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壯鄉三月三花街

壯鄉三月三花街

  “三月三”習俗流傳於雲南、廣西等壯族聚居區。雲南廣南縣“三月三”的趕花街更是獨具特色,每年農曆三月三,分佈於全縣各地的壯族群眾,都會身著民族盛裝,揹著花糯米飯,帶著花線,到壯族較為密集的那倫、者兔、舊莫等地趕街。

  這是一個百花盛開的時節,也是一個愛情盛開的節日。節日未到,勒少(姑娘)就忙著細心織制毛邊布鞋、繡花鞋墊、土衣等禮物送給情郎,向心愛的人暗示自己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勒冒(小夥)則精心挑選頭帕、花線、項鍊等信物,準備在趕街時送給中意的姑娘。長輩們也忙碌著為自己的女兒準備花衣裳、花糯米飯、紅雞蛋等。母親會在月光下,教兒女們唱那些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情歌,還教她們對歌的技巧,以便在小夥子的追問下從容應對,並祝願她們尋得一份真愛。

  廣南“趕花街”最為熱鬧的在者兔街。節日前一天,各壯族村寨要舉行一年一度的祭“者”活動。“者”是壯族的神靈,包括寨神、山神、土地神、植物神、雨水神等。一大早,人們就殺豬宰鴨祭獻“者”,祈求新的一年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全家平安。祭獻的時候,人人都莊重肅穆,心誠意敬。節日一大早,男女老少就邀約親朋好友揹著盛滿花糯米飯的精製竹籮、繡花挎包,帶著事先準備好的毛邊布鞋、繡花鞋墊、自制土衣、頭帕、花線、項鍊等禮物,向街場走去。田野山路上,可以看見一把把花傘像春花般飄動,傘下是一張張青春美麗的臉,花傘延綿成一條飄動的綵帶,傘下傳出男男女女的歌聲,不絕如縷,在春天的田野盪漾……

  花糯米飯是天底下最漂亮的米飯,也是趕花街必不可少的食品,也常常成為青年男女定情的午餐。節日前,人們就到山上採來各種不同顏色、有不同藥用價值的植物,取其汁液,把浸泡好的糯米染成紅、黃、藍、紫等顏色,少則染三四種,多的有七八種,然後再用木甑蒸成飯。各種顏色的飯分陳雜錯,真是五彩斑斕。吃進嘴裡,鬆軟可口,清甜芳香。

  中午時分,穿著五彩花衣的人們聚集街場,者兔花街像是萬花簇擁。勒少、勒冒們走走竄竄,左顧右盼,尋找唱歌物件,老人們則信步遊走,挑選中意的物品。晌午的時候,人們三五成群,八九為夥,選塊平整乾淨的空地圍坐一起,取出在家烹煮好的花糯米飯等食品,共進午餐,相互祝福,結識好友,暢敘鄉情。

  這時,有勒冒吹響水牛角,鞭炮聲驟然響起,人們都從身上拿出手巾,圍成一個大圓圈,開始跳“手巾舞”。舞場中間,銅鼓擊奏出沉穩而富於變化的節拍。古老的銅鼓傳出的鳴響,彷彿穿越了千年時空,喚起了壯家人千百年傳承於心的情感,人們踩著鼓聲,轉圈起舞。據考證,“手巾舞”起源於原始的祭祀樂舞,舞蹈動作多是模仿生產生活中的插秧、農耕、收穫穀物、起居生活等內容,莊重而喜慶,樸實而生動。人們在銅鼓的引領下,一圈圈轉動起舞,不知疲倦,彷彿走在遠古時先輩遷徙的路上……

  這邊舞正酣,那邊鼓聲已經響起——

  勒冒與勒少常常這樣開始對唱:喊你一聲妹妹,叫你一聲哥哥,哥雖一無所有,妹可不嫌哥窮……許多青年男女,就在這樣的歌聲中互贈禮物,情定終身。

  夕陽西下,街場上響起了牛號角和銅鼓聲,人們又跳起了手巾舞。有情的人們,大多地為席、天為帳,輕歌曼舞,通宵達旦。

三月三壯鄉美食的讚美句子

  三月三壯鄉美食的讚美句子:

  一、每年三月三,壯鄉人民都會吃五色糯米飯,糯米飯五彩繽紛,鮮豔誘人,別有風味。

  二、“年年艾葉綠,歲歲餜泛香”。三月三之際,艾葉餈粑遍佈街頭巷尾,餈粑口感柔軟、爽滑,非常好吃。

  三、三月三當天,街道上烏米飯飄香,吃起來也是相當美味。

三月三苗族情人節

  三月,是鮮花盛開的時節;三月,是農人播種的時節,如今的三月,已成為一個黛粉紅脂的姑娘。選擇這樣的時節來過節,選擇這樣的時節來喜慶,選擇這樣的時節來歡樂,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多麼懂得生活的民族呀!

  在湘西瀘溪、古丈、吉首苗寨邊界良家潭鄉,三月三,天空明淨無雲,太陽柔和而溫暖,鳥兒的歡叫聲與小溪淙淙流淌聲交織在一起,組成了一支美妙的春的樂章,使人猶如走進夢幻一般。當山地邊飛來一陣陣動情的歌聲時,我方從夢中驚醒,驀然回首,從公路上、田埂上、山腰上`來了一群群穿著盛裝的男男女女,年輕的後生嘴銜木葉邊走邊吹,漂亮的姑娘打著花傘邊走邊唱......

