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基諾族春節習俗,你知多少?

基諾族春節習俗,你知多少?

  春節,預示著一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始。我國的春節,舉國歡慶,全國人民都沉浸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過春節,但每個民族的春節習俗卻不一樣,正因為如此,才形成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那麼,你知道基諾族的春節是怎麼過的嗎?一起來體會一下基諾族文化吧。

  春節到來,聚居於雲南西雙版納的基諾族,口嚼檳榔的老翁揚頭打鈸,戴大尖帽的老嫗低首鳴鑼,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響,男女青年圍成一圈徒手跳舞。

  過年是基諾族最隆重的節日,但沒有統一的日期,各村寨在一月份擇日過節。節日前,家家戶戶都要釀酒、殺豬宰牛,準備豐盛的食品,並邀請附近村寨的親戚朋友前來歡度新年。

  年節期間,男子身穿鑲邊無領對襟訂、棉布褂和白、藍色褲子;婦女穿繡花無領對襟小褂和鑲紅邊黑色的前開合短裙或長裙,挽髮髻盤於頭頂,戴白厚麻布後披翅帽。大家聚集廣場,除共同唱歌跳舞外,還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兒童最喜愛的是會箭槍和陀螺;婦女盪鞦韆和玩雞毛球;小夥子擲標槍、踢球、踩高蹺。男女青年還一起翻竹槓。節日裡還有一項獨特的活動是敲大木鼓。大木鼓,基諾族人民視為最神聖的器物。平時掛在“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家裡,嚴禁動用,只有過年節時才能敲擊。

你所不知的基諾族春節習俗

  基諾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的基諾民族鄉,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無文字,過去多靠刻竹木記事。基諾族文化流傳至今,基諾族的春節習俗還不為人知。下面,小編將給大家逐一介紹。

  基諾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原始宗教,但對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傳統節日以過年為重,具體時間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農曆臘月間進行。過年或祭祀時,家家都要宰殺畜禽置酒備肉,以傳統的剽牛活動最為隆重。屆時由幾個小夥子持刀先砍牛腳,而後割下牛臀部一塊肉祭祀,餘下的牛肉大家分食,與此同時還要用牛瘦肉、皮、血、苦膽、蒜、辣子、酸筍、檳榔、綠葉、酒做一種名為“克勒剎”的冷盤,與3只鳥和飛鼠乾巴等組成禮物,送給鄰近村寨的寨王家,並順頌讚美之詞。剽牛後各家的家長都要到長老(家族長)家祭祖過年,長老要設宴款待,按規定入席。

  祭祀活動還有燒地祭、嘗新節和吃谷魂,每次祭祀一般都要殺豬、宰狗。狩獵祭要按獵獲物的大小、兇猛程度分為三個等級,祭視的規模也根據等級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所有獵物必須在祭祀後才能食用。

  過年是基諾族最隆重的節日,但沒有統一的日期,各村寨在一月份擇日過節。節日前,家家戶戶都要釀酒、殺豬宰牛,準備豐盛的食品,並邀請附近村寨的親戚朋友前來歡度新年。

  年節期間,男子身穿鑲邊無領對襟訂、棉布褂和白、藍色褲子;婦女穿繡花無領對襟小褂和鑲紅邊黑色的前開合短裙或長裙,挽髮髻盤於頭頂,戴白厚麻布後披翅帽。大家聚集廣場,除共同唱歌跳舞外,還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

  兒童最喜愛的是會箭槍和陀螺;婦女盪鞦韆和玩雞毛球;小夥子擲標槍、踢球、踩高蹺。男女青年還一起翻竹槓。節日裡還有一項獨特的活動是敲大木鼓。大木鼓,基諾族人民視為最神聖的器物。平時掛在“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家裡,嚴禁動用,只有過年節時才能敲擊。

仡佬族喪葬習俗,你知多少?

  仡佬族對老人謝世後的喪事非常重視,總要虔誠、隆重地舉辦葬禮,以寄託哀思。其喪葬禮儀紛繁複雜,具有濃厚的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的特色。在仡佬族文化中,當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老人謝世,活著的人深感哀痛,總要虔誠、隆重地舉辦喪事,以寄託哀思,從而形成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喪事禮儀及墓葬文化。關於仡佬族的那些喪葬習俗你瞭解多少呢?

