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龍。這是在一條板凳的兩端,一端扎龍頭,一端扎龍尾而得名的,龍的頭尾有的是用篾扎紙糊的,有的是用稻草紮成的。舞動時,龍頭的一端由兩人各持一條板凳腳,龍尾隨龍頭而轉,龍頭往右轉時,持龍者用左手持,反之,用右手。三人同時將板凳舉起,或上下滾動,或左右繞轉,或從中穿過。板凳龍小巧玲瓏,場地不限,高超技藝的舞蹈者甚至可以在方桌上舞。這是一種比較簡便的自娛形式。春節至元宵期間,在我市大餘、南康等地頗為流行。
板凳龍。這是在一條板凳的兩端,一端扎龍頭,一端扎龍尾而得名的,龍的頭尾有的是用篾扎紙糊的,有的是用稻草紮成的。舞動時,龍頭的一端由兩人各持一條板凳腳,龍尾隨龍頭而轉,龍頭往右轉時,持龍者用左手持,反之,用右手。三人同時將板凳舉起,或上下滾動,或左右繞轉,或從中穿過。板凳龍小巧玲瓏,場地不限,高超技藝的舞蹈者甚至可以在方桌上舞。這是一種比較簡便的自娛形式。春節至元宵期間,在我市大餘、南康等地頗為流行。
板凳龍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江東鄉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屬儺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明清時遇天災人禍,舉行“衝儺”活動,法師念動咒語,祈求神靈驅除邪惡而讓吉樣降臨。作法過程中除舞動法刀法劍外,還有打擊鑼鼓玩板凳龍的場面。為了祈求平安吉利,玩板凳龍的常與武術隊、戲隊一起,有時為了“掃寨”,板凳龍舞遍整個村寨,祝各家各戶人畜興旺,風調雨順逢凶化吉。板凳龍是一種特製的板凳,比大方桌用的長凳長一些,約四尺長,一尺八寸高,有木製龍頭安在長條凳的一端,凳身纏上黃、紅色紙條。三人玩的板凳龍一人各執一端兩條龍腳,一人執寶,按特定動作起舞;五人玩的板凳龍四人各執一條龍腳,一人執寶,共同起舞,比三人玩的難度大些,要求四個人祝合協滴,或走、或跑、或蹲、或跳,動作一致才好看。鑼鼓點子與玩板凳龍的動作節奏相照應,或快或慢,或緩或急,視玩龍情狀而敲擊。板凳龍是清水江下游民族活動的一個亮點,別具一格,當地人說它比竹編的龍還要尊貴,它是真龍。現在,有的老年人還會玩板凳龍,而年輕人會玩的卻很少了。
板凳龍是流傳在漢中秦巴山區勉縣、城固、洋縣、南鄭等地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主要在春節期間和彩蓮船、獅子、竹馬等形式組成社火隊遊鄉轉村,登門拜年表演。用稻草或龍鬚草,加上柳樹枝或竹葉、棕葉,在長木凳上綁紮起龍頭、龍尾,又稱“草把龍”或“水龍”,曾用來祁神求雨。它既不同於氣勢磅礴的北方龍舞,又不同於蜿蜒歡騰的南方龍燈,而是秦巴山區別具一格的微雕龍舞。