏》:戒之在得;   3、心得;收穫。出自《遊褒禪山記》:古人之觀於天地,往往有得;   4、得意;滿足。出自《蘭亭集序》: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   5、領會;理解。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