  一、報喪祭供

  仡佬族老人去世的報喪儀式,有的地區是放鞭炮報喪;有的則放銃三響,鄉鄰聽到響聲,要來幫忙治喪。黔西仡佬族老人亡故,要請人向死者已出嫁的女兒和女婿報喪,報喪者先不得進入女兒居住的村寨,只能在寨外大聲呼喊,女兒及女婿聞知,立即抬一方桌放於叉路口,桌上置一裝有糧食插上燃香的竹筒,斟酒三杯,並捉雞一隻就地宰殺。然後點香燒紙以生祭示哀。

  祭畢,報喪者隨之進屋,婿家將雞煮熟祭供後,請報喪者食用。隨後,夫婦倆打著傘,帶著蓋布、香紙、火炮、雞、豬、菠蘿飯(宰殺的雞去毛,取出內臟後,腹腔內塞飯一碗)、嗩吶班子趕往孃家參祭。出嫁女兒一進門將菠蘿飯上祭並慟哭。其他至親亦以菠蘿飯獻供。

  二、歌舞踩堂

  這是仡佬族的古老風俗,是其葬禮的重要構成部分,至今盛行於仡佬族的大多數地區。老人去世後,在停靈期間(一般為二三日),由巫師主持舉行隆重的“踩堂”儀式,眾多親友在靈前“擊鼓唱歌,男女圍屍跳躍”。仡佬族巫師和民間歌手在儀式上唱誦喪葬古歌。其內容包含追溯天地初開、兄妹開親、引種稻穀的神話傳說,描述亡者靈魂跟隨雄雞指路、與祖先相聚的情形,以及生者為亡者禱祝、祭祀的內容。

  喪葬古歌有較固定的格式、長度和韻調,描寫風格有的根據現實生活注重寫實,有的帶有強烈的戲劇色彩,如描述亡者靈魂與祖先相會的過程,形象生動,是極具價值的仡佬族文化遺產。20世紀50年代以後,仡佬族喪葬古歌陸續被挖掘整理出來,其中絕大部分古歌以文字資料的形式成為各地博物館、文化館的館藏。每當仡佬族老人辭世之後,便把死者停在堂屋中,然後在靈前翩翩起舞,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和懷念。因系在靈堂前跳舞,靈堂又通常設在堂屋中,故名為踩堂舞。

  舞蹈時,由三四人人分別吹蘆笙、打錢杆、搖鈴、舞絲刀作前導,眾人無論男女,手拉手在後面魚貫而行。另外數位女子,或舉著火把,或提著酒壺,或端著茶盤,盤內放酒碗或酒杯,在佇列旁向舞蹈者敬酒。人們邊舞邊唱輓歌,其歌詞多傳述死者生平事蹟。舞蹈時身體微曲,來回跳躍,舞步右腳落地稍重,成蹉步,不時伴以“呵嗬、呵嗬”地呼喊。舞蹈過程主要靠隊形的變化來完成。舞蹈的時間,一般在1小時以上。

  古代踩堂舞是在墳臺前跳、唱,因受地形限制,才改在堂屋中進行;最初舞蹈時只吹蘆笙和打錢杆,後見漢族人家做“道場”時,巫師常執絲刀、令牌作驅鬼狀,才逐漸學著舞絲刀。儀式上還有一種民間舞蹈是由巫師引仡佬族村寨導舞者跳的“茅草舞”。這種舞蹈是以茅草扎於舞者全身,手執長刀起舞,以驅鬼除魔。

  三、繞棺祭奠

  大多數的仡佬族地區都有為亡人繞棺祭奠、開路送魂的禮儀習俗。黔西北仡佬族老人病危彌留之際,不能平躺於床,須由其子扶坐床上落氣。老人死後,於亡人的腰間纏黑布一圈,再移屍於灶邊臨時鋪就的墊板上或裝殮於木棺內,由本族巫師主持繞棺(也稱繞屍)祭奠儀式,即兒孫們各捧香數炷,女婿們捧著獻祭和靈牌,列隊隨巫師的誦經聲自左至右連續繞棺3圈。

  然後為老人獻上雄雞1只、小雞3只、小豬1頭等供品,巫師念祝詞,做法事(即“做齋”),以示由幽靈攜去陰間享用。然後,殺雄雞,再繞棺一週,丟雞於門外,發喪上山安葬。繞棺儀式上多以蘆笙等樂器伴奏。有的地區在繞棺禮畢,用松枝在屋外平地上搭一座高丈餘的靈房,稱之為“戛房”。繞棺後將棺移入戛房,舉行開路送魂儀式,也是由本族巫師主持。

  開路時,巫師提公雞一隻爬上屋頂,屋內人舉梭鏢刺穿屋頂,巫師用公雞猛砸梭鏢,致死後丟之門外。然後,巫師端坐棺側唸誦開路祭詞(亦稱指路經)。其具體內容是送魂起程,並一站一站地送亡魂到祖宗居處,與祖先相聚。開路送魂儀式完畢,即出殯送葬。葬後,有的地方將牛角掛長竹竿上插於墳前。