  苗家姑娘來到歌場邊,往往都由她們的阿婆給穿戴銀飾花環後才上場。因為一年一度的對歌節,不但是喜慶春耕播種,也是苗家青年男女尋覓心上人的大好時機,所以,對歌不光是吹木葉,跳跳團圓舞,它也有著美妙歡樂有人生哩。

  在那皎潔的月光下,苗家男女我一群我一夥,自由自在的對唱情歌。我走進情歌綿綿的對唱場,不時看見有幾個苗家後生在邀一個美麗豐滿的姑娘對歌,而那姑娘只是微微地一笑,卻閉口不唱,她在暗自從周圍物色對手,姑娘瞄準一個後生對唱後,沒被選中的對唱的後生便自動退出,另找物件求歌去了。那些悅耳動情的歌聲攪動了我的心,彷彿喝了一碗醇香有包穀燒,心都醉了。

  在這歡樂的節日裡,我不由得想起了它們的過去,這是一個付出了血的代價而換來的節日。

  相傳,在那刀耕火種的時候,在湘西瀘溪、古丈、吉首苗寨邊界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有黑乎乎的肥沃土地,就有春華秋實。邊界的苗族群眾為爭奪這塊“肥肉”而磨刀霍霍,流血傷亡。這種歷史延續很久很久,苗族人民最終覺醒了,苗家兄弟不能自相殘殺......經過各地頭人談判,達成協議,決定每年古歷三月三在梁家潭苗寨的那塊臺地上舉行歌會,慶祝苗族兄弟的大團結。

  隨著歲月的流逝,歌會的內容逐漸豐富,每年到了這一天,苗家邊界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穿著新裝,來到這塊可容幾千人的臺地,用對歌的形式選擇合意的物件,樹蔭下,草叢裡,雙雙對對傾吐愛情,暢談理想......

  多麼甜蜜的歌會,幸福的苗鄉啊!野蠻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特別是改革開放的今天,苗家的生活就像那芝麻開花節節高,苗家的姑娘後生們,吹木葉賽歌對歌更是來勁了。

  那動情的歌聲如腳下的小溪在我心中流淌,悠揚的木葉聲啟開了我的心扉......


農曆“三月”探尋福建畲鄉民俗記憶

   福建寧德福安市富春公園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福建省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民族文化遊園活動”在此舉行。畲族歷史文化展、畲家小吃、畲族銀器、畲族服裝服飾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等豐富多彩的畲族文化展示,吸引數千民眾湧向現場。 “三月三”是畲族人的傳統節日。節日期間,畲民們雲集宗祠,自晨至暮對歌盤唱,懷念畲族 ...

廣西三月歌墟

     充滿奇風異彩的壯族節慶,多數是以村寨或家庭為中心的。說到交際最廣泛、規模跨州過縣、可以把所有人都牽動起來的節慶,莫過於三月三的歌墟了。   壯族人的能歌善舞是舉世聞名的,他們以歌來講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洩情緒,自古以來就有以歌會友、賽歌選賢能、以歌傳情擇偶、賽歌擇婿等風俗,逐漸形成了“歌墟”這種以歌 ...

三月: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

  三月三是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地區不同。節日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在貴州省貴陽市馬當地區的布依族,將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稱為“地委會”節。據布依族老人講,開春以後,地蠶危害莊稼,啃食包穀苗等農作物。於是,在三月初三,他們將炒好的包谷花帶到坡上去祭地蠶。他們在山坡上邊唱山歌邊吃包谷花,據說這樣可以“迷住”地委,堵住 ...

三月花炮節 侗族健兒搶花炮

  侗族分佈於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毗鄰地區,其中以貴州省人口最多。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節,各地舉行的日期不同,以富祿“三月三”花炮節最有名。   花炮節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內侗族和各民族共同歡度的盛大傳統節日,已有500多年曆史,以富祿鎮“三月三”花炮節最為出名。花炮節當天在舉行傳統的祭祀儀式後,就開始了搶 ...

演壯戲 碰彩蛋 壯族三月歌墟

  農曆三月三的廣西壯鄉,到處都是歌的海洋。人們如過節一般精心打扮,男女青年心懷喜悅向歌墟湧去,河邊、山谷、林地都是天然的舞臺。春天的大地,萬木復甦,嫩草茸茸,初綻的野花,或白、或紫、或紅,爭芳鬥豔。這美麗的春色喚起人們的美好情感,歡樂的歌聲在空中迴響。   歌墟,是壯族人民在特定的時間、地點舉行的節目性聚會 ...

農曆三月的傳說

  農曆三月三是布依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至於此節日的來歷,卻沒有統一的說法;   三月三最早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農曆三月三 ...

少數民族服飾“鬥秀”雲南廣南壯族傳統節(圖)

     花街節開幕式民族舞蹈 任東 攝      開幕式民族舞蹈 任東 攝   中新網文山4月22日電 第五屆雲南民族服裝服飾文化節暨壯族花街節22日晚在雲南廣南縣城開幕。壯族傳統的花街節系列活動也隨之展開。   據悉,此次活動時間從4月22日至5月1日,主會場設在廣南縣城,分會場設在享有“世外桃源”美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