  四、葬式獨特

  早期不葬地面而葬於巖穴內。巖穴一般系天然洞穴,少數為人工鑿成,且多選擇於水濱懸崖之上。無巖穴處,則將棺置於巖阡上。有的還在巖穴內壘土為墳。近現代正安、石阡等地仡佬族仍有用巖穴葬者。古代仡佬族還普遍以薄石板鑲成石棺,置屍其中,或用厚石板砌為槨,槨內陳放木棺。前者稱為石棺墳,後者叫作石板墓。石板墓常是數函並列,各函之間內壁有方孔相通聯。

  黔北地區仡佬族至今仍盛行一種“生基”墳。墳以厚石板鑲就,外壘土成圓形,前立花草鳥類等石刻的戴帽墓碑。因這類墳是在墓主生前修建,備死後埋葬用,故名“生基”,實際上是石板墓的發展。埋葬的方法亦有殊異。許多石板古墓不順山勢,而是頭朝山麓,腳向山頂,與一般順埋相反,故民間有“橫苗倒仡佬”之說。甚至有頭頂天腳立地的豎埋方式。清代中葉以後,大部份地區的墓葬漸取土葬。壘土為墳,與漢族葬式相同。


保安的風土人情習俗多少?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多數民族國家,所有的民族都保證著屬於本民族的風土人情,而這些風土人情也都是經過歷史的長流所傳承下來的。保安族也有著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風土人情,下面的保安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除嚴格遵守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尊奉《古蘭經》、聖訓,履行必修功課外,伊斯蘭教對保安族的影響還體 ...

喪葬習俗

  1.獨木棺。是基諾族的傳統葬俗。基諾族一般實行土葬,較早時用篾笆編棺,後來,通常用獨木棺。製作獨木棺時,全村男女出動,將一大樹砍倒,取其一段,劈成兩半,挖空中間,將死者置於其中,在自己氏族墓地內埋葬。棺木深埋一米多,以死者生前所用的生產生活用品,如刀、鋤、鐮和火藥槍等殉葬。若村中老人死去,全寨要停耕三天, ...

關於中國吃飯習俗多少?

  自古中國就有“民以食為天”這一說法,可見飲食習慣在古人看來是何等的重要。中國民族眾多,習俗各異,自然而然飲食習慣也是不一樣的。中國的吃飯習俗,你知多少?不妨來中國飲食文化裡看看吧。   自遠古時期開始,中國各民族就都喜歡把美食與節慶、禮儀活動結合在一起,年節、生喪婚壽的祭典和宴請活動者是表現食俗文化風格最 ...

仫佬婚俗文化多少?

  婚俗作為一個地方文化的重要體現,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仫佬族的婚俗歷經幾千年,至今還一直保持著原有的形態,其獨特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民族本身。那麼,究竟是怎樣的習俗,有著如此的魅力呢?現在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仫佬族文化之特別的婚俗習慣。   仫佬族青年男女歷來實行自由戀愛,除節日、集會和趕集時的交往相識之外,主要 ...

錫伯族的春節習俗瞭解嗎?

  錫伯族,是我國北部少數民族中較早從事農業生產的民族。錫伯族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多彩,極具本民族特色。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錫伯族人也過春節,而且還有很多和漢族不一樣的春節習俗,你知道這其中的區別嗎?想要了解更多錫伯族文化,想要了解他們怎麼過春節,就趕緊往下看吧。   春節。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晚間送灶王上天 ...

傣族婚禮習俗多少?

  結婚是人生的大事,關於結婚這是大家都非常注重的事情,必須要選擇吉利的日子。雖然因地域差異可能婚俗都不一樣,但是人們對婚禮的注重成都都是一樣的,畢竟一生只有一次嘛。婚禮是繁瑣而又極其嚴肅的事情,必須要認證對待。那麼,下面我們來看看傣族文化中的婚禮習俗吧。   傣家青年男女社交戀愛,傣語稱為“約騷”。當地漢族 ...

柯爾克孜的諺語多少?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柯爾克孜族人民創造了極其豐富的口頭文學,以口頭傳唱形式一代-代流傳下來,演變成為今日的藝苑奇葩。我國民間有各種各樣的諺語都是人們進過長久的觀察總結才得出來的。那麼,下面就跟小編一起走進柯爾克孜族文化看看他們的民間諺語吧。   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隨。——柯爾克孜族諺語   會養鷹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